袋泡茶包:侯凡凡院士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9 16:12:14
侯凡凡院士先后申请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个面上项目和3个重点项目,除第一年因缺少经验未中之外,近年来连续中了5个面上项目和3个重点项目,成功率之高令人称奇!侯院士还写了“如何写好基金申请书”等讲座课件,热心指导后进。她还是一位好老师、好医生。




侯凡凡:从养猪女兵到女院士2009-12-07 来源:南方日报   40岁读博士,45岁留学哈佛,59岁成院士
  ◎人物档案
  侯凡凡,南方医科大学(原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肾内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2006年,她的一篇题为《贝纳普利对晚期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论文,被刊载在国际顶尖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为此文配发的社论称,该循证临床试验表明“是改变我们对慢性肾脏病治疗策略的时候了”。
  侯凡凡59岁
  “评上院士,可以延长工作寿限,完成更多的临床研究,这是我最高兴的。”
  自中山医科大学眼科专家李绍珍院士2001年去世以后,广东已有8年没有女院士了。这一“空白”终于被侯凡凡填补了。
  南方医院肾内科室主任办公室,59岁的侯凡凡优雅地坐在办公桌前,接受本报独家专访。身着开襟针织外套的她,恬淡微笑,珍珠耳环别致素洁。
  从一个养猪女兵起步,当工农兵学员,40岁读博士,45岁留学哈佛,再到如今的中科院院士,这种传奇跨越让人不得不惊叹于她旺盛的生命力。
  【谈研究】
  难忘病人跪地恳请
  记者(下称“记”):这是您第三次参评院士,终于如愿了。最让您高兴的是什么?
  侯凡凡(下称“侯”):评上院士,可以延长工作寿限,完成更多的临床研究,这是我最高兴的。
  记:这么工作狂啊?您执着研究延缓慢性肾脏病进展的动力是什么?
  侯:几年前,一对中年夫妻来看病,丈夫已到尿毒症阶段,要么做肾移植,要么进行透析才能维持生命。可透析一年要10万元,夫妻俩抱头痛哭,跪在地上求我用别的方法。丈夫说,他只需要3年时间,先供完女儿上大学就好。
  3到5年的延缓,也许对一般人来说微不足道,而对病人而言,却是天大的事情。我研究的就是寻找延缓这种疾病发展成尿毒症的方法。
  记:您下一步计划是什么?
  侯:我的愿望是为建立中国的肾脏病学指南提供更多的证据。现在我国的治疗指南很大程度上还是借鉴国外资料,国内人群的研究证据很少。要有中国人自己的研究资料,才能更好地针对我国病人群的特点进行治疗。这是中国医生应尽的责任。
  下一步,希望能把防治再提前,能预测到病人患病的危险性,查明治病机制,及早进行干预;以及充分利用中草药资源等,都是我们探索的方向。
  【言行医】
  “最穷科室”20年零投诉
  记:您是医者,做科研也是为了病人。
  侯:这是我一贯观点。丁肇中说过为了诺奖去做科研是危险的;我再加一句,为了发文章去做临床研究就更加危险。我们的研究对象是病人,所做的事情关乎病人生命。
  记:听说您的科室团队创造了20年“零投诉”的纪录。
  侯:我们有原则,对病人态度不能不好;不能以行医牟利,不该用的药一样也不能用。
  记:听说你们是医院里的“最穷科室”。是否对大家太苛刻了?
  侯:有时候觉得挺对不起大家,工作量大,却收入不高。从我们科走出去的,也有不少现在是总经理、董事长,但多数人还是坚持下来了。谁让我们从事医生这个职业呢?
  【忆成长】
  每十年前进一步
  记:40年前,您还当过兵,养过猪?
  侯:1968年,我当兵自告奋勇去炊事班养猪,1969年提前提干,1970年成为工农兵大学生,进入第一军医大学学习;1979年,考入南京军区总医院接受专科深造培训;1989年,在南方医院被评为副主任医师,高级职称,这是我这个工农兵学员从没想过的;1999年,我已在哈佛留学回国,当了学科主任;今年,我当了院士。掐指一算,真是巧合,每逢“9”年就更上一层楼。科学路上每前进一步,真要花费十年光景。
  记:您曾说,作为“老三届”,你们是缺失的一代,所以特别拼命。有种焦虑感?
