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图设计:双峰仙女殿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14:40:31
登紫云峰 胡如庄 2009-6-23 10:10:00

 

    6月14日,荷叶镇计生办彭主任特意提供方便,叫他的老同学开车送我去登紫云峰。我便邀了几个网友同往。

    以前在井字镇工作,与同事们上过一回紫云峰,我们那是沿着紫云峰北边的涓水支流约溪而上的,必须登悬崖,爬峭壁,才能爬上紫云峰。且那时的仙女殿还正在修复之中。

    这次我们决定先把车子开到荷叶镇的象形村,再从紫云峰的南边登山。从象形登紫峰,比起在沙塘的紫峰村或者井字镇的乔木、洪山村来,爬山的路程自然要少一 些。因为这象形村是全县人群居住位置最高的村。但事实并不如此,是省级贫困村的象形,在大兴村级公路硬化的今天,4公里长的进村公路仍然是坑坑洼洼,我们 不得不间或下车推车,最后只得干脆弃车步行了。

    来到象形村村部处,就看见仙女殿矗立在紫云峰下,连香客们在殿里鸣放鞭炮的声音也好像就在头顶上。我们沿着一条古老的花岗岩铺成的并不规则的石级道路上 山,可走不出百米就大汗淋漓了。一则太阳毒毒地晒在头上,火辣火辣的;二则道路陡峭,对于我们这些住在城里坐在办公室里平时锻炼得少的人来说,还真有点喘 不过气来。我们只得互相鼓励,互相搀扶,走一段歇一阵,断断续续地向山上进发。特别是小凌不得不脱掉高跟鞋提在手里打着赤脚上山,邀她来而又事先没交代要 爬山的零二只好陪着她慢慢地“磨洋工”了。好在山上景色迷人,山下的梯田更惹人喜爱,置身美景之中,倒也不觉得太累。大约四十分钟功夫,我们终于来到了仙 女殿山门前。

    这仙女殿建在紫云峰之下。据《双峰县志》载:紫云峰“海拔818.8米,是域内第一高峰”。站在紫云峰顶,远可眺望祝融峰,近能俯视“荷叶”。没到过一代名臣曾国藩故 里的人,一定会以为这荷叶一定是湘中水乡,盛产荷莲。可到过的人也大多只知道这里群峰连绵,却体会不到荷叶名称的由来。其实,只要你登上这紫云峰,将视线 环视一周,你就会惊奇地发现:黄巢山、白石峰、铜梁山、黄牛峰、高嵋山、九峰山和紫云峰等蜿蜒起伏、犬齿相连的山脉围绕的盆地就是一片硕大的荷叶;涓水河 及七条树枝状的支流就是叶脉;那大小不一的大小山塘水库就是荷叶上滚动的晶莹透亮的水珠儿。欣赏这奇妙的自然景观,你就会由衷佩服命名者超人的观赏大自然 的能力和非凡的聪明才智。

    紫云峰“峭壁秃顶,独有两巨石兀立其上”。望去恰似两尊仙女亭亭玉立。相传宋神宗熙宁年间(1068---1078),曾有黄氏二女修贞于此,百日升天, 石上留有“仙女的剪刀、锤子和鞋印”。传说二石是黄氏二仙女的化身,于是,清嘉庆年间,百姓在峰顶下的一平坦之地修建了“石墙铁瓦,结实坚厚”的仙女殿。 “紫云山人”在巨石上刻下了“天下为公世界大同”八个大字。

    说起仙女殿,曾氏家族还独有情钟哩!据《湘乡县志.方外》载:曾国藩的父亲曾麟书先生和曾国藩的大弟弟曾国潢,召集里人先后修建了前后两进的仙女殿。曾国藩的长子曾纪泽曾亲登紫云峰,拜谒仙女殿,并作《七律仙女》赞之:“清似姮娥贵宓妃,九重沦谪驭烟霏。碧桃将实飘然去,黄竹成林久未归。仙侣竟堆三角髻,上清同赐五铢衣。何时南岳膺丹诰,七十二峰司翠微”。

    大跃进时代,仙女殿被毁。据山下一位老人介绍,在那“全民动员大炼钢铁”运动中,仙女殿上的铁瓦被砸碎投入了高炉,溶成了一个个铁饼,那一块块四方四正的 石砖则被扒下来作为临时歇息的凳子和吃饭用的桌子。时至公元一九九九年重阳,荷叶、井字、沙塘三乡镇十余位寿星登高紫云峰,触景生情,便商议着手复修仙女 殿。

    复修的仙女殿正面是高大的山字墙,最顶端直书“紫云峰”三个字。大门上的对联是:“紫姑东来,福荫三湘九郡;云峰西去,灵应四面八方。”前进正厅很宽敞, 两边石台上供奉着一些个头不大的菩萨,中间是一拱门,门顶挂着“神恩浩大”四个篆书字,石墙上嵌着2002年刻的《复修仙女殿志》。进门是圣帝殿,圣地爷 神像上挂着一块匾,上书“神恩浩荡”四个大字,两边是本邑书法家曾彩初先生写的对联:“仙驭下瑶池楚地欣逢玉露降;行宫设帝座天风时送岳云来”。再过门是 一个天井,两边是供香客游人的人行阶道,墙壁上留下了好多题咏诗句和对联。后厅是“仙女殿”,门联是“仙峰有灵云作径;女神无暇善为真。”正中塑有黄氏二 仙女像,左边是观音,右边有包拯和关圣等菩萨,厅中柱子上有“紫姑拨乱北来顿教祝融下榻黄巢避席;云殿奠基南国从此五谷丰登百姓平安”的对联,亦为曾彩初 先生所书。

    仙女殿后便是紫云峰,峰顶建有一座高大的通讯塔。紫云峰东边距仙女殿500米左右,有一间独立的石砌小屋,名为“观音殿”,里边供奉着观音菩萨,并挂着 “有求必应”一匾。观音殿前的花岗岩石上,凿有一个水盆,据说是菩萨的净水盆。殿后有一尊巨大的花岗岩,乾隆丙午年在此石上建雨坛。尽管字迹有些模糊,但 大部分还可辨认。上面刻的对联是:“澍甘露法雨;普渡救生民。”中间挖了个拱门小洞,一排儿刻着“?雨师”“观音”“云雷令”字样,在其左下角还刻了一副 对联,好像是“于此莫非南海云;其中正是普陀山。”

    仙女殿复修以来,紫云峰上游人如织。
    紫云峰上还是古代名士隐居之地。据传说明朝末年象州司马监邓天锡,视明朝即将灭亡,则隐居紫云峰不仕,纵酒诗歌,自号紫云樵者。曾写下《紫云峰山居感怀》 一诗:“节序阴晴事不符,深山旧约与疏。虚疑价重黄金赋,漫意心空白于玉壶。平子情多愁易集,休文诗好病何癯。应怜寂寞云峰下,数亩硗田一腐儒”。诗中表 达了他在国破家亡、隐居山林、对酒消愁、心境寂寞而又无可奈何,不得不自我解愁的心境。其友人洪谋嘉亦作了《答紫云樵者》一诗。莫怪王船山先生感叹:“上 湘多隐君子”。

    站在殿前,任凉风吹拂,尽管高温达35℃,心里倒觉得凉丝丝的。远望云海苍茫,层峦叠嶂;俯视垅峻如梯,江边如镜,梯田层层,公路如带,真是美不胜收。我们漫步崎岖的下山路上,一点累的感觉也没有。我想,随着时光的推移和曾国藩故里的开发开放,紫云峰上将会内容更丰富,雄姿更风采。

                    6月19日晚于如意山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