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诅咒的心灵映像3:我的讲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5:29:54
自由、共享、平衡--'十二五'规划与财政政策调整(一)      后金融危机时期的经济形势,其实也就是我们“十二五”期间,我们面临一个什么样的经济运行形势。第一个运行形势,我把它排在第一,因为它实在是太重要了,可能也是我们“十二五”前期必须要为之做坚决斗争的这样一个形势,就是通货膨胀预期明显提升。通货膨胀预期明显提升给大家这样一个图。导致通货膨胀预期明显提升主要基于以下三大因素来考虑。

    第一大因素,就是货币因素。第一,去年我们发行了9.7万亿货币,今年我们发行了7.5万亿货币,加起来有多少,加起来有17.2万亿。而在2007年之前我们一共有多少?一共有28万亿。那么也就是我们这两年发行的货币总量已经接近于将近60年发行总量的70%,这样一个水平,非常高。那么这些货币呢,我们来看它又有哪些走向?

    这个图列举的是2001年1到9月的主要货币的流向。那么大家看出来,排在第一位的是食品是6.3,按照这个顺序走,那么第二个正值的,比较大的正值的是金银珠宝14.4,然后是医疗保健3.9,然后是燃料14.6,建材2.7,房屋9.3,也就是说,我们现在今年的钱流到哪去了?一个是食品,一个是金银珠宝,一个是医疗服务,还有一个是房地产,主要是这些领域当中去了。所以房地产今年价格能不能跌,现在来看跌的可能性并不大,但是我们对房地产的调控投鼠忌器。

    为什么投鼠忌器?我们回顾一下2009年的情况。2009年是我们国家经济止跌回升的一年,但是这一年我们取得非常好的情况。投资大规模增长,然后经济迅速恢复,然后通货膨胀率又很低,典型的两高一低的情况,是我们宏观经济调控之中最理想的情况。

    那么大量的货币投放出去以后并没有引起物价上涨,我的问题是这些货币去哪了?9.6万亿货币当中大量的货币去哪了,去了房地产领域。尽管对房地产领域评估大小各不相同,但是我们可以估计6万亿货币是没有问题的,就是6万亿货币被房地产领域吸纳了。再加上其他领域分摊一点支出,再加上我们的社会服务领域,什么家政、医疗、这样的服务领域再吸纳一点货币,真正体现在消费品领域的货币并不多。后果是什么呢?后果是我们去年房地产价格一路暴涨,暴涨到现在使得我们不调不行了。为什么不调不行呢?现在很多老百姓已经不再关注房价上涨与否了,降50%我也不买不起,已经不关注了。它完全从消费品变成一个投资品,但是这个不是国家要的,不安居哪能乐业,国家面临一个不稳定因素,早晚要调房地产的。

    所以到了今年开始,我们对房地产进行调控,在调控之初我们就已经做出来这样的判断。如果我们调控房地产,我们不怕房地产企业倒几家,这不是大问题,关键是我们打了房地产以后,被房地产固化所吸收的资本出来流向哪?很明显的流向是什么?是既容易变现,短期内供给又不容易增加,而且需求曲线又很陡峭,就是稍微少一点那个价格就迅猛地增长,这个产品是什产品?农产品。今年冬天种下了多少小麦种子,到明年春天你只能收获多少小麦,这个板上钉钉的事,不会再增加了,情况就是这样的。所以你如果把这个钱从房市洗出来,他肯定去找农产品作为一个投资方向,去进行投资。那么后果是什么?迅速拉升农产品的价格,农产品是最典型的工业原料和生活必需品,你一旦拉升了农产品的价格,就会拉动CPI上升,拉动CPI上升,整个通货膨胀就起来了。

