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灯闪烁频率:中日理科课程比较研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1:30:09

中日理科课程比较研究

——以初中化学课程内容为例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中日理科课程设置的比较

中日初中化学课程标准比较

中日初中化学教科书比较

启示与启发

 

 

 

 

 

 

 

 

 

 

 

 

摘  要

 

日本在当今国际上已经被公认为经济和科技大国,国家对教育的重视、投入及研究,在很多方面值得我们学习。2008年日本文部科学省对日本初中理科课程标准进行了新的改订,这是二战后日本初中理科课程标准的第七次改订①。由于新的课程标准的具体实施日期为2012年,所以本论文主要以1998年第六次修订,2003年投入使用的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在此标准指导下出版的《新科学》(东京书籍出版株式会社)中的化学内容为研究对象,对日本中学理科课程进行探究。与此同时,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也进入了建国后第八次课程改革的试点实验阶段。为了通过比较发现两国初中理科课程的异同,本文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依据,以人教版《化学》为研究对象,采用文本研究法、文献法、以及比较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对中日理科课程发展背景,中日理科课程标准,中日理科教科书的实施,特别就有关化学学科的内容,从教科书的组织、选择与应用等方面进行对比。

本论文由绪论及以下四个章节构成。绪论部分交待了选题的原由和意义,理科课程研究的含义及现状,最后阐述了本论文的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第一章主要阐述了中日理科课程设置的相关法规及历史变革,第二章以初中化学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为研究对象进行比较,第三章以日本《新科学》和我国人教版《化学》为研究对象,对教科书的内容、结构、呈现方式等方面进行研究。第四章是在前面章节的基础上展开的。希望通过前面章节中的比较研究发现两国理科教学异同,寻找可借鉴之处。

本文的研究程序包括:制定研究计划,进行文献调查,撰写研究报告。经过以上程序的研究、分析和探讨,形成以下结论:一、教育法规制定明确是保证教育方向的根本依据;二、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教育改革势在必行;三、多种教科书并行促进了对课程标准的进一步完善。

 

关键词:教育法  课程改革  课程标准

 

 

 

 

 

 

 

 

 

 

 

 

 

Abstract

Nowadays Japan is regarded as an international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power. The Japanese government’s emphasis, investment and research on education are worthy of our study in many areas. The purpose of the paper is to explore the existing Chinese and Japanese secondary school science education materials, including their background, science curriculum standards and implementation. I try to seek the aspects we can learn from particularly on the contents, organization, sele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chemistry teaching. The study process of the paper includes: making research plans, carrying out the literature survey, writing the research reports. With the above procedure of research,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are formed. First, the basis to ensure the direction of education is to establish clear laws and regulations on education. Second, in order to fit the development of times, education reform is imperative. Third, the application of a variety of teaching materials has promoted the perfection of the curriculum standards.

Key words: education law, curriculum reform, curriculum standards

 

 

 

 

 

绪 论

一、研究背景

2006年,IMD(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 for Management Development——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公布的《世界竞争力年鉴》将日本的国际竞争力排名从2005年的21位提升至17位;WEF(World Economic Forum——日内瓦的“世界经济论坛”)的《世界竞争力报告》也将日本的国际竞争力排名从去年的10位提升至7位,该报告认为,日本是技术创新的领导者,是全世界竞争力最强的国家之一②。毋庸置疑,日本在当今国际上已经被公认为经济和科技大国。日本之所以在世界上取得如此的竞争地位,有诸多方面的因素,其中发展教育应该是一条重要因素。自上世纪80年代,日本首相设立临时审议会,经过多方调查研究,确立了21世纪教育改革的目标和原则,其中有一项重要举措与理科教育相关:加强理科教育,重视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体会到科学探索和创造的乐趣。2008年2月15日,日本文部科学省公布了学校教育法实施规则和最新修订的中小学《学习指导要领》。新指导要领增加了中小学数学、科学等核心科目的课时,其中科学的课时比之前增长了33%。③

从世界范围的学生学业成就评价来看,IEA(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Evaluation of Educational Achievement——国际教育成就评价协会)主持的国际数学和科学教育评价(简称TIMSS——Third International Math and Science Study)和OECD(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主持的国际学生评价项目(简称PISA——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是国际上颇具影响的学业成就评价项目。据PISA测试结果,日本学生的科学成绩排名:2000年、2003年,居第二;2006年,居第六②。在TIMSS科学素养监测报告中,就各国八年级学生平均科学分数来看,日本分列第2(1995年),第4(1999年),第5(2003年)③。虽在总体排名上呈现了下滑趋势,但日本学生在把知识与技能在实际生活中有效利用方面仍居世界前列。说明日本的理科教育是卓有成效的。但与此调查结果大相径庭的是,在调查中发现,仅有7.8%的日本学生打算在30岁时从事跟科学相关的职业,这个比例在参与调查的57个国家和地区中又是最低的(2006)④。

