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胡椒精油用法:我读经典系列讲稿(十四)荀子的启示-葛剑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5:31:32
画外音:作为一名历史学者他坦言没有系统地读过哪一部经典,但是他的生命与中国传统经典已经难以割舍,在儒家的经典中,虽然孔子和孟子的名气最大,但是另一位儒家学者荀子却影响了他的一生,那么葛剑雄先生究竟从荀子那里获得了怎样的人生启示呢?敬请关注复旦大学葛剑雄教授我读经典之荀子的启示。
8 O6 ]. `! e" A3 T: \' g1 m
; v+ R7 d) W) u% @+ U1 j
; Y6 |4 Z" F  l6 K7 P0 O( F/ v
1978年恢复高考以后,33岁的葛剑雄以专业成绩第一的身份考中复旦大学第一批历史地理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师从著名的历史学者谭其骧教授,从此他与历史地理结下了不解之缘。正因为开始得晚,又缺少大学的正规训练,葛剑雄深知只能以勤奋来弥补不足。1983年他又被破格授予博士学位,成为全国首批两位文科博士之一。然而他这一切成绩的得来与中国古代一位先哲荀子的影响是离不开的。那么葛剑雄先生与荀子究竟有着怎样的不解之缘呢?荀子的哪些思想对葛剑雄产生了重要影响呢?复旦大学葛剑雄教授做客百家谈坛为您精彩讲述我读经典之荀子的启示。
! b' u! S5 V" Z  q) {3 n) g1 S5 i

& u! Y7 [7 h: S. Q
rP4K9z@ f  ^8 Q& F+ H% z5 k% i! v( u
大家好!那么今天要我讲《我和经典》这个题目,我感到很惶恐。为什么呢?因为老实说到现在为止,我并没有系统地学习过经典,可能我知道的经典还不如在座的各位,这不是什么自谦,我的家庭没有这个条件。我是1945年出生的,尽管我出生在一个以文化出名的一个小镇上面,那就是浙江当时叫吴兴县的南浔镇,以嘉业堂藏书楼以及众多的文化名人出名的,但是我的家是外来的移民,我的父母识得字很少,所以从小家庭是没有条件去接触经典的,我家里找不到一本供我阅读的书,所以经常随便找到一张旧报纸就那么翻翻,或者借人家书来翻翻,这是我家庭的情况。那么我处在那个时代呢,好象也不合适,对我也不合适,为什么呢?你看我1945年出生,我1957年转到上海念书,那么这个中间我的印象主要就是课本上,课本上能够写的经典还是相当有限的,所以我只有这个印象。那么到了1965年我开始做教师那个时候阶段斗争的风已经刮得非常紧了,不久文化革命就开始了。然后一个政治运动却使我有机会看到经典了,那就是七十年代初批林批孔,那么然后是评法反儒,所以这样才有机会去看到所谓儒家的那些被批判的话,并且进而看到它们的原著,然后去学习法家的著作用它来批判儒家,那尽管当时因为要叫我去参加大批判,要叫我去发言,所以我可以堂而皇之地在上面看那些书,但是这个目的跟今天各位来学习经典这是完全不同的。尽管我当时所处的时代、我所处的环境并不是有利于学习经典的,但是应该看到中国的传统文化根深蒂固,特别在民间,在比较偏僻的地方它还长期存在,这一点倒是要感谢我从小不是生长在一个大城市,而是生长在一个小镇上。大家都知道有句话:礼失求诸野。传统这个礼仪如果没有到哪里去找呢?到野,就是比较偏远的地方,因为它还保存着,给我印象非常深,在我的家乡,农民他们我小时候记得他们经常提到孔子,他不叫孔子,都叫孔夫子。比如说两个人在说一件什么事,说这件事定下来了或者是要说话算数,他讲一句什么话呢?孔夫子不说隔夜话。孔子说话是算数的,而且不是说隔夜的话就是今天说了今天算数的,我印象非常深,在我家家乡这是农村里面很普遍的。|讲稿|易中天品三国|王立群|mp3|视频|下载|于丹DH"Lq(`
V5R

+ N+ p2 @9 b$ c( Z5 q" P8 [