  侯:我们老三届,没有机会接受完整的训练,因此总感到基础不足,需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去弥补,所以从医以来,没有一天放弃过学习,也从未感到知识够用!
  记:所以您40岁去中山医科大学读博士,45岁又远渡重洋,去哈佛大学当博士后。
  侯:没错!不过那段经历很受用。在哈佛,我把第一篇英文论文交给老师时,被他改得一塌糊涂。我当时很沮丧,老师安慰我说,“你的英文写作水平比我想象的好多了。”为了快速提高英文写作能力,我就一字一句对着老师的修改版学习。做了三篇英文论文后,我心里就有底了,第四篇英文论文在国内完成,我还是找国外的老师改了一下,第五篇,我已经游刃有余。
  【讲家庭】
  落泪愧对亡母
  记:对家人会愧疚吗?
  侯:会。尤其愧对我母亲(流泪)。从小,我们母女就相依为命,她是传染科医生,她的职业精神深深影响了我。她常说医患关系不是消费者和商家的关系,责任和义务是首要。
  去年,她在南京身体不好,当时我没太注意。当弟弟打电话让我回家时,她已经不行了。至今,我仍无法面对这个事实,去南京开会,都会很伤心,触景伤情。
  记:对先生呢?
  侯:晚上病人常给我打电话,问我该吃什么药。我们家先生都已经受不了了,到别的房间睡去了(笑)。
  记:你喜欢写诗?能不能念两句?
  侯:呵呵,这是年轻时候的爱好,现在忙得连灵感都没了,很少动笔了。
  随便念两句吧:“……你和我相逢在秋季,火红的枫,金色的菊。让缤纷的色彩流进梦里,收获一份丰收的欢喜。哪怕是,你收获了我,我收获了你。”

院士侯凡凡:病人当亲人
  【阅读提示】
  她从一个养猪女兵起步,20岁成为第一军医大学的大学生,40岁读博士,45岁留学哈佛,再到如今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肾内科主任……侯凡凡在临床第一线从事医疗工作多年,为人民的健康事业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苗条、高挑,挽着发髻,针织外套整洁得体,珍珠耳环别致素洁,眼前61岁的侯凡凡端庄典雅,处处透着与实际年龄不相符的生动气质;脸上仁心医者才有的真实笑容,令人倍感亲切。
  “既然当了医生,就得当位好医生”
  作为中科院院士,侯凡凡有大量的科研、教学工作和社会活动,但她始终坚守在临床一线,对全国各地慕名而来的病人从来不分亲疏贵贱,一视同仁地认真诊治。每周出门诊,她总是从早上8点一直看到下午5点才离开诊室。她常说“病人奔波劳累找我看病,我没有理由让他们失望”!
