诛仙3新手任务:醴陵登真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3 21:04:55

醴 陵 王 仙 行

                    2010-09-06湘东文化杂志      文/史铁良 

   醴陵市东30里有个王仙镇,其得名与著名仙人王乔有关。自古传说,王乔在此修炼成仙。唐代大历(766—779)年间,有个叫护国的江南僧人云游到醴陵,写过一首《题醴陵王仙观歌》,开篇便说:“王乔一去空仙观,白云至今凝不散。”可知此说由来已久,也许将王乔与王仙相连,护国是始作俑者。王乔又称王子乔,汉代的《古诗十九首》就写到“仙人王子乔”。《列仙传》说他是周灵王的太子,游于伊水、洛水之间,后上嵩山修炼30多年,得道成仙,曾出现在缑氏山之颠,人们为他在嵩山、缑氏山立庙。那么,王乔的活动地点应在河南一带,与湖南醴陵风马牛不相及。《后汉书·郡国志(四)》刘昭注“醴陵”引《荆州记》说:“县东四十里有大山,山有三石室,室中有石床、石臼。父老相传,昔有道士学仙此室,即合金沙之臼。”《荆州记》是晋人著作,那时还没有王乔一说,《记》中的那位道士或许姓王,传说他羽化登仙了,后来人们附会到王乔身上,因为王乔名气大,除了渲染仙气之外,还未免有拉大旗作虎皮的意思。也有将丁令威拉到王仙的,更属无稽。传说丁是汉辽东人,他得道化鹤所唱歌很有名,内容无非为道教张目,事见《搜神后记》。