1989年,美国教育测试中心(Educational Testing Service——ETS)组织第二次国际教育成就评价课题研究(简称IAEP),我国大陆学生的科学测试平均正确率为67%,在20个参与国家和地区中居第15位,成绩偏低。科学测试的内容包括四个部分:生活科学,物理科学,地球科学,科学本质。在这四部分当中,我国学生生活科学的成绩最差。通过当时的问卷调查发现,科学成绩偏低主要与我国学生班额偏大、实验教学设备不足、教师专业化程度不高以及科学教学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有关。此后,大陆学生未参加过类似的国际性评价,但从国际奥林匹克竞赛来看,我国学生的理论水平已经居世界前列,但就实验能力及创造性,却远远落后于其他国家。而且我国目前还没有正式的中小学教育水平测试的机构和定期进行各科教学水平测试的制度,无法为制订中小学教学计划和改革各科教学提供可靠的依据。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历经了八次基础教育改革,这八次课程改革的历程映射了我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的巨大发展。特别是自1985年以来的几次改革,提前了自然科学的起始年级,在课程目标、内容、组织、结构等方面大胆借鉴了国际上的先进经验,逐步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作为基本课程理念,同时注意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及材料、能源、健康、环境、生命科学等现代社会问题,反映了科学发展的最新成果,并注重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对学生进行科学教育的同时,进行人文精神的教育。加大了以图代文和利用图画资料等创设学习情景的力度,版式新颖、活泼,栏目设置丰富多样,有效实用。所有这些改革,从标准本身在很多方面已经与国际接轨,但是,与其他国家相比,还是可以发现我们的教学存在偏重系统理论的学习,与实际的联系不够密切,不能很好的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等问题。同时,也由于我国教育的选拔功能过强,所以许多教师在实施教学时将已经取消的偏难、偏繁的内容重新纳入到教学中,传统教学方式仍就在许多课堂被延用、现在教师队伍的参差不齐同样制约了科学教育的发展。另外,学生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下形成的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变的,所有这些,都制约了我国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因此,更加细致的研究、对比我们与其他国家在教育制度、课程标准以及教科书的组织和实施的异同是很有必要的。

二、研究目的

因作者曾经在日本广岛大学进行了为期1年半的访问、学习,深入到广岛中小学进行听课、学习,了解了日本的相关教育法规和实施措施,所以,希望通过对中日中学理科教育、主要是现行教科书进行研究,包括中日教育发展背景,中日理科课程标准,中日理科教科书的实施,特别就有关化学学科的内容,从教科书的组织、选择与应用等方面进行对比,探寻可借鉴之处。

三、研究方法

为解决以上待探讨问题,本研究主要采取文献调查的方法,搜集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归纳。文献来源主要通过图书、网络。对日本相关内容的研究,如无可借鉴中文资料,自己进行翻译,在某些地方不能表达准确,这也是本文的缺陷之一。

中日理科课程设置的比较

一、学制

学制是学校教育制度的简称。它规定了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及他们之间的衔接和转换等等,关系到教育方针的贯彻、教育目的和任务的实现。目前,世界各国义务教育的入学年龄表现出相当大的一致性和稳定性。在这种稳定性中,学生的入学年龄又在慢慢前移。我国小学入学年龄就由7岁逐步减小到6岁,甚至有的地方允许5岁的孩子上小学。义务教育年限是一个国家义务教育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我国和日本都是实行小学初中义务教育。在学制的分段上,各国根据各自的不同情况和教育发展的需要采取了一些改革措施,力求使分段更加合理、高效。

(一)我国现行学校制度

  我国现行的学校教育制度,按层次结构可以分为四等,指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初等教育指小学教育,根据不同地域,小学有5年和6年制,初等教育包含初中和高中教育,初中有3年和4年制,高中为三年。高等教育指大学教育,学限一般为四年。1986年,我国政府首次提出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2006年6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 五十二 号》公布最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小学、初中学业在9年内完成,为义务教育。按类别结构可分为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这三种教育不仅构成纵向升迁系列,亦可横向沟通,形成了公办、民办、公立民办多种形式并存的格局。

 

学前教育

初等教育

中等教育

高等教育

 

幼儿园

小学

初中

高中

职业学校

大学或研究所

修学年限

3

5或6

3或4

3

2-5

3-5

年龄

3-6

6-11或12

11或12-15

15-18

15-17或18或19或20

18-22或23或25

(二)日本现行学校制度

日本现行的学校教育制度是小学6年、初中3年、高中3年、大学4年的“六三三四”制,这个制度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根据1947年的新学校教育法制定的。一直沿用至今,只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需要,有些新兴性质的学校增加进来,但基本体制不变。学龄前儿童在上小学之前要进入幼儿园或保育园,接受学龄前教育。小学通常是6岁入学,学生在校学习日常生活所必需的基础科目。初中主要是教授学生今后服务于社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小学和初中为义务教育,就学率为100%。高中设有“一般教育科目”和“专业技能科目”。“一般教育科目”着重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专业技能科目着眼于训练学生的一技之长,包括工业、农业、商业、水产业等科目。高中毕业后经过大学升学考试或推荐可升入大学就读。此外还有短期大学,相当于中国的大专,学制为两年。另外,初中毕业后还可进入高级专门学校学习,学制为5年,大致相当于中国的中专、职高或技校。

