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德石价格:醴陵佛寺道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9:14:15

据民国版《醴陵县志》列表统计,醴陵共有佛寺道观334座,各类神祠319所。聚佛、道、诸神的宗教文化于境域,蔚为大观。寺宇之建,最早可追溯于唐朝。及至《民国县志》成书的1948年,一千多年间,时移世换,宫观建筑变迁频繁,其中虽毁坏不一,大多还能按迹而循。1949年建国后近60年中,社会政治、经济基础、思想文化,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前30年中由于历次政治运动的冲击,经济建设中过“左”倾向的影响,意识形态结构又多视宗教信仰为“封建迷信”,许多寺庙或被拆除,或因年久毁坏,或被机关民用占住分割,幸存者寥寥。许多具有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的古建筑,因此荡然无存,或面目全非,损失难于挽回。醴陵城区的古建筑如城隍庙、天符殿、泗洲寺等,四乡著名古刹如明兰寺等,就属于这种情况,或仅存遗址。改革开放30年来,国家在各方面都已重新走向飞速发展的道路,思想文化“左”的桎梏日益得到解除。许多历史悠久的寺院庙宇,得到重新修葺或复建,重焕异彩。人们对历史文化和文物的认识也大大提升。本书因篇幅所限,对此不能都予列举。只能选择有代表性的,文化艺术价值较高和影响较大的,分别介绍如下。

● 包公庙:清官偶像千年

醴陵各类神祠中,包公庙有9所之多。还不包括一座与关公共祀的“关包庙”。其它寺庙中所奉神像,也有塑包公以配祀的,如东富寺就有一座。大革命时期,农民运动兴起,拆庙毁佛之风大盛。东富寺诸多神佛也被烧毁。一老年贫农,于火中抢出包公塑像及一尊小菩隆藏起来,说是“莫造孽”。毛泽东撰《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曾记载此事。说明在普通老百姓心目中,包公是极受尊崇敬仰的神灵。

包公即包拯(999-1062),字希仁,庐州(今安徽合肥)人,曾任知县、知府和北宋首都开封府尹,后升按察御史、枢密院副使,进龙图阁直学士。卒谥“孝肃”。任地方官时,他断狱神明,执法不阿,民间呼为“包青天”。贪官污吏则畏之为“阎罗老包”,是我国典型的清官代表,民间留传其许多神奇的传说。

这里所叙冷水包公庙,据《民国县志》载,始建于明正德九年(1514),在同类庙宇中,修建时代最早,也最具代表性。清代曾多次维修。

庙宇位于栗山坝乡冷水村,距城约20公里。三进庭院式建筑,座北朝南长52米,宽31米,占地共约1500多平方米。前中门额书“孝肃公庙”,左右边门各书“赞化”、“调元”。一进为前殿,大门悬匾额书“永庆河清”四字,左右分立牛头、马面、展昭、公孙策造像,可谓人鬼共塑。中殿则塑八仙神像;左有边门可入观音、圣帝殿。三进后即为主殿,砖木石结构,硬山式顶,大门楹联上为:“孝于亲,忠于君,劳心于国,施惠于民,德重望千秋,今日犹思贤宰辅。”下为:“冤则雪,讼则解,弊政则除,贪官则劾,威名传万代,当年共颂活阎罗。”殿内祀奉包公坐像,高5.4米。两侧站立据说是王朝、马汉造像,着六品校尉装束,威风凛凛。坐像两边对联是:铁面无私冰心有度;风颜易近关节难通。

主殿前有一戏台,面积约50平方米,歇山式顶,翼角凤状上翘,藻井与梁、枋均绘彩龙。戏台与主殿间则为庭院,两侧有走廊相连,中间为一石板走道。

民国十七年(1928),主殿于战乱中被部分拆毁。1962年,曾在毁损较大的基础上予以重建。1985年,当地群众集资,再按原貌修复。现为醴陵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 云岩寺:曹洞祖庭溯源

云岩寺,位于醴陵市贺家桥镇寺冲村九峰山麓,距城35公里。这里群山回护,山岩陡峭,古松参天,清泉涌流,彩云绕山石,俨然成佛境。唐大和年间(827-835),高僧昙晟云游来此,认为是祥瑞之兆,在岩下石窟面壁坐禅。后劈石建寺,故名“云岩寺”。开坛说法,僧俗云集,“寺冲”因此得名。寺初为茅庵,历宋元明初,规模渐大。毁于明末战乱,清顺治七年(1650)重修,雍正年间(1723-1735)又作维修。元朝时,寺冲谷口陡壁曾摩岩石刻“古寺云岩,九峰名山,昙晟宝所,第一禅关”。可惜上世纪80年代因修路取石被炸毁。

原寺座北朝南,入山门左右分别有钟鼓楼。第一进为“曹洞祖庭”,第二进为大雄宝殿,第三进为观音堂,高出前面约4米。寺内有“无住禅师”舍利塔、老龙井,“千僧锅、万人床”、“飞来钟”等古迹。

昙晟俗姓王,钟陵建昌(今江西奉新)人。少年出家,于石门参百丈海禅师,二十年不得法,到九峰山云岩面壁坐禅。后到药山,与惟俨仅一席对话即得其传。乃重回云岩劈山造寺,传“宝镜三味”为曹洞宗的不二法门。意为“人观万象,如面临宝镜,其影正是镜外之形显现”。即所谓“渠(影)正是(汝)形”,“由事象上能显出理体”。昙晟死后谥称“无住大师”,是佛教禅宗之一“曹洞宗”的奠基者,又是禅宗创立者六祖慧能(638-713)第五传弟子。慧能门下弟子众多,以南岳怀让(677-744)、青原行思(?-740)传承最久最兴旺。形成南岳、青原两大派系。

南岳系传到第四代形成“沩仰宗”和“临济宗”。沩仰宗系南岳高僧百丈海弟子灵佑禅师所创。唐大中初(847-860),相国裴休笃信佛教,贬职潭州(长沙)时奏建密印寺于宁乡沩山,以灵佑为主持说法。灵佑大弟子慧寂在江西仰山弘扬宗风,名与师齐,师徒合创一派为“沩仰宗”。

