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的偏旁部首是什么:读钱穆书,开悟智慧,增益健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13:02:26

人们常说,一本好书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以我的亲身经历,确知此话真实不虚。但在浩瀚的书海中,遇到那本冥冥中与你有莫大缘分的好书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就我三十年的人生经历,也仅遇到过两次,且两次都因身处逆境,一次是因为学业,一次是因为健康。一次是中学时,母亲在地摊上为我寻到的一本书,还有便是去年遇到钱穆先生的《晚学盲言》。

    至今仍对“百度知道”上那位推荐《晚学盲言》的网友心怀感激。我因身染小疾,三年未愈,苦恼中在搜索引擎上觅路自救,不期看到该网友的话,他说患同样的疾病,因读了几本书而愈。这几本书分别是:陈玉琴女士的《循经指压疗法》,彭亦俊的《中医之匙》,刘力红的《思考中医》,以及钱穆先生的《晚学盲言》。当时我已读过《循经指压疗法》,出于治愈疾病的迫切心情,立刻从网上下载了《中医之匙》和《思考中医》,并在卓越网上购买了《晚学盲言》。读完《中医之匙》与《思考中医》,已觉获益匪浅,又读《晚学盲言》迄今,发现心性已随阅读的过程而有360度的大转变,心胸豁然开朗,即便是烦恼时,也可用书中的一句两句为自己开导,感悟地狱天堂实乃一念之间,生活随之受益。不禁叹之:“三十年来,余曾读何书来!”

    现摘录《晚学盲言》之部分,以供闲暇时细细品味与思索。

    “窃以为国人宜有两大任务当先明知。一则当知须先顾及吾国家吾民族自己之私,即所谓传统文化,亦即我之私而非公。次则当知现代化,当具世界知识,当知全世界各民族各国家亦各有其私。故虽现代化,亦仍当容有吾一国之私。不得为现代化世界化而把自己私有之传统文化尽加蔑弃,一扫而空。”

    “纵是个人主义,亦该为超个人的社会大众存一理想。纵是社会群体,但亦该为群体中各个人存一理想。”

    “人生不快乐事多,乃有不顾一切,而唯求一时快意者。”“故勿使人多不快意,斯其人亦不唯求快意。勿使人太不自由,斯其人亦不唯求自由。”

   “父母宠爱其子女,常骄纵使其快意,则不如意事必连续而至。今日全世界皆求一时快意,则唯核子战争最为可然。言此何堪嗟叹。”

    “孔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孔子意,为己之学,乃学己之何以为人。为人之学,乃学己之何得为人用。人之生,乃求做一人,非求为人用。故孔子曰:‘君子不器。’”“故论中国之学,亦必先知论其人。其人不足道,其学又何足论。此乃中国人意见。”

    “中国人信尚尊敬,首为父母,可尊可敬。”“人孰不有父母,果能孝,亦孰不受人之尊敬。”“得人尊敬,则心乐心慰无余憾矣。中国社会之可大可久,则唯此之赖。”“新文化运动以下,中国人心大变,不求尊人敬人,务求人尊人敬。不甘为子弟,尽求为父兄。”“他人既无可尊敬,乃犹求他人之尊我敬我,则唯有在物质条件上求之。条件有限,乃相争相夺,而终不获他人之尊敬,诚人生一悲剧矣。” 

    “孔、孟、韩、范,皆中国古圣先贤。”“孔子幼而孤,母亦早逝,其兄无闻,少而贱。”“孟子亦幼孤,其母三迁,则其亦少贱可知。韩愈幼时,父母双亡。随其兄,兄亦卒。随其嫂,与一侄,三人同一家,乃得长大成人。”“范仲淹早孤,母贫改嫁。仲淹读书僧寺,断齑画粥,近成人,始复姓范。”“孟子曰:‘天之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劳其筋骨,饿其体肤,逆其心志,行拂乱其所为,使之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苟使生在一平常家庭,平常时代中,得为一平常人,斯即其人之幸福。然而人生不能常希望有此福,唯其生不如人,吃得苦中苦,乃为人上人。一若天之降大任于斯人。使无此等人,则人群之福无由来。”  