 

年龄

学级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0

210

220

230

240

12

13

14

15

16

17

18

10

11

2

3

4

5

6

7

8

9

 

 

 

 

 

 

 

 

 

1

 

 

 

小 学

 

 

 

初 中

 

 

 

高 中

中等教育学校

各种学校

 

研究所

 

 

幼儿园

 

大 学

义务教育

学前教育

 

初等教育

 

中等教育

 

高等教育

 

日本的学校构成系统②

 

 

 

 

 

 

 

 

 

 


二、教育目标

国家教育目标决定了一个国家的教育方向,体现了国家一定时期的发展需求。有什么样的目标,就会对应决定存在什么样的教育内容,教育方式,从而决定了在这种教育下培养的人才模式。

(一)我国教育方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995)规定我国的教育方针: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这一方针主要有以下几点重要内容:

1.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这是我国教育工作的总方向。

2.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整个教育事业要与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并在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内容和方法上有不断的新的发展。这是教育方针中的一项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

3.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这是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标准。“德”不仅仅是品德,还同时包括政治素质和思想素质;“智”也不仅仅是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还包括养成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体”同样不仅仅讲体格、体能和体质,还包括掌握体育知识和技能、娱乐身心、培养高尚情操等。德、智、体全面发展将促进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4.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总的培养目标。

义务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使适龄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

(二)日本教育目的

日本教育法(2006年12月22 日)中揭示的初级中学教育目的为: 教育必须以人格健全为目标,致力于培养具备成为和平民主的国家及社会建设者的必要素质的身心同步健康发展的国民。

为实现这一目的,教育必须在尊重学问自由的同时,达成如下所列的目标。

    1.具备广泛的知识和教养,养成追求真理的态度,培养丰富的情操和道德心,与此同时,锻炼健康的身体。

   2.尊重个人价值,提高能力,培养创造性,养成自主自律的精神,与此同时,重视与职业及生活的关联,培养重视劳动的态度。

   3.在重视正义与责任、男女平等、互敬互爱、互帮互助的同时,以公共精神为基础,培养主动参与社会建设,为社会发展做贡献的态度。

   4.培养尊重生命,珍惜自然,为保护环境做贡献的态度。

   5.在尊重传统及文化,热爱形成了这些传统文化的祖国和故乡的同时,培养尊重别国,为国际社会的和平与发展做贡献的态度。

  就总目标而言,两国的教育目标都是为培养国家的建设者,但在日本的教育目标中,更加把人格健全放到培养的首位,而中国的目标是将教育服务于社会建设放在了首位,强化了教育对国家的服务功能。这应该是由两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而决定的。

就其具体内容而言,日本的教育目标更加突出了人的自然属性,强调对真理的追求、对生命的尊重、对环境的保护,在人的社会属性方面,强调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对祖国的热爱。相比较而言,我国的教育目标,更加注重了人的社会属性,教育的目的更加侧重于对社会和国家的发展。这种教育目标可能会使受教育者形成,受教育的目的更多是为社会服务,而不是自我的价值的实现和提升,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减小受教育者自觉主动学习的动力。

三、初中课程结构

课程结构包含科目、学时等内容,由科目的设置以及学时,就可以看出国家对某一学科的重视和投入情况,也可以反映出学生对某一学科的热爱。

(一)我国现行初中课程设置(以山东省现行课程设置为例)

学  科

第1 学年

第2 学年

第3 学年

语 文

175

140

165

历史

70

70

66

数 学

140

140

165

物理、化学、生物、地理

175

245

198

音乐

35

35

33

美术

35

35

33

体育

105

105

99

英语

140

140

132

思想品德

70

70

66

综合实践

105

105

99

地方与学校课程

140

105

66

总授课时数

1190

1190

1122

 

(二)日本现行课程设置

      学  科

第1 学年

第2 学年

第3 学年

国 语

140

140

105

社 会

105

105

140

数 学

140

105

140

理 科

105

140

140

音 乐

45

35

35

美 术

45

35

35

保健体育

105

105

105

技术?家庭

70

70

35

外国語

140

140

140

        道德教育

35

35

35

综合性学习

50

70

70

特别活动

35

35

35

        总授课时数

1015

1015

1015

 

