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梦舟影視公司:儒家“仁”的本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4:20:52

儒家“仁”的本意

儒家
儒家“仁”的本意

 

人们都知“仁”是儒家最高的道德标准,殊不知“仁”的本意并非如此,孔子倡导“仁”的初衷也非如此。要了解这些,我们先从“仁”字产生的根源说起。
我们都知,在尧舜夏禹时期,社会相对的平等与公正,布衣(平民百姓)可以“参政议政”。在商汤庚丁武乙时期,“首倡”了“上人”的行为。“上人”,是说在人的群体中,有圣贤、智者的上等人。这个决策背叛前朝的公开、公平“参政议政”的作风,取而代之是名誉与地位。也就是说,只能具有地位与名誉的上等人,才有资格问政与建言。由此,当时的“贞人”(识文断字的“知识分子”),根据庚丁武乙他们
“上人”的行为,组成了汉字“仁”字。它为表意字,“人二”是说人有两类,即“上人”(贵人)与“下人”(贱人)。又说甲骨文的两横“二”字,上面短横,下面长横为“上”,上下两横一样长为“二”。总之,把人分成贵贱等级制度法定化,是“仁”字意的初衷。到了周朝,辅助成王的周公,一反文王“群龙无首”(平等公正之意)的初衷,沿袭下来并制定了《周礼》,完善了以贵(贵族)贱(奴隶)为主轴的等级制度。
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颜渊》)是指恢复与维护高低、贵贱的等级制度,具体的说就是《周礼》。春秋时期,也就是孔子时代,地主阶级萌芽并逐渐兴起,冲击着原先的奴隶制度,奴隶社会在土崩瓦解。这时的孔子刻意“复礼”,恢复到“上人”的时代。“人而不仁,如礼何?”(《八佾》)是说不恢复等级制度,礼仪如何确定?至于孔子的“仁者爱人”、“仁者莫大于爱人”(《大戴礼.
王言篇》)可认为是“上等人才能爱人”,或者是“爱人者莫大于上等人。”

孔子之后,以孔子弟子曾参为首,刻意推行孔子的“克己复礼为仁”的等级制度,与曾参同时代的庄子,就把儒家“仁义”作为主要的批判议题,撰写了《马蹄》《骈拇》《胠箧》等文,并多次点名曾参。由此可见,儒家的“仁”,最初并不是指慈与爱,“仁政”就是遵从《周礼》的政治。
  《庄子.天运》记述了颜渊与师金的一段对话,讲述了孔子去卫国推行《周礼》的情况,现摘录在这里,可为佐证:
【孔子西行,去游说卫国。颜渊问师金,说:“你认为先生此行的收获如何?”

师金说:“可惜呀,你先生一定会困难重重,穷途末路的。”

颜渊问:“为什么呢?”

师金说:“用草扎的猪狗在没祭祀以前,放在宽大的竹箱内,披着绣有花纹的丝绸服饰,送往祭庙,主祭人将毕恭毕敬地去迎接。等到祭祀结束,这些草扎之物就失去意义,走路的会把它踩在脚下,使它身首不全。拾柴割草的人会拿去,不过用来烧水做饭而已。它要想再装入宽大精制的竹箱,披红挂彩,主人带在身旁随时欣赏、受重视,它不是做梦,也必然是被巫术所迷了。今天你的先生,采取的方法,也像先王已經用过的草扎的猪狗。带着弟子在卫君眼前游来晃去,会有好结果吗?以前先生曾在宋国的树下讲学,有人伐去树表示反对;
先生也曾路过卫国,
被人扫除足迹表示抗议。游说东周时,也曾在商都旧地遇到麻烦,这不都是他梦想的破灭吗?一次困于陈国与蔡国的边界上,七天吃不上饭,与死神相伴了几天,这不是为了得到重用而着迷的吗?

“水路都不如舟船,陆路都不如车马。然则,在水中可以行走的舟船,把它推上岸,则会埋没了它生来既有的行走作用,而失去特常。古与今,不是有水与陆的差别吗?周与鲁,不是像舟与车的差别吗?今天,想要推行治国的周礼于鲁国,就像在陆地上推舟,劳而无功,身必受其害。你先生他并不知道任何事物的传承都是不足一格的,只有适时顺应它,才能永无穷尽的道理。

“况且,你没见过那用吊杆提水的情形吗?取水时俯下身子,倒水(舍去)时则挺起胸膛。你的先生,他就像吊杆提水一样,是受他人牵引,并不是他牵引別人。因此,他屈身卑下的争取与别人昂首挺胸拒绝(舍去)都无关得失,都不会得罪人。所以说,三皇五帝时的礼义法度,不注重前后一致,而注重适时相应的治理。因此人们都比喻说三皇五帝时的礼义法度,如同山楂、梨子、橘子、柚子等多种水果,虽然味道不同,但能适应人的不同口味。你的先生是受周礼牵制,推销的只是一种口味。

“我们所说的礼义法度,是随着社会的发展适时而变的。猿猴的模仿能力特强,今天你拿来周公时代的衣服给它穿,它必然又咬又撕,直到剥光才心满意足。审视古今之差别,就像猿猴不接受周公时代的衣服那样。从前美女西施心口疼时,在邻里跟前不呻吟只皱眉头。东边的邻居有个丑女,见西施这样更美,于是回家后也像西施一样,捂着心口皱着眉头。邻里富人见了,怕沾上晦气,关紧门不出来。穷人见了,像碰见瘟神,带着妻、儿远远躲开。她只知道皱眉头好看,却不知好看来自于哪里。这就是‘东施效颦’,你先生也可惜像东施那样,必然是穷途末路之厄运。”】(原文见《天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