  有一次,一位肾穿造影剂过敏的病人,突然休克,心跳呼吸全停,呕吐物从口中涌出。情急之下,侯凡凡俯身用嘴将病人的呕吐物吸出来,为抢救赢得了宝贵时间,患者的亲属感动落泪。“这是很多医生都难以做到的!” 侯凡凡的导师张训说。
  目前,南方医院为侯凡凡安排的日接诊量是40位患者。但对一些挂不上号却正在用药、有一定风险的病人,侯凡凡把他们请到自己的研究室,关心他们的治病进展;为让病人就诊更方便,侯凡凡调整了肾内科的检验位置,让它离门诊较近,尽管工作人员不方便,但是病人就诊更快捷了。
  “既然当了医生,就得当位好医生。”在侯凡凡的亲身示范和严格要求下,肾内科的医生,对病人的情况烂熟于心,他们将手机号、家里电话号都公布给病人。肾内科的梁敏教授说:“侯主任对工作人员非常严格,有时脾气急,可对病人从来没急过,和病人、家属一谈就是一两个小时。”
  “能用一种药就决不用两种,能用便宜药就决不用贵的”
  在南方医院,肾内科的抗生素使用率是最低的,也是医院里的“最穷科室”。但在2006年卫生部医院管理年活动检查中,该科被评为“患者满意度最高,抗生素使用控制最严格、医保付费患者自费率最低”的科室。
  有一次,一位已在外院透析一年的患者来到肾内科,请求侯凡凡替他修复已经堵塞的血管内瘘,以便继续接受血液透析。侯凡凡没有贸然答应他的要求,而是详细询问了他的病史,并做了认真检查,结果发现引起患者肾功能衰退的病因是肾结核,若对症治疗,患者完全可以不用透析。当她把这一诊断结果告诉病人时,病人一脸疑惑,甚至责怪她不负责任。侯凡凡恳切地对病人说:“我可以为你继续透析,但是你想想,我们为什么到手的钱不赚而要你选择药物治疗?因为你不需要透析!”一个月后,这位病人健步走出肾内科,甩掉了透析的包袱,重返工作岗位。
  侯凡凡反复告诫全科人员,能为病人节省一分钱的事我们都要去做,哪怕得不到病人的理解,甚至受委屈也要去做。在她的带领下,肾内科奉行的基本行医理念就是“能在门诊解决的问题,就不要让患者住院;能用一种药就决不用两种;能用便宜药就决不用贵的。”
  “做科研也是为了病人”
  2009年,侯凡凡被评为中科院院士。当被人问到“评上院士最高兴的是什么”时,她淡淡一笑,“可以延长工作年限,完成更多的临床研究。”
  肾功能衰竭是一种当前仍无法治愈的慢性疾病,患者只能终身依赖昂贵的透析治疗或肾移植生存。“中国目前90%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仍然得不到透析治疗,有这么多人在绝望中等待生命的完结,多么令人心痛啊!而做科研也是为了病人。”侯凡凡想通过临床研究,为改变这一现状的行动提供依据。
  肾素—血管紧张素抑制剂类药物(RASI)已被证实对早期慢性肾脏病患者具有肾脏保护作用,但传统概念认为,对于血清肌酐水平大于3.0mg/dl的晚期患者,这类药物是禁用的。这个禁区能不能闯?能不能用药物延缓晚期慢性肾脏病病情的发展?为了回答这个问题,侯凡凡带领其团队展开了耗时5年多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研究结果发现,如果应用得法,这类药物可使晚期慢性肾脏病发展至肾功能衰竭的风险降低43%,将患者进入透析的时间延缓一倍。这对减轻患者家庭的经济负担和国家的医疗卫生负担,都将是十分可观的。
  2006年,这一研究结果发表在医学权威刊物《新英格兰医学杂志》,被国际医学界评为“近年对内科学临床实践最重要的研究之一”。(记者贺林平)

南方医院侯凡凡院士入选“全国医患和谐典型人物”2011年02月11日  广州日报
  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肾内科主任侯凡凡教授近日入选全国医患和谐典型人物。记者昨天从广东省卫生厅获悉,全国共有三人入选,其中广东仅侯凡凡一人。
  “既然当了医生,就得当位好医生”这是侯院士的行医格言。记者陈安 摄
  侯凡凡在临床第一线从事医疗工作40多年。她要求身边的医护人员奉行两条铁律。