就以上资料看,中日两国在学制上没有大的差别,特别在义务教育阶段,法律上的基本要求是一致的。就教育目标来看,日本更重视生存教育,我国更侧重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但两国都对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给予了高度重视。从课程设置和学时上来看,我国初中三年的总学时为3502,日本是3045,即三年中,日本学生比中国学生在校时间减少400多学时。仅就理科课程而言,我国理科课程主要包括生物、物理和化学,生物课主要在初中1、2年级开设,也有将总学时平均分配到三个年级的情况。物理课均在初中2、3年级开设,包含了力学、电学、电和磁、光学、热学等知识体系。化学课主要在初中3年级开设,是化学的入门阶段,因此,涉及内容主要是实验操作、从微观和宏观两方面认识世界以及化学用语。因为是起始学段,所以很难将内容呈现为完整的知识体系。当然,在国内也有采用综合理科的,即将物理、化学、生物和地理合在一起,称为科学。但是,无论从教科书还是课程设置上,都没有将几个学课很好的融合在一起,基本上还是不同学科的老师,教授不同学科的内容,各个学科的课时和学段也与分科教学基本一致。日本的初中理科,均为综合理科,即将物理、化学、生物和地理四门学科内容融合在一起,称为理科。但四门学科又有适当划分,物理和化学在一起,称为第一领域,地理和生物在一起,称为第二领域。两个领域都从初一年级开始,穿插进行。因为日本的综合理科教育从1958年开始实行,一直沿用至今,所以无论从师资专业水平、教科书的编写、各专业学科的知识渗透等各方面都比较到位。以山东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为例,初中三年的理科课程(含物理、化学、生物、地理)为618学时(45分钟/学时),而在日本新修订的《学习指导要领》中的规定为385学时(50分钟/学时),仅就理科课程而言,就比中国学生少了200多学时。可想而知,200多学时的减少,就教学内容而言,日本理科教学内容决不可能比我们的理科内容更全面、更系统,但实际上日本学生的理科水平、科学素养并不比我们低,那就说明,很可能在理科内容设置,呈现方式或者教学实施方式上,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但不可否认,近年来,日本学生学习水平在世界排名中有所下滑,学生对科学的喜爱程度偏小,这可能都与学时过少是有关的。

中日初中化学课程标准比较

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分科课程标准规定各科教学目标和教科书纲要、教学要点和教学时间的分配、应有最低限度的教学设备以及教学方法和其他应注意的事项。课程标准是教科书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一、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是按照国家的教育方针,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通过完成规定的教育任务和学科内容,使学生达到的培养目标。它受国家为基础教育规定的教育目、培养目标的制约和影响,是我们对于课程与教学预期的结果。是总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课程目标是课程编制、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的准则和指南,在课程标准中属于主体部分。化学课程目标,是从化学学科的角度规定人才培养的具体规格和质量要求 。

(一)我国现行化学课程目标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获得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化学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提高未来公民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学习,学生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得到发展。 

(1)知识与技能 

a认识身边一些常见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其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能用简单的化学语言予以描述。 

b形成一些最基本的化学概念,初步认识物质的微观构成,了解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初步认识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 

c了解化学与社会和技术的相互联系,并能以此分析有关的简单问题。 

d初步形成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能设计和完成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

(2)过程与方法 

a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能提出问题,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 

b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能用文字、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述有关的信息,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c能用变化与联系的观点分析化学现象,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 

d能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保持和增强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b初步建立科学的物质观,增进对“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变化的”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认识,逐步树立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的观念。 

c感受并赞赏化学对改善个人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d逐步树立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 

e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f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树立为民族振兴、为社会的进步学习化学的志向。 

(二)日本现行理科学习指导要领(类似我国课程目标)

1958年(昭和33年)日本公布了小学和初中的理科课程的学习指导要领。至2008年颁布的最新《学习指导要领》,其间经历了6次修改。但一直以来,日本的初中理科均实行综合理科,包含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学科内容,并采用“二领域制”,即把“物理”和“化学”作为第一领域,把“生物”和“地学”作为第二领域。

1.理科第一领域课程目标(化学相关)

(1)在学习与物质、能量相关的事物、现象时,通过从中找出问题、积极主动进行探求的活动,使之学到发现规律性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2)对化学事物和现象进行观察和实验,学习观察和实验技能,培养分析观察、实验结果并进行解释和表达的能力。与此同时,使之了解身边的物质,化学变化与分子、原子,化学变化与离子等知识,培养对这些事物和现象的科学看法和思考方法。

  (3)举行对物质和能量有关事物、现象的调查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深化对科学技术发展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的认识,在培养科学的思考态度的同时,也能够综合性地看待自然。

