衬布复合:大风歌(上)_第五章 在劫“可”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14:51:16

第五章  在劫“可”逃

刘邦依仗楚怀王熊心的支持获得了西入秦关的通关卡,历时一年,早于项羽两个月进入咸阳,成功灭秦。一时松懈下来的刘邦陶醉在楚怀王“先入定关中者王之”的许诺之中,贸然接受了谋士“急使兵守函谷关,勿内诸侯军”的建议,企图阻止项羽以及其他诸侯入关,以便自己在关中顺利称王。刘邦的这一举动将会引发各路诸侯尤其是项羽怎样的反应呢?

怒了,战了

汉元年十一月,也就是刘邦在关中发布“约法三章”的时节,巨鹿之战大获全胜的项羽率领四十万诸侯联军浩浩荡荡西进。当他率军到达函谷关时,只见关门紧闭,关内重兵严守,接着又得知刘邦已经先于自己进入函谷关,并安定了关中。项羽勃然大怒,派猛将黥布等人强行冲关。毕竟实力悬殊,守军不多时便被击溃。

十二月中旬,项羽到达戏水之西。刘邦此时仍驻军灞上,两人还没机会打照面。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向项羽密报,说刘邦想称王关中,并计划让子婴担任丞相,而且还要将秦宫中的全部珍宝美女据为己有。

项羽顿时火冒三丈,气不打一处来。这时候,范增上前对项羽说:刘邦这个人过去贪财好色,但入关后财物不贪,美色不近,说明他野心勃勃志向高远啊!我找人看了看刘邦头上的气,说是好得出奇,形若龙虎,艳如五彩,乃是天子之气!得赶紧把他降住,千万别错失良机!

项羽本来就怒火难平,听了范增这番话,更加坚定了要消灭刘邦的决心,于是下令:第二天早上让兄弟们吃好吃饱,替我灭了刘邦那小子!

随着这声令下,一场大战迫在眉睫。而此刻,刘邦正在大营中做着关中王的黄粱美梦,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一场灭顶之灾正朝自己步步逼近。

项羽的决定其实并不突然,不能说双方生来就是死对头,但积怨已久是有目共睹的。两个人原本不在一个空间体系却被命运强扯到一块儿共伺一主,那种明争暗斗的纠结和成王败寇的野心,岂是一般人能了解的呢!这次刘邦唐突地驻兵函谷关,一不小心提前点燃了导火线,迅速激化了两人之间的矛盾,这从项羽两次“大怒”的强烈反应中不难看出。

函谷关前第一次“大怒”,项羽怒的是刘邦不但抢先进驻了关中,还把自己给挡在了关外。对于项羽来说,在这两个表象背后深藏着三个深刻的本质问题:一是自尊受伤;二是怀王伤痛;三是破坏战略部署。

先说自尊受伤。

巨鹿之战大败秦军之后,前来救援的各地义军将领对项羽佩服得五体投地,项羽亦因此而成为“上将军”,天下诸侯都尊项羽为盟主。可谓威风八面叱咤风云!项羽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不但渐渐习惯天下诸侯对他的唯命是从,还越来越享受。在他眼中,刘邦应当和其他诸侯一样毕恭毕敬才对!没想到刘邦一点面子也不给,硬是让项羽吃了个闭门羹,这的确很丢脸,项羽能不恼羞成怒?

再说怀王伤痛。

刘邦抢先入了关,驻兵函谷关意在向世人昭示:按照“怀王之约”,只有自己才有资格做这个关中王。这难免会让人觉得有故意挑战之嫌。谁都知道项羽对楚怀王的处处压制已隐忍多年,北伐之时杀宋义就是给要熊心一点颜色看看!项羽的内心独白其实都写在脸上,老子拼死拼活歼灭了秦军两大主力,难道还抵不上一个“怀王之约”?关中王岂是怀王说了算的?你刘邦也太不识时务了!