画外音:葛剑雄先生家乡    流传的一句“孔夫子不说隔夜话”道出了中国的传统经典,就呼吸在我们的身边,它已成为我们生命的一部分,这句朴实的话也说明了经典并不是高高在上的,它就象我们的朋友一样与我们在默默交流着,中国的传统经典就这样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葛剑雄先生的人生旅程,那么他的人生旅程究竟受到了荀子的哪些具体启示呢?议百家_百家讲坛;aef        y_Bh ?,g) e0 T0 v7 ?3 G# B( O2 h8 m2 V
' ~, a6 s- d- C0 K  W% u
那么在这经典中间我很难说哪一部或者哪一个人对我影响特别大,但是比较而言,有几句话也许对我来讲是终身受用的,所以我觉得学习经典对我影响最大的就是一部分经典已经成为我的人生格言,这样来运用,成为我实际上的座右铭,使我终身受益。我就举个例子吧,我记得我在初中的课本里面曾经学了荀子的话,那么讲到“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又讲到“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这个印象我非常深。那么等到1978年我成为复旦大学的研究生,我的老师是有名的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教授,我就跟他学,那么从1980年开始领导要我做他的助手,那么跟他接触机会就更多了。那么那一年呢,人家要他写学术自传,他说他比较忙,我就给他建议能不能谭先生你跟我说,说我以后我给你写,然后你自己改,这样你可以节约一点时间。他很高兴,他把他的学术经历都跟我说,我录音下来,然后我给他整理,整理完了以后呢,《浙江日报》因为他是浙江人嘛,《浙江日报》要发表它其中一部分就跟谭先生提出来说你能不能写一句你的座右铭,谭先生就跟我商量说,我没有座右铭啊,我说人家的意思无非是哪一句话对你影响最大,或者平时你的行为里面对哪一句话你贯彻得最彻底,或者影响最大就行了嘛,他想了想告诉我,要么就这句话“锲而不舍,终身以之”。我当时听了突然有种震撼的感觉,什么道理呢?原来我的老师对他影响最大的这句话,跟我当初接触的这句话以后的感觉是完全一样的,我也感到很欣喜,在这一点上我跟我老师有共同语言。后来这一篇文章在《浙江日报》发表了,正标题就是锲而不舍,终身以之。谭先生就告诉我他认定了一件有意义的工作,当他献身于某一项事业他会有一种锲而不舍的精神,并且他加上这四个字“终身以之”,就是一辈子都奉献给它。以后我又写了他的传记,整理了他的稿子,我才认识到谭先生这句话是真正实践的。他的学术研究的确走过了这样漫长的道路,并且他始终是坚定不移地向这个目的在努力的。谭其骧教授,大家知道他是中国著名的历史地理学家,他从事的工作最有名的就是他主编了八本《中国历史地图集》,这是对目前为止世界上面水平最高的中国历史地图集,其实他早在1932年就开始对这个专业感兴趣了,到了1934年的时候,他的老师顾颉刚先生就与他一起,叫他做他的助手发生成立了以专门研究历史地理为目的的这样一个学术团体叫禹贡学会,但是不久抗日战争爆发,谭先生内迁到浙江大学,当时的条件非常艰苦,但是他在校长竺可桢教授支持下面,还做这个工作,我后来看到一种用图纸油印的印了几副图,就是当时他们做的。到了1955年,毛泽东主席跟吴晗,吴晗是著名历史学家,他们碰到时候在谈起这个历史地图集,后来就定下来要他到北京来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这项工作一直延续下来,在文化革命最困难的时候也没有停止,终于到1988年编成了这一套《中国历史地图集》。但谭先生并没有满足,他告诉我,这个工作我们只是做了一个阶段性的,真正严格意义上《中国历史地图集》还需要我们努力,包括你们努力。