    “有福须知享,若有福不自知,不能享,则有福如无福,亦无多意义亦。”

    “所谓福,亦可只在人之心情。其心能同情人,斯即对人对己皆有福。”“老子曰:‘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故求福贵安心,于人有同情,于己无私欲,以福让人,则己益多福。”

    “中国人称人生最快乐事即曰开心。心开则同得他人心。”“舜居深山之中,与野人居,与鹿豕游,及其见一善行,闻一善言,沛然若决江河,此则舜心开。”

    “视听日增,聪明日减。”“前人以一分视听达十分聪明,今人则以十分视听,而仅保有一分之聪明。前人睹一桃花色,听一流水声,诗意自然生于其心。今人目尽天下色,耳尽天下声,而所谓诗意则渺不得其存在。”“老子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欲保其聪明,则必减其在外之声色,务勿淫于视听而后聪明可保。庄子曰:‘道不欲杂,杂则多,多则惑。’即此旨。”

    “西方人重事过于重人,每以事业来评衡人物。”“中国人观念,则重人更过于重事。立德更在立功之上。”“重事故尚争,必分而日小。重人故尚和,必和而愈大。” “西方观念传入中国,而一切乃大变。争慕事业,不尊人物。无事业,则不得为人。”

    “董仲舒言:‘求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中国文化重道义,西方文化重功利。唯其重道义,故能融器物于生命中,而成为中国之艺术。唯其重功利,生命乃泯没于器物中,而起有西方之科学。”

    “维持生命,乃其手段。生命之伸展,始是目的。”“人类生命伸展,最要是男女结为夫妇,生男育女由家成族,由一小生命而推扩绵延成为一广大悠久之大生命,此是人文生命。”“恋爱只是手段,结婚才是目的,而易于使人误认手段为目的。一旦恋爱成功,结成婚配,回忆往前一段恋爱生活,不可再来,反若有失。于是乃有婚姻为恋爱之坟墓之想法。过分看重了其手段之经过,反而轻忽了其目的之完成。”“中国人重婚姻,西方人重恋爱,亦见其文化之相异。”“实则真生命之伸展,应在婚姻之后,乃见人生真乐趣。而西方人乃多误认为人生乐趣在恋爱过程中。正如此身保暖乃有人生真趣,而人多误认谋衣谋食各种手段,转成了人生之乐趣。如商人经商发财,亦觉乐趣无穷。待其衣食无忧,却茫不得真人生之所在。还是经商发财去。但经商发财总是人生一手段,非生命之本身与目的。因而发财纵可乐,于是在此外来再求乐。饮食服装,亦作种种讲究。山珍海味,锦绣绫罗,亦得不到人生本身之真乐。”“周濂溪教二程寻孔颜乐处,所乐何事。孔子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颜子则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此皆维持生命之手段,生命本身不在此。孔颜所乐,亦不在此。生命有高低,孔颜所乐则在其生命之高处。平常人亦有生命,在其生命之平常处亦有可乐。而今人则在非生命处来求乐,并为求乐而损害及其生命之本身,而又误谓为人生之进步,则诚可惋惜矣。”“犬生亦有乐,今人不能从犬身兴起己身之乐,乃以养犬为乐。人生如此,乐处愈多,反而无乐可得。乃唯攘夺斗争是务。如有名犬,身价千金,拥有财富,乃可购养。人生商业化,生命追随财富,乃终无乐可言。”

    “古人云:‘风景不殊,而举目有江山之异。’有和风,有轻阳,此即风景,到处可乐。以江山为风景,乃在江边山上辟为观光区,凭商业意味,广作宣传,游者麋集,肩相摩,踵相接,人看人,衣饰华丽,呼笑嚣张,一团尘俗,谓之观光。则手段已失其为手段,人生风雅有如此?”