  其一,绝对不允许对病人发脾气,不管病人是否有理。对此,科室的年轻医生起初很不理解。侯凡凡开解他们说:病人的心理状态与健康人不一样,很焦虑,而且不懂医学知识。“绝大多数病人都不是特意来跟医生吵架的,因此一定要尽可能地对他们进行解释,尽可能耐心。”
  在她任内,肾内科形成了一套说服程序:如果病人不能接受医生的解释,就换由上级医生出面劝说,直至病人冷静下来。从1989年至今,南方医院肾内科20多年来没有一起医疗纠纷,保持着20年“零投诉”的纪录。
  其二,不能把行医当做牟利,不该用的药不能用,尤其是不能乱用抗生素进行预防性治疗。
  如今一些医生为避免与病人争吵,愿意按病人要求开药,侯凡凡却坚决拒绝病人不合理的“点药”行为。有一次,一位已在外院透析一年的患者来到肾内科,请求侯凡凡替他修复已经堵塞的血管内瘘,以便他继续接受血液透析。侯教授没有贸然答应他的要求,而是做了认真检查,结果发现引起患者肾功能衰退的病因是肾结核,若对症治疗,患者完全可以不用透析。
  当她把这一诊断结果告诉病人时,病人一脸疑惑,甚至责怪她不负责任。侯凡凡恳切地对病人说:“我可以为你继续透析,但是你想想,我们为什么到手的钱不赚而要你选择药物治疗?因为你不需要透析!”一个月后,这位病人健步走出肾内科,甩掉了透析的包袱,重返工作岗位。
  侯凡凡深切体会到,为病人提供最经济的治疗方案,不仅是对患者的关爱,也是对国家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支持。在2006年卫生部医院管理年活动检查中,南方医院肾内科被评为“患者满意度最高,抗生素使用控制最严格、医保付费患者自费率最低”的科室。

侯凡凡一心为患者2011-02-11  南方日报
  在医患关系比较紧张的今天,一位61岁的女医生却以她的传奇经历、仁心仁术,赢得了患者的广泛赞誉。她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广东南方医院肾内科主任侯凡凡。
  几十年来,她潜心科研,从一名养猪女兵成长为中科院院士,曾口对口为休克病人吸出呕吐物,至今经常中午扒两口盒饭就接着出诊,所在的肾内科创下连续20年零投诉的纪录。
  昨晚,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了她促进医患和谐的典型事迹。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日报等中央媒体也纷纷对她的事迹进行了宣传报道。
  南方日报:您是老三届,从一名养猪女兵成长为中科院院士,是什么精神一直支撑你?
  侯凡凡:不管我做什么事情,都有个原则——— 做了这行,就要做得最好,哪怕有时候不见得喜欢。我母亲生前希望我不要当医生,因为医生太辛苦。如果不做医生,我可以大大增加跟家人团聚的时间、照顾孩子的机会。不过既然把你推到这个岗位上,就要做好。
  南方日报:当上院士后,更多病人慕名而来,您看得过来吗?
  侯凡凡:每个病人都希望把所有疑惑想法和医生交流清楚,如果我们很快把他们打发掉,他们肯定不满意;但如果每个病人都看很久,能看的病人又太少了。肾脏病是慢性病,他们都带着厚厚的病历来,我尽可能看,在一本病历本用完以后,我会在新的上面做个小结,记录用药和病情,也能节约浏览时间。我们现在也在探索电子化和精确挂号的方案。下一步我们还会考虑开博客,普及肾脏病的科普知识。
  南方日报:病人不理解的时候,您是否也感到灰心?
  侯凡凡:灰心的时候也会有。我就遇到一个病人,早上9时许来的,早就没号了,我们给他加号。可因为病人很多,看到中午12时还没轮到他,他就一直闹。我只能让护士过来,不停给他解释。我们常跟年轻医生说,医生必须有两个本事,一个是看病的本事,第二个是跟人交流的本事。我们不是心理医生,可要有心理医生的常识。病人不理解,我们只能冷处理,让自己心情恢复,看到苗头也不能让它激化。咱们本来是照顾人的。
  南方日报:在您看来,和谐医患关系是怎样的?