所以从1982年开始,他又主编了一套《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地图集》,它的内容更加全面,但是涉及到范围更广,困难也更大,这个时候他已经70多岁了,但是他来不及看到这个地图编完。当1991年10月份他最后一次发病,从此再也不能说话了,他躺在床上,有的时候还可以坐起来,在这个过程中间,有几次我跟他报告这个历史地图集的进展,他有的时候高兴时会笑,嘴里咿呀发出一些声音来,尽管我听不懂。到了1992年8月份,他的病情加重,已经处在弥留之际,但是我去看他,他一把紧紧地抓住我的手,他非常痛苦想说话又说不出来,我估计他要说什么,我就对着他的耳朵说,我说你放心这套地图我们一定会给它编出来的,我想这是他最愿意听到的话。所以他坚持自己目标以后他一辈子都要做这件事情,当他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他也还以这套地图还没有出版,我想作为他的遗憾,这使我真正体会到什么叫“锲而不舍,终身以之”。要以告慰他的是终于这套地图集快出版了,而且我又想起他生前的话,他这样说,他说我应该超过清代的学者,你们应该超过我,否则学术就不会进步,尽管他没有用荀子的“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但我想他也是受到这话的影响。所以正因为这样,我们在他去世以后继续在进行这项工作,我不敢说有多大的愿望,但是至少我想荀子这两句话是在一直支持着我把这项工作做下去。当时有人曾经问我,难道你觉得你们能够超过谭先生吗?我坦率地回答,谭先生生前的愿望就是希望我们超过他,也许作为我个人我超不过,但是我如果和我的同事我的学生一起努力的话,我相信我们超得过。为什么?很简单青取之于蓝应该胜于蓝,这是自然的规律,也是人类发展的规律,也是我们学术界的规律。
( A- W% Z2 V# b5 s
3 `& `4 E* ]& Y( W# U- L

P[5{        \I
/ |* l; j3 j0 O- W, {# q+ }% j  S
画外音:对葛剑雄人生产生重大影响的,“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和“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两句话都是出自荀子的《劝学篇》,《劝学篇》是荀子论述学习的重要篇章,荀子是战国末期赵国人,他的思想学说以儒家为本,谦采道、法、墨诸家之长,荀子是诸子百家中第一位对天人关系提出创造性见解的人,他敬畏天命,但是反对消极地顺从天命,这一思想也对葛剑雄后来的研究之路产生了重大影响,那么葛剑雄先生究竟是如何看待荀子的天命观的呢?! a3 N$ s- _! @6 E1 t8 B0 a



~9RD.fI/z百家讲坛,易中天品三国,于丹,百家讲坛下载,读史记,王立群读史记,论语,刘心武,百家讲坛讲稿,玄奘西游记,白家讲坛我想讲的第二点就是我觉得我对荀子的“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我有比较深的体会,我接触到这句话其实也是在中学阶段,课本里选了《荀子·天论》节选,那么《天论》荀子讲的就是“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有它的活动规律,尧的时候也是这样,英明的君主的时候,那么到暴君桀的时候也是这样。当时我记得老师解释这一篇文章是受到“左”的影响,为什么呢?刚刚大跃进过了不久,我们知道大跃进的时候是鼓吹的是“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我记得很清楚当时一句流传非常广的一首民歌,这个民歌就说“天上没有玉皇,地下没有龙王,我就是玉皇,我就是龙王,喝令三山五岳开路,我来了”,这是表示劳动人民气概,所以在解释荀子这句话的时候就说荀子的思想是人定胜天,是征服自然,那么到了批林批孔的话,当时也是拿《荀子·天论》是专门做了注释的,是认为这是体现法家思想拿他的话来批孔子,来批儒家学说。