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上海微谱骗了:林毅夫:“转变发展方式关键在完善经济体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1:07:03
林毅夫:“转变发展方式关键在完善经济体制”
2011年03月22日 09:43:05  来源: 新华国际 【字号大小】【收藏】【打印】【关闭】



资料图: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
日前,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就中国经济发展的前景与挑战、“十二五”规划等问题接受本网记者专访。林毅夫表示,中国经济过去30年保持高速发展,创造了世界经济史上的奇迹,如果中国能够居安思危,成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未来二三十年有望再次创造奇迹。
“加强民营经济是既定方针”
记者:在刚刚结束的中国“两会”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一项重点议题,您怎样看待中国“十二五”规划中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这一问题?
林毅夫: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多年来一直在谈的。这是—个过程,在“十二五”期间,我们要继续努力。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点在于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由市场来配置资源。当然在经济转型当中,政府要扮演一定的积极、帮助作用。如果能把体制完善,市场与政府以及企业都扮演好角色,我想中国经济在“十二五”期间,可以取得新成绩,维持快速和谐发展。
记者:许多专家学者提出,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过程中应当加强民营企业的作用,您怎样看待这个问题?
林毅夫:这是一个既定方针,“十一五”规划期间,因应对全球危机,中国采取积极财政政策,加大基础设施投入,这一过程以政府为主导。“十二五”期间,危机短期冲击已经过去,当然还有一些挑战存在,中国经济进入一个较正常的状况,民营经济要发挥更大作用。中国经济长期发展,在关系到国计民生的产业,国有企业还要扮演重要角色,但在一般的行业,还是以民营经济为主导。这是我们发展的既定方针。
资料图: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
“收入分配仍是最大挑战”
记者:去年“两会”期间采访您,您曾提到中国经济面临的最大挑战在于收入分配问题,现在一年过去了,您怎样看待中国经济面临的最大挑战?
林毅夫:最大挑战仍然是收入分配问题。这是个长期积累的问题,也是体制问题。改革要坚定,也要加大力度,但成效应是逐渐的。同时应该看到,近几年的情况还是向好的方向发展,低收入人群的工资近几年增长较快,这对解决收入分配问题会起到积极作用。
记者:去年中国农民收入增幅第一次超过城镇居民对于这一现象您如何看?
林毅夫:中国的农民农村问题的一个体现就是城乡收入差距在扩大。要解决城乡收入差距问题,农民的收入增长必须要超过城镇居民。去年是可喜表现。我们必须继续按照新农村建设的方针,加强农村生产生活有关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生产力,加大科技投入,也要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让农民与城市居民享受同样的公共服务。这样多管齐下,城乡差距就可缩小,就能实现城乡和谐发展。
“灵活宏观政策应对通胀”
记者:现在通货膨胀问题在国内外受到普遍关注,您怎样看待中国通胀压力问题以及政府的应对措施?
林毅夫:中国政府对通胀比较警惕。过去一些年,从2003年到去年,中国平均增速连续七八年超过1O%,只有2009年为9.1%。这是很高速的增长,但我们的通胀率相对还较低。这一方面因为我们经济发展过程中,生产力水平提高,物质供应增加;二是政府宏观政策上灵活,能够根据经济发展实际情况随时微调。去年12月份,通胀率达到5.1%,中国政府做出政策调整,今年2月份降到4.9%,这尽管比政策预期还高一点,但这有内外因素。5.1%的通胀率中,主要是食品、能源和原材料价格上涨,以及房地产价格上涨因素。抛开这些因素,核心通胀率只有1.7%,还是较低的。要仔细分析通胀原因,对症下药,采取必要措施。从这方面讲,中国的宏观政策从2008、2009、2010年的积极财政和货币政策调整为现在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这是应对新状况采取的新措施。
记者:目前世界经济在复苏,但速度不平衡,您如何预测世界经济的前景?
林毅夫:统计数字上看,世界经济确实复苏了,2009年下降2.2%,2010年增长3.9%,我预测2011年3.3%,但表现出来的是工业化与发展中国家发展速度不平衡,发展中国家今年可达6%,发达国家只有2.4%。发达国家增长慢主要在实体经济部门,产能过剩仍严重,失业率高。产能过剩严重的话,投资机会就较少,失业率高,消费会比较缓。这是发达国家增长慢的原因。发达国家仍占全球GDP70%,发达国家增长慢,全球经济增长会受到抑制。这是全球经济的一个大挑战。 “中国未来可再创造奇迹”     记者:您在1994年曾出版《中国奇迹》一书,预测中国经济总量在2030年左右可以达到美国水平。现在您对于中国奇迹以及中国经济影响力将会赶超美国这一问题有何新的诠释?
林毅夫:中国发展确实是一个奇迹,连续30年年均9.8%的增速,谁都没有想到,也没有理论预测到。意想不到,理论无法预测到,这本身是奇迹。它背后有经济学道理在,可以深入研究。中国改革走的是双轨制,一方面维持经济稳定,一方面放活经济活力。中国在改革发展过程中,强调市场与政府作用的结合,同时在经济发展方面,根据我们比较优势来推进产业发展。我相信,中国能够继续按照这样个经验,掌握在发展过程当中的有利因素,克服存在的问题,中国未来很可能再维持二三十年发展,再创造一个奇迹。
至于中国总体经济超过美国,只要我们维持稳定,维持发展,这样的结果是大家可以看到的。《中国奇迹》是1994年出版的,当时的预测很多人不相信。而现在,2030年中国经济整体规模达到美国水平,可能已经成为学术界共识。但对这样一个目标的实现还需要不断努力,在经济发展过程当中,要居安思危,有很多成绩,也有挑战,比如收入分配、环境、内外平衡,这些当然不会妨碍发展,但也要处理好,才会不变成发展障碍。所以在取得成绩的同时,还要随时警惕,居安思危。
记者:最近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一次研讨会上,IMF总裁卡恩说,最近这场全球金融危机不仅是经济的危机,也是经济学家的危机。在经济学家反思经济理论的情况下,一些专家也提出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为世界经济提供了独特视角。您如何看待中国智慧可为世界作的贡献?
林毅夫:这次全球危机对现有的经济理论是一个挑战,因为理论是解释现象、预测现象的,对这样一个危机,原来的理论不能预测,应对危机的不少政策建议所产生的效果并不如预期。所以对经济学家来讲,就必须根据新现象,了解其背后机制,提出新的理论。就像在上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产生凯恩斯主义。这次危机也会对经济学发展提供一个挑战,但同时也是机遇。
(两会授权发布)“十二五”规划:转变方式 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世界关注中国“十二五”——中外学者、企业家评述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十二五”六大对策促发展方式实质性转变
搜索更多林毅夫 通胀率 的新闻
世行行长说缺乏良好就业和经济机会导致西亚北非动荡
日本大地震经济损失将达十九万亿日元
欧盟同意向利比亚卡扎菲政权施加新的经济制裁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新兴经济体应警惕通胀压力上涨
新兴经济体应警惕通胀压力上涨
不要低估日本经济恢复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