三说破坏战略部署。

项羽入关之前已封章邯为雍王,负责管辖咸阳以西地区。这说明什么?说明项羽对灭秦后如何分封天下诸侯是有通盘考虑的。封章邯是一个试验也是一个示范,给众诸侯吃颗定心丸。而项羽封章邯为雍王时,说的是“王关中”而非封章邯为“关中王”,此处用心绵细,既笼络了章邯,又不让章邯坐大,为以后省去不少麻烦。在项羽的城市规划中,关中之地将被分为几个片区,是为了避免出现一人独大的局面,以免危及自己盟主地位。刘邦想做关中王的野心不是一天两天,项羽也不是不知道,但这次刘邦如此大胆地付诸行动,已然严重触犯了项羽的既定战略部署。

人非圣贤。面对这样的状况,料谁都会心中不爽一阵。至于这些情绪该不该表露在外,那就需要顾及身份地位以及场合。虽说项羽把怒气全都写在脸上是其秉性所致,但这样的举动发生在诸侯盟主身上的确不妥。

刘、项二人曾经在反秦斗争中互为盟友,为着共同目标而奋斗;秦帝国覆灭后,两人关系悄然转化,成为相互对立的两大军事集团,毕竟各自的利益需求有着根本性的冲突。

从宏观历史学的角度来看,刘项之争在所难免。刘邦再怎么针对项羽也都有合理之处,而同样,消灭刘邦对项羽来说是迟早的事情。当然,沉浸在巨鹿之战大胜之中的项羽对眼下态势发展的认识横竖达不到这个高度!他仅仅因为自尊受伤、怀王伤痛,又被刘邦破坏了自己战略而随性“大怒”,这说明项羽的政治思想水平有待提高。

项羽到达戏水之西的鸿门后,刘邦左司马曹无伤的密告引发了项羽第二次“大怒”,并促使项羽立即决定发起战争。如果说项羽前一次“大怒”是随性,那么这第二次“大怒”就太过任性,不计后果!

曹无伤的告密让项羽下决心与刘邦诉诸武力,诉诸武力解决问题本来并没有错,错的是这个决定的基础太脆弱:刘邦要当关中王,要将秦宫珍宝美女都据为己有,要任用子婴为丞相,在项羽看来这都是刘邦太自以为是冒犯了自己,却并没有意识到引发两人关系变化和各种表象冲突的根本原因是利益对立,这才是致命的问题。

浇灭怒火的方子

项羽决定和刘邦一争高下,如果真能打起来,或许中国的历史将会被改写。然而这一决定最后无疾而终。

为什么没有打起来呢?因为刘邦熄灭了项羽的一腔怒火。

刘邦究竟用了什么方法让怒火冲天的项羽冷静下来呢?这就要感谢关键时刻蹦出来的一个人,他的出现简直就是救了刘邦的命。

此人便是项羽的叔叔(季父)项伯,时任项羽的左尹,也就是左丞相。项伯听闻项羽的决定之后,连夜赶去刘邦大营找张良,他不是想通风报信,只因张良与他是生死之交。项伯是知恩图报之人,一心只想要救张良于水火之中,情急之下也顾不得那么多了,直奔刘军大营而去。

项伯来到张良帐中,将项羽第二天一早就要动手的消息和盘托出,然后让张良赶快跟自己走,免得到时候跟刘邦一块儿葬身战场!项伯此举并非有意泄露项羽军事机密,而是有一种信念在支配着他:知恩图报!项伯夜入刘邦军营目的是救出张良,不让张良跟着刘邦一块儿完蛋。一旦明早大战开始,刘邦在劫难逃!张良也在劫难逃!

张良听完,心里咯噔一下,但依然佯装镇静。他对项伯说,我是替韩王护送沛公入关的,今天沛公有难,我要是只顾着自己逃跑不就成了不义之人吗?那怎么行!我必须把这件事告诉沛公。

张良这番话颇有讲究,打出“义”字旗号,令项伯无言以对。项伯救张良是出于“义”,张良通知刘邦也是“义”,项伯不得不妥协,同意张良将这个绝密情报告诉刘邦!从两人这番你来我往之中不难看出,张良的确比项伯高深莫测许多,他看出项伯只认个人之“义”而不顾集团之“利”的糊涂人,便以此攻心,顺利拿下。