从两国的化学课程目标来看,都是试图从知识与技能入手,强调过程中的观察和探究方法,并在学习过程中培养科学的思考态度。从呈现方式上来讲,我国的化学课程目标,直接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纬度来进行阐释,更清楚的表达了对化学学科的要求,而各项要求也更具体化。即,不同的教科书,选择的内容可能不完全一致,但是最终要达到的目的却是一致的。每一项内容,不可能把每一个目标都作为重点来展现,但不会离开这三维目标的要求。这样的目标,更加有效的限制了对内容的选择,从而使不同版本的教科书具有很大的一致性,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教科书的编写,但具体的目标更有利于教师对课程标准的把握、理解和对教科书的使用。相比较而言,日本因为是综合理科,化学学科的内容与物理内容穿插在一起,因此目标的陈述就不是非常得清楚、独立,在以上的三条中,每一条都多少涉及了知识、过程与态度,可以说条理上不如我们的清晰,也可以说对教科书的限制更少一些,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教科书的编制以及教科书的使用提供了更加自由的空间。

二、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更加清楚地反映了学科学习的方向以及学科学习的深度和难度。

(一)我国现行化学课程主要內容

内容标准是《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现行化学课程内容标准包括5个一级主题:“科学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发展”,每个一级主题由若干个二级主题(单元)构成。每个二级主题从“标准”“活动与探究建议”两个维度对学习内容加以说明。“标准”规定了学习本课程所要达到的最基础的学习要求。“活动与探究建议”中所列举的活动在教科书编写或教学时可依据实际情况选择应用,也可以另外增补更适当的探究活动。其中的实验探究活动应尽可能以学生为主去完成;综合性较强的活动和探究实验要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协作完成,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同工作能力。
  每个二级主题还提供了一些可供选择的学习情景素材,为教学设计提供一定的线索。教科书编写者和教师还可以选用其他的素材,创设更生动的教学情景。

一级主题

二级主题

科学探究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学习基本的实验技能

身边的化学物质

地球周围的空气

水与常见的溶液

金属与金属矿物

生活中的常见化合物

化学物质的多样性

物质构成的奥秘

微粒构成物质

认识化学元素

物质组成的表示

物质的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认识几种化学反应

质量守恒定律

化学与社会发展

化学与能源、资源利用

常见的化学合成材料

化学物质与健康

保护好我们的环境

 (二)日本现行理科课程主要內容(化学相关)

在《学习指导要领》中,详细阐述了理科教学的内容,就化学相关内容而言,类似于我国课程内容,有四个一级主题,在每个主题下又分列几个二级主题,并对每个二级主题进行了更详细地阐述,可以称作三级主题。

身边的物质

a 物质的形态

(a)身边的物质及其性质

(b)气体的产生和性质

b 水溶液

(a)均一分散系

(b)溶解度与再结晶

化学变化和原子、分子

a 物质的成分

(a)物质的分解

(b)原子、分子

b 化学变化

(a)化合

(b)氧化和还原

(c)化学变化和热

c 化学变化和物质的质量

(a)化学变化和质量的保存

(b)质量变化的规律性

化学变化和离子

a 水溶液和离子

(a)水溶液的电导性

(b)原子的成分和离子

(c)化学变化和电池

b 酸、碱和离子

(a)酸、碱

(b)中和和盐

科技和人类

a 能量

(a)各种能量及其转换

(b)能源

b 科技的发展

(a)科技的发展

c 保护自然环境和利用科学技术

(a)保护自然环境和利用科学技术

对比两国的化学教学内容,从一级主题来看,两国的化学教学都是从身边的物质入手,研究基本的化学变化,逐步渗透微观粒子的概念,并注重了化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但是在我国化学课程标准中,明确将科学探究列为一个独立的主题,凸现了化学教学中进行实验探究的要求,从内容上体现了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目标。另外,我国的教学内容更加体现了学科教学的科学性、系统性、全面性,这与我国多年来的学科本位有着密切关系,尽管在新课程改革中,删减了过去偏、难、繁、旧的成分,但长期以来形成的重视理科教学系统性的习惯还是有比较明显的体现。例如,就“化学变化”这一内容,我国的课标中呈现相对独立,针对化学变化的本质,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来进行阐释。并在化学变化的本质基础上,提出了质量守恒定律,内容相对独立又成体系。而在日本课标中,化学变化被分散到两个主题中,使得整个课标的内容显得凌乱,而后面涉及到的二级主题中,又具体的指出了分解、化合、氧化和还原等反应类型,并穿插原子、分子和离子的内容,显得过于具体且条理不够清楚。从二级主题而言,两国的课标所涉及的知识点都是与学生生活相关的事物以及最基本的化学概念,并对化学与能源、资源利用以及环保的知识给予了较大的篇幅。但日本《学习指导要领》中揭示的有关化学的教学内容,相对我国而言,内容量少,难度相对浅显,知识点的呈现方式也略显凌乱,不利于学生形成系统地认识。例如,就“身边的化学物质”这一内容,我国的课标明确指出涉及的内容为:空气,水及溶液,金属与金属矿物,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类别清楚且相对具体;而日本课标中只是分为了水溶液和物质的形态两个内容,其中物质的形态还大多是介绍物质的三态,更倾向于物理知识。内容量的减少,知识的不系统,给教科书的编写带来很大的困难,当然也带来很大的自由度。对比日本的初中理科教科书,会发现不同的版本有很大的区别,但看国内教科书时,不同版本差别的是呈现方式,而涉及的内容以及思想在很多方面是统一的。这应该就是在课标的指导下的结果。