那么在我开始研究历史地理以后,我就觉得其实这是人们的误解或者有意地曲解,实际上从本质上讲,它跟天人合一没有什么区别,而且对儒家的经典,对前人的说法不管谁,我们都要赋予它新的内容,进行合理解释。比如说天人合一,那么天人合一本身它正面的解释是人跟自然,以及人跟人之间这样一种和谐,但是它也有反面的解释啊,反面解释就是君权神授,皇帝上代表天的,就是体现天的意志的了,对吧?这恰恰是这句话的糟粕,那么同样对荀子的话,我理解他讲的“制天命而用之”,不是说你人去违背自然规律,这个制不是制服它,不是改变它,而且顺应它,就象我们讲的因地制宜的“制”就是这么个意思,对吧?它就是应该制天而用之,我的理解应该解释为:人要了解这个天命,然后去利用它,而不是人去把自己意志强加给天来改变这个规律,这个跟他讲的天行有常,是完全一致的。既然尧的德治没有办法改变天命,桀的暴政也不会影响天命,那么说明这个天命,所谓天命是自然规律,那么这里讲制天命而用之,那就是说:人们人类应该是顺应着天命,然后去利用它,用之。这个不是人定胜天,不是人类征服自然,而是人顺应自然。那么这个话我觉得这几年对我研究环境史,研究环境的变迁是有很大的影响的,我们对未来的变化,人类准确的态度是应该不能无忧,不必过虑。既然自然环境有可能向恶化的方面变化,我们人类是不能没有担忧,那么怎么办呢?我们就要行动起来,去消除我们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和不利的影响。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也没有必要过虑,为什么泥?我们要相信在我们人懂得了和自然和谐相处以后,我们就可以大大地减少,以致最终消除人类活动对自然的不利影响,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人也有自觉地控制自己行为或者利用自然规律这一面,那就是我们通过科学技术,我们利用客观规律,那么这样的话,人类的未来我觉得还是光明的,我们应该有这个信心,否则我们人类意义在哪里呢?所以我觉得如果我们这样理解的话,荀子的话非但不能够作为一种以前那种极端地讲人类怎么去征服自然,而是觉得正好它跟天人合一的观念是相辅相成的。
/ Z+ f5 i: l( ?! r* J+ }; F
5 \' K( D/ v- I# n, t% L
1 h) y, o1 M. M1 h& l6 X
画外音:葛剑雄先生从荀子的“锲而不舍”获得了学习的不竭动力,那就是学习需要坚持。从荀子的“制天命而用之”悟到了人生存的意义,人类的未来是光明的,荀子还有一个重要的思想是“行贵于知”,也是就是实践比知识更重要。葛剑雄先生作为一名有过四十多年教龄的学者一生具有传奇色彩,他办过案,押送过犯人,足迹遍及全球,包括南极在内的七大洲,那么这种人生经历对于葛剑雄理解荀子的“行贵于知”具体怎样的作用呢?
4 `( `1 R4 }) D$ r5 B6 {7 X
& o4 c3 z% y2 `% ?
+ z6 a( ]  w8 S8 x7 x
第三点,也许我不单受到荀子的影响,但是我在重读他这一些经典的时候,我总觉得他使我对知跟行之间有了更好的认识,因为这实际上是古人争辩了很久的。到底知跟行之间是个什么关系,对吧,有的说,知易行难,那么我对它的理解,其实就是认为知行是合一的,而且我对行特别重视,我认为这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自己抱定的宗旨就是:不管做什么事我都要做好,不管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我都能够有学习的机会。