诛仙四大魔教:坚定不移地推动院团改革——访著名表演艺术家李默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3:45:03

坚定不移地推动院团改革

——访著名表演艺术家李默然

王 研

《 人民日报 》( 2011年04月11日   12 版)

  核心观点

  □ 院团现有体制下的人员结构不合理,养了许多闲人,不改革的话,无疑会继续背着大包袱走路,影响发展

  □ 改革就是为了让院团摆脱僵化的体制,更好地适应市场,更好地解放生产力,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

  □ 改革的目的就是解放生产力,创作出优秀的作品,培养出优秀的人才,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养,凝聚全民族的精神力量

 

  自党的十六大以来,文化体制改革日益深入,取得了丰硕成果。但国有文艺院团体制改革却相对滞后,无法与日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当下,文艺院团现有体制弊端日益显现——创新动力匮乏,精品力作生产能力减弱,市场占有能力不足,无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进国有文艺院团的体制改革,成为现实的根本要求。

  3月17日,著名表演艺术家李默然接受记者专访。他表示,国有文艺院团的体制改革是为了更好地解放文化生产力,更好地适应市场,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因此,他呼吁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深刻认识改革的重要性、必要性以及紧迫性,抓住改革机遇,创作出更多的文艺精品,为文化事业的整体发展和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做出应有贡献。

  体制改革是硬政策

  解放文化生产力才能建设软实力

  作为一名老文艺工作者,李默然深知,已经沿用了几十年的国有文艺院团体制存在着种种弊病,严重制约了自身发展。

  “国有文艺院团的体制改革,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工程,也不是一个可办可不办的工程。在我看来,它是为了国家、民族的未来发展所必须做出的重大决策。”李默然认为,必须要认识清楚文艺院团改革的重要性。他说,“经济是基础,文化艺术属于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必须适应经济基础,经济基础也需要上层建筑的支撑和保证,才能得到巩固发展。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文化领域的各方面改革都在向着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发展,然而,大多数文艺院团却还在走计划经济的老路,在体制上、机制上存在许多问题,严重束缚了文艺的发展,必须要改革。”

  李默然强调,要把院团改革的重要性上升到关乎国家、民族发展的高度上。“中央领导同志一再讲,解决改革的问题首先要解决思想认识上的问题,特别是从业者们,要从国家的长远利益来看待改革的重要性。”

  改革是文艺院团生存发展的惟一出路。李默然以表演艺术院团为例,阐明了体制改革的必要性。他说:“表演艺术院团的主要任务是生产艺术产品,与观众进行交流。但是,院团的机构设置却不是以创作和生产为依托的,而是完全机关化、行政化的。几乎所有文化艺术单位都是如此。此外,院团内人浮于事的现象极其严重。院团现有体制下的人员结构不合理,养了许多闲人,不改革的话,无疑会继续背着大包袱走路,影响发展。”

  在全球化背景下,国有文艺院团体制改革的紧迫性也越发凸显出来。李默然表示,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壮大,以文化艺术为代表的软实力也要加速发展,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支持,从而才能真正不负泱泱大国之名。综合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三方面的阐释,李默然认为,国有文艺院团体制改革是硬政策,丝毫不能动摇。

  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必须面向市场,通过市场效果来体现

  “最近,中央领导同志在一次谈话中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出经验、出精品、出人才。我非常赞同这样的提法。”李默然说。

  2月28日,中宣部、文化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四部门联合举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新闻发布会”,正面回应了目前有关改革的一系列问题。李默然对此次新闻发布会也十分关注,他开始深入思考究竟什么是改革的终极目的。他说:“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念中,我们党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所谓先进文化,是指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其核心是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因此,文艺院团的存在和发展,首先要把人民利益摆在最高的位置上。”

  李默然的专业是话剧表演艺术。他始终认为,话剧不能离开人民群众,而能否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可,则必须拿到市场上去检验。“100多年前,话剧进入中国,此后一直紧跟时代的步伐,紧跟人民群众的需要,这是它的鲜明特色。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民群众可以选择的文化娱乐方式越来越多,话剧要赢得观众,要吸引观众走进剧院,要继续生存发展,就必须面向市场,否则经济没有来源,创作没有动力。”

  走进现实生活,走进人民群众,是李默然对文艺创作的殷切希望,“那些闭门造车,坐在屋子里胡编乱造出来的作品,观众肯定不会满意,也肯定无法占领市场。我们的市场不单单是大城市,还有更广大的基层,我们要把目光放到群众中去。如果不改革,文艺院团依旧过着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的日子,从业者必然养成一拍戏就伸手向国家要钱的坏习惯。现在提出国有文艺院团体制改革,就是为了让院团摆脱僵化的体制,更好地适应市场,更好地解放生产力,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

  此外,文艺院团体制僵化还抑制了人才的培养和发展,改革,将为人才创造更为宽广的发展空间。李默然坦言,今天的文艺院团并非人才济济,在某些艺术门类里,人才是十分匮乏的。他说:“作为演员,最大的乐趣就是演戏,跟观众们交流。如果一个院团常年不演戏,都坐在屋子里读书看报喝茶水,那从业人员就太苦闷了。院团改革会令那些在业务上有所追求、在表演上精益求精的有用之才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获得更多的回报。”

  实现两个效益的统一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推动改革

  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对此,李默然深感鼓舞,他说,这是一项十分严肃、十分光荣,同时也是十分艰巨的任务。他呼吁每一位文艺工作者认真思考,文化应当用什么去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如果我们的思想认识不解决,如果我们的创作只是为了个人的愿望和追求,则无法真正发挥出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作用。文艺工作者要在国家利益、民族利益、人民利益的全局之中,熔炼自己的理想,创作出具有鲜明的时代感,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

  因此,李默然一再强调,在国有文艺院团体制改革进行过程中,一定要把院团艺术生产的双重属性,即意识形态属性和商品属性,有力地结合起来并贯彻始终。“我们不能把院团的意识形态属性摆在一边,单纯追求市场,否则,艺术创作和艺术生产势必走向歧途。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文艺产品必须通过市场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改革的方向必须坚定不移,同时,还要把两个效益,即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辩证地结合起来,并且要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力争让两个效益统一。”

  李默然提出,在改革过程中要时刻注意,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引导实践。“文化艺术要发挥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就必须遵循我们党的一条红线。这条红线从‘为人民服务’,到‘人民需要艺术,艺术更需要人民’,再到‘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以及‘以人为本’,沿着这条红线推进改革,展开实践,把我们的产品拿到市场上去,接受人民群众的检验,教育广大人民群众,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

  同时,李默然说:“我们已经走了几十年的老路,不改革是不行的,不改革是没有出路的,许多积弊只有通过改革才能革除。在改革过程中,我们要坚持党的优良作风,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必须让每一个成员都深刻认识到,改革的目的就是解放生产力,创作出优秀的作品,培养出优秀的人才,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养,凝聚全民族的精神力量。站在这样一个高度来推进改革,一定会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