    “古人言,东方之人仁,西方之人义。仁是春生,义是秋杀。中国与西欧文化恰如其比。中国五千年文化传递,还是中国人。西方则希腊罗马以至现代英法诸邦文化,一线相承,但主体则随时不同。而且希腊城邦分离,为祸少。罗马统一,为祸大。现代国家如英法,因其科学发展,交通便利,为祸更大。故老子继庄周,唯求小国寡民,老死不相往来,此亦有深意。中国儒家言,如一条水滚滚东流。西方如一堆火,这里烧尽,蔓延到那里。此刻英法火势已衰,但蔓延到美苏去。”“中国如水,群木共受滋润。西方如火,群金同受销毁。”“西方文化正如一堆火,核子战争岂不可将人类烧尽。杀人的不说,来说利人的。当前正发明了机器人,长此蔓延,恐真人必将让位。有了机器,一切不再要有人,这岂是人生真幸福,人类之真所想望。若读中国一部二十五史,人物登上历史的,秦汉多过了三代,隋唐多过了秦汉,宋明清又多过了隋唐,那才真算得是人的进步,是中国人的幸福。但火炎上其势易知,水润下其利难睹,中西文化不同有如此。”

    “人生大群中,必有其一番道义与责任。学则在知此道义与责任,而如何善尽之。”

   “西方学贵专,而中国学贵通。不仅贵通之人人,又贵能通之世世,此则唯心性之学为可能。故中国之学,内主心,外主行,而知识特其次。如言孝,人人同有此心,又必同见之行,而人之父母则各不同。如舜与周公,两人之父母分别如天壤,其当孝则一。舜何以行孝,成为一大难事。陆象山言,尧舜以前曾读何书来。实则即有书,各人之行孝,仍不能见于书。故学贵反而求之己。凡学皆贵本于己之心。古人言孝,后人当学,而学必能创。亦步亦趋,非学之能事所在。何况不本之心,不见之行,而客观特创一真理,则绝非中国传统之所谓学。”

   “孔子又言:‘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之为生,仅限一时。而群之存在,则延于万世。己在群中乃有立达。苟使无群,己于何立,又于何达。故曰敬业乐群。己之立达赖于业,业之立达赖于群。仁道则必具敬乐心,又必具顺让心。一出于争,则无顺无让,更又何敬何乐。”“今日之世则大不同,必主争之人,乃得成其己。如奥林匹克运动会,其源起于古希腊,至今世界盛行。我喜跑喜跳,举世人人莫不喜跑喜跳,在我言之,岂非一大佳事。而必集会相争,我得第一,人人尽出我后,斯为我之成功,则岂非求人之败,乃以成己之胜。人人如此,国亦相然。”

    “灵魂本皆中国字。灵,通义。心最相通,唯人有心,故称人为万物之灵。中国魂魄连言,又言体魄魂气。体言其存在,气言其流通。所流通者即其所存在,果存在亦自有流通。故魂魄乃一非二,亦可谓魄指身言,魂指心言。心之流通,自生已然。非必死后有鬼,乃见流通。夫妇好合,夫死,其生前之心在妻心中。妻死,其生前之心在夫心中。父慈子孝,父母死,其心在子女心中。人之相知,贵相知心。生处群中,此心即通于群。群常在,斯生前此心亦无不之而得常在矣。抑不止此,心可流于物,如作书绘画音乐舞蹈,乃至陶瓷雕刻制造,一切人间艺术,亦皆人心所寓。文学本之文字,亦即艺术。凡文学艺术,皆其人生前魂气所至。魂气在生前,故能无不至,非死后始能无不至也。”“孔子曰:‘祭神如神在,吾不与祭如不祭。’则祭祀亦此心之魂气相通。祭者心在,则所祭者如在。”

