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手 女神的堕落txt:2011清明节_生死并置是清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22:02:38

返回文化频道首页
质问传统
探谙生死
感怀情结
保卫文化
评论

清明是农耕时代的一个节气,来源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在古代,人们放下农活,结伴郊游而恋爱、流觞赋诗以狂欢。而当我们告别农耕社会奔赴工业社会之后,生产方式的变化、生活节奏的加快、信息的迅速传递,冲击了人们封闭的传统观念,传统“节日”的概念已经被“假日”所置换,那么面对观念上“破旧”和行动上“立新”的矛盾,作为一个信息时代的现代人还有没有需要过清明节呢?

远离农耕时代 我们为什么还要过清明节?
清明节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与古代的农业生产紧密相连,而当我们告别农耕社会奔赴工业社会之后,清明节还是否适合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呢?另一方面,现代社会中传统文化受到冲击,西方节日被追捧,这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意识形态的改变也密切相联。2005年圣诞节前后又冒出“保卫春节”一类的盛世危言,那么这些传统节日究竟与现代社会矛盾还是仍然有传承的必要--过or不过(清明节)已经成为现代人的一个问题。【详细】


清明是农耕节气

清明源于宗教迷信

清明是郊游恋爱的节日
清明节与现代社会的矛盾:农耕节气在工业时代的末路
清明最初是个春天节气而非节日,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周代,清明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农耕社会的基本特征是自足的自然经济,具有狭隘的地方性,总不能彻底改变各个民族和地区之间的闭关自守的状态。作为节气的清明节与古代的农业生产紧密相连,当我们告别农耕社会奔赴工业社会之后,传统节日在工业大生产时代功能开始式微,工业时代与农耕节气的矛盾重重,似乎农业节气与城市里的现代人已经渐行渐远。【详细】
清明节与现代社会的矛盾:帝王宗教迷信强奸百姓民俗
清明节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并不是像我国另两大传统节日春节和端午节般发自民间。对此,有学者就指出,清明节像是当官为政者的一场奢侈作秀,其原始的意义并不是为了纪念祖先,而是在特定的社会环境和落后的科学条件下,人们为追求心理平衡而进行的一种迷信活动。时至当下,清明节的思想和内涵依然保留着它的封建迷信本质,另外,将以汉文化为主要背景的清明节以“国假”形式强加给各少数民族,也在某种程度上是对他们生活习惯的极大不尊重,有伤害他们民族感情、强奸他们民族习俗的嫌疑。【详细】
清明节与现代社会的矛盾:郊游变平常 内涵已消亡
清明郊游之俗由来已久。先秦时期,史书记载践巨人迹而生弃(后稷),是最早的女子因郊游而生子,自然是男女欢会的结果。周代,郊游之俗“会男女”的内容被明文写进国家法典。到了春秋时期,郊游之俗已经与狂欢节无异了。魏晋时加进了文人的流觞和赋诗,唐宋又发展为踏青。而现代人工作忙碌、人际关系愈来愈疏离,郊游、恋爱也已经变成平常事,现在的中国人在清明节,除了扫墓祭拜,也并不清楚在这一天里还有插柳、蹴鞠、放风筝的风俗。对此,作家冯骥才说:当这些民俗消失殆尽时,清明节的内涵也将随之消亡。【详细】
清明节的传统

清明节

清明是中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古代农耕社会人民用她安排农事活动。清明节既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更形成各种郊游踏青的习俗,清明不仅是纪念先人、先贤、先烈的日子,同时也包含着生者对生活的期望——她是生者与死者相沟通的节日。【详细】
清明:祭奠先祖 祭奠先烈
扫墓祭祖是清明节重要的仪式行为,冯友兰说,“行祭礼并不是因为鬼神真正存在,只是祭祖的人出于孝敬的感情”。我们相信亲人、先祖能够领受我们的情意与祭奠,这种庄重的仪式是一种道德意义上的真实。【详细】
清明:踏青郊游 戴柳斗鸡
清明节有祭奠逝者的悲伤,更有万众踏青、郊游、戴柳、斗鸡等种种欢乐。断魂之日,也是快乐嬉戏之日。冯骥才说:清明被赋予两层含义,一是在追忆前人中牢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二是在踏青、插柳等活动中走近大自然,亲近大自然,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详细】
调查
1.清明节在您心中的节日地位?
非常重要,仅次于春节
不如圣诞节、万圣节等洋节日
跟中秋节一样必过的传统节日
没什么感觉,只当假日对待
2.今年清明节您会怎么过?
上坟扫墓缅怀故人
踏青游历结交新朋
宅在家里沐浴休息
加班工作赚钱养家
3.您觉得现代人为什么还要过清明节?
祭奠死亡反思生命
缅怀故人亲人团圆
踏青郊游狂欢恋爱
民族文化精神传统
国家规定体制所限

