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话的背景音乐:香港科大商学院院长:中国资本开放 要留一手-搜狐商学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5:14:57

科技香港科大商学院院长:中国资本开放 要留一手

作者:第一财经日报 2011年04月06日10:38我来说两句 (0) 复制链接打印

  香港科技大学的商学院在业界享有不俗声誉。金融时报最新的全球商学院排名显示,香港科大商学院的MBA课程位列全球第六、亚洲第一,其EMBA更是在过去的四年间三次夺得全球第一。

  近日,香港科技大学商学院院长郑国汉接受记者的专访,就香港建设国际金融中心、香港经济未来定位等做出了回答。

  郑国汉曾是香港特区政府经济咨询委员会委员,现在则是香港特区政府“香港金融研究中心”董事和香港特区政府“香港港口发展局”成员,国际贸易与投资、货币危机、市场结构分析等是他主要的研究领域。

  人民币放开需要时间

  记者:中国政府已经确定,到2020年把上海建设成为国际金融中心。这会对香港这个传统的国际金融中心产生冲击吗?

  郑国汉:现在香港人的共识是,香港一定要巩固其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实力和地位,而且,这个“中心”的内容在扩大。

  比如,“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首次明确指出,支持香港发展成为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这其实就是香港争取多做新产品、新服务的一种途径。

  在这方面,香港特区政府不能说没有做出努力。因为要建金融中心,不光靠实力,离开国家的政策支持是很难成功的。比如说,假如中央政府突然下令说今后的涉外国际贸易结算都放在上海,那香港就真的没戏可唱了。

  当然,这里头也存在一些误解。有人认为,现在香港之所以成为国际金融中心,主要是因为人民币还未实现完全可兑换,假如完全放开,人民币可以自由进出了,那香港真的就没戏可唱了,因为人民币只有内地有,香港没有。

  其实,假如人民币真的实现了自由进出,那上海能有,香港也肯定会有。到时候,哪怕把香港的股票变成人民币来兑现,只要有这种供需关系,没有什么不可以。

  问题是,香港要发展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是不是像香港很多股民和投资者所期盼的“北水南调”那样,是用内地的“水”来“灌溉”香港,然后香港的股票跟着一路往上涨?

  这可能只是部分香港人从个人的角度去看这个世界,对于中央政府来说,在香港发展离岸人民币业务,可能还要考虑,会有多少资金会流到欧美去,有多少是中国能抓得住的。最后可能就演变成,有些东西还是要通过中国的银行体系或金融体系来投资,以保证资金不被随便移走。

  记者:您刚才提到,中央政府可能有意愿让更多中资金融机构来到香港,那中资在香港金融业的比例达到多少之后,才有可能实现您所说的这种可控性?

  郑国汉:至少四分之一,或者三分之一。

  目前,在香港市场上,能够呼风唤雨的通常都是欧美企业,他们不是政府一道命令就管得住的。因此,国家安全这一块,可以通过让更多内地的金融企业来到香港作保障,这是可以做得到的。

  当然,从香港人自己的角度看,香港可能没有想过这个风险的问题。因为香港从来都是自由港,但如果扩大到整个国家,问题就不一样了。

  亚洲金融危机对中国、印度的冲击很小,对其他国家的冲击却很大。为什么?因为这两个国家都有外汇管制。所谓的金融安全问题,通常都是针对金融体系比较落后的国家,因为其金融体系还不健全,承受不起资金大来大去的波动。

  回过头来说香港的金融中心建设,我认为,即便中央给了香港政策,只要(人民币)还没有完全放开,肯定还会有一个额度的限制。可能先开放一部分,直至有一天全部放开。而如果真的有什么事情,中央也可以“关门”,或者采取其他一些保证国家安全的措施。