唐僖宗时(874-888),裴休又曾扩建浏阳石霜寺。寺内高僧楚圆是六祖慧能第十二传弟子,曾游历北方悟得“临济宗”真谛,从而使原在北方流传的临济宗也传播到南方。楚圆弟子慧南开创了“黄龙派”,另一弟子方会则开创了“杨歧派”。相传在唐代,就曾有日本僧人来石霜寺学法留传至今。而曹洞宗后来又形成“法眼宗”和“云门宗”。所以禅宗有两系、五宗、七家之说。两系即南岳和青原;五宗是沩仰、临济、曹洞、法眼、云门。加上黄龙和杨歧两家,是为“七家”。以临济、曹洞两宗延续最久。

青原系第二代嫡传是石头希迁(700-790),第三代是药山惟俨,第四代是昙晟(782-841)。其弟子洞山良价(807-869)承其衣钵,正式创立曹洞宗。曾在东堡乡烟竹湖建寺称 “望月禅林”。以云岩寺九峰诸山均属“明月山”高峰而命名,明朝重修后改名为扬道庵。昙晟曾在江西分宁另建一云岩寺并于此圆寂,其舍利灵骨两处云岩寺平分,各建一舍利塔。云岩寺因此被视为曹洞宗的发祥地。

南宋嘉定十六年(1223),日本僧人永平道元,从昙晟十四代法嗣天童如净学法(住浙江明州天童寺),宝庆三年(1227)回国主持永平寺,将曹洞宗传入日本。如净曾传给他四件法器;其中就有洞山良价从云岩昙晟所学的《宝镜三味歌》及良价所作《五味显诀》,所以至今,日本佛教曹洞宗延绵不衰,以云岩寺为发源地。而昙晟则因上承石头希迁,下启洞山良价,首创“宝镜三味”,成为孕育曹洞宗的关键一代。1983年,日本国佛教界曾组团来醴陵云岩寺寻根祀祖,拜谒“曹洞祖庭”和“昙晟舍利塔”。

云岩寺是醴陵历史最悠久的著名古寺之一。寺内古木参天、大雄宝殿重檐歇顶巍然高耸,一派庄严肃穆景象。寺周溪涧潺潺,云峰环绕,俨然是一处静修福地。明末清初,云岩寺住持智子和尚(字一足,号斯庐),曾有《马祖升堂百丈卷席》诗云:“好风怡客入幽深,一路扶疏霭绿荫。虎迹未干溪水近,樵声相答岭云深。”

伐樵者的歌声从山岭深处传来,而溪涧旁老虎饮水的水渍还滴沥未干。足见此地环境清幽胜绝。而与虎熙洽为邻,樵歌悠然自得,静修者的禅趣隐隐从诗中透露出来。相传清末曾有恶少欲拆毁无住禅师塔,斧凿才动,雷声骤然大作。恶少惊悸失色,不敢再动手。当时秀才贺贵符感其事曾赋诗云:“……恶少轻佛骨,欲将浮图废。七宝犹未拆,忽然霹雳坠。始知师有灵,上能动天意。至今嗅其塔,疑有雷霆气。”多年之后,传说塔上竟然还有雷霆之气,足以说明云岩寺和昙晟大师在人们心目中的份量。

民国16年(1927),云岩寺部份建筑曾在农运中被毁,后修复。“文革”十年期间,曹洞祖庭、大雄宝殿被拆除建水口山林场礼堂,史迹资料等石碑被用作屋基,仅存观音堂。1986年,云岩寺被醴陵市政府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拨款修复了昙晟舍利塔、观音堂等。后又经募资重建大雄宝殿。至此基本恢复了古寺原貌。

● 护国寺:南岳行宫巡礼

护国寺雄踞于仙岳山巅,原为丁仙观,故仙岳山又名丁仙山,观以山名。

相传东晋青阳县令丁令威,原名尚威,以曾任县令又称“令威”。因深慕道术,弃官修真于辽东灵墟山。后云游来到醴陵,登山远眺,只见渌江如带,群山绕廓,林木葱郁,风光如画。因爱此地山水佳绝,筑观在山顶潜心修炼,终于得道成仙驾鹤飞升,“丁仙山”因此得名,其修炼处就被叫作“丁仙观”。明朝成化年间(1465-1487),道士姚安禅以观宇年久失修而重建,其时尚存石坛等遗迹,传说是一巨石上风化自泐有“仙岳山、王仙、章仙、如来佛”等字迹。时距晋已过一千多年。

据《醴陵丁氏族谱》载,丁氏居醴始祖丁宣,东晋咸和三年(328)曾任醴陵县令,而丁令威是其叔父,兄弟共有八人。因览叔父“升仙遗迹,若有所感”,遂于“解组”(罢职)后卜宅定居于醴陵。由此看来则丁令威又实有其人。但“得道飞升”,只能以传说或神话来看待。据说城北寨子岭一名“白鹤岭”,也是有人曾见“丁仙”乘鹤立于姜岭之左而得名,后来此处建了“白鹤观”,成为“渌江八景”之一名曰“白鹤晴岚”的由来。

清光绪年间(1875-1908),丁仙观又已废圮,邑人李继光募资于其址建药王宫,共祀药王与丁仙。民国二十一至二十三年(1932-1934),邑人刘运熹等倡募改建为“南岳行宫”。规模壮丽,建筑布局、神像雕塑均仿南岳,并附祀药王、丁仙如故。建成后游人香客如云,誉遍湘东,为醴陵各类神祠之冠。后因无人管理,风雨摧残,到“文革”前,宫观荡然无存,仅遗败壁几堵。

1986-2001年间,信徒捐款集资新建“护国寺”于此地。入山门凡三进,前为天王殿,中为圣帝殿,后为大雄宝殿。前殿左侧复建有丁仙观,“丁仙观”石刻门额为原观遗物,大雄宝殿左侧“石坛”巨石犹存。

仙岳山海拔351.9米,为环醴群山最高峰。1988年,醴陵市广播电视台在山顶建立发射塔,直插云天,为仙山又添一景。

仙岳山西北延脉为西山,又名靖兴山。为仙山公园范围。

● 宝源寺:临济一脉真传

宝源寺,位于醴陵市王仙镇泗村,距城约17公里,民国县志称为“泗冲”。

这个山冲三面岗峦回环,沃野田畴绵延其间。寺后小山包上,高高耸立一座白塔,远远望去,分外醒目。周边农舍星罗棋布,清溪明渠流贯其中,好一幅山水田园美丽图画!