新年刚过,我来到王仙镇,陪同我的是王仙小学校长袁君巧生。我举目四望,发现这里的山峦与众不同,不少山头圆圆的,如同硕大无比的馒头。其中最出名的是狮形山,以其形如蹲踞的狮子而得名,又称王仙山、王乔山、太山,宋代《新定九域志》古迹部分将它列为潭州十六处古迹之一,更使它名播遐迩了。狮形山有三个岩洞,称三狮洞,二明一暗。这三个洞都不是溶洞,所以无奇形怪状的石钟乳。暗洞最低,在山脚,陡峭幽邃,深约二百米,中间空间甚大,直径约百米,如无照明,则漆黑一团。洞底有暗流,不知通向何方。当地部分乡民正合股开发该洞,有十多人在施工。以它的冬暖夏凉,它将会成为一个别具一格的休闲场所。夏天,这里游人如织,饭店应接不暇;冬天则少有游人,十分冷清。暗洞上方是最大的一个明洞,形如狮子大张口,可吞吐千人。洞中右边有一小殿,供奉着菩萨,扁题“三狮圣殿”,联语云:“有意焚香何必远朝南岳,心诚敬神此处胜似衡山。”语意平平,却口气不小,竟敢挑战南岳。现在有个法号释耀法的僧人在此主事,他是广西柳州人,今年40岁,毕业于厦门佛学院,到这里才半年。他领我们在洞中转了一圈,洞的一侧有块石碑,碑文记载,民国十三年,何斋公在此修炼,建有三尊大佛、观音、十八罗汉、二十四褚天,文革中被毁。何斋公其人不知所踪,一般人都说他已不在人世,但释耀法说,2006年他在峨嵋山见过此人,今年应有125岁。他还得到何斋公的一帧照片,当地一位80多岁的的老农认出照片上的人便是何斋公。我提出想看照片,他把我们带到卧室,从柜中拿出照片,照片上的老人穿黑色皮鞋,着白色长裤,淡红色T恤,秃顶,有几绺白色长髯、精神矍铄,看上去不过80多岁,像是一位老学者。耀法又说,何斋公现住昆仑山,已成为地仙,可以呼风唤雨,腾云驾雾,来去无踪。他原来在另一明洞中修炼,那个明洞在靠近山顶的另一面。我又提出能否带我们去看看,他欣然应允。同行的袁君有恐高症,只好留在山下。从山下到山腰全是陡峭的岩石,所幸有当年何斋公开出的一级级石磴。我小心翼翼地随着法师向上攀登,到了稍高处,不得不手脚并用,以防不测。爬到山腰,以上便是土路了,那是名副其实的羊肠小道,两旁挡路的杂草荆棘早已被耀法砍去,但也没有了可资攀援之物。路又陡又滑,我只好像动物那样向上爬,我的头似乎就顶着耀法的脚。终于到了山顶,只见一大片黑乎乎的灰烬,我问法师,这里起山火了?他说,他想把那些杂草杂木烧去,种上有价值的树木,没想到引起了山火,当时吓得直喊何斋公救命、何斋公救命,突然一阵风雨,浇灭了大火。又是一桩有关何斋公的离奇故事,在耀法,说得虔诚,充满敬意;在我,则姑妄听之。法师领我向下走了几十米,又到了一悬崖峭壁处,必须经过它,才能到达第二个明洞。绝壁上有何斋公开凿的一线小径,二、三十米长,几寸宽,可以放下一只脚。我探头向崖下看去,只见无边无际的雾海,什么也看不见,《长恨歌》中的“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也不过如此吧。这茫茫的景象,更使人觉得它的神秘,它的深不可测。法师说,他先过去,又一再嘱咐我小心。只见他如履平地般地很快到了彼岸。我却心中忐忑,生怕掉下去粉身碎骨。还是不去了吧,我想。又觉得这样做太没面子,于是下定决心,过!我脸朝内,全身紧贴崖壁,张开双手,就像一个“大”字,扒在悬崖上。双手总想抓住点什么,但光光的峭壁上连个凹凸处也没有。我只能一点一点地向前挪,全神贯注地盯着狭窄的路面,可不敢往下看,腿有点发软,我告诫自己,绝对软不得,否则,更容易摔下去。这时,我才真正体会到什么是寸步难行。也不知过了多久,才捱到它的尽头,到了一块不大的平台上,我才长嘘一口气。我的这次历险和韩愈的一次经历有点相似。据李肇《国史补》所记,韩愈好奇,曾与客登华山绝顶,可是下不来,害怕得恸哭流涕。一些士子不相信,认为这是厚诬古人。韩愈确实是个硬汉,苏轼评价他“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谏迎佛骨一事就足可证明,为此他差点身首异处,而在去贬所的途中,他仍写下“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这种掷地有声的文字,表现出为国家兴利除弊,虽九死犹未悔的凛然正气。而在华山绝顶困死或摔死,则是无谓的牺牲,轻于鸿毛,所以他才恸哭,那是对生命的珍爱。我相信李肇所记,我在悬崖上的惧怕心理与韩愈毫无二致,只是没有大放悲声而已,在平台上我还心有余悸呢。那平台上长着一些小竹木,虽然是经过修整的,一旁还堆放着一些砍下的小树杆。平台后面便是第二个明洞,洞的两旁、上方以及平台下面全是悬崖。此洞与第一个明洞相比,小多了,但也有三、四百平方米,洞的前半部分有一人多高,愈往时愈低。法师说,这就是当年何斋公修炼的场所。现在仍可看到何斋公在洞中开凿的痕迹,洞的两旁是长方形漥地,底部凿得很平整,比地面低一尺,中间是过道,右边漥地靠里面一端凿成沙发状,可能是何斋公入定的地方,或用来放佛像。洞中常年干燥,何斋公在此一住数十年,那份孤独与寂寞,不是常人所能忍受的。日日夜夜,岁岁年年,与他相伴的是日月星辰,雷电云雾,淅沥的春雨,低吟的夏虫,瑟瑟的秋风,皑皑的冬雪,除了飞鸟,野兽也到不了那里。我们常用“青灯黄卷”、“暮鼓晨钟”来形容出家人寂寞、单调的生活,而洞中的何斋公或许只有青灯黄卷吧,暮鼓晨钟于他无用,因为那是寺庙中早晚用以报时的。耀法说,他想像何斋公那样,在洞中修炼,洞前的杂草杂木就是他砍去的,他经常往来于洞中、山下,看来,他已为此作准备了。这于何斋公而言,后继有人,可以说“吾道不孤”了。

