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道道 非常道mp3:马伟明院士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1 15:14:01

马伟明院士

 

        马伟明率领的科研团队与湘潭电机厂(湘电股份 600416)有着多年合作。一次协作中,马伟明了解到,我国虽然能自主生产2兆瓦级永磁直驱发电机组,但与机组配套的并网变流器却全部依赖进口,严重制约了国内风电产业的发展。

 

     没有自己的自主创新产品,技术上便受制于人。为此,湘潭电机厂不得不以每台230万元的高价从国外购买,仅2009年一年就进口300台并网变流器。

 

     马伟明决心利用多年的技术积累和团队的力量,打破外国人的技术垄断。他们费时两年多,成功突破大功率变流器的多项关键技术和设计“瓶颈”,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2兆瓦级永磁直驱风力发电变流器。

 

     经鉴定,这一“中国创造”打破了西方国家的技术垄断,为我国大功率直驱风力发电变流器技术国产化与产业化提供了技术支撑,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具有重大的会和经济效益,并在系统效率及电压谐波等指标上均优于国外同类产品。

 

 

中国电磁弹射之父曝光,堪称钱学森第二

 

 

     军中“牛人”可分成作战型的、科研型的、维修保障型的;按部门区分,海空陆二炮总装、总参、院校等,又可分出很多。要说起来这真是个“坑”,填不满。

 

     先说科研型的,把马明伟排在第一个,应该没有什么争议吧。

 

这个人牛,确实牛。十多年前,军委级别领导当面请他出任海军工程大学校长,这个很多人盼得流口水的正军级职位,却被他一口回绝。不是他清高,也不是他不给军委面子,而是他觉得自己适合搞科研,而且能干出名堂,而他去当校长不一定能干出什么名堂,而且可以当校长的人多得很。这件事突现了马明伟的性格。

 

   三年前,海军司令员吴胜利亲临海工大听了马明伟两个多小时的汇报,了解了马明伟的四大研究方向后,司令员很激动,握着马的手亲口许诺“这四大研究方向只要有一个取得重大突破,海军就要给你们记功、为你们庆功!”可见,马明伟的科研内容,不是一般的重大,而是“特别”的重大。甚至有人把这个“重大”与“两弹一星”相比,这是否过暂且不说,至少是不一般。

 

马明伟的成果很多,报道也很多,网上打入他的大名随便一搜,那些资料恐怕你一晚上都看不完。他干的什么“重大”名堂呢?一言以蔽之,就是在电机方面的,成果是系列的。从铺天盖地报道中,摘一个头一个尾,连猜带蒙说一说,欢迎懂行的补充纠正。

 

十二相整流发电机,这是上世纪末他和他的团队搞出来的,解决了困惑电机界近20年的“振荡现象”这一世界级难题。这一成果后来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这个东东是潜艇用的。他创立的三相交流和多相整流同时供电的发电机基本理论,并研制世界第一台交直流双绕组发电机系统。马团队的成果,核潜艇、常规潜艇都要用,水面舰艇也离不开。093、094、039A最终定型,与他成果分不开。总装的评价是“不仅功率密度和可靠性高,而且占用体积小”。估计下一个“全电推进”,也在他视野中了,这要成功了,“中国造”的潜艇,就不再是“山寨”,而是“极品”了。

 

他成功的故事太多了,印象很深的是一个“把某所长骂哭”的故事。说的是中船集团某所搞的一个国家急需项目,国家投给他们好几亿元经费,可磨蹭了好几年,技术瓶颈就是拿不来。而马教授团队却自筹资金,花了两年时间,就已见到了曙光。今年6月23日,在一个研讨会上,马明伟骂那个废材所长是“崇洋媚外”,指责他们:“你们总体所做不到,是因为你们不会,你们不懂就不去推进这个技术的发展,就不去用它;你们不会,我们会,为什么不要我们的帮助。”

 

马教授与那个废材所长争的,实际就是航母用的“弹射器”。那个所拿到钱后,不思进取,跟着人家亦步亦趋,搞蒸汽弹射(求稳妥倒是也可,但至少要做几个方向论证,对电磁弹射瞧都不敢瞧一眼,说废材不算过吧);马教授团队是跨越式的——直接上电磁弹射直线电机。这玩意儿,美国人都还没搞定,马团队至今也仅研制成功直线推进电机单元,还没做出全尺寸样机。因为海工大不是“计划”的承制单位,马团队能不能拿到国家给的钱还是问题。那个总体所搞得蒸汽弹射,截止五个月前废材所长被马教授骂时,还没成功。拿不到钱的,自费搞出名堂来了;按“计划生育”拿到钱的,还没见到名堂!