寺前山门有对联云:“宝筏超三界,源泉济万民。”据民国《醴陵县志》载:宝源寺始建于唐,清康熙间重修。“旧为潭州有名丛林,历唐、宋、元、明迭有兴毁。”现存大雄宝殿、玉佛殿、千手观音殿等,都已不是清朝原貌,而系近年陆续复建。

佛教自六祖慧能创立禅宗,“一花五叶”,以临济、曹洞二宗最盛,有“临济遍天下,曹洞居半边”之说。所以县志又称醴陵法门丛林“一曰云岩,属曹洞;一曰沩山,属临济。其余曹洞派之龙山、天济、万峰等,在清初丛林鼎盛……”但未列举宝源寺。

县志“艺文”又录载有胡士浚《天咏奇禅师塔铭》一篇,证实宝源寺也是清初有名的临济宗丛林,自唐始建(公元874—888年唐僖宗在位时,浏阳石霜寺高僧楚圆创立“临济宗”),历史已近1200年。

铭文作者胡士浚是湖南武岗县人,拔贡出身,康熙二十五年(1686)起,任醴陵学宫教谕长达10年,县志称他“才守兼优”。碑铭是一篇墓志,赞扬了重修宝源寺的天咏禅师“重新寺宇,开堂说法,缁素云集”的贡献和影响。阅文可知天咏本出身书香门第,是江西筠州人(今江西瑞州)。出生于崇祯七年甲戌(1634),12岁在浏阳石霜寺德邻和尚门下剃度出家,后学成受戒云游四方参学,被星沙(长沙)高僧洪恩传以衣钵并赠其一偈:“当机知子彻根源,物物拈来事事新。透网金鳞吞饵去,仍从随处利人天。”勉励他扬佛自力。于是来到醴陵独力设堂选址于宝源寺组织重建。苦行力耕,置田产,修佛殿,创禅堂。进而“开堂说法,名誉日广”。康熙三十六年(1697)圆寂辞世,享年63岁。距清初康熙七年(1668)来醴,整整已过30年。徒众建塔瘗骨追怀师德,刻石刊碑以为永念。

宝源寺现主持法号欣佳,1999年在南岳受戒出家,时年18岁。2001年来醴陵宝源寺,发大愿心遍寻山后无名僧徒墓葬,树新碑43座。并致力于古寺的恢复和重建。在他的努力下,现除正面新山门尚待重修已拓购基址,中轴线从华严殿起,历天王殿、观音堂、大雄宝殿、千手观音殿、念佛堂等共有七进,气势恢宏又错落有致。佛像彩塑宝相庄严,天王力士顶盔贯甲;观音合掌端庄慈慧,千手婀娜叹为观止。天王殿侧有欣佳特辟的碑室,陈列各代修庙记事古碑。其中有的已残破断缺,有的是从河沟中发现捞出移来。内有一碑系清道光九年所立,麻石为材,楷书阴刻。其中就有“建自唐始”之句。

● 长庆寺:五百罗汉之堂

长庆寺帝释天宫门前石柱镌有楹联:“佛法存心,一片梵声长庆寺;繁华在望,万家灯火醴陵城。”不管撰联者是有心或是无意,总之都使佛门的清静和红尘的云烟巧妙产生对接。生死轮回修身持练,注目所向原来还是现实世界冷暖人间!并形象地揭示出长庆寺地势居高,醴陵城云树人烟可尽收眼底的地理方位特点。

原来醴陵地势南北高峻,800米以上高峰均集中于这两条主轴,并都向中部渌水及其支流河谷倾斜递降,形成大小不等的平原地带,岗地与丘陵错杂其间,一般高度不到500米。过去形家论“风水地脉”,因山势走向若龙蜿蜒而行称为“龙脉”。县北高峰连绵从浏阳入境,是为“省龙”,与“县龙”合二为一。自彰仙岭(707.8米)、天宝楼(558.5米)以下,向丘岗递降至黄沙附近,正是渌水两源澄潭江与萍川水相汇之河谷,俗呼“双河口”。其前突有龙王障(470.7米)、金盆山等横兀,雄视下降之丘岗,故被形家称为“县龙少祖”。少者,次也。长庆寺恰就处于这次高地带之钟鼓山,海拔约250米。以峰前有两座小山包左如钟覆,右如鼓立而得名。在山巅北望彰龙,东眺屏山,视野开阔。南面但见河谷连绵,折东北达王仙、白兔潭、南桥等地,垅中平畴一望可近20里。近处流星潭南行约10里,则丁家坊、阳三石等地城廓在望,入夜灯火闪烁如在目前。

民国县志谓长庆寺始建于明朝。相传观音菩萨曾携善财童子云游至此,见山腰为一燕窝形有众山环抱,左钟右鼓,前又一小山包状如狮头守卫门户,坡壁石崖宛如雁鹅展翅,侧旁山泉潺潺,真乃人间仙境!便降下云头细细观赏,至今石坡上尚留存有据说是善财童子的巨大足迹,石痕深约2厘米,“神仙坡”、“仙人足”由此得名。后有信士发起在这菩萨现身的福地建成长庆寺,历明、清二朝屡有兴毁。1958年“大跃进”时,古庙被拆。1980年,居士张全英上山伴旧墙结庐维持香火。广结善缘,渐有恢复。又10年后张终于剃度出家,取法号叫“文永”,致力于募捐修复扩建,乃成今日规模。

现在寺庙位于钟鼓山顶,背倚神仙坡。主体建筑为三进。前面是山门,门匾横额书“绩拟香山”。对联云:“长庆永乐,钟鼓常鸣。”唐朝诗人白居易晚年信佛,曾在洛阳龙门重修“香山寺”,奉佛修身自号“香山居士”,享75岁高寿而终,有诗文“白氏长庆集”75卷传世。名诗人元稹曾给他编次作序,前50卷成集于唐穆宗长庆年间(821-824),故名《长庆集》。“长庆寺”得名的渊源,即在于此。看来明代在这发起建寺的,也不外是名流隐者一类人物,追慕白乐天的“香山业绩”,所以现在这门联门额应是旧款新题。

入山门内,庭院宽敞,设有花坛。二进大殿额书“长庆寺”三字,门联为:“长沾雨露,庆衍生灵。”门前有石狮一对,及水池、假山,殿内祀观音菩萨。三进是大雄宝殿,中奉如来佛,左右列18罗汉。其它建筑还有帝释天宫祀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及龙王殿、罗汉堂等,总占地一万多平方米,实为一规模颇大的建筑群。各殿之间,有石板路依山回环连接,前后排列错落有致,怪石流泉各种雕塑点缀其中,形成一个花草宜人庭院。院外群山绵延,森林苍翠,炎夏登此暑气顿消。实为一个风景清幽、赏心消热的好去处!

