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服染上墨汁用啥洗掉:4天跌掉300点 做空中国股市有预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1 09:29:41
本轮暴跌有两个特征:一是巨型蓝筹的诡异上涨;二是利空版本的多样化。
  中国石油(601857.SH)、中国石化(600028.SH)、工商银行(601938.SH)上周以超乎寻常的上涨给此轮下跌增添了不少神秘色彩。而深究它们的上涨逻辑,却显得混乱不堪。
  揭秘最佳电子商务平台 秘闻!行情近期可能发现大逆转 机构资金流向已发生巨变! 主力资金正密谋全新布局!
  比如,工商银行的异动被不少市场人士归结为配股,但同样配股的建设银行(601939.SH)却几乎原地踏步。
  此外,11月12日的暴跌被传因为印花税、加息,11月16日的传闻演变为发改委准备调控农产品价格、明年会大幅压缩信贷等。
  “这么多的传闻其实指向都一样,国家准备调控流动性,这无疑将本次行情的基础彻底破坏。”上述私募说,一般来说,CPI数据在4%~5%之间的时候国家就会出手调控。
  个人预计11月CPI还会创新高。本次上涨和基本面没有什么关系,仅仅是资金推动的,紧缩资金就是收紧行情向上的空间。
  业内人士分析,上述特点结合本轮涨跌能透露出一些端倪:一、市场里有一股不明巨额资金;二、这股资金规模相当大,可以随便拉抬巨型蓝筹;三、这股资金准备撤退。
  最大嫌疑:国际热钱
  对于这股资金的构成,广州证券策略部经理张广文早在行情之初便表示:“基金仓位普遍过高,因而主要来自国际热钱和游资。”
  10月8日,也就是行情之初,浙商证券基金研究报告称:“股票型基金的平均仓位已经达到87.47%,逼近2009年末88%的最高水平。”这说明大盘的放量上涨,是在基金高仓位的情况下形成的,那么必有一股非基金的资金流入到股市中来。
  另外,早前央行发布数据称,10月份居民存款减少了7000亿,“鉴于国家正在调楼市,那么这7000亿很有可能进入了股市。”上述私募说,但该部分资金的趋向性较为分散。
  以中石油11月11日与12日的市场数据来看,两日成交额44.26亿元;工商银行15日成交额为42.95亿元,如此巨额的资金青睐两个A股权重最大的股票,说明资金趋向性高度一致。
  不过,也有分析人士指出,此轮暴涨暴跌应该是多重因素叠加的结果,涨是因为流动性相对过剩且国际市场普涨带动,而跌也是来自于前期上涨过多,有回调需求,此外宏观政策收紧也是一个触发因素。所谓热钱或许只是其中的一个作用力而已。
  -----------------------------
  投机资金加速撤离 “组合拳”诱骗散户进场
  今非昔比。11月16日,上证指数跌破2900点,收于2894.54点,跌幅3.98%。一个月前的10月15日,上证指数上扬3.18%,正好突破2900点,那时还是牛意十足。
  A股努力一个月的成果,短短三个交易日,便付之一炬。而沪深300和深成指则回到更久以前。
  “不得不说,这波调整很诡异。”16日盘后,深圳麦盛投资研究总监肖雄文称,本月12日的急挫和16日的跳水,前一个交易日都有大蓝筹股被拉高的繁荣景致。
  11月11日,石化双雄尾盘突然拉高,又突然跳水,成为11月12日大跌的伏笔。
  而15日,工商银行(601398.SH)尾盘飙涨7%,带动深沪指数双双翻红,而次日,市场没有惯性反弹,午后突然变盘并逐波走低。
  虽然工商银行的拉高有其配股因素,但是无巧不成书。而记者调查的结果显示,这次调整背后,有着各类机构的魅影。
  机构在撤离
  实际上,每一次A股下跌,机构们都可以找到各种消息面的理由,这次也不例外。
  比如,在分析全球宏观环境与A股的关联时,诺安基金认为,从美国公布的经济数据看,失业率居高不下很可能会拖累美国,乃至全球经济的复苏。加上爱尔兰债务危机等,显示出全球经济困境仍然未能过去。全球投资者的担忧引发资本市场的连锁反应。