离狮形山约二里,有个叫观口的地方,古时,那里建有著名的登真观,观口之名当源于它,当地人读“观口”之“观”为去声,可证。它本当是登真观的出入口。登真观之出名,主要在于它拥有唐玄宗、宋太宗所赐墨宝。一个远离京师处于偏僻之地的道观,竟能得到两个朝代、两位皇帝所赐墨宝,这在封建社会,实是一种殊荣,可谓皇恩浩荡了。玄宗为登真观题辞并不奇怪,因为李唐王朝重道教,皇室为抬高身价,自称是老子后裔,老子姓李名耳,而道教又奉李耳为教主,即太上老君。玄宗更为推祟道教,以与佛教抗衡。有了这层关系,只要朝中有人,请玄宗为登真观题辞就不是太难的事。而宋太宗主要是爱好书法,又有前朝皇帝赐书在先,他不过步后尘而已。欧阳修的《御书阁记》(见《居士集》卷39)记载了这段历史佳话。唐开元(713—741)年间,玄宗为登真观书六个大字,揭于观中,宋太宗好书法,听说此事,甚为好奇,于是取来京城,阅毕,归还时又赐御书飞白字。“飞白”是书法用语,指字的笔划中有墨色未到的空白处。后来,登真观大火,独飞白书存。康定元年(1040),道士彭知一恢复登真观,又建一楼,以藏太宗所赐书,这便是御书阁。彭知一通过欧阳修才写下这篇《御书阁记》,没想到为地方史保存了一份珍贵资料。令人遗憾的是太宗飞白连同御书阁、登真观早已灰飞烟灭。民国《醴陵县志》所录有关它们的诗文,最晚是明代的。可能在明末清初,它们就已成劫灰。民国年间,邑人傅熊湘曾去观口寻访它们的遗迹,无功而返。两位皇帝赐书内容,已不可考,有人说玄宗所书六字为“王仙登真之观”,恐怕也只是猜测,并没有文献依据。

在《御书阁记》中,欧阳修感叹道教的“灵仙飞化之术,其事冥深,不可质究”。这说明他对得道成仙之说是持怀疑态度的。道教的修炼之求,采药炼丹,以求长生不老,影响颇大,不仅近世的何斋公,现在的释耀法受其影响,在封建统治阶级中尤为严重,他们“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暴君如秦如皇,他派出数批方士,甚至数千童男童女,到海内海外遍寻仙人和不死药。他的修炼则是广建宫室,避不见人,最后落得个“赢政梓棺费鲍鱼”的结局。雄才大略如汉武帝,英明如唐太宗,都曾为求长生而付出代价。吃长生药是因为怕死,在这方面又恰恰折射出他们的不惜一死,以至于前仆后继。唐太宗以后,唐宪宗、唐穆宗、唐敬宗、唐武宗都是吃长生药而一命呜呼的。其行愚不可及,令人不胜唏嘘。人之生老病死,本属人世常态,自然法则使然。范成大诗云:“纵得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说得何等通达透彻,而那些希翼长生不老的人偏偏要“挟太山以超北海“,往往南辕北辙。早些年,社会上流行的这个“功”,那个“功”,就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这种衣钵。