中日初中化学教科书比较

在我国现行的初中化学教科书有多种版本,例如,人教版、鲁教版、上教版、粤教版,也有综合理科的浙教版。在日本均为综合理科,也是多种版本并行。主要有《新科学》(东京书局)、《中学理科》(大日本书局)、《中学科学》(学图)、《通过实验发现自然的结构》(教出)、《展现未来科学》(启林馆)等。为了能够清晰完整的进行对比,以下仅就我国鲁教版《化学》和日本《新科学》进行对比。

一、教科书体系的构建

教科书体系的构建包括教科书单元主题内容的确定及其编排顺序两个方面。

对比两种教科书,在主题内容上,都不是过分追求严密的学科知识的逻辑结构,也不完全以社会问题为核心,而是努力将化学知识与社会生活情境相融合,选择那些既与社会和生活实际密切相关,又具有一定的内在逻辑联系,同时又是学生感兴趣并能理解的知识内容组成单元主题,如《化学》中的水和溶液、燃烧与燃料、海水中的化学等。《新科学》中的气体的制取,溶液,燃烧。每一个单元主题都是融合的,力求反映一种基本观念或体现化学知识在社会实践中的应用。但两种教科书在知识量上又有较大的区别,如《化学》中,较为详细地介绍了氧气、水、金属、酸碱盐的知识,特别是各物质间的反应,都选择了较为严谨的化学用语加以阐释。对化学变化、基本反应类型、质量守恒定律、元素等基本概念的解释也比较科学、到位,在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上更是从思路到步骤都有详细的要求和讲解。而《新科学》中,没有详细介绍任何一种物质,而是在讲酸碱性时,提到盐酸、食醋,讲气体制取时,提到氧气、二氧化碳,讲质量守恒定律时,使用了碳酸盐和盐酸、金属与氧气的反应。化学用语的涉及是少之又少,更没有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可以说在知识量上,《新科学》只有《化学》50%的内容。总体感觉,《化学》的内容更多的是介绍生活中的物质,而在介绍的同时,阐释了基本的化学概念和原理,每一个主题以独立或相对独立物质为中心展开。而《新科学》的目的似乎更多的是为了阐释一种化学原理,为了能够将某一原理阐释清楚,涉及到多种物质的某些方面。因此,在每一个主题中,涉及到的物质都是多样的,但每种物质的学习又都是浅显的,不系统的,各种物质在不同章节里突出了不同的重点。

在确定单元主题的编排顺序时,两种教科书都考虑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处理好学科知识的内在联系与学生认知发展规律间的关系。例如,《化学》教科书改变了多年来各种版本从空气入手这种编排顺序,而是选择了更为直观的水作为切入点,应该说比选择空气更容易让学生接受。《新科学》,在初期单元中较重视对自然事物和现象怀有兴趣和关心的过程,在后期单元中,更重视用综合性角度判断事物及结果的过程。在“身边的物质”中,考虑发展阶段,将概念性的状态变化的学习推后。在“化学变化和原子、分子”中,学习质量守恒的法则,在了解了反应前(左边)和反应后(右边)的原子数不发生变化后学习化学方程式。另外,在能量中,采用在学习能量之后,接着学习伴随着化学变化的能量,设为一个独立的单元。再比如,两种教科书中,对溶液的学习都很占有较大的篇幅,在《化学》中,从水的净化入手,研究了溶液的组成,之后,又以海水晒盐这一生活中的现象,阐释了结晶、溶解度的概念。而《新科学》则是从学生熟知的糖溶解于水出发,从溶解与结晶的现象揭示溶解度的知识。又从身边的溶洞、碳酸饮料、食醋等物质引发了对溶液酸碱性以及中和反应地学习。整个溶液的编排,相对独立成为一个系统,而不是把物理与化学性质分离开来,有利于学生对溶液的整体把握。做到了引导学生从身边的化学现象入手,学习有关物质构成和变化的知识,然后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决社会实际问题的效果,。

在处理化学理论性知识与具体事实性知识间的关系时,两种教科书都采取了理论性知识与事实性知识穿插编排的形式,例如,《化学》中将分子和原子、物质组成的表示、金属活动性顺序等知识分别与水、空气、金属等内容相结合,分层次、分阶段地呈现有关概念,使概念理论的学习建立在具体的事实和情境基础之上,同时通过概念理论的学习又加深学生对物质及其变化的深入理解。构建了一个既充分整合,又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的教科书体系。《新科学》中将分子和原子融合到碳酸氢钠、氧化银的分解中,将中和反应融合到各种指示剂中。