 

这个电磁弹射直线电机如果成功——不仅是航母,磁悬浮、电磁炮……用处多了。这大概可以与“两弹一星”一比吧。

 

 

马伟明个人简介

 

  马伟明(1968~),中国工程院院士,湘电股份独立董事。现任海军工程大学电气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电力电子技术应用研究所所长;并兼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学科评审组成员,中国造船学会轮机专业委员会兼电学组副组长等职务,是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马伟明先生曾先后获“中国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奖”、第五届中国青年科技奖、第三届中国优秀科技青年创业奖、国家十大“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奖章、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奖项,2001年获何梁何利基金奖。

 

人物生平

 

  海军工程大学教授马伟明,在很多同事和同行看来,他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年轻科学家,也是位成就非凡的将军院士:34岁破格晋升教授,38岁成为博士生导师,41岁当选中国工程院最年轻的院士,42岁晋升海军少将军衔,荣立一等功…… 他在世界上最早提出“电力集成”理论,先后攻克制约国家、军队装备发展的重大技术难关近千个,有20多项成果为“世界首创”、“国际领先”。马伟明到底有什么绝活?

 

  曾在马伟明团队担任客座教授的清华大学教授王祥珩说,一是因为马伟明带头拼命干,形成模范效应;再就是他敢为人先,敢于接手重大课题。

 

  马伟明常说,很多人水平是够的,但是胆子不够大。

 

十年攻克“不可能的妄想”

 

  “为不受制于人,核心技术必须国产化,否则,我们永远只能拴在别人的裤腰带上过日子。”

 

  有人形象地把动力系统比作现代舰船的“心脏”,心脏的好坏直接影响潜艇的生命力。据公开资料显示:自1902年以来的100多年间,美、俄、英、法等国海军潜艇共发生过434起较大事故,除战时损伤外,一半以上都与动力故障有关。

 

  过去,我海军潜艇电机设备主要依靠进口,严重制约海军战斗力建设。“为不受制于人,核心技术必须国产化,否则,我们永远只能拴在别人的裤腰带上过日子。”面对国外的技术封锁,马伟明态度坚决。

 

  舰艇体积重量有严格限制,怎样在这种情况下提供高品质、大容量的交直流电力,一直是世界各国海军致力追求的目标。经过研究论证,马伟明在国际上率先提出电力集成的技术思想,即用一台电机同时发出交流和直流两种电。

 

  用一台电机同时发出交流、直流两种电?当时,国内外电机界都认为,这是“不可能实现的妄想”。

 

  然而经过十年的艰苦攻关,马伟明创立了三相交流和多相整流同时供电的发电机基本理论,攻克了这类电机电磁参数计算等关键技术,成功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交直流双绕组发电机系统,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2002年,交直流发电机工程样机通过鉴定,正式生产装备部队。从此,我海军新型潜艇有了一颗坚强的“中国心”。

 

  经过科技部专家组多轮严格评审考察,“双绕组发电机供电系统”已被正式确定为201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你不懂,我可以免费教你”

 

  马伟明的性格特立独行,那就是尊重科学,不崇洋媚外,不迷信权威。

 

  马伟明时常告诫研究所的成员:不要崇洋媚外,要尊重科学。马伟明在这个问题上身体力行。

 

  十多年前,我国从某国引进的一大型装备发电机系统发生重大故障。上级命令马伟明团队部分人员前往现场参与事故鉴定,并授权马伟明为首席专家,参与中方代表团与外国代表团的谈判事宜。

 

  经过现场勘察,马伟明和他的老搭档刘德志很快就给出了结论:发电机设计先天不足,责任完全在对方。

 

  但对方矢口否认中方结论,并指责中方违反操作规程。在他们的代表团里,10人中有8人拥有总设计师、总工程师头衔,他们强硬地表示,中方并无发电机设计图纸,无法从本质上提出反驳证据,“你们所说的一切,只不过是主观臆断而已!”

 

  然而,马伟明立即摆出了一张比对方大10倍的图纸。原早在谈判之前,马伟明和同事经过多次模拟试验,已经得到核心数据,并绘出了设计图纸。“天哪,太不可思议了!这张图纸和我们设计的图纸完全一样!”一位外方专家禁不住喊出声来。尽管如此,他们仍然说:“你们的理论太离奇,我们听不懂!”