    “中国以农立国,百亩之田,生事已足。五口之家,和乐且耽,乃更所重视。治国平天下之大道,亦推此和乐之心以为解决。西方古希腊以商立国,生事问题难于农,不能心顾其家。先求人对物,再求人对人。又先对人中之疏远者,再来对人中之亲切者。情感轻于功利。并不须夫妇和好,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始能出门经商。乃反其道而行之,必先出门经商,获得利润,乃始回家享乐。但回家无乐可享,于是乃仍求之都市中。男女恋爱亦一乐,甚至兵戎相见,战场相杀,亦够刺激,亦一乐。其他乐事亦尚多,但非人情之常,亦非齐家之道。”

    “朋友相知贵相知心,知心则真情生。酒肉朋友,乃市道交,各先有欲,而无情,又乌得谓之朋友。”

     “人人不甘为一寻常人,此乃当前世界人类一共同心理,而种种危乱不安,则胥由此起。苟使人人皆肯安心为一寻常人,则世界自可改观,而中国传统文化则唯此是尚,即所谓中庸是也。” 

    “一切为人、修学、治业,愈普通愈平常愈可贵。愈见为特出者,纵为人生所不可废,然在中国观念中,每恐其因于特出而有伤于普通平常面而不加提倡。教育子女,必望其为孝子忠臣,或贤妻良母。在家庭,在乡邑,在邦国中,更要者,在希望其为一普通人平常人。”“盖人之德性,本于天赋,乃属人之普通面。在人之普通德性中本可有种种相异与互见特出处。人类大群,则必建基于其普通德性之上。若人人仅求自异,各务特出,离此普通大本,则其群终必涣散,乃至破裂。在人事上,求为特出,实并不难。而在人伦大道上,能仅保此天性,以谋发展而共同形成一普通面,其事实不易。中国文化传统,四五千年迄今,唯因看重此一大目标,谨守弗辍,骤视若蹈常袭故,陈陈相因,遂无急剧之转变与改进。然而其群自大,其基益固,纵经艰险,亦能维护其群于不坏。较之其他诸民族,殆少其匹。今若改弦易辙,奖励人人求特出,又以外面功利为诱导,则天赋共同之德性,终必日以稀薄。而人之处群,乃唯以相争互胜为事,不以相安互和为务。非不有一时之成功,恐难期长久生命之维持与滋长,此有中西历史为证,实亦大值深思也。”

   “孟子曰:‘人皆可以为尧舜’,此一语七字,在中国流传甚广,影响亦甚大。但孟子意乃指尧之好贤,舜之孝,尧舜之让。指其德性,不指其地位事业与功名,尧舜德性,平常人所同有,故平常人同得为尧舜,非不能。”“今日之世情,则人人尽求为一杰出人,再不愿为一平常人。争富争贵者不论,即日常游戏,参加一运动会,亦必求列为冠军。人人又尽加以荣誉奖励,则世道所趋,更何可问。”“此亦中西文化相异一要点。而孟子人皆可以为尧舜之说,乃误解为人人皆可杰出为世界第一人之想。而不知最杰出者,仍当不失为一极平常人。”

   “大学言:‘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孝亦一明德,此皆人生之至善。”“人当知为人子则唯孝为至善,当止于此至善,更无迁移。”“如舜父顽母嚚,至屡欲杀其子。然舜无他道,唯有止于孝。”“知此则心自定。”

    “西方古希腊乃一商业社会,人生分为两截。经商乃手段,盈利寻乐始是目的。故其工作必带有一种功利观。城邦林立,不易团结。海外活动,蹈覆风波,妻离子别,死生莫卜,家庭观念遂滋淡漠,易生一种个人主义。悲莫悲兮生别离,又易带一种悲观主义。”“农业人生之进步有两端。一在其有定居。再则耕耘收获,可免游牧人群之日务宰杀,以成全其内性仁慈善良之德。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其于五谷,生之育之,若抚婴孩。长之成之,若待老人。而俯仰天地,一心同德。苟不与天地参,亦无以成其业。故农耕民族,一天人,合内外,亦辛勤,亦娱乐,其生命乃可无先后内外之分。水旱荒歉,则三年耕有一年之蓄,九年耕有三年之蓄。曰勤曰俭,有生产,又有积蓄。子孙百世,不尽顾其前,乃亦顾其后,而始有一种悠久之生命观。邻里乡党,率土之滨,亦莫不同此一生命。于是乃又有一广大之生命观。抑且业农不尽为己,亦以为人,故绝非个人主义。”

