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丝绸包裹过程视频:皇上皇:广式腊味的一顶金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2 19:11:24

 

分类:味蕾感觉

--黄勇

“秋风起,食腊味”,当每年的第一阵秋风拂过脸颊,“老广”们馋了一个夏天的腊味又可以回到餐桌上,家家户户蒸腊味的香气弥漫着老西关的大街小巷。位于下九路的皇上皇腊味店也开始人头攒动,购买腊味的长队一直排到街面,给繁华的上下九步行街增添了一道独特的风景。
    腊味在我国有很悠久的历史,相传从夏朝开始人们就开始在农历十二月合祭众神,叫做“腊”,所以十二月又叫腊月。当时没有冰箱、冰库等冷藏设施,古人为了能够将新鲜的肉保存下来,就在腊月里制作了一种腌制后风干或熏干的肉制品。明代杨慎在《丹铅总录》中称“经腊而成,故称腊肉”,连《易经》这样的经典著作中都提到腊肉,北魏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一书中也专门叙述了各种腊肉的制作方法,由于各地制作方法不尽相同,又分湖南、四川、东北、陕西、江西、广东等不同的特色。
    广式腊味则和广州这个城市一样,打上了“中西结合”的烙印。广式腊味的发展受海上丝绸之路贸易的影响很深,相传在唐、宋年间很多阿拉伯人来广东经商,将他们制作传统灌肠食品的方法传入中国,而兼容、创新又是广州人最拿手的,就把他们灌肠的制作方法与本地腌制肉食的工艺相结合,创制出独具风味的“广式”腊肠。现在的广式腊味有“四大天王”之说,分别是皇上皇、沧州、八百载、金麒麟,而皇上皇又是广式腊味的一顶金冠。
    皇上皇腊味店的创办人叫谢昌,20世纪30年代,谢昌还是一个挑担沿街叫卖的小贩,做一点咸鱼、茶叶、沙榄等小本生意。他有一个哥哥叫谢柏,在广州西关和长堤一带开设腊味店,谢昌还经常去他哥哥的店里收购油渣制作肥皂出售。到了1940年年初,谢昌见他哥哥的腊味店生意很好,就在海珠南路摆了一个腊味摊。当时广州沦陷不久,大商家多离穗逃难,给了谢昌一个参与竞争的机会,而附近又是食肆旺地,客流较多,谢昌艰苦创业并有了赢利。不久他也在哥哥谢柏的“八百载太上皇”腊味店附近租了一个铺位,自己办了一家“东昌”腊味店。尽管两人是亲兄弟,但是毕竟同行是冤家,“东昌”创办之初规模、名气等方面都不如“八百载”,经常是“八百载”顾客盈门,而“东昌”却产品单调,少人问津。
    面对这样危险的局面,谢昌开始对经营进行全面的调整:一是想方设法地打好招牌,从与哥哥的竞争中他深深感受到招牌的威力,觉得“东昌”与“太上皇”相比,一个是“皇上”,一个是“小老板”,不但缺少霸气,还老被压着,因此他整天反复思考。一次“回南”天,他购进的一批腊鸭变得黄澄澄的,却照样卖得很火。店里的伙计脱口说了一句:“黄上黄了,还是这么好销。”谢昌一听灵感就来了:把“黄”改为“皇”,“皇上皇”的字号就是这样得来的。二是重金聘请业内高手,使自己的店铺集中了腊味、酱油、制冰、制皂、推销员等专业人才。为了找一个好的门店经理,他三次登门拜访,挖走了“八百载”的门店经理,使“皇上皇”的店铺陈列为之一新。三是加大宣传的力度,经常利用电台、报纸、广告等开展宣传攻势,不惜花巨资捐献给海珠大戏院一副前幕,让大家在看戏前就能够看到“东昌皇上皇腊味店”的字号。每年年底还采取买一斤腊味送一本印有“皇上皇”招牌的年历,增加店铺的知名度。抗战胜利后,他经常在电台做广告,如腊肠的广告词是:“想、想、想,‘皇上皇’风肠,一年一仗,任君选尝。”肥皂的广告词是:“阿伯阿伯,你件衫咁邋遢,买件‘皇上皇’擦几擦,包你雪咁(一样)白。”在街头巷尾广为传唱。我们现在去电脑市场经常看到“模特”排着队,扛着招牌在路上做宣传,其实这早就不是什么新招,因为早在70年前谢昌就让“模特”穿着印有“皇上皇”字样的衣服,挂着广告牌走街串巷,广为宣传。第四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严格控制产品质量,有了好的师傅还要有好的管理才能够生产出好的产品,他亲自负责产品的制作,选料只用猪后腿肉和肥膘肉,严格控制“三七肠”和“二八肠”的肥瘦比例,选用纯正的玫瑰露酒,一条绳、一滴水、一粒油都有严格控制,要求员工“灌得满、斟得匀、绑得紧”。广式腊味讲究酱油的“卤味”、玫瑰露酒的“香味”和风干的“风味”,他还专门从南海请来酱油师傅,自己晒生抽、老抽。由于选料纯正,工艺精细,产品很快风靡广州及珠三角市场。
    谢昌推出的“三阵”充分地体现了他的市场眼光和经营手法。腊味的制作和经营主要是在冬季大约100天的时间,行业中有“百日红,担灯笼”的谚语,就是指百日旺市一过,很多临时聘请的伙计就要挑起行李另寻生计。为了寻找度过淡季的途径,谢昌制定了一个“三阵并施,全年统筹”的营销方案,冬季叫“朱仙阵”,以火为主,全力以赴制作腊味;夏季叫“阴风阵”,以冷为主,开设冰室业务;春秋两季叫“温和阵”,不冷不热,利用腊味加工中的油料制造肥皂,三阵并举,使得皇上皇的业务长年不断。1948年先后在下九路和太平南开设分店,“皇上皇”腊味也成了老广州在秋天最盼望的秋风消息。
1956年,皇上皇也进行了公私合营的改造,海珠南路的店面被撤销,只保留了下九路的店铺,在“文革”中像皇帝这样的字样自然是要被打倒的,所以“皇上皇”被改名为“红上红”,直到1980年才恢复“皇上皇”的老字号。

■景点交通:地铁长寿路站,公汽华林寺站
摘自《大美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