    所以在今年年初对房市进行调控的时候,我们就感觉到这样一种压力,但是后来还是调了,还是微调。微调的后果大家都看到了,今年的粮价已经涨到天上去了。这就是对房地产调控我们非常投鼠忌器的地方。2009年的1到9月食品工业竟然吸纳了6.3这样一种货币存量。在食品领域。食品价格不涨那才是怪事,食品产业增长了多少?1.8。那么多出来的将近5个百分点的资本就是用来涨价的,我刚才说了它稍微短缺一点点,价格就暴涨很多,这样来体现的。那么到了“十二五”时期,我们要解决掉的问题,就是如何去更好地消化掉这12.7万亿的货币支出,如何去避免通货膨胀高起不下,这是货币因素所导致的通货膨胀的第一个因素。

    第二个导致通货膨胀的因素,我们认为是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问题,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涨与否与两个因素相关。一个是需求,那么国际需求又跟什么相关?跟主要国际经济体的国内经济状况相关,我们总体判断是在“十二五”的前期,世界主要经济体应该开始复苏,如果它开始复苏,它对于大宗商品的需求就会上升,它对大宗商品的需求上升就会导致大宗商品的价格上涨,这是第一个。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第二个推动因素是什么,是主要计价货币的这样一种币值,国际大宗商品90%以上的大宗商品都是以美元来计价的,那么美元如果贬值了,自然而然体现出来的就是大宗商品的价格上涨,这是自然而然的。那么现在美元贬没贬值?贬值了,美元正在贬值。那么当然我们看到的,昨天的G20会议得出来一个很好的这样一个结论,美国认为美元继续对日元和对欧元贬值,不是美国的利益所在,也不是美国政府的政策趋向,这表明了美国政府的一个态度,就是美元可以了,不用再跌了,这是美国政府的一个态度。也就是说,我们前期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美国政府能不能做到这一点不好说。前期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与美元的贬值很有关系。那么这是第二个原因,就是国际大宗商品的价格波动也将助推通货膨胀的上升。

    那么第三个情况就是大家的工资收入。工资和物价很容易形成一个情况,叫做工资物价螺旋上升。怎么样来破解工资物价的螺旋上升?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找到一种大规模能够替代现有产业的新兴产业,这是第一。第二个找到大幅度提升现行产品的生产效率,可以破解这个工资物价的螺旋上升。过去一个人一天生产出一台电视机,现在这个人一天生产出两台电视机,我就可以破解螺旋上升的结构。或者是我过去有了钱就只能买电视,我现在除了买电视还可以买自行车,又多出来一个自行车,这种也可以分流我的工资和物价螺旋上升的情况。也就是“十二五”时期我们重中之重要培养一个新兴产业。三大因素推动通货膨胀上升,而对于通货膨胀上升也是我们“十二五”前期最关注的。

    接下来第二个是过剩产能的消化。我刚才说了4万亿投资有一个重大的恶果,为什么毁誉参半。咱们不说官方文件,就说网上的评论,做了一个调研,对4万亿投资的这样一种评价,基本上是60%对40%,60%认为不好,40%认为好。那么考虑到利益集因素的影响,就越不同意的人越投票,越同意的人越不投票,我们进行一个调整,五五开,毁誉参半吧。

    那么最主要说4万亿不好的情况,就是说4万亿又进一步拉动了什么?过剩产能。那么接下来,“十二五”期间我也说了,要不解决好过剩产能问题,这就是一个重要的定时炸弹。企业不生产就是银行风险,企业生产了就是企业风险。那么接下来,我们是怎么样消耗过剩产能,就是我们必须要找到一个需求,这个需求呢,是很朴素的需求,不是那种高端需求,它的需求恰恰就是那些过剩产能所能生产出来的产品,什么样的需求?这个需求怎么去做?城镇化。