    “颜子居陋巷,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钱先生在本书中数次提及此,盖颜渊之德,正是先生所推崇备至与极力想在书中阐述的。志于道并乐在其中而不畏物质条件的艰苦,愿颜子之乐,激励身处逆境中的每一个人。)“颜子之乐,乐在其能以孔子为师学孔子。”

   “中国社会之重士重在道,不重在其为器。在能用世,不在其用于世。故曰‘君子不器’,又曰‘大器晚成’。此则其能藏终贵于其能行。其行于当身,终不如其更能行于后世。此则已成中国传统文化中一常识。所谓实至而名归,盖棺而论定,其中皆有精义,所当深究。”

    “中国之士道,凡修首贵藏。诸葛孔明言:‘苟全性命,不求闻达。’高卧隆中,自比管、乐。藏器在身,非诚无用,不求闻达,则贵潜修。同时如管宁、徐庶,皆知藏。近代国人竞尚西化,只求表现,此义已失。乃谓中国之为士者,皆志在仕进,萦心利禄,一唯奉迎专制帝王之颐指气使,为官僚则不啻为奴隶。其所想象,距五代时长乐老冯道尚远。不读书,而轻肆讥评,其荒唐浅陋又何足怪。”

    “父母过于慈,乃益形子女之不孝。子女备受父母照顾,易见其此下之忘恩负义。抑且为子女时,已心存自由平等,对父母不加尊敬。而为父母者,几乎即以宾客待子女。子女自少受家庭娇宠,一旦出至社会,心转不满。幼年即视父母如平人,壮年入社会,岂所遇皆得如在家之父母。益感人生独立自由平等之重要。苟若在家知道尊敬父母,一旦出至社会,所遇全不如父母般之尊严,乃知己已成人,心中自感一大舒坦。亦知个人入人群,所需于独立自由平等者亦有限。此是人生幼年期家庭中一番大教育。今日父母不教孝,已无春秋时代所谓之义方,此实是父母之不慈。此下子女成长成有知,亦不感激其父母往年对己之娇宠。”

    “古人言:‘黄金满籯不如贻子一经。’经学传家,必待其子女之自努力。财富传家,则易传不易守。”“今日中国家庭,半新半旧,不中不西。既非个人主义,亦难创造出资本主义社会。果一意慕效西方,似乎首当改造中国之家庭。首当教其子女尽早独立,争自由于家庭之外,不当纵其享自由于家庭之内。能独立,能刻苦,始能创业。”“中国人言诗礼传家,孝弟传家。今则竞尚兴业,但不宜专尚财富传家。西方人虽重财富,而财富不为害,因其重个人之独立故。中国人重性情,亦可弥补其不重财富之缺,乃有中国世代相传之家庭。两者间亦各有得失。未可谓重财富者皆是,重性情者皆非。至于性情财富,如何两相全,兼相济,此须有智慧安排。新旧相杂,中西各半,终恐无善后之策。”

    “近代国人,竞慕西化,既主追随潮流,又主个人自由。然个人亦当有不追随潮流之自由。”“孔孟儒家所重,别有狂狷之士,慕为绝群殊群拔群出群越群迈群高飞不逐群者,此亦同一种个人之自由。”“遁世无闷,独立不惧,如伯夷之清,不食周粟,饿死首阳山,此亦一种个人自由。韩昌黎伯夷颂有云:士之特立独行,适于义而已,不顾人之是非,皆豪杰之士,信道笃而自知明者也。一家非之,力行而不惑者寡矣。一国非之,力行而不惑者,盖天下一人而已矣。若至于举世非之,力行而不惑者,则千百年乃一人而已耳。若伯夷者,穷天地亘万世而不顾者也。”