 

  见对方如此强词夺理,马伟明回应,“我们是在讨论科学!你不懂,我可以教你!”一旁的翻译觉得有点震惊,久久没有张口。

 

  “照直译!”马伟明说,“再加一句:我分文不收,免费教!”

 

  正如同事所说,这件事很“提气”,这正体现了马伟明特立独行的性格,那就是尊重科学,不崇洋媚外,不迷信权威。

 

“培养人才要舍得花大价钱”

 

  哪怕是花数十万,甚至百万、千万的实验设备,只要是科研需要,人才培养需要,即使借钱也在所不辞。

 

  马伟明带领团队的科研经费动辄千万,但他表现得非常“抠门”:曾为一张打印纸而恼火,规定“非本所人员不得到本所打印”;出差在外,能坐火车不坐飞机,能坐硬卧不坐软卧;非急事不得坐飞机,未携带涉密资料时一般不坐软卧……

 

  但是,在人才培养方面,他却大方得很。“不舍得大手笔投入,那是培养不出大人才的!”哪怕是花数十万,甚至百万、千万的实验设备,只要是科研需要,人才培养需要,即使借钱也在所不辞。

 

  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硕士研究生赵治华调入马伟明团队后,马伟明为他投了不止1000万的科研经费。然而,前3年,赵治华没有搞出一个课题,没出一个成果,没发表一篇论文。一些人开始认为这个小伙子可能水平不行,但马伟明并未放弃。

 

  三年未鸣,一鸣惊人。第4年,赵治华发表了第一篇论文,就立即在国际上引起轰动。现在,赵治华已经成长为重点实验室电磁兼容研究方向的首席专家。

 

  对于人才,马伟明有自己的观点:“培养人才,我不着急看一时的成功或失败,我要看这一年你是不是穷尽了所有可能的办法。只要你努力了,即便结果是失败的,我仍然会给你很高的分,用你的努力来给你定岗位津贴。”

 

  清华大学教授王祥珩在担任马伟明团队的客座教授期间,曾经算过一笔账:自马伟明当选院士以来,为培养人才花费就以亿计。他连连感叹,“你们为了培养人才,真是花血本啊!”

 

“我想做学问,对当不感兴趣”

 

  “盯着名誉,科研之路注定不会走远;盯着权力,科研大门必将你排除在外。”

 

  常言道:学而优则仕。这个道理在马伟明这里一点都不灵。上世纪90年代末,马伟明还只是一名崭露头角的教授,还没有当选为院士。但一位了解他的高层首长视察学校时,却点名要见他。首长告诉他:“组织上要选拔年轻干部担任校领导,经过考察,你是重要人选。如果你愿意,准备任命你为副校长。”首长还进一步交底:“有机会再接任校长。”

 

  “我想专心做点学问,对当不感兴趣!”马伟明平静地表示婉拒。得知此事后,有人说马伟明“不识抬举”,还有人说马伟明是典型的智商高“干傻事”,到手的高厚禄都不要,你还想追求什么?

 

  任由外界评说,马伟明仍然埋头做他的学问。正如马伟明自己的一句“名言”所说,“盯着名誉,科研之路注定不会走远;盯着权力,科研大门必将你排除在外。”

 

个人语录

 

  我们不是比别人聪明,而是比别人勤奋。一年365天,我们没有星期天,没有寒暑假,连过春节都只休息1天,基本天天在搞,1年顶别人3年。

 

  对一些高科技,不少人首先问西方发达国家有没有。西方国家有了,我们才搞。没有,便认为你是疯子、骗子,我就偏不信这个邪。

 

  ——马伟明

 

 

世界电器领域的“中国骄傲”

 

   ——记中国工程院院士、海军工程大学教授马伟明

 

     2010-10-11 11

 

 

  他,为科技强军而领跑

 

 

  新华网武汉10月9日电题:他,为科技强军而领跑——记海军工程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马伟明

 

陈万军、曹金平

 

海军工程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马伟明领衔科研团队,长期致力于舰船综合电力技术原始创新研究,承担国家和国防重大装备重点课题40多项,获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发明专利40多项,20多项关键技术成果居世界先进水平;所有创新成果全部应用到我国自行研制的作战舰艇。马伟明先后获国家“十大杰出专业技术人才”“中国青年科学家奖”“国家发明创业特等奖”及“当代发明家”等荣誉称号,他领衔的科研团队获“国家创新研究先进群体”。2002年7月,中央军委为马伟明记一等功。