  侯凡凡:看病难看病贵,老百姓就感到口袋里的钱被拿走了。其实,国民健康是最大的幸福和和谐,我们做医生的不能创造GDP,能做的是让病人感到安全、温暖、有信心。如果能实现这个目标,医患关系就是和谐的。
  贴心为患者服务用瓶盖给患者示范吃盐量
  走近侯凡凡,她典雅的容妆、温婉的气度,就让人如沐春风。她是一个执着的传奇人物:18岁入伍从养猪起步,当工农兵学员,40岁读博士,45岁留学哈佛,59岁当选中科院院士,让人惊叹她旺盛的生命力。
  在醉心科研的同时,她也喜欢朗诵童话、写小诗,在办公室挂着小患者送的画。2009年底当上院士后,她仍坚持出门诊,从早上8时忙到下午5时,中午常常是忙到1时许,简单吃个盒饭然后接着看病,一天看几十个病人,人人不怠慢。她曾为抢救一名药物过敏突发性休克的患者,毫不犹豫冲上去,口对口吸出病人口腔中的呕吐物;肾脏病人要限盐,她经常会拿着矿泉水瓶盖或牙膏盖,给患者示范每天该吃多少盐,被患者称作“贴心人”。
  为了准确评估疗效和不良反应,她和科室的医生把手机号、家里电话号甚至QQ号都公布给病人,患者可以随时拿起电话来问,感冒了、头疼了、拉肚子了,怎么办?侯凡凡卧室的枕边放着电话,由于常被病人深夜打来的电话吵醒,时间长了,她的先生只好搬到另外一个房间。
  相比对病人的无微不至,侯凡凡对亲人照顾则相当有限,这让她感到愧疚。对此,她说:“当医生就意味着把心交给了广大患者。母亲是一名传染科医生,她的职业精神深深影响了我。”
  救人授徒搞科研难忘肾衰竭病人跪求眼神
  2006年,侯凡凡领衔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轰动国际医学界的论文。国外专家评价这是“近年对内科学临床实践最重要的研究之一”,“是改变我们对慢性肾脏病治疗策略的时候了”。
  这一耗时5年多的研究,源于一次患者的跪地恳求。
  “有位男患者第一次就诊时肾脏功能已经衰竭。他听说透析每年需要6-7万元,夫妻两人流着泪跪在地上求我用别的方法治疗。丈夫拉着我的手说'要是透析,一个家就塌了,只要帮忙拖3年时间,等女儿考上大学,我死了都行’!”侯凡凡至今难忘那个患者的渴求眼神,“中国目前大多数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仍然得不到透析治疗,有这么多人在绝望中等待生命的完结,我就想,能否通过临床研究,为那些绝望的晚期肾病患者做点什么?”
  因此,侯凡凡带领团队展开了漫长而艰难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根据教科书上的说法,对于血清肌酐水平大于3.0mg/dl的晚期慢性肾脏病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抑制剂类药物(RASI)是禁用的。但是侯凡凡研究发现,如果应用得法,这种药可使晚期慢性肾脏病发展至肾 功 能 衰 竭 的 风 险降低43%,使病程延缓3-5年才发展至尿毒症。这对减轻患者家庭的经济负担和国家的医疗卫生负担,都是十分可观的。
  在侯凡凡看来,医生有“三驾马车”,一个不能少:“一是把病人治好,二是做好医学研究,三是培养医学人才。为什么要做科学研究?就是要跟得上医学最前沿。”
  尽量为患者省钱——“不能把行医当做牟利行为”
  肾内科,是南方医院出了名的“最穷科室”。因为侯凡凡1999年当上科主任后,就一直坚持给患者省钱,要求全科人员“不能把行医当做牟利行为”,不该用的药一样也不能用。
  侯凡凡说:“能在门诊解决的问题,就不要让患者住院;能用一种药解决问题,就决不用两种;能用便宜的药就决不用贵的。大家理念相同,我们就走在一起。如果赚钱为上,你就不能在我们这个科里。”在卫生部医院管理年活动检查中,南方医院肾内科被评为“患者满意度最高、抗生素使用控制最严格、医保付费患者自费率最低”的科室。
  一位在外院透析1年的清远患者来到肾内科,请求侯凡凡替他修复已经堵塞的血管内瘘,以便他继续透析。侯凡凡详细检查发现,引起患者肾功能衰退的病因是肾结核,若对症治疗完全可以不用透析。她把这一诊断结果告诉病人时,反被病人责怪为“不负责任”。“我当时说,我可以为你继续透析,但是你想想,我们为什么到手的钱不赚而要你选择药物治疗?因为你不需要透析!”一个月后,这位病人健步走出肾内科,甩掉了透析的包袱,重返工作岗位。
  “为病人提供最经济的治疗方案,不仅是对患者的关爱,也是对国家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支持。”侯凡凡坦陈,这对于在医改探索过程中的中国而言非常艰难,但医生收益要靠提高服务质量,靠优质医疗能力,而不是想尽办法在病人身上牟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