“清明时节 依旧断魂”:远离农耕时代 现代人仍然需要过清明节
虽然清明是农耕时代的一个节气,虽然清明来源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虽然郊游、恋爱在现今已经变得平常,但是清明的习俗不但没有面临没落的命运,反而出现了文化复归的趋势。这源于现代人的内心需求:人们在仪式化的追思里,对前人思念的情感有了适当的表达方式,获得了内心的平衡与宁静;祭祖不仅是人们表达对逝去亲人的孝敬或怀念,也成了巩固亲情,联络和团结族人的方式;人生无常,生命脆弱,我们纪念那些逝去的人们,也为了让活着的人更加安心。【详细】



清明关注“死”更赞美“生” 精神安顿是传统节日主要功能
清明是一年之中万物最具生机的时节。也是人们外出、踏青、沐浴清新空气、享受自然情趣的时节。清明关注“死”,更加赞美“生”,清明的精神是将“生死并置”。清明时节更需要更多地关注人们的生活和生命——珍爱生活、珍爱生命。清明祭奠先祖、先烈,应当突出一个‘敬’字。对先祖要敬,对先烈要敬,对祖国要敬,对人民要敬。儒家学说,“修德之功,莫大于敬”。“敬”要敬天、敬地、敬祖、敬民、敬业、敬己。心存虔敬,行必谦恭;做人处事,谦虚谨慎。“满招损,谦受益”是普遍真理。【详细】

活着是一种修行人生无常 责任为大

三毛曾说:“人生的聚散本来在乎一念之间,死只是进入另一层次的生命,聚散无常也是自然的现象,实在不需太过悲伤。”人说生命是初生的无知、少年的天真、青年的成熟、中年的练达、老年的愤世疾俗;人说生命是母亲的慈爱、父亲的严厉、爱人的柔情、朋友的关切,是世上一切情感的组合体,我们每个人来到了这个世间,短短数十载的光阴,我们又回到了天堂。生命,是一项随时可以终止的契约。生命,更是一个荒谬的玩笑,总是在最精彩时刻戛然而止,然后留下无数破碎片段,苦苦地折磨每一个活着的人。【详细】
死亡是人类的节日落叶归根 死于安乐

史铁生《我与地坛》中说:“死是一件无须乎着急去做的事,是一件无论怎样耽搁也不会错过的事,是人类的一个节日。”席慕蓉《幕落的原因》中写:“在掌声最热烈的时候/舞者悠然而止/在似乎最不该结束的时候/我决定谢幕……上帝需要有足够的智慧/来决定/人生幕落的时间。”人们害怕死亡不是缘于害怕“死”的本能,而是因于喜欢“生”的习性。一是“怕生”。每个小孩都怕见生人,成人不仅依然怕见“生人”,而且怕见“生事”。二是“有话”。朋友相聚,有话要说,依依不舍。【详细】
生如夏花绚烂死若秋叶静美恐惧死亡因着对世界的眷恋

泰戈尔在诗中曾这样描绘生命:“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人们从对死亡的恐惧转变为对死亡冷静的思考。人与其他物体的区别在哪里?人这种物体是在通常我们自己认为的物体的“要素构成”上又加入了记忆、情感、心理及特殊物体(身体)等。人这种物体是更加复杂的复合体,其在“实”的基础上“承载”、包涵了更多的“虚”。虚并非空,因为一切虚中皆蕴涵了实,尽管这“实”有时并非以某种真实形体存在。怕死即等价于怕自身生命体的消失,也等价于怕消灭自我复合体所拥有的恒久性。【详细】
中国人的生死观