我们对教徒们所追求的终极目标,虽然不能认同,但他们的执着精神是否可以引起我们的一些思索呢?那狮形山上的一级级石磴,悬崖上的小径,洞中的漥地,都是何斋公凭一人之力,一錾一錾地开凿出来的,那要付出多少时间,多大精力。常年累月地凿呀凿,那铁锤砸在錾子上的叮叮声,似乎还在山间回响,那山崖上的身影也仿佛出现在我眼前,令我联想起李贺笔下端州石工的形象:“踏天磨刀割紫云”。他就是那样地耐得寂寞,不畏风险,不避艰辛,坚韧不拔,锲而不舍,持之以恒。我们常人能以这种精神对待社会,对待人生,对待工作和学习,那么,必将有所作为,成就一番事业。其功主要不在个人,而在社会、在人民、在国家。这与只知追求个体生命之永恒者相比,其差距岂只在霄壤之间。


王仙镇东有大山,三峰矗立,外形似狮,下有深洞,名三狮洞。世传仙人王乔炼药于此,因名王仙山,又名王乔山。《荆州记》:“醴陵县东四十里,有大山,山有三石室。室中有石床,石臼。父老相传,昔有道士学仙于此,即合金沙之臼云”。傅熊湘曾在洞口题直径一尺余“太山石室”四字。
卧狮伏光洞上,洞口高、宽、深各十余米,可容数百人,洞顶清泉滴沥。民国时,曾在洞中造石像、石龛等,后毁。现内设如来佛祖、观音菩萨、十八罗汉、二十四位诸天等神像。光洞左30米有黑洞,内分三洞,内洞似楼阁。两旁分列观音和包公神像。有一伏流,总面积6000平方米。隔流有石床,石臼遗迹则难找到。
站狮张口雄峙于卧狮右侧。登狮头,入狮口,须沿头侧小道下行,险峻异常。
坐狮位峭壁上,原有朱兰,春末夏初开花,每茎9朵,紫红剑叶,芳香四溢。
洞旁新建三狮农家乐园,设歌舞厅、休闲室、旱冰场、球场、游泳池、餐厅、商店。山旁水库内有游艇,鱼塘可垂钓,是集休闲、游乐、观光于一体的新景点。
王仙镇北观口村有青源山,即登真观旧址。相传藏有唐玄宗御书6个大字。宋太宗取去阅后归还,另赐御书飞白字,后建御书阁珍藏,欧阳修为作《御书阁记》。

唐司马承祯《天地宫府图》:“第十三小沩山洞,周回三百里,名曰好生玄上之天。在潭州澧陵县,仙人花邱林治之。”唐杜光庭《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大围山好生上元洞天,三百里,在潭州醴陵县,傅天师所居石室仙坛。”

宋欧阳修《玉仙登真观御书阁记》:“醴陵县东三十里,有宫曰登真。其前有山,世传仙人王乔炼药于此。”

按:第十三小洞天小沩山好生玄上洞天,在湖南省醴陵市王仙山。

醴陵在秦时,属长沙郡临湘县地。汉高后四年(前184),封长沙相越为醴陵侯,食邑六百户。东汉建武十三年左右置县,县治在今转步乡古城村中三洲。隋朝一度废县并入长沙。唐武德四年(621)复置县,属潭州。“县东大山”即今“王仙山”,即今醴陵市王仙镇管辖的王仙山,距今醴陵转步乡古城村中三洲(时醴陵县治)约20公里。王仙山称小沩山,又名大围山或首裨山。宋元之前,小沩山风景秀丽,众山环绕,泉清林茂,建有登真观,相传仙人花邱林、傅天师以及仙人王乔曾在此修真炼丹。唐开元间皇帝曾书六字赐之,宋太祖书“飞白”二字赐之。宋康定元年(1040),道士彭知一重建登真观,邀请当时著名文学家欧阳修撰写了《御书阁记》。随着时代的推移和地理的变迁,当年的洞天和道观遗址已难寻觅。

第二十三小洞天 九疑山朝真太虚洞天

唐司马承祯《天地宫府图》:“第二十三九嶷山洞,周回三千里,名曰朝真太虚天。在道州延唐县,仙人严真青治之。”唐杜光庭《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九嶷山湘真太虚洞天三十里在道州延唐县。”