最出奇有名,还数大雄宝殿右侧新建之五百罗汉堂。堂后是五岳圣帝殿祀五岳大帝,堂中是一座如来卧佛,侧身支颐躺在一玻璃外壳的巨大木柜中,垂眉闭目似已入定安睡。五百罗汉各踞座椅,相背而坐排成6组12列,每列数在30以上;左右及近门三面,靠墙以木龛分成高低数层,每格置罗汉一尊。所有罗汉面目表情各异,动作造形无一雷同,座下各刻法号,身量高矮若在2.5市尺之间。所持法器或念珠或经卷或钵盂各自不同。最有趣是竟有扁担、粪勺、蒲扇、酒壶、唢呐等世俗物件捧持其中。让这气氛庄严肃穆的佛堂,充满了温馨与谐谑的人间情调。使人觉得佛的世界并不神秘遥远,他们也有和我们这红尘大千世界相近似的一面!更引人注目的,是长臂和长腿罗汉。他们一个从座上直伸一支长臂将及屋顶,手掌伸开若有所唤;一个细腿伶仃矗立,高与长臂齐,俯视全堂若有所应。整个氛围是庄严静穆的,热闹与熙攘在这里也显得很宁静。据说在此求签程式和长沙开福寺罗汉堂相仿佛:以自己的年龄一岁默数一个,数到最后一个即为你问卦的序号。抽上一签再按薄取阅签词,财运福运,泰否吉凶,文永法师会与你一一解说。据说灵验得很!有兴趣来长庆寺游赏的人们,不妨和那些求签香客一样,顺便抽上一支试试。兴许能卜得个好心情,使你觉得没白来一趟。

● 屏山寺:吴楚古刹传碑

屏山寺号称“吴楚古刹”,位于醴陵市王坊乡屏山村大屏山之颠。该山系武功山余脉杨岐山由江西萍乡西行入境之最高峰,海拔615.7米。矗立如屏,故名大屏山。山上林木茂密,白云遮峰;山涧涌泉,富藏煤源。俯视山脚,渌水、澄潭江如两条玉带左右飘流,风景极其优美。有一个古老的村落叫“金鱼石”即位于此。依傍渌水河,有一座建于清同治年间的惜字古塔叫金鱼塔。湘赣萍醴,自古在此分界。

据民国县志载:屏山寺即“大屏山寺”。明建,清嘉庆年间重修,县人傅泷曾撰记。咸丰时太平军起,附近士绅据山走避,筑寨自保。民国七年(1918),山匪雷震占据此地,北洋军来剿,纵火焚寺为灰烬。民国十二年癸亥(1923),县人募资修复。“文革”中又遭劫被拆毁,两省当地民众后来又自发集资重新修复。1987年,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清志载傅泷撰记,“大屏”写作“太平”,曲折地反映了当地民众渴盼和平康宁的愿望。上世纪八十年代重修此寺时,基建施工意外挖出两方幸存的古碑。其一即傅泷撰记的清朝碑志,其二据说竟是唐初宰相房玄龄题写的《吴楚古刹碑》,其中题诗如下:

岩岩平山,积石峨峨。  

远瞻昆仑,近缀衡庐。   南通闽广,北达荆吴。

惟山之高,壁立千仞。   创建古寺,尉迟敬德。

鄜州都督,威镇山河。   密金不受,公心如山。

百战瘢痍,实忠于王。   功臣图像,凌阁争光。

名胜古迹,风景悠扬。   名垂不朽,万古流芳。

按诗前碑文说,唐太宗贞观十三年(639),开国名将尉迟恭“巡案出检”见大屏山险要创建此寺。尉迟恭字敬德,唐太宗李世民手下猛将,为开创大唐立下过汗马功劳。曾任鄜州都督,封 “鄂国公”。李世民为秦王时,太子李建成欲结纳敬德收为己用,私以黄金一车相赠。敬德忠心不二拒绝接受。所以太宗曾赞叹说:“公心如铁石,非利禄能动也!”曾建“凌烟阁”于京城长安,画敬德等24位功臣像于其中。这些史实都与碑文契合,加上房玄龄以一代名相又是书法大家,如果此碑出自房氏能确证得实,可谓弥足珍贵!故株洲市有关文物部门,曾赞其为“湘东第一碑”。

现屏山寺座北朝南,由山门、前后殿组成。山门门额横书“太平仙山”四字,两侧各有古柏一株,年代久远而枝叶葱郁。入山门左侧庭院中耸立一衣钵塔,塔碑题“临济众宗衣钵塔”字样,“临济”是唐六祖慧能以后兴起的又一禅宗,看来屏山寺确是一历史悠久的佛教丛林。据说院内现存的一株7米高的罗汉松,树龄高达千年。前殿门额阴刻“吴楚古刹”四字,殿中供奉佛祖;后殿则祀观音、关帝和包公。两殿均为砖木结构,硬山式顶,小青瓦盖面。因庙镇两省,慕名朝香顶礼者甚众。登山游览古寺,俯视吴楚江山尽入眼底,你会廓然而开万古之心胸,悟无限禅机于眼前。

屏山寺还另有一奇:有两座一模一样的山门。向南正对湖南的一座,俗呼“老山门”。左侧有墙凹进数米,开门东向江西,当地人有口谚叫“入我门来”。两地香客各进各门,互不相扰。其门规格及墙垛造型、装饰、对联及门神画像,都惊人地相似。这在全国寺院建筑中,可能没有第二例。光凭这一点,就值得人们来领略一番其中和谐共处、齐盼康宁的历史心态折光。

 