    什么叫城镇化,把农民从农村进入城市,一个农民在他收入不进行任何改变的情况,他在农村每有100块钱花45块钱,这叫做边际消费倾向45%。那么进入城市一个人每有100块钱花75块钱,这叫做边际倾向75%。那么一个人在他收入不变情况下,从农民变成了市民,他的边际消费倾向增加30%。那么考虑到我们2009年的农民纯收入情况,我们可以这样下一个结论,每有一个人从农民变成了市民,他每年就将增加支出1420元,那么我们如果在“十二五”时期,让一个亿的农民从农民变成市民就会增加1420亿元的消费,这是第一个。1420亿元的消费就基本可以解决过剩产能当中的那些消费品产能,接下来过剩产能当中还有好多是钢铁,好多是轮船、造船这样一些投资品的,或者资本品的、或者生产资料的这样一种产能,怎么办?一个农民从农村进入城市,他首先要解决两个问题,第一个是居住问题,他农村的房子带不到城市里面来,所以他需要重新购置住房,这是一个投资行为。第二个情况,他原有的生产资料不能再拿了,我不能把自己农村的三轮蹦蹦开到城市里来,我不能把我的联合收割机开到城市里来,我该买早餐车还是要买早餐车,该买油印机还是要买油印机等等等等,我还要生存。那么这种情况下,我们的投资品种要进行一个置换,从原有的拖拉机等等等等转变成现在的汽车等等等等。那么每有一个农民从农村进入城市,不同的测算是不一样的,社科院的测算认为每一个农民要增加10万元的投资支出,我们取其一半值5万元,那么每有1亿农民从农民变成市民将投资支出5万亿,这5万亿的投资支出就基本可以解决我们过剩产能当中的生产资料的过剩产能。所以“十二五”时期我们要大规模地推进城镇化,一方面是广大农民的利益所在,另外一方面也可以解决掉我们宏观经济当的中一个很重要的风险问题。这是第二个。

    那么第三个,“十二五”时期我们也将面临很大的新贸易保护主义,那么面对新贸易保护主义,我们除了为企业的竞争能力提供支撑之外,我们还必须要建立一个机制,我们现在是有两个机制,刚才跟大家说了,一个是出口退税,另外一个是外贸发展资金。这两个都是支撑国内企业去正常竞争的(机制)。我们还必须再建立一个机制,去进行不正常竞争的,就是一旦遭到了国外的贸易保护和贸易摩擦的时候,给它一个支撑力。这个支撑机制叫什么呢,我们叫做贸易摩擦的紧急补偿机制和救援机制。这个钱由谁来出?由财政来出。财政给企业提供这样一个支撑。

    那么接下来呢,下一个问题是资产泡沫的问题。资产泡沫最主要体现在哪?体现在房地产市场上。我们认为房地产市场如果没有泡沫,那才是见鬼了,泡沫一定要有,关键看你怎么挤,挤不好,房地产没调下来,还伤了自己,挤好了,那么房地产还在发展,那么老百姓安居乐业,那么国家经济也得到支撑,税收也得到了增长,怎么挤呢?想来想去没有想出好办法,于是我们现在大的思路就是桥归桥,路归路。就是让房地产居住的让他去居住,投资的就让他去投资。

    怎么让居住的就去居住呢?就是国家下一步要大规模地开展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有多大?现在就打乱正常顺序讲,力度有多大?今年我们的保障性住房是632亿,能够供应几百万套住宅。那么明年我们这个幅度,仅仅中央财政就要加大到1500亿的这样一个水平,那么将大规模地推动保障性住房建设,从而解决居住需求是居住需求,投资需求是投资需求的问题。至于你们投资市场上的涨与跌,那是投资人自己知道有风险,你自己去承担的问题。那么消费品市场上正常的这样一种房屋消费,就由政府来提供,来保证,来维护。桥归桥路归路,这是我们“十二五”时期在资产泡沫方面采取的现在来看最可行的一个办法。

    那么接下来第五个问题,是人民币的汇率问题。人民币汇率究竟高估了还是低估了,真的是不好说,每一个机构都给出了一系列的评估数字,其中给大家举几个例子。

    第一个是世界银行的例子,世界银行认为人民币多高是合适呢?就是人民币的均衡汇率是多少?钱有两个用途,一个是购买别国的产品,第二个对别国进行投资。你的投资需求加上你的购买需求合起来求一个平衡值,你的均衡汇率是5.7,世界银行是这么认为的。

