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扮演韩国神马:清明节回归“清明”--评论频道-法制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22:34:38

    于长江

       又一个清明节即将来到,而这清明节是一个不能说“节日快乐”、更不能“欢天喜地”的节日,这个节日对喜好热闹的中国人来说,总觉得有点气氛微妙,不知所措。当下,关于这个节日议论最多的,主要是各种扫墓、祭祖活动该如何搞——搞到多大规模?是否可以大操大办?有没有不健康的东西泛滥?应不应该移风易俗等等。

       我以为,对清明节这么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节日,无需谈古论今地分析,人们也知道其轻重,关键问题在于今天的人,在今天的语境下,究竟如何感受和演绎它。目前一般认为清明祭拜活动中“不健康”现象,主要有几类:一是祭祖规模过大,铺张奢侈,引发负面社会效应;二是消耗资源,污染环境——大量燃烧祭品、放鞭炮等,消耗不少物质资源,生成有害物质,也破坏墓地的肃穆气氛;三是品味趋于功利和低俗,现实中的酒色财气在祭奠中一应俱全——不仅热衷于冥版美元、股票、存折、信用卡、豪车、别墅、飞机等等,而且纸制小姐、二奶、小三等也似有兴起之势……这些趋势,使得清明节越来越不“清明”。

       对此,公众舆论已经有不少批评,也呼吁提倡高雅、清洁、低碳的祭祀方式。然而,涉及到此类含有民俗基础的行为,仅仅靠一般形式的“批评”或行政力量去“禁止”,恐怕很难奏效。

       应该看到,这种铺张之风,确实是根植于国人的生活旨趣和表达习惯——我们传统中有深厚的“面子文化”,而且生性好“热闹”,要“风光”,凡事都喜欢搞得“有声有色”,这个“声”与“色”,不是声色犬马的“声色”,而是说要有“声响”和“色彩”——要足够喧闹,足够花哨,让人听得见、看得见,才觉得是做到位了;不达到这种“声色”,就觉得很没面子……这种根深蒂固的习惯,在祭祖这种关乎家族“孝道”名声和后代兴衰的“大是大非”问题上,绝对不能含糊——“孝心”的多少,就是通过这种活动的规模来体现的,如果不大搞一场,似乎就没办法体现自己“尽孝”的力度了。

       既然存在这种强大的文化心理的需求,也就构成了巨大的“市场”,相关行业商家面对如此商机,出于赢利动机,难免大肆推波助澜——虽然卖的是冥币纸钱,但实际赚取的可是真金白银——巨额利润鼓励之下,利益相关者们以各种方式忽悠人们大操大办,恨不能把事情推到极端再极端,最好是全民疯狂攀比争锋……这种情形下,仅凭一般“宣传”,很难改变人们的做法。

       国人这种祭奠消费到底算不算一种“刚性需求”?有没有可能改变?笔者觉得,要改变这种状态,不能靠说,只能靠做,但这里说的“做”,不是出动城管警察强制禁止或严打之类,而是两个方面:

       首先,从新生代人群——80后、90后和00后开始,鼓励这些新人放开手脚,在祭祀中超越旧俗,提倡新创意、新发明、新手段。一般来说,只有新一代人,才能真正无障碍地拥抱新事物,所以目前要改变旧习惯,一定要从年轻人入手,激励新事新办,创立属于自己的“新民俗”,并作为新一代为之自豪的身份象征和标志……这种力量,才足以消解旧习俗的巨大惯性。

       其次,鼓励所谓“示范群体”积极行动起来,扬弃旧习俗,倡导新时尚,打造新民俗……“示范群体”就是普通公众喜欢关注、愿意追逐模仿的那些人,诸如影视明星、娱乐名人、时尚人物、舆论领袖、政界新秀、行业精英、网络新贵、社交达人等等……这些人具有强大示范效应,如果他们能够在清明祭祀中反对铺张模式,转而实行创新仪式,其行为本身就会制造新闻,改变公众偏好,重塑常人惯习,特别是要改变人们的“面子观”——简朴肃穆才更有面子,低碳环保才更够范儿……

       所谓“习俗”,其实都曾经是某一时代的时尚和流行,沉淀下来就是习俗,不沉淀的就灰飞烟灭。而习俗的关键,不在逻辑论证,而在身体力行。在以“时尚”为基础的现代社会,要想移风易俗,就要创造新行为,打造新时尚,生成新民俗——这无疑需要官方和民间领袖们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