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诉唐传奇的艺术成就:高中生写小说反思重点中学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3:37:38
高中生写小说反思重点中学:“校长庆功宴上猝死”

2011年04月08日 05:23
来源:中国青年报

字号:T|T
380人参与13条评论打印转发

我为什么要把校长写死

《重点中学》开篇第一章即为“校长猝死庆功宴”。

小说中,朗清中学这所重点中学的校长杨之滨,由于在他手里,“学校高考成绩一连九年稳居全省第一”,每年都会有40多名学生考上清华、北大,“占去全省的三分之一”。于是一提到杨校长,“谁不敬他三分”。

然而由于一次高考成绩不够理想:“朗清在全省的名次一下跌出了前五。”“学生的抱怨、家长的指责、社会的批评、领导的斥责,一齐向杨之滨袭来”。

于是,“杨之滨一下就蔫了”。“全国先进教育工作者——落选了,市政协常委——这一次压根儿就没有他的提名,至于省教育协会理事长的职务,他也主动辞了。”

在小作者看来,分数和升学率不仅是被教育者的“命根”,同样也是教育工作者的“命根”。

于是,小说一开始,杨之滨再奋战一年,将朗清中学高考成绩再次带至全省第一,从而在重享由此带来的荣耀与尊敬时,却由于劳累过度,在庆功宴上突发心脏病,意外死亡。

写完这一章,何天白一脸沉重地对妈妈说:“我终于把校长写死了。”为此,妈妈评价:“颇有当年福楼拜写死包法利夫人之风。”

“校长猝死庆功宴”这样的章节,对于作者来说纯属虚构,但教育工作者的不容易,作为受教育者的何天白则有着切实感受。

何天白就有一位老师,因工作劳累,昏倒在讲台上。谈到自己的老师,这位90后言语中全是感激和尊敬。

但敬业老师为何难逃应试教育帮凶的责难?“如果对教师的评价机制不变,换了谁都会走应试教育的老路,而且越敬业走得越远。”何天白说。

在何天白曾就读的那所重点中学,每年学校都会评选“最受欢迎教师”。在这项评选中有学生为老师制作PPT、通过演讲帮助老师“拉票”等环节,因而被老师格外看重。

但要想取得参选资格,首先一条就是老师所带班级考试分数首先在年级排名中名列前茅。

这样的评价标准,让这名曾经的高中生认识到,应试教育植根的大环境不改变,教师的评价标准不改变,个别教育者的改革注定要失败。

小说中,作为杨之滨的继任者、上任时雄心勃勃倡导素质教育的朗清中学新校长尚革,最终在现实当中走入了“伪素质教育”的死胡同,在何天白看来,“实在是一个必然的结果”。

真应试教育:我是流氓我怕谁

假素质教育:说一套、做一套

在小说创作过程中,何天白每天边“码字”,边在网上和同学聊天。

对于他的创作,同学们表现出了极大的好奇心。在写一部什么小说?这是每个同学必问的问题。何天白的回答却很简单:一部反映“真应试教育”和“假素质教育”斗争的小说。

“真应试教育通常摆出一副‘我是流氓我怕谁的态度’。‘我就是应试教育,爱咋地咋地’。”何天白解释说,假素质教育则是一副伪君子的面孔,“说一套、做一套”。

而在这名大一学生看来,相对于真应试教育,假素质教育更令人痛恨。“假素质教育不仅自己在说谎,还要教学生一起说谎。”而真应试教育起码不会因为应付检查,临时换掉学生的课程表,“不会说我们学生的高升学率是玩出来的”。

上初中时的一次经历,一直令何天白“耿耿于怀”。

学校为了应付一次关于素质教育的大检查,竟然为同学们换上了临时课程表。“在这张课程表上,美术、体育等副科得以幸免,没被语文、数学等主科占领。”同学们还按要求从家里带来了皮筋、沙包等。课间时,老师一反常态,要他们到操场上去做各种游戏,“还嘱咐我们要玩得‘HIGH’一点”。

“这么做绝不是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教育,而是一些教育管理者、工作者把教育作为自己获得政绩、取得成绩的手段。”在编辑为小说改名前,作者为这本小说定的题目是《我们的校园属于谁》。

小说中,“崇尚改革”的新校长尚革也曾想要全力推行“素质教育”,但迫于旧有考评机制和一些主管官员的压力,“课改”改的变了味,走上了“伪素质教育”之路。

小说最后一章名为功德圆满。而在作者何天白看来,结局只是一个“伪大团圆”。

而从“伪素质教育者”来说,推行“伪素质教育”同样可以提高升学率,出成绩、出政绩,“受折磨的却是每个受教育者”。

其实,创作之初,何天白也想写一个真正大团圆的结局。“学生高兴,家长满意,学校成绩也上去了,总之素质教育取得了成功。”但他提纲列了一半,他就写不下去了。

“我所写的伪大团圆的结局却是真实的。”在他看来,现实中,即便明知是“伪素质教育”,只要升学率高,家长们还是一样会源源不断把孩子送来,“这就是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