那么在这个文革的中间当时的教室已经不是安安静静的教室了,其中我有12年的时间,教书是我的其次的事,主要的事情我是管理学校的学生,全校的学生,那管理不是现在,什么乱七八糟的事情都有的,打群架是家常便饭,什么奸污幼女的也有,什么持刀行凶的也有,盗窃的也有,管到后来我管到公安局去了,因为那个时候公安局检察院法院都合起来叫公检法,公检法提倡群众办案,你学校里如果哪个人抓进去,你老师来办案,因为它也顾不过来,我一办就办了三年,办到后来不但办我的学生,其他犯罪我都办,对吧,我押送过犯人,抓过人,并且审案子,最后还宣判过一个犯人,这些事儿都干过。那么在学校里面我也不单管学生,因为那个学生都是一块一块地区招来的,兄弟姐妹全在你这个学校,那么以后你论干部的事,家长里短,邻居打架,调节纠纷,这也都干,还有那个时候,学校要动员上山下乡,这倒还好办,动员到后来,有的分工厂,有的分农村,所以每次分配以后,都有家长来大闹,砸桌子的,跪在地上的,躺在地上什么都有,这些事我都打过交道,对吧,当时我365天,只有除夕晚上回家,其它时间全在学校。有人说你干这些活有什么意思呢?现在回头想想,倒真还有点意思,做教师的人恐怕没有哪个人象我这样能够有机会了解社会,了解很多一般老师根本了解不到的情况。所以现在我跟学生讲历史,我有的时候就跟他讲,我说你如果不理解到社会去,对吧,一百年一千年的事你可能在社会上还能找到它的影子。那么到了以后有这个条件了呢,我就喜欢全世界各地跑,有机会我都跑,1990年的时候,当时中国组织史学代表团,要到西班牙马德里开会,当时说经费你自筹,我说好,我自筹我也自己行动,我就想我坐火车,路上花了差不多一个月,都是坐火车,但是我觉得大开眼界,我亲眼看到了,两德合并前的东德跟西德,我都看到了。所以我回来以后,当时刚刚退下来的上海市市长汪道涵老问我,汪老问我,你这一次出去有什么体会啊,我说我根本不出去就不知道中国开放有那么重要,这是我的亲身的体会。我到南极去,参加中国南极考察队,在那里正好是2000年跟2001年千年之交,我是在南极过的,在那里看到两点多的太阳从那里升起,这也是经历。我2003年到非洲去,是央视跟凤凰卫视它们叫我去做那个走进非洲的北线的主持,走了八个国家,我从来没有那么近距离地体会到古代埃及文明,希望文明,罗马文明,这样一种恢弘的气势,也看到了很多就是当地到现在还保存着的民风民俗。我觉得这些经历对我不仅是使我真正理解了人生,理解了社会,对我的专业,也是一个很大的促进,那么它的动力,当然我也不否认,我喜欢玩儿,喜欢到处走,但实际上我的理解:人的一生就是在走路,每一步都离不开知跟行。或者说把你的学说跟实践把它结合起来,这是我们的先哲早就提倡的这么一种风格,也是荀子他著作里体现出来的这样一种思想。议百家_百家讲坛* F5 ^; [- m+ a9 K0 f4 C, K8 w' ], g
3 q) l6 i2 k- t, n

! i) h; k0 s+ h6 L1 `9 [
\G;a; N% n* [5 I; L) f, @7 e
画外音:葛剑雄先生用生命中的不停行走,为荀子“行贵于知”的思想做着生动的注解。他不仅在中国的大地上行走,而且还行走在世界各个文明的角落,这使得他成为了一个具有世界视角的学者。不仅如此,荀子“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还改变了葛剑雄先生对待中外文化差异的态度,也就是文化也需要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和制约,那么葛剑雄先生的文化观究是什么呢?,VDA K;C!mpX5ulHI4 N! z2 g; U8 N  a; z1 z

% G0 B. F) D6 W6 o) G& v' b; W