 

“科技强军,不能总是跟在别人后边追赶,必须站在领跑行列”

 

上世纪末,我国研制新一代常规潜艇,需要装配高效能的十二相整流发电机。当时,我国在这一技术领域还处于空白状态,只能从国外进口。马伟明率领科研团队历经13年攻关,突破8项关键技术,研制成功国产十二相整流发电机,填补国家空白,装备多艘潜艇,这一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我国从国外引进的十二相整流发电机,一直存在“振荡现象”,影响潜艇安全。然而,这是一个困惑电机界近20年的世界级难题,就连原创的某国公司也未能查明其机理和找到解决的办法。马伟明经过上千次试验、数万组参数分析计算,在世界上率先建立了发现“振荡现象”的“判据公式”,在这个基础上,历经1800多个日日夜夜的拼搏攻关,成功解决了“振荡难题”。当这一成果通过国家专利局公布于世后,某国公司总裁请求马伟明帮助他们解决“振荡”后遗症,并通过官方渠道正式提出购买马伟明的发明专利。不仅如此,这家公司还破天荒地将对外严密封锁的电机设计图纸交给马伟明,请求帮助审查。

 

马伟明承担的科研课题,一半是国家处于空白的尖端课题,一半是有关科研单位不愿承担的“风险课题”。不少人劝他多干一些不怎么辛苦、出成果快、风险小的课题。马伟明却说:“经得起名利诱惑和风险考验,是起码的科研境界。”

 

进入新世纪,我国研制新一代潜艇时,面临难以逾越的一大难题,就是要研制出大容量高速发电机,而当时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国家搞出来。马伟明主动请缨,率团队历经7年攻关,跨越7大风险,在世界上率先研制出了大功率高速电机,既降低了舰船发电系统的体积重量,又减小了震动噪声,大大地提升了潜艇的隐蔽性。

 

在另一型潜艇的研制中,马伟明花了近12年时间,研制出可同时发交流电和直流电的“交直流双绕组发电机”,这一国际首创成果,使我国新型潜艇运行安全得到了可靠保证。

 

“科技强军,不能总是跟在别人后边追赶,必须站在领跑行列。”马伟明的目光始终紧盯高科技前沿。

 

舰船综合电力系统是舰船由机械推进向电力推进转变的一次技术革命,是发展“智能舰”的基础条件,是实现舰艇隐身、降低油耗、动力设备模块化和新概念武器上舰的重要手段。

 

为填补我国在这一技术领域的空白,从2000年开始,马伟明组织科研团队,联合国内10多家科研院所和军工企业,展开一系列课题攻关。经过10年的不懈奋斗,在发电模块、推进模块、全系统集成模块等6大关键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完成了大功率推进电机、大功率变频推进系统的设计与试制,突破了制约综合电力系统装舰的“瓶颈”技术,使我国全电化舰船关键技术向前跨越了20年。

 

某型舰船特种电力技术,目前只有个别发达国家掌握。马伟明率课题组集智攻关,提出了具有当今世界先进水平的设计方案。然而,没有人相信他们能搞出来,原因是我国在这方面技术积累不够。对此,马伟明横下一条心:“哪怕少活十年,也要攻下特种电力技术难关!”

 

经过5年的不懈冲刺,马伟明带领项目组完成了样机研制和试验的全过程,43项关键技术全部被攻克,申报国防专利32项。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7位院士在对这一重大成果评审时激动不已,认为这项重大关键技术的突破,其意义不亚于“两弹一星”和载人航天。

 

“在科研创新上,个人的本事再大,顶多是个‘单打冠军’,而我们国家最急需的是‘团体冠军’”

 

近20年来,马伟明领衔的舰船电力电子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既搞出了30多项国家和军队顶尖级科研成果,又培养出80多名电机、电磁兼容、电力、电子技术学科的专家级人才,平均年龄只有33.5岁。

 

马伟明不肯在任何单位兼职,却乐意担任国内多所名牌大学的兼职教授,他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发现好的生源,为国家培养“种子选手”。在马伟明领衔的科研团队中,有40多名教员、教授,80多名博士、硕士研究生,分别来自清华、北大、浙大、武大、上海交大、国防科大等15所名牌高校,在马伟明的指导和培养下,他们已成为我国10多个技术领域的专家人才。

 

