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考倒车入库技巧图解:新华网评:文物遗址成“厕所”该打谁板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7:00:23

    林 萧

    在云南腾冲,有这样一座西式建筑:80年历史,历经二战战火洗礼,见证了中英外交风云,并被评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它就是当地的英国领事馆。然而,正是这样一处有着丰富文化内涵的历史遗址,在过去的岁月里逐渐被荒弃,最后居然变身“厕所”,成为附近居民的拉撒之处。(9月29日《人民日报》)

    近年来,文物遗址遭破坏的新闻屡见不鲜,广州的省级文保药洲遗址“变身”茶馆,江苏镇江的千年粮仓遗址“让位”于房地产开发。在很多地方,文物遗址被破坏是因为商业的冲击,而省级文保成居民“厕所”则出人意料之外。毕竟,作为有着80多年历史的英国领事馆遗址,曾经是中英外交的见证者,理应得到应有的保护,使其成为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充分发挥文物遗址的文化作用。

    如果保护不善、甚至放任不管,更多的文物遗址将从公众的视野里消失。正因为文物遗址的不可复制性,其历史价值才弥足珍贵。意大利的比萨斜塔已有八百年历史,至今屹立不倒,正是因为当地政府数次斥巨资修缮才得以保存至今;希腊最著名的古建筑群雅典卫城,距今3000多年仍保存完好,成为全球游客向往的旅游胜地。

    文物遗址遭破坏,相关政府部门难逃其责。现实的情形是,各地文物部门普遍喜欢喊穷,表示财政支持不够,文物部门心有余力不足。应该说,这也是实话。对遗址的保护、修缮需要大量资金。正因如此,一些地方政府面对商业项目的诱惑,干脆用遗址换利益,这是造成文物遗址遭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实,一些地方政府每年三公消费都“不差钱”,为何就不能增加一点给文物保护呢?

    按照我国《文物保护法》的相关规定,文物部门对文物保护单位必须尽职尽责,资金缺乏并不能成为监管缺失的理由。以云南腾冲英国领事馆遗址成“厕所”为例,即便缺少资金,无法对遗址进行修缮,但并不意味着日常的监管可以松懈,让周围居民将遗址当“厕所”,这是明显的监管失职。

    将遗址当“厕所”,当地的市民也有责任。更别说有些人明知故犯,刻意破坏文物遗址了。这种现象的出现,也反映出文物保护知识的宣传普及力度不够。加强对文物遗址的保护,需要政府、社会和市民形成合力,在完善的监管、追责机制之下,发动全民力量共同参与,文物遗址才能完好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