  需要考虑到整个国家的安全,就像这两年海南岛说要建设搞自由岛,问题是水桶你打开一个孔,水桶里的水就全部漏掉了,所以不能随便开这样一个孔,完全让你自由。

  现在在香港试行“小QFII”(业界俗称为“小QFII”的政策,主要是指境外人民币通过在港中资证券及基金公司投资A股市场),其实就是中央给香港开孔,同时孔的大小、流量等中央仍要控制,我想,将来人民币开放也会走这样一个过程。

  这就像邓小平所说的,摸着石头过河。先看看我开放这个额度会不会造成影响,没有影响的话,再继续扩大,扩大到一定限度依然运转正常,就不用再管了。我觉得中国政府对资本的开放肯定会留有一手,肯定会做尝试,这是一个逐步的过程。

  当然,话说回来,中国现在手上拥有的外汇将近3万亿美元,现在不怕钱走,反而是怕钱来得太多了。

  重点发展领域需要大投资

  记者:在刚刚通过的“十二五”规划中,中央除了表示继续支持香港发展金融业,也提出支持香港发展航运、物流、旅游、专业服务、资讯以及其他高增值服务业,并表示支持香港环保、医疗服务、教育服务、检测和认证、创新科技、文化创意等优势产业发展等,总的来看香港要发展的产业比较多,香港是如何具体定位自己的?

  郑国汉:关于香港的定位,其实香港人的主观愿望是相当一致的,比如说要做高附加值、以知识为基础的、创新的产业等,问题是,到了实际操作或需要政府政策配合时,大家的意见出现了分歧。

  比如说,香港在原有的四大支柱行业(金融、旅游、贸易及物流和专业服务)上,又提出要发展六大优势产业(医疗、环保、检测及认证、教育、创新科技和文化及创意产业),这样,香港就有了十大产业。

  但一谈到投资,决心就不多了,用香港话说,叫做“刀仔锯大树”,投资不多,好比拿一把小刀,怎么可能锯一锯,就将一棵大树锯倒下来?

  最明显的例子是,香港提出十大产业之外,还提出了要建设金融中心、贸易中心、航运中心、旅游中心、鲜花中心、红酒中心、服装中心、制造控制中心等等。

  问题是,资源不是无限的,你要做出取舍,前面的三个中心是不能动摇的,后边七八个,大家也都很有礼貌,我不拆你的台,你也不拆我的台,最后变成都很重要,共同支持,其实,共同支持就是没有支持。

  所以香港现在最大的问题是,要做出取舍,必须选定几个重点领域或行业进行大量投资,否则,一切就是空谈。

  政府要为企业“走出去”撑腰

  记者:不少经济学家提出,在“十二五”乃至今后更长时间内,中国企业“走出去”,将取代中国之前对外国直接投资的青睐,成为中国处理国际间投资的主流。在这种背景下,您对中国企业走出去有什么建议?

  郑国汉:中国企业走出去是有困难的,一方面是因为不懂,或者是没有管理国外企业的经验,在这个层面,“走出去”的中国企业,要在人才方面,特别是在懂国际市场的人才上下大工夫。

  另一方面,是别人不欢迎你“走出去”。包括澳大利亚的铁矿、美国的电脑公司等,都有过出于国家安全等考虑,不批准自己的企业被中国收购的情况。这就牵涉到国与国之间的角力、博弈。

  从这个角度来讲,中国政府应该更好利用自己的庞大的市场,来影响和帮助中国的企业走出去,不受太多干预。

  这其实是国与国之间的谈判,就像前段时间,胡锦涛访美,针对中方提出美国开放高科技产品出口的要求,美国方面提出的条件是,要求美国企业在中国投资,必须享受国民待遇,否则,中国企业到美国投资也不会得到太多方便。中国政府也需要出来为中国企业做类似的“撑腰”。

  其实,中国政府在这方面已经做了一些工作。中国现在不仅在自己境内办园区吸引外资,还在国外办园区,吸引中国的中小企业到那边的园区内投资。

  这主要是因为中国的中小企业到外面投资往往不知道怎么走,在谈判方面也可能会吃亏,中国政府可以通过这种办法,用集体谈判帮助中国的中小企业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