《中国历史地名辞典》(1986年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编):“九嶷山,一作九疑山,又名苍梧山。在今湖南宁远县南。秦始皇发五军攻南越,令一军守九疑之塞,即此。”

按:第二十三小洞天九疑山朝真太虚洞天,在今湖南省宁远县九疑山。

宁远自秦置县至今,先后更迭12次县名和1个侯国名。唐初更名唐兴县,天宝元年(792)更名延唐县。九疑山南接罗浮,北连衡岳,纵横两百余里。九疑山九峰矗立,互石连属,挺拔耸峻,竟秀争高。舜源居中,娥皇、女英、桂林、石城、石楼、杞林、箫韶、朱明八峰,如众星拱月,争相簇拥,护卫着舜源峰。九峰之外,群山莽莽,重峦叠翠,连绵起伏,如千帆竟发,奔腾而来,有万山朝九疑之势。舜源峰下有舜陵、舜庙;周围飞龙岩、紫霞岩、玉馆岩、无为洞、碧虚洞,相互映衬,联成一体,蔚为壮观。

别作人间境界看
 ——历代文人与醴陵
邬明显

 

       中华大地,泱泱文化之邦,处处都有文化名人留下的行踪和作品,醴陵亦然。醴陵一地,历代有文人骚客过其境留下诸多作品,使得后人从中体味到这里文化渊源之久远和文化底蕴之深厚。
        说到历代文人与醴陵之缘,当首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家陶渊明。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一生诗文颇多,风格平淡自然而耐人寻味,影响深远,《桃花源诗并记》最为著名,比较集中地反映了他的归隐思想和对理想世界的追求。他乐于搜奇志异,在其著《续搜神记》有云:
  
       长沙醴陵县有小水一处,名梅花泉。有二人乘船取樵,见岸下土穴中水流出,有新砍木片逐水流下,深山人迹,樵人异之。相谓曰:可试入水中看何由尔。一人便以笠自障入穴,才容人,行数十步,便开明朗然,不异世上。

 

       读来似又一桃花源境。《续搜神记》本属寓言,且陶渊明应该没有到过醴陵,但据醴陵县志载,醴陵确有一山为天马山,山势雄峻,直出河间。清道光初,于山上建凌云塔,下为张公石,有巨人坐卧迹,趾踵伸缩宛然。下有渌天小洞,泉水四时不绝,恰似《续搜神记》之梅花泉。
        还是魏晋时期,有一位南朝梁文学家江淹与醴陵结缘不浅。江淹(444-505)字文通,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人,幼传家业,六岁能属诗,十三而孤,长遂博览群书,不事章句之学,而留情于文章。他最有名的作品是《恨赋》《别赋》,是汉魏六朝骈赋之名篇,留下“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的千古名句。江淹历仕宋、齐、梁三代,晚年做官做到金紫光禄大夫,文思不如早年,故有“江郎才尽”之典故。其实,“文章憎命达”古今皆然,何苛求于江郎哉!江淹于梁天监六年(502年)封醴陵侯,晚年他将自己的作品结集成十卷《醴陵集》,并撰自序:“淹尝云:人生当适性为乐,安能精意求身后之名哉?故自少及长,未尝著书,惟集十卷,谓如此足矣。”江淹《醴陵集》其中赋二卷28篇,诗歌颂骚三卷143首,符、表、诏、启、记、论、诔、传等五卷99篇。从其作品和历史对江淹行状的记载看来,江淹虽贵为醴陵侯,但他本人似乎没有到过醴陵。江淹死后,其子江蒍袭封醴陵侯。后人附会江蒍为“江沩”和“姜维”,故醴陵有“沩山”、“姜湾”之名。
        清末醴陵文人卜世藩在为张子轩《退思遗草》题序云:“醴陵当潇湘北岸,渌水经县门而西,至津口与潇湘合流,是为渌江下游。将要欲蹙羊城披象郡,则必取道津口,而不入县。是故古骚人迁客,如唐之柳宗元、韩愈,宋之苏轼,足迹遍西南山水,而醴陵曾不一挂姓名,皆以不入县故,惟杜工部、韩冬郎数人各有题咏。然杜工部留题处,又即渌江下游之津口也。”
唐大历四年春,诗圣杜甫溯湘江游衡山,经过当时醴陵之津口(即今之渌口),并登空灵岸,放眼风物,触景生情,伤时愤世,感慨系之,留诗传世。