根据各国的课程标准,两种教科书在知识量上有较大差异,但是在教科书体系的构建上还是有很多相似点的,在某些出发点上,例如,教学内容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目的等,还是很相似的。但是由于各国历史延续和编者的基本理念等各方面原因,又各具特色。

二、教科书的特色

1. 《化学》教科书的特色

①重视化学基本观念的主导作用。化学基本观念是在具体化学知识的基础上通过不断的概括提炼而形成的,《化学》教科书中体现的基本观念主要包括:元素观、微粒观、化学反应与能量、物质分类、化学的社会观、化学的价值观等。在选择教科书内容时,以此为核心选择那些能形成和体现这些基本观念的具体知识内容,并在每一单元中都突出基本观念的主导地位,引导学生将具体化学知识和概念的学习与基本观念的形成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例如,“微粒观”的主要内容包括“物质都是由原子、分子、离子等基本微粒构成的,微粒很小,微粒是运动的,微粒间有间隙,微粒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在教科书中,围绕这一基本观念,分别从不同的章节,结合不同的知识内容,如水的三态变化、水的分解、氯化钠的溶解、木炭的燃烧、氢气的燃烧和爆炸、中和反应、食品中的有机物等,使学生通过不断的学习循序渐进地建立起这一基本观念。

②加强科学过程和科学方法教育。

将科学探究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重要内容,是《化学》最突出的特点。在内容的选择上充分重视了科学方法教育,体现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将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作为学生学习的对象,而不是直接告诉学生现成的知识结论。 例如:设计专门的主题介绍科学探究,使学生对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有一个基本的整体认识,如第一单元第二节“化学之旅”;结合具体的化学知识的探究过程,学习有关的科学方法,如观察、实验、实验变量的控制、测定、记录、数据处理、分类、科学抽象、模型化、提出和验证假说、获得结论等,将科学方法的学习与科学探究活动的开展,科学知识的获得紧密结合起来,教科书中大量的探究活动都是这种形式;三是选择一些能够体现科学探究过程和方法的化学史料来实施科学方法教育,如第三单元第三节“认识原子”,就是通过介绍人类发现原子结构的史实,教给学生研究物质微观结构的思路和方法。

③以问题为中心组织教科书内容。教科书注意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创设能引发问题的情境、说法、事例,以问题为中心组织教科书内容,通过问题启动探究,深化探究,反思探究,把问题的解决与新知识的学习紧密结合起来。例如,教科书中“导致钢铁锈蚀的因素”探究活动的设计,首先,根据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教科书提出了导致钢铁锈蚀的多种假设,引导学生思考哪些因素可能影响钢铁的锈蚀;然后,教科书给出了验证不同假设的实验方案以及相应的实验现象照片,在此基础上,教科书提出了3个逐渐深化、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对实验方案和实验事实进行深入思考,从而获得有关的结论。这种对问题不同层次、不同时机、不同方式的精心设计,使得教科书充满思考性和对智慧的挑战,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对知识意义的建构。

总的看来,教科书较好地体现了《化学课程标准》的要求,符合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的基本理念,富有创新精神,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教科书注重内容的基础性、现实性、综合性和发展性。在重视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学习方法特别是科学探究方法的引导。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结合的较好,有利于培养学生获得知识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科书内容的开放性好,重视学生生活经验和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联系,突出了材料、能源、环境、生命科学等现代社会问题,体现了化学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和化学科学发展的最新成果,在对学生进行科学精神培养的同时,重视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教科书呈现方式新颖,体现了教学方法和科学知识的结合,给教师和学生发挥创造性、主动性留有一定的空间。版面设计新颖,图文并茂,效果好。

2. 《新科学》教科书的特色

①教科书环节多样、有效。教科书在每一单元和各章节有“序”。

目的是通过各章节的序,提出各种有趣的现象引起学生的讨论,有效利用积极主动的探究活动,使学生自己怀着目的意识和课题意识,致力于观察和实验。各节末设有“问”,各单元末设有“学习内容的整理”,使学生明确把握基础性学习内容。在学习某一内容后,通过设置“提问”、“尝试”、“科学之门”等环节,加深对自然的理解,注意再次回归日常生活。引入与物质和能量有关的事物、现象后,设置“一起讨论吧”、“调查一下”、“试一下”等,注意提高兴趣和关心。在各卷末的“自由研究” 、“发展性学习”中,提出容易建立一年的指导计划的课题,考虑选修科目的使用。