就这样,刘邦提前得知了项羽的大战计划,好歹还有点时间来酝酿化解的招数!刘邦实在没有想到项羽真会痛下狠手。自己一时糊涂,竟然忽略了项羽这只出山猛虎!现如今,人家项羽不跟你玩约定,要跟你玩实力。

面对突如其来的毁灭性打击,几乎一路顺风顺水的刘邦被狠狠地打了一闷棍,急吼吼地问着,怎么办呢?怎么办呢?其实此时张良早已心中有数,但他并没有立即直抒己见,而是皱着眉头问刘邦:谁给您出的扼守函谷关,不让诸侯入关的馊主意?刘邦急于得到张良的解危之策,所以毫不隐晦地“招供”自己是听从鲰生的主意。

张良又问,您觉得自己这点兵力能抵挡得住项羽吗?此话一出,空气瞬间凝固,刘邦深觉难堪,沉思了一会儿,不得不承认,我不是项王的对手,那现在该怎么办呢?

这两问,表面上看来是在了解情况,实际上是在引导刘邦认清形势:项强、刘弱是客观事实。

张良见刘邦已有悔意,这才娓娓道出破敌之策:你去告诉项伯,说你刘邦不敢背叛项王。张良的应急之策,概括一下就是四个字:政治欺骗!缩简为两个字就是“欺骗”!说白了就是一个字:骗!

不就是“骗”吗,刘邦心领神会,没再多问。骗人他是不用人教的,老练得很呢!刘邦定了定神,突然问张良说:你怎么会有关系如此深厚的旧交呢?张良从容地解释道:我和项伯在秦朝的时候就是密友。有一次,项伯杀了人,犯下死罪,我设法救了他。所以,如今他看我有了危难,便来救我。

刘邦的这番问话看似突兀,其实不然!刚才刘邦急得跳脚,那是真蒙了,一心只想着该如何应对危机,脑子里想不了别的。现在有了对策,心里安稳不少,便将事情前前后后细细琢磨了一番。在刘邦看来,大战在即,项伯夜闯敌营,将绝密军情通告张良,这实在不合情理,其中必有隐情。由此可见,刘邦的政治警觉性是很高的。

刘邦幸运地提前得知即将到来的重大危机,并从张良那里得到了化解之法,那么,他将如何开展这场危机公关呢?

危机公关

刘邦对张良的回答并没有提出异议,而是转移了话题,将重点放到了项伯身上。他问张良,你和项伯谁的年龄大?张良说,项伯比我大。刘邦说,赶快替我请项伯进来,我会像对待兄长一样接待他。张良随即将项伯引入。项伯一进来,刘邦便举杯向他敬酒,祝福其身体康健,并结了儿女亲家。

刘邦心里很清楚,这次的危机公关有两点很关键:一是项伯,二是欺骗。一句话,利用项伯,欺骗项羽。只有项伯能在战前见到项羽,他刘邦必须得先忽悠住项伯,才忽悠得了项羽。

刘邦第一次见项伯便约为婚姻!这里面必须得说说约为婚姻的过程了。究竟有多少个环节,我们可以粗略理一下:一是双方相识;二是了解对方有没有儿女并询问年纪和婚配状况;三是介绍自己儿女的情况;四是提出婚配儿女的建议;五是促使对方允诺。刘邦究竟用了多长时间来考虑呢?项伯通风报信这件事是在一夜之间发生的,那可想而知,刘邦考虑的时间不会长。见到项伯,刘邦敬敬酒、聊聊天就能把敌我关系搞得融洽到结为亲家,真是匪夷所思!刘邦、项伯结为儿女亲家一事,非张良所教,乃刘邦原创。了不得!两个人第一次见面就结为儿女亲家,而且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能不是奇迹吗?且不说古代那些繁文缛节,就是搞清对方子女的情况,那也不是三言两语能完成的啊!刘邦这套与生俱来的本事项羽没有,而且也学不来。能大能小,能屈能伸,能远能近,能亲能疏,这就叫随机应变!