        过津口
南岳自兹近,湘流东渐深。
和风引桂楫,春日涨云岑。
回首过津口,而多枫树林。
白鱼困密网,黄鸟喧嘉音。
物微限通塞,恻隐仁者心。
瓮余不尽酒,膝下无声琴。
圣贤两寂寞,渺渺独开襟。

       次空灵岸
潭潭逆素浪,落落展清眺。
幸有舟楫迟,得尽所历妙。
空灵霞石峻,枫栝隐奔峭。
青春犹无私,白日亦遍照。
可使营吾居,终焉托长啸。
毒瘴未足忧,兵戈满边缴。
向者留遗恨,耻为他人诮。
回帆觊延赏,佳处领其要。

       唐天复三年五月,诗人韩偓侨居醴陵。韩偓在昭宗朝官侍郎学士承旨,忤朱全忠外贬,避乱居醴年余,为诗甚多,留下“西山爽气生襟袖”名句,其中咏靖兴寺杜鹃被誉为“杜鹃一枝繁艳无比”。且读《靖兴寺杜鹃》:

一圆红艳醉陂陀,自地连梢簇茜萝。
蜀魄未归长滴血,祗应偏滴此丛多。

       诗中既吟咏了靖兴寺杜鹃寄寓的李靖和红拂的凄美爱情,又寄托了作者报国无门的沉痛感慨,红艳欲醉的血色杜鹃更衬托出诗人心底萦萦涌动的悲苦。
        唐代诗人杜荀鹤曾寓醴留下《登唐兴寺小阁》一诗,引发“有处似家山”的感叹——

一雨三秋色,萧条古寺间。
无端登水阁,有处似家山。
白日生新事,何时得暂闲。
情知老僧辈,未必恋关山。

        一个风雪交加的冬日,一段绵长无尽的山路,一腔落寞凄苦的离愁,唐代诗人李群玉行走于《醴陵道中》:

别酒离亭十里强,半醒半醉引愁长。
无端寂寂春山路,雪打溪梅狼籍香。

        唐代有一位太宗时的名相房玄龄曾为醴陵屏山寺撰吴楚古刹碑。屏山寺位于醴陵王坊大屏山巅,唐大将尉迟敬德出检巡案到达大屏山时,见此处地势险峻,云雾漂渺,林木丰茂,谷泉涌流,风景十分优美,遂在此建寺名之曰“吴楚古刹”。房玄龄所撰碑云:

岩岩平山,积石峨峨。远瞻昆仑,近缀衡庐。
南通闽广,北达荆吴。惟山之高,壁立千仞。
创建古寺,尉迟敬德。鄜州都督,威振山河。
密金不受,公心如山。百战瘢痍,实忠于王。
功臣图象,凌阁争光。名胜古迹,风景悠扬。
名垂不朽,万古流芳。

         宋代除大理学家朱熹两次经过醴陵讲学并留诗外,最值得一记的有欧阳修的记和范成大、刘克庄的诗。
         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为醴陵留有《御书阁记》:

 