    那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怎么认为呢,他认为你的均衡货币汇率呢应该在4.7到4.9之间。

    OECD认为你的均衡汇率是4.2到4.5之间。OECD就是经合组织发达国家俱乐部。那么这几大国际权威组织,他们总体的认定都比我们现在的人民币汇率要高,就是人民币如果按照这几大国际组织去认定,那么还有升值的空间。那么在G20会议上也是刚刚,前天结束的,G20会议上,美国是怎么说的?美国说把世界各国的汇率政策分为三类。第一类无论怎么看,汇率都被低估的国家。举的典型例子是中国。但是美国政府同时表示,我们对中国近期的汇率升值表示满意。美国的主要基础就来源于此,这是第一个,国际社会对人民币的看法,他们认为在5上下应该是合理的。

    第二个问题,人民银行前一段时间,这个不是保密的事情,人民银行前一段时间,进行了一个叫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测试,这个压力测试过去也搞,经常搞。但是过去搞,找谁呢?找外贸企业。找外贸企业来搞呢,讨论的结果什么?外贸企业说我只能承担2%到3%的人民币汇率上涨,为什么呢,我毛利润率才3%,扣除点什么乱七八糟的支出,纯利润就2%,人民币汇率上涨了2%,基本上把我的这块利润吃没了,我开始亏损了。所以呢,咱们过去每次做人民币压力测试的时候,那个幅度都非常非常得小。这一轮人民银行做汇率测试,选了谁?选了20家商业银行,测出来的结果让大家瞠目结舌。竟然20家商业银行认为我可以承担汇率上涨幅度是20%,能够达到这样一个水平。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异?除了一个是银行它面对的是一个企业群体,企业群体有的是低利润的企业,有的是高利润的企业,有的是进口型企业,有的出口型企业,出口型企业不愿意看到人民币汇率提高,但是进口企业却愿意看到人民币汇率提高,所以不同的企业选择是不一样的,它合起来一个总和就是之所以提高的理由之一。

    提高的理由之二是,银行拿了这个钱以后,我还有一个投资渠道,我可以在国内投资,我还可以到国外投资。我进行国外投资的时候,就可以有效地规避人民币汇率升值的风险。那么这两种情况导致了银行的这样一种压力测试结果远远高于外贸企业的压力测试结果。于是综合两方面,第一个方面,我们中国有更高的汇率升值的承载能力,第二方面国际社会对中国的汇率升值的压力有增无减。那么预计在“十二五”前期,人民币汇率的总体走势还将保持一个上升趋势。

    那么人民币汇率上升对财政政策来讲其实是一个重大利空,为什么说重大利空,我随便说两个税。第一个是进口税,人民币汇率上升,1美元的进口产品原来换6块钱,现在换5块钱,那么他交的税进口税基本都是从价税,那么他交的税就减少了,不论是进口关税,还是进口增值税,他交税的额度减少了,这是第一个。第二个我出口产品变得艰难了,出口产品越艰难,国家所需要提供的补贴和资助就要越大,我进行的出口退税规模就要越多。一方面增加了支出,另外一个方面减少了税收,其实对我们财政来讲是一个重大的利空。这是人民币汇率。

    那么接下来是低碳经济,低碳经济是我们在“十二五”时期也要解决的很重要的一个问题。这也是我们在十七届五中全会当中提出来了,我们要重视人与自然这样一种和谐发展,那么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生态成本和环境生态平衡的问题。那么低碳经济呢,咱们在哥本哈根会议上遭受了一次冲击。那么接下来在天津会议上就显得有点波澜不惊。因为毕竟咱们是东道主,出于礼貌咱们应该波澜不惊。