● 青云禅寺:话说古寺新姿

青云禅寺,原名东禅寺,又称“南岳行宫”和“君山别墅”。座落在醴陵城东青云山北麓云盘岭下。云盘岭民国《醴陵县志》称“营盘岭”,以清康熙时吴三桂叛乱,有乌、龚二将镇醴陵筑城此山守御叛军而得名。其逶迤联峙之山即“东山”,为古渌江八景之一“东台集凤”所在,位于今湘东医院与市电力局联结部位。东禅寺始建于明,其前身原名“东山寺”由此而来,“禅”与“山”乃一音之转。旧县志载东山寺“久废”不存,明隆庆间县拔贡生肖来凤在其故址创东禅寺,则实际二寺为一。来凤字君山,曾任湖南永兴知县,后笃佛奉禅屡有举建。题“梦碧泉”摩岩石刻于浦口仙子岩,筑“苦竹庵”(今已不存)于其上,皆其所为。其族人后裔肖德亭、肖吾亭、肖德元等对东禅寺在清嘉庆、光绪时曾二度修葺。因寺中主祀南岳圣帝,为朝圣焚香之别所,故名“南岳行宫”。民国二十一年(1932)仍由肖姓维持修葺。因同年丁仙山又建成新的“南岳行宫”,遂改名为“君山别墅”,并附设私塾族学于其内,以纪念和继承先辈“君山”的精神和事业。1949年以后,庙宇被居民占住。1989年,醴陵市政协委员释德禅法师携徒释一苇从北门白云庵迁此,正式更名为“东禅寺”,并由神祠转为佛寺。

1993年,释德禅以筹集之善款,立修南岳圣帝、木雕观音、地藏菩萨、弥勒佛、玉雕释迦牟尼佛像各一尊,初拟寺院扩建规划。1996年,释德禅法师圆寂,留舍利十余粒。法嗣释一苇继承其事业,带领信徒奉行“慈悲天下,觉悟众生”的人间宗教,打破陈规,完善管理,使寺庙香火日益繁盛。并竭财力从缅甸迎请来释迦牟尼佛、东方琉璃药师佛、西方阿弥陀佛,以及千手观音和文殊、普贤菩萨,护法韦驮等七尊大玉佛像。多为崇高巨制,以备供奉。为宏扬新构,继承师业,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在释一苇的努力和各界协力推动下,2006年,醴陵市政府对东禅寺的改扩建作出整体规划,以挖掘宗教文化、保护文物古迹、创建旅游景点为指导,并决定更寺名为“青云禅寺”。规划建成后总占地7816平方米,比原面积近400平方米扩大10倍以上。总建筑面积4282平方米,主要新增有山门、圣帝殿、钟鼓楼、大雄宝殿、观音殿、海会阁(即舍利塔)等建筑,均采唐派风格,背山临水,气势磅礴,雄伟壮观。

现有寺宇将改建成山门和圣帝殿。山门造型为三拱排楼式,高8米,宽9米,楼角飞檐,门、楼合一;圣帝殿充分利用原有空间,以平顶屋面设计成为大雄宝殿的前坪。从边门登级而上,即为主体建筑大雄宝殿,两侧分别建为钟鼓楼、观音殿、海会阁。

大雄宝殿在原庙后依山而建,外二层内三层混木结构,歇山式顶;琉璃盖瓦、檐角飞翘。殿前立六根青石盘龙柱,高约5米,透雕工艺,气势灵动飞扬。其它建筑也都采用统一的唐派古朴庄严之风格。2007年,规划工程已正式启动。目前大雄宝殿已巍然耸立,楼阁在望。整个工程建成以后,一个匠心别具、造型古朴,流光溢彩、金碧辉煌的“青云禅寺”,将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人们眼前。它雄踞“前有照(水),后有靠(山)”的一方风水宝地,成为醴陵又一的新景观。

 

● 会真寺:九龙聚会古刹

会真山主峰海拔220米,为罗霄山支脉武功山之分支,踞吴楚湘赣边陲,跨醴陵市沈潭镇美田桥、荆仙二村。山峦回环,势若龙盘虎踞,有青龙山、望天龙、龙岩洞、老虎脑、猛虎坐栏等九座蜿蜒盘曲的主要山峰,俗呼“九龙聚会”。著名古刹会真寺,便座落深藏在会真山的层峦叠嶂密林深处。

寺与山皆名“会真”,查《辞源》释义,曰为“言与仙真相会”之意。而观此处山势九龙相汇,实乃天造地设不可多得之“仙境”。从美田桥登山而上,斗折盘行于深山幽谷,大有“深山藏古寺,鸟鸣山更幽”的禅趣,加上沿途泉涧淙淙,林荫苍翠,虽炎炎盛夏也能使人暑气顿消,心旷神怡,即使是“神仙洞府”也不过如此。

醴陵《民国县志》载会真寺“始建于明,清雍正时两次重修”。后又迭经兴毁,“文革”时期被拆除成废墟。上世纪90年代初,当地民众自发捐资重建古寺,劈山开路架桥建塔(附近山顶新建革命烈士纪念塔),名山古寺景观面貌为之一新(民间传说会真寺建于元朝至元年间,尚无确切考证)。

寺于原址依山麓而建,座北朝南。故登山门须先攀石阶多级。山门内为戏台庭院,空阔可容千人。殿前立一尊硕大的三足铁香炉,香烟缭绕,后面台阶上现出一条鳞爪腾挪的雕龙,活灵活现,仿佛正在翘首长啸,前殿门柱有联曰:“龙盘胜地祥云起,水赐良田百病除。”

正殿凡三进,依山势而升级。前殿榜额“会真寺”三字大匾,中奉包公,左祀关帝,右祀杨泗将军。三神各据一殿共有三门,中门有联云:

群仙赋高会 上古论天真

尾切“会真“二字,据说是古寺原联。第二进为”大雄宝殿“,中奉释迦牟尼佛祖,两边分别是药师佛和阿弥陀佛,东西两侧则是神态生动的十八罗汉,和大慈大悲的观音大士。佛像造型庄严,慈眉善目高踞莲座,俯视着下界的善男信女,芸芸众生。

三进是灵霄殿,耸峙于后殿石阶上,内祀玉皇大帝。修眉长须,冠冕垂苏;四天王怒目圆睁,各持法器两旁侍立,会真寺的佛道合一,至此可算渲染得淋漓尽致。

会真寺山水奇观还有二处远近闻名。一是“水帘洞”,因水流长年不断,比西山界围岩的水帘洞更为真切。洞府高约40米,宽近7米,其上石泉渗出滴沥不断,千丝万线如织一道晶莹剔透的珠帘,令人叫绝。

另一处是“佛字岩”,为一大型摩岩石刻。位于会真寺西侧一处悬岩绝壁上。高约十丈,其上龙飞凤舞镌刻一巨型“佛”字,高约三丈,字体遒劲苍古,经历数百年风雨剥蚀,至今仍于藤蔓间清晰可见,给人以震撼。

“九龙相汇”的会真山与会真寺,给人以观赏不尽的美感和丰富多彩的传奇。清末醴籍“乡土诗人”杨白蔚深爱此处,挥笔曾赋《会真山》诗,其中有句说:

“披襟一笑频搔耳,更向仙人借玉骢。”

竟想向“仙人”借“天马”神游万仞。诗人肯定也曾来过会真寺的。

 

● 回龙庵

回龙庵又名“回龙古刹”,位于醴陵市富里镇荷田村云峰岭群山深处。云峰岭为江西杨岐山余脉,在大屏山入醴境转北逶迤而来,有蜈蚣山等分支,横亘十数里。云峰岭望去若层云叠出而得名。主峰高约570米,为萍醴界山,又有分支西走数里为骑马石,均属荷田村境内。

醴陵《民国县志》载回龙庵始建于明初洪武年间。吴氏族人谱牒则又云:“元末兵燹变乱,吴氏福二公随父自江西迁醴,明初,插草为标,辛勤耕耘逐步发迹。弘治戊午(1498)年,为躲避兵乱……于独株翠柏旁,筑土为墙,竹枧为瓦,小建观音堂,自此香烟不断。”确定为建寺之始,成为“数十年后,洪武帝后裔……寻其避难旧迹”系附会之说的一个有力史据。因洪武帝登基在洪武元年(1368),距弘治戊午已有130年!但此庵为明建古刹则确凿无疑。

清乾隆间,江西上栗瑶金山寺以回龙古刹为其脚庵,派彭德仁法师为住持,乾隆五十九年(1794)彭殁葬古刹后山,与其徒辈墓冢至今尚存载于谱牒。1986年,回龙庵在吴姓族人及众多居士、信士努力下,终于重新修建,面貌焕然一新。盘山公路斗折蛇行,可一路直达寺前,数百年古柏一株几里之外宛然在目。另有一株古枫据说已历千年,虽遭雷击烧去半边,余干犹傲岸撑空,枝叶苍翠;门前还有一株白果树,树龄亦已逾百年。这么多古树萃集一寺,的确弥足珍贵。环望群山万竹葱郁,风涛阵阵,流涧潺潺,捧饮山泉沁人心脾。

“回龙古刹”门匾高悬于新山门之上,两旁撰题门联曰:“西竺回龙扶法界,南洲骑马镇禅关。”西竺指印度,为佛法真经之源;“南洲骑马”,则画出了古寺镇摄深山的雄伟气势。确是一副传世名联。入山门即为正殿,照例祀奉着如来三佛,上横额为“佛光普照”,两旁门柱以新式瓷板嵌贴出一副对联:“暮鼓晨钟惊醒世间名利客,经声佛号唤回苦海梦迷人。”殿顶有一八角藻井,彩绘着四幅古诗诗意故事,其中有一首意尤深长,与门联相映成趣,系晚唐诗人胡令能所作: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座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 广目天山寺

这寺名有些怪。人说可能来自佛教“四大天王”。相传古印度须弥山确有四大天王,位于佛、菩萨、明王之后,其一就有“西方广目天王”,据说手持一蛇为法器。但为什么天王在这里变为“天山”?谁也说不清。

它在上世纪80年代才开始兴修。一座金碧辉煌、重檐歇顶的大雄宝殿,赫然耸立在的106新国道一侧。近在城郊。加之路越山岗,地势突显高峻,老远就能窥见这一组建筑的雄姿。

此山名曰“佛子岭”,属醴陵市阳三石办事处阳东村。海拔232米,由武功山余脉分支从会真山西行而来。因其北有岚紫山又名“小佛子岭”,故此地又叫作“大佛子岭”。相传古有“观音岩”,山下清乾隆间曾建“念夫寺”,都久已不存。近有施家村,清末诗人彭显荣隐居于此,曾改名为“十佳村”,并有诗咏其景:“……南来登佛头,怪石驾飞殿。仙人旧游处,阴晴时改变”,似乎那时庙宇尚在,所祀或即为观音菩萨。

严格地说新庙是建在山腰。因国道新线地基抬高故不觉其峻拔。国道东北通浏阳,主殿则横向排列。围墙尚未立,因此车行国道,便一览能收大雄宝殿外部全貌。

入山门前殿中奉弥勒佛,大肚笑态可掬;左祀观音,右祀地藏王;大雄宝殿供奉如来三世佛:佛祖、药师佛、阿弥陀佛。两旁环列18罗汉,神态各异形象生动。还有25尊来自缅甸的汉白玉雕佛供奉于一堂,足为镇寺之宝。寺内新建宝塔,立于大殿之后,颇有几分气势。

 

● 石神宫

石神宫又称“石神寺”,位于板杉乡高家店村,距城区数公里。这里地势高峻,丘陵田畴错杂相间,中有国道320线穿行。道侧东堡乡柘塘坪村附近,突起一山海拔虽不足200米,但显得格外峻拔。石神宫就位于此山之巅,寺宇恢宏,排列有序,分外醒目。

民国县志载石神寺修建于清嘉庆年间(1796-1820),道光及民国时曾两次重修。现在的庙宇应属重建,大约也是近20年间的事。

所祀石神,是就一尊天然生成大青石雕成,曰为“石公、石母”。据传是不知那一年,天空电闪雷鸣,轰然一声霹雳将山上一尊巨石劈为两半。两石相依,形若伉俪。于是人们奉之为“石神”,号为“石公、石母”,后建有山庙并供奉香火。民间神道立祀,往往有这种随心所欲心血来潮的况味。

石神宫现除供奉石公石母,还有殿宇多间,供奉着观音菩萨、关公圣帝、钟馗大仙,降魔韦陀菩萨等等,每日香火繁盛。

佛火神灯慰生灵——醴陵的宗教文化

时间:2010-12-0709:13来源:中华佛教准提网讯 作者:张勇辑录点击: 167次

  佛火神灯慰生灵 ——醴陵的宗教文化

  醴陵的宗教以佛教为主,道教次之,始兴于唐,而盛于明清。清代基督教、天主教传入醴陵,构成佛、道、耶三教演绎中外文明交汇的景象。

  醴陵一地,自古至今,佛寺、道观和教堂甚多。据民国版《醴陵县志》载:醴陵历代建有佛道寺观334处、基督和天主教堂39处,还有神祠273处。又据2005年版《醴陵市志》载,到2002年,醴陵有登记合法的宗教场所106处,宗教教职人员141人,宗教信徒约6000人,一般信众逾10万人。