        醴陵县东三十里,有宫曰登真。其前有山,世传仙人王乔炼药于此。唐开元间,神仙道家之说兴,天子为书六大字,赐而揭焉。太宗皇帝时,诏求天下前世名山异迹,而尤好书法。闻登真有开元时所赐字甚奇,乃取至京师阅焉,已而还之,又赐御书飞白字使藏之。其后登真大火,独飞白书存。康定元年,道士彭知一探其私笈以市工材,复宫之旧,建楼若干尺,以藏赐书。予之故人处士任君为予言其事,来乞文以志,凡十余请而不懈。予所领职方,悉掌天下图书,考图验之,醴陵老佛之居凡八十。而所谓登真者其说皆然,乃为之记。夫老与佛之学,皆行于世久矣,为其徒者尝相訾病,若不相容于世。二家之说皆见斥于吾儒,宜其合势并力以为据守,而乃反自相攻,惟恐不能相弱者何哉?岂其生死性命所持之说相戾而然耶!故其代为兴衰,各系于时之好恶,虽善辩者不能合二说而一之。至其好大宫室以矜世人,则其为事同焉。然而佛能箝人情而鼓以祸福,人之趋者常众而积,老氏独言清净远大灵仙尽化之术,其事冥深不可质究,则其为常以淡泊无为为务。故凡佛氏之动摇兴作为力甚易,而道家非遭人主之好尚不能独兴。其间能自立而不废者岂不贤于其徒哉!知一是已。

 

       当时区区醴陵一地竟有在册佛寺道观八十余座,可见佛道之盛。从文中可以看出,欧阳修著述十分严谨,验证确凿才为之写此记。欧阳修认为,佛教和道教之徒因为本其生死性命之说对立而“尝相訾病”,互不相容,所以兴衰系之于“时之好恶”。佛教趋者甚多,道家追求清净淡泊无为之道,不是遇到君主好尚是兴盛不起来的。欧阳修由御书阁而登真观,由登真观而道教,感慨系之,所以对于复修登真观使其“能自立而不废者”的道士彭知一甚为推崇。其实佛道虽然源出各异,学说不同,但相通之处很多。佛道相容互尊的传统古已有之,于今更盛,如今佛道同山同寺观的现象处处皆是。昔日之登真观演变为今日之屏山寺,就是佛道同供,前殿供佛祖,后殿供观音菩萨和关帝、包公神像。
        宋乾道九年,诗人范成大经过醴陵。范成大字致能,浙江东吴人,累官至参知政事,诗与陆游齐名,有《石湖集》传世。他所著《骖鸾录》云:“闰正月二十九 日发萍乡,宿里田驿。卅日宿潭州醴陵县。数日行江西道中,林薄蔽塞,溪径欹侧。比登一小岭,忽出山,豁然弥望,平芜苍然,别是一境。出陆,盖已是湖南界矣。县前渌水桥下小江,本名漉水。比年新作桥,改今名。江色黛绿可爱,流而汇于潇湘。驿室景最胜。”范成大在醴陵留诗二首,表达乍脱泥滑、豁然平芜的欣喜:

       初入湖南醴陵界
岩树阳阴夹暝途,出山欢喜见平芜。
一春客梦饱风雨,行尽江南闻鹧鸪。

       过醴陵驿
渌水桥边县,门前柳已黄。
人稀山木寿,土瘦水泉香。
乍脱泥中滑,还嗟堠子长。
槠州何日到,鼓拽上沧浪。

        诗人刘克庄在满耳楚语俚音和满目渌水碧色中《过醴陵》,身在他乡为异客,离家奔波愈久愈远,离愁别绪愈重愈深——

县郭依稀隔渡头,解鞍来倚店家楼。
已攀丹桂吟招隐,因看梅花赋远游。
市上俚音多楚语,桥边碧色是湘流。
直南乡国三千里,目断羁魂起暮愁。

        明代王守仁曾两次来到醴陵。王守仁(1472-1528)字阳明,浙江余姚人,历官兵部尚书、提督两广军务,是中国明代的大教育家、哲学家、文学家。正德二年,王守仁因触犯太监刘谨被贬贵州龙阳驿作驿臣,经过醴陵,寓泗州寺,留《过泗州寺》诗。三年后,刘谨被诛杀,朝廷召还王守仁,回京又路过醴陵,仍寓泗州寺,作《重过泗州寺》诗,并在靖兴寺旁的渌江书院讲学,留有《过靖兴寺》诗二首。