生死观的百家争鸣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儒家、道家、佛家思想的长期历史沉淀,从古以来人们对死亡的看法深受这些思想的影响。
现代人更多的也把死亡当做一种自然的归宿,认为死和生是一种很自然的现象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法则;死也是一种威慑的力量,生命的宝贵在于它的惟一性和不可逆性。【详细】
儒家:未知生,焉知死?
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说:“生”是儒家的核心观念,“孔家没有别的,就是要顺著自然道理,顶活泼顶流畅的生活。”“孔子只管当下生活的事情,死后之事他不管的。”【详细】
道家:生死一体,齐同生死
庄子妻死,其反而奏乐高歌。常人看来这违背了人情世理,但其实不然,庄子认为,人死,生命元气消失,人又回归到大自然的怀抱中,人要顺乎自然,乐天安命,以超越生死的态度,达观冷静地对待死亡问题。【详细】
佛家:众生轮回,因果循环
佛教的生死观,简单的说就是在时间轴上,本体一直流动变化,所以生与死(诞生与死亡)不过是时间轴上的两个对我们意义较大的点,但实际上也并不代表什么。对佛教来说当他们把时间轴像一根细线头尾连接起来成为一个圆时,生死就是同一个点。【详细】

现代社会的和谐需要传统节日:亲近自然 呼唤人情 生命关怀
一年四季十二个月,季季有节日,月月有节日。中国人按照自然节律生活、劳动、恋爱、生育,春种夏锄,秋收冬藏。这就是“天人合一”世界观的具体体现。传统节日与当今发展市场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使命,不但不相左,而且还是促进力。它们是我们这一族群的文化基因,是“我们感”的根本所在,是民族的凝聚力、团结力和认同感,是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的体现,是民族价值观和审美理想的反映,是民族情感的载体。【详细】

传统节日是全球化的群体认同 自由、平等、尊严是内心根本需求
个人对群体的认同之所以重要,之所以成为一个值得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全因为它是发生在公共生活的舞台之上。比文化符号认同资源更重要的公共生活因素,那就是公共生活本身的凝聚力和亲和力(信任、宽容、同情、荣誉等)。作为道德普世主义,全球正义的最重要的特征是坚持道德意义上无一个人例外的人人自由、平等和尊严。民族国家是世界最重要的政治、经济单元。这个事实意味着在民族身份的构建中常常包括大量的、有意识的“文化构建”。【详细】

传统节日中的“寻根”文化 中华民族不解的情愫
中国有句老话说,三十年不修家谱就是不孝。“叶落归根”的中国情结,让人生前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够在故乡安度晚年,让身体和心灵都有一个最温暖的归宿。寻根是在异国他乡的人对家族文化的探究和对祖先的追寻:清明节扫墓、端午包粽子、中秋吃月饼、除夕包饺子都是必不可少的,因为这就是“根”——中华文化。有了“根”,中华民族才可以存在在世界民族之林,才可以骄傲。孙中山海外亲属孙美玲说:虽然我在洛杉矶出生,但我的根在中国,将来我一定会回来寻根。【详细】

现代清明节的复兴

清明公祭不如心祭。当清明成为公众假日,人们不仅要深入体察它的文化意蕴,更应是一次深入的心祭。首先,清明节不仅要祭扫亲人坟墓,更要铭记和发扬先辈的功德,让自己与那些已故民族先贤和革命先烈,来一次触动内心的心灵对话,寻找与传承中华民族共同的优秀价值观。【详细】
“爱家爱国”的文化载体
春暖花开,万物复始。作为联合国认定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清明节是传统节日里“节气”与“节日”唯一重合的节日。在现代社会,怎样赋予清明节新的内涵,开辟它的新外延,加入现代元素,才能在最大限度上“复活”文化精髓。至圣先师孔子不语“怪力乱神”,可是,他却提倡“祭如在”。可见这是一个慎终怀远、继志述事的节日。【详细】
“生死沟通”的心灵寄托
清明节不是一年中唯一的祭祀,也不是最隆重、丰盛的祭祀,但清明是离死者最近的祭祀:墓地举行。清明除了祭祀的形式和物质部分外,还包括生者与死者之间的心灵沟通。个人、家族、人群、民族、国家的重大往事,在这得到一次次的回顾和追忆,对历史的记忆就这样形成和保存。因为人们虔诚地相信,人死了后还继续以另一种形式存在于地下或另一个世界。【详细】