  而从全球流动性角度,光大保德信称,午后韩国央行意外加息25基点。加上之前一连串的市场消息,都严重影响了投资者的心理。
  国内方面,午盘传出央行行长周小川在出席“中国全球债务资本市场研讨会”时表示价格上行压力需引起关注的消息。
  光大保德信认为,这也给投资者带去心理冲击。诺安基金称,市场担心,国内收紧货币政策的后续措施会更加严厉。
  但无论机构如何分析影响市场下跌的因素,事实上,造成大盘下跌的原因还在机构。
  “大盘蓝筹股疯狂的被抛售,绝对不是小散户能做得出来的举动。”深圳麦盛投资研究总监肖雄文称,私募也没那么大的影响力。
  联系到两次大幅度下跌的巧合,“机构护盘诱多说”被业内提上台面。
  “护盘诱多并非没有可能。”信达证券策略分析师黄祥斌称,两次下跌的相似性让许多人都认为是机构护盘,然后借机出逃。
  事实上,各种方面的信息都在表面,各路机构确实在“跑路”。
  比如基金。根据好买基金研究中心仓位测算模型,纳入统计的342只偏股型(188只股票型,154只标准混合型)开放式基金,上周偏股型平均仓位为79.14%,比前周平均仓位减小5.59个百分点。
  这种减仓是机构的统一步伐。好买基金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上周有近七成偏股型基金主动减仓,且大部分基金减仓幅度在5个百分点以上,近三成基金减仓超过10个百分点。
  “我了解到,确实有不少基金近期在减仓。”16日晚间,深圳某大型基金公司投资总监表示。
  逃亡的不止基金,A股市场另一大机构保险资金也在跑路。
  “仅仅我们一家公司就观测到,11月以来,险资赎回股票型基金,规模约在3亿元。”某基金公司人士透露。事实上,这家基金公司的规模并不大。
  据统计,11月16日,两市资金总体净流出35.76亿元,其中,机构净流出16.83亿元,大户净流出18.95亿元,中户净流入4.27亿元,散户净流入达31.61亿元。
  机构诱多?
  机构在出,散户在进。
  联系到两次大幅下跌前,总有资金诡异拉抬大盘蓝筹股。护盘、诱多、趁机出货,这一组合拳顿时映入眼帘。
  黄祥斌称,两次下跌的相似性让许多人都认为是机构护盘,然后借机出逃。
  机构为何要逃?为什么选择这个时点逃?
  先论基金。
  “基金的仓位确实很高,有必要减一减,来应对即将到来的年末基金排名。”某基金公司人士坦言。
  三季度末,基金的仓位已经达到牛市水平。在四季度的上涨过程中,它们还在不断加仓。
  据好买基金研究中心测算,股票型基金仓位从三季度末的86.39%,上升到11月5日的89.99%,达到历史最高位;混合型基金的仓位也从三季度末的74.81%,升到同日的78.30%。
  “在没有现金的情况下,争夺最后阶段的基金排名,会不太有利,进攻和防守都会被动。”前述某基金人士表示。
  另一方面,在深圳某大型基金公司投资总监看来,近期基金集中抛售的前期热点抗周期性个股,是投机性资金的获利回吐。“不排除有基金拿出一部分资金来做投机。既然是投机,那么赚了钱就要离开。”
  事实上,现在和一个月前,宏观环境并没有太大的改变,但机构们在一个月前逐步吸入有色、煤炭,而现在出来集中性很高,因此表现得很凶悍。
  但他同时认为,非投机性的资金并没有出来。
  上述深圳公募基金投资总监表示,因为大多买入的是医药、消费板块股票,因此不惧投机性资金出逃带来的波动。“我没有减仓。”
  至于追求绝对收益的险资,在进入11月之后的出货,很大程度来自年末锁定收益的需要。
  另类机构也有可能是这轮空军的主力。那就是股指期货的投资机构。
  中航证券策略分析师赵俠称:“一些期货做空机构,可能会先买现货,次日卖出,借此打压现货,在期货市场赚钱。”(21世纪经济报道 曹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