这样的博弈中,谁认真了,谁就输了。约为婚姻这事儿最后自然是打了水漂。事实上,项羽自杀后,项伯被刘邦赐姓刘,封为侯。刘邦当了皇帝,缄口不谈所约婚事,项伯再笨,也不敢有半句怨言,谁敢强攀皇亲啊?这就叫此一时彼一时。

既然拉近了关系,还结成了亲家,刘邦就可以通过项伯给项羽一个说法。这个说法的关键是要解释自己为什么要驻兵函谷关,当然,刘邦的说辞自然不会是事情真相。刘邦对项伯说,我入关之后,一样东西都不敢动。登记官吏、百姓户口,封存仓库,只等待项王入关。我派人封闭函谷关其实是为了防贼,同时随时应对一些突发事件。我和我手下的人,都日夜盼望着上将军赶快到来,又怎会有叛逆之心呢?希望您代为向项王解释解释,不枉我一片赤诚之心。

实际上,不取关中财宝本来是为了争取民心;登记户口、封存仓库本来是为了维护社会秩序;派兵驻守函谷关本来是拒诸侯于关外,现在这一切都被刘邦巧舌如簧地说成是为迎接项羽入关而作的准备,自己只是暂时为其守卫而已,绝对没有背叛项羽的意思。

这番话被刘邦说得情深意切,项伯很是受用,对刘邦这套说辞深信不疑。项伯是个单纯的人,他心想,刘邦既已与自己结为儿女亲家,没必要对自己撒谎,再加上刘邦的解释听上去的确有理有据。而在刘邦看来,对于上述事情自己从未公开表态,现在项羽和诸侯们所闻之事都是旁人之言,只要自己死不承认,别人也不能拿他怎么样。

刘邦这段即兴表演用心良苦,当然也效果显著。第二天的鸿门宴上,项庄拔剑起舞意在沛公,项伯亦步亦趋以身相护。项伯俨然已经认定了这位“未来亲家”,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救了刘邦一命。这就是政治,服务于现实利益的政治!

项伯认为凭借这番话足以“说服”项羽,临走时特地嘱咐亲家公刘邦说,明天一早千万别忘了亲自到鸿门向项王解释一下。刘邦暗爽,大功告成,口中连连答应“诺”。

项伯回到项羽大营之后,赶紧去见了项羽,把自己在刘邦大营所见所闻之事都详述了一番,还特别强调说:如果刘邦不先入关灭秦,大将军您怎么能如此轻松地入关呢?刘邦立了大功,我们现在却要灭他,这实在是不仁不义的作为啊!不如趁这个机会好好招待一下他,缓和下双方关系。万万没想到,项羽听后竟欣然同意。

事已至此,倒是愈发微妙起来。项伯这一夜在两个大营之间的一来一往,凭空给项羽引来了灾祸,项羽竟浑然不知。至此,事情还尚存一线挽回的余地,最终决定权依然在项羽手中。只要项羽坚持己见,刘邦几乎就只能坐以待毙。可项羽偏偏如此轻信项伯,令人哭笑不得。

就在几个时辰之前,刘邦缓过神来之后还知道问张良一句:“君安与项伯有故?”而此时项羽却对项伯一系列离奇举动毫无怀疑,显然脑子里少了这一根筋,真是可惜之前白白怒了两次。

项羽这般轻率大意,根本原因在于他还没有意识到刘邦已经成为自己的最大政敌。是的,不是将要,不是正在,而是已经。但凡有点心眼,有点全局观的人,都绝不会容忍项伯夜见张良、刘邦,绝不会轻信“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的说辞,绝不会接受“善遇之”的狗屁建议 废话少说,直接开打,这才是项羽应该作出的正确选择,可项羽一不追究项伯通敌,二不询问他与张良的干系,三不与人商议就擅自取消了第二天的军事行动。看来项羽终究还是会拘泥于世俗的“义利”之见,无法正确判断分析秦亡之后的天下大局,无法正确看待和处理与刘邦之间的关系

历史走到这个特殊时刻,还为项羽保留着最后的机会,第二天一早他便能见到自动送上门来的刘邦,到时候又会是怎么样的一番局面?刘邦还将怎样当面忽悠项羽呢? 请看下一章:《命悬一线的一顿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