       过泗州寺
风雨偏从险道当,深泥没马陷车厢。
虚传鸟道通巴蜀,岂必羊肠在太行。
远道近看连暝色,晓霞今喜见朝阳。
水南昏黑投僧寺,还理羲篇坐夜长。

       重过泗州寺
渌水西头泗州寺,今过转眼又三年。
老僧熟认直呼姓,笑我清癯不似前。
每有客来看宿处,诗留佛壁作灯传。
开轩扫榻还相慰,惭愧维摩世外缘。

       过靖兴寺其一
隔水不见寺,但闻清磬来。
已指峰头路,始瞻云外台。
洞庭藏日月,潭穴隐风雷。
欲寻兴废迹,荒碣满蒿莱。

       其二
老树千年惟鹤住,深潭百尺有龙蟠。
僧居却在云深处,别作人间境界看。

        诗是作者心情的真实写照。读他第一次过醴陵诗,诗中充斥着风雨险道、深泥陷车、水南昏黑的景况,心情沉郁而苍凉。而读其第二次过醴陵诗,老僧熟认、笑我清癯、开轩扫榻、诗留佛壁、鹤绕老树、龙蟠深潭,一派欣喜景象,诗人轻松游览西山靖兴寺和渌江书院一带景色,生发“别作人间境界看”的感慨。


王仙镇

  来源:  时间:2011年03月31日   作者: 阅读:36

  王仙镇位于醴陵市东北部,北部主要为低山地,南部以上丘为主。澄潭江流经东南边境。北邻官庄乡、南桥镇,东靠浦口镇、王坊镇,南连黄沙乡,西接大林乡,地形狭长,南北长27.5公里,东西宽5.6公里,总面积59.28平方公里。2002年末,辖19个村,3个居委会,293个村(居)民小组。总计7689户,29497人。有公路106国道(京广线)和醴浏铁路(窄轨)自东南向西北走向在南部地区穿境而过。

  境内有丰富的瓷泥矿藏。樟树坝、下土段、泗村、三湾、书堂、观口6个村盛产瓷泥。是醴陵陶瓷工业重要的原料基地。2002年有瓷泥矿10家,年产1.5万吨左右。

  王仙镇有雄厚的工业基础。1991年,全镇已拥有各类企业898个,从业人员5320人,企业总产值5588万元。当年生产日用瓷494万件,电瓷1742吨、花炮14.1万件。自1998年起全面实现企业改制,大力鼓励个体私营经济发展,企业生产规模迅速扩大。至2002年,全镇已形成陶瓷、花炮、纸业、机械四大支柱产业。拥有骨干企业34家。当年全镇各类企业及个体工商户有1100家,从业人员11538人,上报实现乡镇企业总值7亿元。

  全镇有耕地949公顷,山地4667公顷。农业历来以粮食为主,是水稻高产区之一。通过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生猪、鲜鱼、茶油、柑桔、柰李等种养业发展较快。2002年粮食总产量11694吨,实现农林牧渔业产值6095万元。农民人均年纯收入3496元,完成财政收入478万元。

  王仙1984年撤乡建镇,集镇建设加快发展。1998年新建设农贸市场1个,2001年投资1000万元建成建设路小区。镇区面积由1990年0.5平方公里扩展到2002年0.8平方公里。集镇常住人口1.5万人,有镇街道路13.4公里,房屋建筑面积38.74万平方米。镇政府驻地王仙、距市区15公里。

  境内有醴陵瓷泥矿,醴陵新民瓷厂、醴陵九中。

  三狮洞位于镇东南三狮村。店湾村有成片景烈白兰,系国家珍稀树种。观口村历史上曾有著名的登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