  唐贞观年间(627-649),敕封为正一品荣禄大夫的雪庵法师李琼奉命自江西来到醴陵选址建寺。他云游至醴陵长连冲狮子山,见山色迤俪,林木茂盛,泉水清芬,幽静致极,遂在此筑寺,名之为“大佛寺”。相传雪庵法师从山顶获七雉,寻皆化龙,穿池七孔而去,遂有“七星池”之名。

  中国的佛教以禅宗为最盛。梁武帝时,禅宗初祖达摩大师泛海东来传授心印,递传唐代庐行者慧能,是为六祖。嗣后“一花开五叶”,分为临济、曹洞、云门、法眼、沩仰五宗派。醴陵法门丛林,以曹洞之云岩和临济之沩山为主。除禅宗外,净土、天台、律宗和密宗均有流传。

  唐宝历年间(825-827),无住禅师昙晟自江西百丈山云游至醴陵贺家桥九峰山麓,见山岩陡峭,祥云环绕,寒林滴翠,古松参天,清泉涌流,俨然佛境,遂选一悬岩面壁坐禅。后去澧州药山惟俨门下,于言下得法。大和年间(828-835)再来醴陵,在原坐禅岩前建云岩寺,开坛说法。昙晟与沩山灵祐禅师曾共侍百丈慧海禅师,沩山灵祐指示门下弟子良价转参云岩昙晟为师。后良价传法曹山本寂,由洞山良价开创,经曹山本寂完善,形成禅宗五宗之一的曹洞宗。云岩昙晟的《宝镜三昧歌》成为曹洞宗传法接引的主旨之一。《宝镜三昧歌》云:

  如临宝镜,形影相睹。汝不是渠,渠正是汝。

  如世婴儿,五相完俱。不去不来,不起不住。

  婆婆和和,有句无句。……

  昙晟于会昌元年(841)十月圆寂,得舍利千余粒,醴陵云岩和江西分宁云岩平分其舍利、灵骨建塔。醴陵云岩寺被尊为“曹洞祖庭”,原有无住禅师塔、盂峰、放生池、老龙井等古迹,寺宇几经废兴,现有重建的昙晟舍利塔、大雄宝殿和观音堂。美籍华人潘力生题联云:“松云禅趣永,曹洞祖庭尊。”

  云岩寺一直香火薪传。传至明末清初,一足和尚(字智子)住持云岩寺,著有《语录诗集》,兹录二首,其一《产难因缘》云:野渡寒亭外,孤齐万绿中。贫闲宜我乐,澹泊谁更同。其二《师子尊者》:淡淡菜根忘客味,疏疏云影若山清。丹枫一叶来何处,宛转风前作暮声。

  洞山下三十四世孙、一足和尚法嗣德彬住持云岩寺有年,作《云岩赋》流传于世,并写诗多首,诗风清新雅丽,有维摩之韵,读来神清气爽。且读《赠六和尚》:

  身同世外法同修,万象森罗尽点头。

  镇日禅林风韵好,雨余山霁一声鸠。

  再读《颂古无位真人》:

  面门出入弄精魂,无位真人满眼尘。

  常忆江南三月里,鹧鸪啼处百花新。

  相传清季有恶少欲拆无住禅师塔,斧凿才动,空中雷声骤然大作,于是只得作罢。贺贵符有诗感其事云:

  师从百丈山,飞锡来此地。

  何年始荼毗,会昌辛酉岁。

  伐石造灵塔,千年储舍利。

  恶少轻佛骨,欲将浮屠废。

  七宝犹未拆,忽然霹雳坠。

  始知师有灵,上能动天意。

  醴陵东堡之沩山,群峰环绕,竞势争高,绵亘数十里。山内有寺,扁曰“小沩山”,联曰“古洞清幽地,沩山世外天”,是唐代大缘禅师卓锡地,为临济宗法门丛林。明罗汝芳有《小沩山寺》诗,云“世外谁开古洞天?大缘祖师更千年。”

  醴陵南乡有山峰峦高耸,圆梵如月,且山石白如月色,能照农夫夜耕,名之为明月山。僧人释齐己有《寄明月山》诗赞叹其景致,表达“忘我在尘”的情趣——

山称明月好,月出山偏明。

  要向诸方去,无妨半夜行。

  白猿真雪色,幽鸟古琴声。

  吾子居来久,应忘我在尘。

  有一位九峰道虔禅师唐时卓庵于醴陵东乡之明兰寺。民国《醴陵县志》载有一则“禅话头”:九峰“师久为石霜侍者,洎霜归寂,众请首座继住持。师白众曰:‘须明得先师意始可。’座曰:‘先师有什么意?’曰:‘先师道休去歇去,冷湫湫地去,万年一念去,寒灰枯木去,古庙香炉去,一条白练去,其余则不问如何是一条白练去。’座曰:‘这个只是明一色边事。’师曰:‘元来未会先师意在。’座曰:‘你不肯,我那但装香来,香烟断处,若去不得,即不会先师意。’遂焚香,香烟未断,座已脱去。师拊座背曰:‘坐脱立亡,即不无先师意未梦见在。’”还有一位从广东来的苇航和尚安止明兰寺三十八年,是曹洞宗二十九世,留下一些“棒喝”的禅话头:苇航一日同众僧在园中锄菜,僧问:“如何是园内事?”苇航曰:“六地不收种。”僧又问:“如何是园外事?”苇航曰:“不碍往来行。”僧拟进语,苇航喝曰:“堕坑落堑!”

  醴陵黄沙乡钟鼓村有长庆寺。传说观音菩萨携善财童子云游至钟鼓山,见燕窝形众山环抱,左钟右鼓,前有山狮守门户,后有展翅雁鹅,旁有山泉潺流,好一个人间仙境,便降下云头现大慈大悲之身留连不舍。于是虔诚的人们在此建起了长庆寺,供奉如来佛祖、观音菩萨和玉皇大帝、五岳圣帝等神像。寺内最有名的当数罗汉堂,五百罗汉形态和面目表情各异,充满人间情调。长庆寺旁边有“神仙坡”,石头上留有据说是善财童子深深的足印。长庆寺有几幅楹联很有些意思,其中山门联:“长庆永乐,钟鼓常鸣。”头进门联:“长沾雨露,庆衍生灵。”观音堂联:“钟鼓震三乡应抱慈悲兴佛地,净瓶生百福多施甘露与人间。”罗汉堂联:“果证吉祥云三千已遍,观融功德水五百非多。”天宫门前石柱楹联:“佛法存心一片梵声长庆寺,繁华在望万家灯火醴陵城。”