我觉得荀子的很多话表面上看跟孔子的或者跟孟子的或者跟其他人的有一定差异,其实恰恰体现了儒家一种和而不同的一种宽宏,以及一种博大,所以正因为这样,我对待中外的文化,我认为应该采取一种和而不同的态度。其实孔子是非常开放的,我想到他一句话,他说: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他觉得自己的道如果中原实行不了的话,他愿意坐了船到海外去。这是一种多么博大的胸怀,他没有什么象我们后人理解的这种华夷之别或者这种中外之别,对吧,所以我觉得尽管荀子有些话出发点跟他们有所不同,其实都是一个文化的不同的侧面,那我们来学习这些经典,我们对待文化,也应该采取这样的态度。进一步我就认为文化是没有优劣之分的,只有先进跟落后。我在世界各国的旅行,使我接触到很多在我们中国境内看不到的这些文化的遗迹和遗存,也使我体会到世界上面不是只有中国文化古代曾经有过辉煌,应该讲比如埃及文明、印度的文明、希腊罗马的文明也曾经都有过辉煌的时代,他们是应该讲各有千秋,交相辉映。那文化之间当然也有差异,那个差异不会引起,如果没有其它因素的话,它不会引起象亨廷顿所讲的文明的冲突,这个文明冲突其实来自文化之外,那么文化的优点跟缺点往往跟自然环境,跟它原来当时所处的环境是有很大的关系的。比如我在学习中国古代文化史,我总是想为什么我们中国的文化从古到今能够延续,没有太多的变化,而西方其它地方的文化变化就非常大,那为什么出现这个情况。其实我现在理解,这不是一种文化优劣的问题,这是它所处的环境不同,比如我到了地中海周围,你看地中海,它是一个内海,在当初里面各种不同的文明之间非常容易交流的,对吧,它一个船离开了海,哪怕是无意识的漂流都可以漂流到另一个国,去接触另一种文明,我们中国有这个条件吗?尽管我们一万八千公里的海岸线,历史上海岸线比这个还长,你从中国漂到哪里去啊?漂到日本,漂到朝鲜半岛,那么这些岛屿上面在三四千年以前甚至一两千年以前它们处于什么水平呢?它们文化比整个大陆要低得多,那么它们就学了中国的文化为主的,那么这基本上就是中国文化的影响地区。所以怎么可能在这种情况上面中国的文化主动地发生变化呢?而在地中海的周围我们看看,希腊跟罗马跟中间的迦太基跟埃及,以及后来兴起的各种文明,它在比较小的范围反复的运动在影响,所以我到北非看到所有重要建筑物都是靠着海的,为什么?海上是它的文化交流的最畅通的渠道,也是它外来文明的来源,在埃及很多古代的建筑都是沿着尼罗河的,因为它主要交通是靠着尼罗河。所以文化,我觉得这样理解的话,我们才能比较自然地接受这样一种文明之间的差异。那对待某些我们不太熟悉的文明呢?我们采取的态度应该是很谦虚,互相理解,比如我到肯尼亚的马赛马拉地方,那个马赛人招待我们看一个他们的生活方式,他牵来一头牛,然后用箭射在这个牛的脖子上面,使它血喷出来,放在杯子里面,拿来请你喝,说这是最好的东西了,我开始毛骨悚然怎么这样,但是我想到我们古人不是也讲茹毛饮血之事吗?我们先人不也是喝血饮血吗?对吧,就是这么过来的嘛,他们不过是比我们走得慢一点嘛,对不对,这不是什么文明野蛮的区别,而是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文化在变化过程中间不同的步骤嘛?这么一想我就觉得比较理解了,而且实际上马赛人的一部分已经改变了这样一种生活方式,现在这种生活更多的是作为一种对外界的表演,或者显示他们历史上曾经有过这样的过程,所以这不是简单的优劣的问题,那我们外人对他们来讲更多的是应该理解,而不是批评或者指责,如果他们想要改变的话,我相信他们自己会慢慢慢慢地改变的。所以我自己觉得到现在为止,我不敢系统地讲儒家的哪一门经典,我跟大多数人一样生活在中国,生活在这样一个急剧变动的年代,但是,我们每一个人都从小受到儒家经典的深刻的影响,尽管它对我来讲有的时候是不自觉的,对吧,有的时候我也分不清究竟是哪一个人或者哪一本书,甚至有的时候我的概念是更多地来自于千百年来,后人学习儒家他们的经验,比如刚才我讲的知行合一,但是对我印象更深的是后人那句话“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或者是司马迁他讲的,他自己游历跟治学的经历,但是我把它都看成是儒家经典对我们留下来的长久的恩惠,并且愿意这样不断地学习下去,跟各位共勉。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