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诚视频处理器3live:Jinjiu和Ba lu ku是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2:52:59

不到长沙岳麓山,不知道韩国的金九英文名就叫Jinjiu;不到青岛迎宾馆,不知道阿尔巴尼亚的巴卢库英文名叫“Ba lu ku”。

到中国旅游的韩国人很多会选择到湖南长沙和张家界一游,这与抗战时期韩国临时政府曾经流亡在长沙的一段历史有关。也许是长沙和张家界两地政府感觉到韩国游客对发展当地旅游经济很重要,因此,在星沙和张家界区域内的路牌上,除中英文两种文字外,还另加了韩文标识。特别是张家界,不知情的到了那小城,看到消遣休闲场所无一例外地挂出的朝鲜文招牌,听到满大街都是韩国游客大声嚷嚷着“思密达”,感觉就仿佛走进了东北某个朝鲜族自治地方一样。

但长沙的“哈韩”也有疏漏之处,岳麓山便是!

进得岳麓山,每到一个岔路口,总会看到一个“金九先生疗养处”的中英文指示牌,告知游客在此山的某处曾住过韩国独立运动之父金九,但金九的英文名却按照汉语发音,拼写成了“Jinjiu”。“老高丽”中许多懂汉语,不看英文就看汉字,大多知道金九就是他们心中的抗日民族英雄??,而对不识汉字但英文利索的“小高丽”而言,“Jinjiu”是谁,恐怕没人会将此人与??联想到一块。

好在韩国历史上还属于汉文化圈国家,汉语的Jin和韩语的Kim虽然读音不同,但写成汉字,总还是一个“金”,所以,从岳麓山的“Jinjiu”挂牌以来,似乎谁都没对此提出过什么异议。

如果将欧美人的名字按汉语发音拼写,再写成英文给老外看,那可得叫老外费一番心思了,我曾今去过的青岛迎宾馆就有一例。

在那座建于上世纪初的德国建筑,曾入住过无数中外显贵,每间房的门口,都用中英文记录这里曾住过谁谁。其中一间,汉语标志写着此间住过阿尔巴尼亚的巴卢库,但英文标志却将巴卢库写成“Ba lu ku”。

巴卢库是谁,估计现在没几个人记得了。但只要回忆到上世纪文革时期,在欧洲那个唯一能够被我们称为“社会主义明灯”小国,有一个地位和结局与我们的“林副主席”相类似的人,就会有点记忆了。然而,外国人,包括阿尔巴尼亚人,如果看了英文介绍,不仅难以将此人与六七十年代权倾一时的巴卢库划上等号,相反,看了Ba lu ku几个字,都容易将此人理解为姓巴名卢库的中国人。

不过话说回来,现如今咱有点小钱可以在外国人目前显摆了。过去发明个“Papertiger”的英文单词,还得劳动伟大领袖亲自动口才得以推广。那时读中学时上英语课,“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一词,还得按英国人习惯如此翻译:
“study well and make progress every day”
没想到几十年后的现在,干脆就变成了
“Good Good study, day day up”
根本不需担心外国人读不懂,他们自然会适应的。所以,不论是“Jinjiu”也好,“Ba lu ku”也罢,你老外就将就一下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