  有一位行脚四方的醴陵和尚名大成字竺庵,居南岳最久,著有《摄山南岳》和《会盛堂》等集。其中《山居》诗云:

  一株两株老松青,松下结个小茅亭。

  三日五日来一次,肩荷榔栗手持经。

  读经读到山月出,听松听到天落星。

  适然抛卷松间卧,梦与松根乞茯苓。

  醴陵东乡有王仙山,相传仙人王乔曾在此炼丹采药,山上建登真观,唐时建屏山寺,山门题为“吴楚古刹”。唐太宗时宰相房玄龄撰有《醴陵屏山寺吴楚古刹碑》文,赞其“名胜古迹,风景悠扬,名垂不朽,万古流芳”。据宋大文学家欧阳修所撰《御书阁记》载:唐开元间,唐玄宗为登真观赐书“王仙登真之观”六大字,宋太宗闻登真观有唐玄宗所赐字,乃取至京师阅览,已而还之,又赐御书飞白字使藏之。可见唐宋两朝皇帝对此观之重视。唐大历间云游至醴的江南僧人僧护国慕名登临此观,写下《题醴陵王仙观歌》:

  王乔一去空仙观,白云至今凝不散。

  苔垣松殿几千年,往往笙歌下天半。

  瀑布西行过石桥,黄精采根还采苗。

  路逢一人擎药碗,松花夜雨风吹满。

  自言家住在东坡,白犬相随邀我过。

  南山石上有棋局,曾使樵夫烂斧柯。

  醴陵仙人神迹很多,其中张果老神迹就有章仙山之张果漕,章仙山西南临渌水,漕岸巨石上有一处坐痕,深若尺许,宛若胫股、睾丸、阴茎之一面,相传张果老曾坐此石是洗足。还有张果老湾等地名。如今醴陵都还流传“张果老出泗汾——总是今日”的歇后语。

  醴陵除王仙外还有丁仙观、杉仙庙和真人古刹名,都与仙人传说有关。据说丁令威在晋代为青阳令,后弃官学道,云游至醴,筑观于县城西南山上,道成乘白鹤飞升成仙,此处即是仙岳山之丁仙观。醴陵南乡明月山有杉仙庙,广东人陈皎在此修道跨鹤飞升,陈皎曾用神术帮助农民防治蝗灾,被老百姓尊为杉仙真人。醴陵西乡有一处山势奔腾之处,曰“打牛岭”,岭上有“真人古刹”,相传唐时有谭真人瘗兹山下。傅熊湘留诗于真人古刹云:

一径入林密,幽居僧寺开。

  山从平壤起,人自日边来。

  石瘗何年骨,松滋大古苔。

  偶乘湔袚意,闲与立崔嵬。

  明靖兴寺道士袁明空,因寺旁原李卫公祠废墟久矣,毅然募资修复。徐一鸣感其事作四绝句赞之,其一云:

  世人解识求生计,施日月仙共有之。

  可笑明空袁道士,殷勤来为李公祠。

  与佛寺道观建于远离尘嚣的山麓不同,基督教则把教堂建在人来人往之闹市。清光绪二十年间,意大利传教士将天主教传入醴陵,在县城刘家巷建天主教堂,后附设俊民小学堂。时美国牧师来到醴陵传耶稣教,开办遵道会,筑福音堂,后在城东之青云山开办遵道中学和医院,并设成德小学于福音堂,还在东南西北四乡设分校。此后,基督教、真耶稣教也纷纷登陆醴陵。意大利风格的天主教堂和欧式的基督福音堂点缀在醴陵东方格调的街区,构成中外文明交汇的景观。民国末年,醴陵城区和四乡有福音堂、天主教堂、安息日会警世堂近40处。基督教的传入和教会学校的兴办,为醴陵新式教育的兴起起到了推动作用。

  佛道耶三教之外,儒家也曾被尊为宗教称之为儒教。醴陵曾是宋理学家朱熹、吕祖谦(字东莱)讲学之地,因此建有朱子祠和东莱祠。而最为大观的是城东之祀奉孔子的文庙,又称孔庙。醴陵于宋、元时即有孔庙建于青云山下,并设学宫于孔庙内。清将文庙移建城东何家码头。文庙大成殿祀至圣先师孔子,两侧配祀复圣颜子、述圣子思子、宗圣曾子、亚圣孟子和12位先贤,正殿东西两庑分别祀先贤、先儒各30余人。大成殿后建崇圣祠,祀孔子先世五代神位。大成门内前厅左右夹室设名宦、乡贤、忠义、节孝四祠。文庙之左建教谕署,右建明伦堂。在中国古代,孔夫子是政教合一的祖师爷,不仅文化人尊崇他,连各级官府都要到文庙举行大典祭祀他老人家,历代皇帝更是把一顶顶王冠加在他的头上。可惜醴陵文庙后来被改作它用,现在已经面目全非了。

  醴陵几乎处处名山皆有庙,佛火神灯保佑一方百姓,抚慰一方生灵,多少善男信女从这里获得精神慰藉。佛寺道观为秀美山麓营造出一处处胜景,绿树丛中露出红墙碧瓦,既有远离尘嚣超然世外的意味,又落脚于民间不离人间烟火。历代文人墨客无不登临拜谒,留下脍炙人口的诗颂碑联,不仅吟咏其风月无边的美丽风景,而且以生动优美的文字传递着佛道的教义。佛教提倡“慈悲为怀”和“因果报应”思想,道教主张“清净无为”,佛道都劝人珍惜生命、乐善好施、爱护自然、造福社会,这些都积极地影响着世俗人们的思想意识。特别是禅宗“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主张和“顿悟”学说,很适合世俗士大夫和知识分子的口味,追求“禅风禅韵”成为唐宋明清众多学人的一时之好。禅宗思想与道家、儒家思想的融合,对宋明理学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对中国哲学、美学、文学艺术的发展,都产生了较为深刻的影响。醴陵宋明以来理学思想和文化教育发展之盛,也应该与此有关联。

  宗教还起到了文化交流的作用。禅宗自唐宋传至日本,曹洞、临济宗蔚为大观。1983年起,日本国佛教徒和学者曾多次到醴陵云岩寺寻根礼祖。自此云岩寺名声大振,不断有国内知名人士和佛教信徒慕名前来参谒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