    “今日之言现代化,则唯求多数之享受有机器生活而已。中国人言人生享受,则如父慈子孝,齐家治国平天下,均属生命,不属器物。今日言享受,则唯器物资本之相争,他复何有。”

    “其实物质生活之进步,非即人生之进步。如我生八十五年前无锡啸傲泾之七房桥,今居台北士林之外双溪,以两地八十五年来之种种物质状况言,确是大为进步。但我扪心自问,实不敢说我之晚年,心地人品,比我童年亦相随进步。”“余亦决不敢谓八十五年前啸傲泾居民尽较八十五年后当前之外双溪居民为落后。以心地言,以人品言,或多转胜于今日。”“中国古人亦非不求进步,唯主要更在求为人之进步,故必论心地,必论人品。物质人生则在其次。”“如言饮食。”“今日鸡鸭鱼虾果蔬百种,仅求大量生产。就余一人之口味言,终感往日童年啸傲泾所尝较今日外双溪所食反更胜。我母亦擅烹调,一盆一碟,一肴一馔,皆慈母所制。又有种种腌菜腊肉,皆经慈母手制,美味无穷,至今难忘。较之今日进大餐厅,大宴会,人生情调终觉不及往日。今日享有一席宴会,当费八十年前举家一月一年之所费。而宴会方毕,淡然遽忘,大异乎往时童年在家一日之三餐。此种人生,究为进步与否,凡有心人,皆当问之己心再自论定。”(读此何堪嗟叹,今日之饮食,食过即忘,较之童年家中所尝,只可谓果腹而已。就我个人言,至今回忆起而能馋涎欲滴的,唯有祖母腌制的水豆豉、大头菜丝,母亲自制的腐乳,伯父家石磨推出的豆花,和堂姐自酿的豆瓣酱。转念思之,我的孩子恐将不复拥有此等美好的味觉回忆,我又将以何种努力去为他弥补呢?)

    “物世界供给愈进步,心世界享受愈剥削,其心反多不定不安不乐。”“古人旅行,骑骡乘车。近人用飞机、轮船、火车、汽车,岂不只是同样代步。就人生价值言,相差并不大。急忙快速,并不比从容缓慢心境更好些。”“孔子一车两马,周游在外十四年,其对人生之种种感触启悟,有意义有价值之内心境界,不仅对自心然,对千百世以下之心世界,仍还有影响,有贡献。若使孔子在今天,坐飞机、轮船、火车、汽车,或许转因太匆忙,太急促,太多刺激,不够亲切,而在其内心生命上反会有减损。孔子在当时,所阅书籍无多,或转易使其内心发展潜深广大。后世书籍多,阅览杂,或反损人神智,成为近代人生一大病。”

   “物的占有,有时成为心的亏欠。而贪欲无厌,层层缠缚,看得物世界愈大,转觉心世界愈狭。此心更无间隙,转动不得,却还恨自己力弱。心中只见有物,物外不见有心。心滋不乐,还尽向外面求消遣求享受。消遣则是一无常,享受反成一毒害。”“孔子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颜渊居陋巷,一箪食,一瓢饮,不改其乐。人生主要目标,在自求心乐。躯体所需简单有限。在现时代科学文明之物世界中,果时孔颜复生,心有修养,亦不会不乐。但所需修养功夫,比在二千年前当益难。”“人生贵能单纯多闲暇,此心乃有欣赏可言,而生命乃得感其悠长。若多外来刺激,唯感繁杂忙碌,则此心不安不乐,生命亦唯感其短促。山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一则为机械人生,一则为艺术人生,对此不当不辨。”

    “孔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钱先生于本书中多次引用这句话,想是聊以宽慰己心,也为宽解我辈读者之情也。先生言中西文化之差异,读来令人拍案叫绝,而心中之困惑,亦多有解开。但先生对民族前途担忧之情隐藏字里行间,读来又令人有揪心之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