    那么低碳经济目前来讲最主要的风险在哪里?给大家讲一下。美国去年年底,2009年12月份,国会通过了一个重要的法案,那么这个法案已经在参议院通过了,正在众议院进行审议。什么法案呢,叫碳关税。碳关税是对进口产品的进口环节,如果生产这个产品的国家没有对它碳排放进行征税的话,由美国来对它进行补征,叫碳关税。你这个国家如果对这个商品的碳排放没有征税,美国就要给他补征,这是一个典型的环节税。因为他是在进口环节征的税,按照WTO的要求,凡是新设的环节税一律属于禁止设置的种类。于是很多发展中国家就把美国告到了WTO,但是WTO的审核结果是什么,支持了美国。WTO认为他虽然是一个典型的环节税,但是对于人类的共同利益是有好处的,而且如果各国都执行的话,也不会扭曲世界贸易的。那么这种情况下,这个税扫清了国际法领域的障碍,那么预计在今年年底或者在明年年初美国的碳关税就将正式实施。仅仅美国实施也不要紧,欧洲在今年的3月份基本上也通过了碳关税法案。

    那么这种情况就给大家提了一个醒。咱们是一个自愿减排的国家,我们自愿减排,我们愿意就减,我们不愿意减就不减。将来很可能你变成一个事实上强制减排的国家,因为你必须要对碳排放征税,碳排放越多,你交的税越多。因为你要不征,就被别国征走了,那还不如自己征。那么这是我们在“十二五”时期面临的这样一种情况。我如果对碳排放征了税,大家注意,我们中国是一个世界工厂,我们在国际生产链条当中,你就被定义在那种低端的、高能耗,高排放的环节上,那么碳税一旦开征,其实对我们中国工业的影响力是非常非常巨大的。可能会导致我们在“十二五”初期工业生产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波动,这是我们非常担心的。所以碳税如果要实施,我们尽量推到“十二五”的中后期去实施,前期基本上不动它。

    那么接下来,下一个问题呢,就是国际经济政策的协调,那么大家注意一下,我们中国做出来这样一个判断,十七届五中全会的总体判断是,我们认为这一轮经济危机的冲击会到“十二五”的中期才结束,换句话说,就是2013年才结束,那么我们的政策稳定应该维持到2013年,这是我们对它做出来一个判断,但是现在的国际环境给我们非常不好的冲击,就是美国和欧洲先后都进行了一系列的政策退出活动,美国过去也是双宽松政策,宽松的货币政策加上宽松的财政政策,那么美国现在已经退出了宽松的货币政策了。那么欧盟呢,鉴于欧洲债务危机的影响,它也开始逐步地退出了宽松的财政政策。美国现在是宽松的财政政策加中性的货币政策。欧洲现在是宽松的货币政策加中性的财政政策,甚至是紧缩的财政政策。那么世界其他国家都是进行了一个政策的退出。也就是说,从国际主流来看,从双松搭配变成了一紧一松的搭配,那么我们中国还是一个双松搭配。

    双松搭配以后会导致一个情况,因为你还在进行大量的财政支出,很可能就会引发国际游资对你进行投资和冲击。未来你的经济增长的波动性会增大,而将来到了你退出的那一天你很难办,你很难退。大家一起退好退,如果你单个国家去退出,那么到了“十二五”中期我们退出的时候,这又面临一个重要的风险。积极财政政策,我说不干就不干了,说不干就不干可能国际上就阻击你,我想加利息,你在加息之前所有的外币都涌入你中国国内,等着你加息。加息完了以后,一方面我获得了你人民币利息的收入,另外一方面,只要加息人民币汇率还会上升,我在退出的时候,还获得你汇率上升的收入,到时候会面临一系列的国际经济方面的重大问题。这个我们只能到时候再说,在前期我们还将保持稳定,但是我们发现或者是认可的国际经济政策调整给我们带来的压力。

    那么接下来就是我们总的思路,在“十二五”时期我们进行宏观调控的总思路叫做促转变,增长方式转变;调结构,经济结构;扩内需、拓外需、软着陆。

    接下来呢,已经谈到“十二五”了,我们就继续看一下“十二五”时期,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这一段话不用记,这一段话“十二五”公报明文就有了。那么原话是我们“十二五”的发展目标是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社会建设明显加强,改革开放不断深化,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抵御风险的能力显著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明显改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更加牢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