②内容的呈现方式清晰、生动。为了通过观察和实验等,让学生

自己发现规律性,从课题设定到学习内容的总结,都要仔细考虑。在版面设计上,使观察、实验页和结果显示页不在同一页上。在观察和实验中设有顺序用流程图和有质感、简明易懂的解说图,在概观顺序等的同时,采用!符号,表示出需要确认的观点和需要注意的点。基础操作,在区别与文章的方框中加注图解,详细记述顺序和操作上的注意事项。另外,在各卷的反面显示各自基础操作页的同时活用折页,在装订上注意可以在打开实验页的同时进行参考。在各处设置资料性高的彩色照片和电子显微镜照片,生动的解说图和电脑图表等,在提高学生兴趣、关心的同时,注意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注意用有颜色的线框住防止危险的注意事项,关键字要在注意的记述中用黑体字,以更加强调。

就教学内容而言,鲁教版的《化学》与日本《新科学》相比,最大优点是知识的系统性、逻辑性强,《新科学》的特点是更加贴近生活。在《新科学》中,每个知识点引入都从生活出发,而且知识点本身也一定与生活有关。例如,在对物质进行称量时,《新科学》中全部使用电子天平,只在物理内容中讲授了托盘天平的原理和使用方法,因为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更多的应该是电子天平,所以在教科书中涉及到称量问题时,均采用电子天平。特别是在根据化学反应分析质量问题时,电子天平使用方便,效果明显。还有加热操作,《新科学》中统一使用煤气,因为没有哪一个家庭中是用酒精作燃料的。《新科学》的另一个特点是,尽可能用实验数据对理论进行阐释,而不是通过理论解释理论。在对“化学反应中各物质间有固定质量比”这一结论的解释上,教科书就是通过测量铜与氧气反应前后,铜与氧化铜的质量来寻求结论。分组、多次实验的方式完全符合科学研究的程序,在教学中这种科学的、严谨的学习方法,应该就是使日本人做事严谨这种优良习惯形成的重要原因。再有就是大量的直观图表的呈现,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有利于学生的接受。另外,在每一个有危险或有潜在危害的内容旁都进行提示,也是尊重生命、关注生存环境的直接体现。除了以上单纯化学学科的内容以外,由于教科书为综合理科,物理、化学内容相互渗透,这样既不会出现同一概念在两个学科中出现矛盾的情况,又加强了学生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整体性。

启示与启发

本文从中日教育背景入手,简单的比较了两国的理科课程标准,特别就化学相关内容,对两种教科书的编写进行了对比研究,由此发现:随着社会的发展,随着信息交流的国际化,我国理科课程,特别是化学课程的标准已经在很大程度上与国际接轨,但是不可避免的是,受历史原因的影响,我国的课程标准无论从知识的广度、范围还是理论的深度,都远远超过其他国家,虽然在课时上比其他国家要多,但这势必造成了学生在校时间过长,作业负担过重,过多的记忆性知识无为的浪费了学生大量的时间,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以及创造性的发展。因此,正在进行的课程改革的力度还要加大,还要进一步删除偏、难、繁、旧的知识点,进一步删除与生活无关或关系不密切的内容,适当加大适合于学生实际的探究活动。另外,在日本课程标准中的化学内容,相对于我国知识量减少了一半,但被分散在3个学年完成,给了学生充分理解消化的时间,同时,在其他相关理科知识的增长过程中,进一步降低了学生理解的困难,充分体现了综合理科的优势。这样形成的知识体系,不时个学科独立的完整体系,但更利于学生运用所学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是使学生能力得以提高的有力保证。因此,我们在进行单科系统学习的时候,也应适当进行学科整合,即使现行条件不允许综合理科,也应在各学科间相互渗透,共性内容寻求统一的、科学的结果。

文献:

1.顾明远 《教育大辞典》上海教育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教育出版    社 2002

2.文部科学省《教育基本法》 平成十八年十二月二十二日法律第   百二十号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995

4.日本教育法(2006年12月22 日)

5.山东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  鲁教基字〔2002〕19号

6.文部科学省《中学校学習指導要領案》平成20年2月

7.フリー百科事典『ウィキペディア(Wikipedia)』

http://ja.wikipedia.org/wiki/    2008年8月8日下载

8.《全球科技经济瞭望》2007年第5期,2006年日本科技发展综述。中国教师报 期号:230

9.IEA.TIMSS(国际数学与演讲研究趋势)1995.1999.2003。

10.中国教师报 期号:230

11.文部科学省《教育基本法》 平成十八年十二月二十二日法律第    百二十号

12.文部科学省《中学校学習指導要領案》平成20年2月  

13.化学课程标准

14.我国义务教育阶段两种主要学制比较分析《邵阳学院学报(社会 科学版)》2006年 第

   5卷 第01期刘良初

15.“鲁教版”初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特点分析 《山东教育》

16.刘继和《日本初中理科教科书设计研究》 

17.永田英治《新理科教育入门—以理科教材史研究为基础》星之环会,2003年

18.王晶:日本义务教育理科课程的改革,《课程/教材/教法》1999   (7)

19.刘继和等:谈日本理科教学目标的几个特点,《外国中小学教育》1992

20.《新編新しい科学》東京書籍 (199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