为了培养出一流人才,马伟明不惜一切代价。他规定所里的博士、硕士研究生,既可以参加老师的课题,也可以自己提出课题,只要研究需要,要经费给经费,要设备买设备,要保障给保障。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硕士研究生赵治华被马伟明调来后,从事电磁兼容课题研究。然而,连续3年,赵治华没完成一个课题、出一个成果、发表一篇论文。“不要急于看成果,就看他努力了没有,探索了没有,发现了没有。”马伟明一直支持赵治华。第4年,赵治华发表了第一篇论文,立即在国际上引起轰动,现在他已是我军电磁兼容研究方向的专家。

 

马伟明认为,没有尖端人才出不了尖端成果,没有尖端课题出不了尖端人才。近20年来,马伟明带领着科研团队总是向尖端科研冲锋,而他总是放手将年轻人推到一线担当重任。

 

王东7年前是马伟明的硕士研究生,年仅23岁的他就被马伟明推荐为高速发电机的主设计师。开设计方案评审会时,由他向专家做主报告。专家们一看上台汇报的是个满脸稚气的中尉,既吃惊又怀疑,但设计方案却做得无可挑剔。经过7年的摔打,王东不仅成为海军工程大学最年轻的副教授,而且成为国内电机界后起之秀。

 

为了鼓励年轻人大胆创新,近10年来,马伟明从不在他领衔的科研成果报奖时署名,全部让给年轻人。不仅如此,每年都有大量科研成果推广应用,马伟明坚持将技术无偿转让工业部门,不收技术转让费,在他看来,在科研创新上,只有国家利益,没有团队和个人利益。

 

正因为如此,从2005年开始,马伟明领衔的科研团队,成为我国电工领域唯一一个连续6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创新群体资格认证”。

 

马伟明说:“在科研创新方面,个人的本事再大,顶多是个‘单打冠军’,而我们国家最急需的是‘团体冠军’。”

 

“如果我现在不拼命,国家选我这个最年轻的院士有什么意义”

 

2001年,41岁的马伟明当选中国工程院最年轻的院士。

 

“我们这代年轻教授赶上了国家科技创新的好时候,但谁也无法抗拒生命短暂的自然规律,只要稍为歇口气,别人就会跑到我们前面去,必须趁我们现在还干得动,再拼个10年、20年,出一批世界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培养一批在国内有影响的学科带头人。”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马伟明在挖掘自己生命潜能的同时,也在向生命的极限挑战。

 

2007年5月,马伟明的父亲患癌症从江苏老家到武汉动手术。一周后,父亲见儿子每天忙得连跟自己说话的时间都没有,就直接来到马伟明办公室。忙得不可开交的马伟明一见父亲:“爸,我下午出差,有事中午回家吃饭的时候再说。”父亲火了:“我老了,命不值钱。可你还年轻,你看看自己的脸色比我这个癌症病人还难看,谁给了你多大好处让你这样玩命?”

 

马伟明也火了:“谁也没有让我这样干,我干得是自己喜欢干、愿意干、也必须干的事!”

 

20年来,每年都有马伟明的科研成果鉴定会。每次鉴定会,专家们都为马伟明的身体担忧。马伟明的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郑逢时教授语重心长地对他说:“我不担心你在学术上超过我,只担心你的身体还能坚持多久?!”

 

两年前,马伟明到北京出差,海军机关领导见他面容憔悴,当即强行留下他,送他到海军总医院检查。全面体检后,1.76米的马伟明体重仅51.5公斤,10项生命健康指标中有7项不合格,有些指标只有正常值的一半。海军工程大学、海军机关每年都安排马伟明疗养,可他一次没去过,就是住院也是三天两头回去加班或出差,他长年累月都是边吃药边工作。

 

马伟明的助手刘德志给他算了一笔时间账:以每天8个小时工作量计算,他每年的工作量相当于正常人的1.5倍。按他目前承担的科研任务,就是再过10年他也挤不出一个休息日。

 

马伟明从国外回来,一下飞机就直奔试验室解决技术难题;在医院打着吊瓶,听说部队有难题要解决,拔掉针头就走;每年除夕晚上6时回家,初一10时到试验室已成为工作习惯;儿子7岁时,父子俩呆在一起的时间加起来不到一个月,唯一一次给儿子带回的礼物,是出差时飞机上发的一盒点心。

 

2009年6月,马伟明腰肌损伤不能站立,连续4个晚上让人把他抬到试验现场,躺在椅子上指导课题组成员解决难题。

 

“如果我们不能在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那国家还要我们这些院士有什么用?”马伟明说,“如果我现在不拼命,国家选我这个最年轻的院士又有什么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