洋节大行其道 传统节日冷清 “保卫清明节”盛世危言or大势所趋?
不仅仅限于清明节,多年来传统节日的味道就已经越来越淡,而当“节日”的概念被“假日”所置换以后,节日经济以及由此被挑起的民众度假消费狂潮便成为最为壮阔的时代景观。生产方式的变化、生活节奏的加快、信息的迅速传递,冲击了人们封闭的传统观念,出现了观念上“破旧”和行动上“立新”之间的矛盾,现代社会新的文化和思潮大量涌入人们的视野和心灵,构成传统节日的种种习俗和仪式以及人们产生的情感和心理体验也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逐渐被淡漠。【详细】

文化浩劫伤痕累累:保卫文化路漫漫其修远

近现代以来中国传统文化遭遇了严重的现实窘境。西方率先实行资产阶级革命,对东方的武力侵略之下伴随着文化侵略;而中国为了救亡图存,学习西方从武器到制度到文化,传统文化变得越来越遥远和陌生。从内部看,传统文化也遭遇了三次浩劫:焚书坑儒、新文化运动、文化大革命。21世纪以来,世界各国紧密联系在一起;各国不仅社会经济广泛交融,文化也在碰撞与磨合中越来越密不可分;文化软实力也成为国家不断强盛与综合国力不断提升的重要标志;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保留本国的文化特性显得尤其重要。【详细】
中华民族不抛弃传统:骨子里懂得爱的自由精神

八十多年前,英国哲学家罗素考察中国后说:“中华民族是一个非常具有自由精神、懂得快乐的民族。”美国外交官保罗?S?芮恩施,1913年参加中国祀孔典礼时,也深有感触地写道:“典礼给人最深刻的还是由于吟唱的神情,音乐、以及参加典礼的人非常庄严的态度……中国人所以不愿完全抛弃这些传统,实在是由于他们有着爱好音乐的本能。” 一个越是现代的社会,人们越是需要有心灵的安慰、精神的支撑和情感的流露,在人的内心世界需求增多之后,有着丰富精神资源累积的历史传统,就越有可能和有必要复活再现。【详细】
传统符号现代转型:社会转型需要 文化资本运用

传统民族节日符号的现代转型,不过是现代社会、经济和文化转型的一种表象,国家化和市场化两股力量交织作用是导致其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现代性的扩张正使得“整个世界不断‘收缩’成一个相互依存的世界体系。”不管人们身处于这个“世界体系”的何种位置,也不管他们愿意与否,都被卷入该体系的逻辑中。也为处于“世界体系”边缘位置的人们,凭借其文化场域中的权利在经济场域中的价值实现,参与到主导世界体系运转的隐藏于现代经济运行活动之下的规制的制定的修改,提供了某种潜在的可能。【详细】
各国“清明节” 世界生死观

中西方文化中生死观的共同性:1、重视今世的价值与幸福。以生为主,生是人存在的形式,也是人生的意义所在。另外也正因为有死,才更应珍惜今世的生。2、强调生死中的精神永存。所有共同的价值成分融入文化传统之中,使东西方文化包含着共同的精神追求。3、怀着虔诚对待亡灵超度。人生各异,人死各异,人们对于死者的怀念和宽容是相似和永恒的。【详细】
美国:阵亡将士纪念日
每年五月最后一个星期一,美国人将十字架插在沙滩上,向烈士们敬献花圈,吹响军中的熄灯号,让死难的将士安息、长眠。【详细】
俄罗斯:送冬节
每年3月的第一周,俄罗斯人全家去扫墓。在故者的十字架上系布条,墓上插松枝。告诉故者冬天已过去,在世的人生活得很好。【详细】
日本:盂兰盆节
盂兰盆节是日本除元旦以外的最大节日。大部分日本人会利用这个时间返乡祭祖,家家设魂龛,点燃迎魂火和送魂火,祭奠祖先。【详细】
波兰:亡人节
每年11月1日,波兰人举家前往墓地对死去的祖先和亲人进行祭奠。祭拜时,由年长者点燃烛灯,让孩子恭敬献上来缅怀故人。【详细】

费孝通曾经提出作为一个世界大国和文明古国,中国应有这样的文化胸怀和文化志向:“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样的理想同样可以用来表达我们对待清明节的态度,不卑不亢。在文化认同感严重缺乏的今天,不是变着法儿打着节的旗号来赚钱来消费,而是带着虔敬之心认认真真过好我们自己的传统节日,这或许才是我们的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