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机古罗马对决视频:解读古老织布机的文化内涵 - 百纳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6:10:32

解读古老织布机的文化内涵

百纳网   2009年09月28日  访问次数 260

    纺棉织布是劳动人民千百年来智慧的结晶,历代文人墨客用不同的诗句描绘着这项传统手工艺术。“车转轻雷秋纺雪,弓弯半月夜弹云。”透过这幅美丽的棉纺画卷,我们仿佛看到了元代棉纺织家黄道婆弹花纺线的情景。“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耳熟能详的诗行带我们走进了巧手女子当户织布的古老年代。“鱼盐满市井,布帛如云烟”则反映了诗人李白笔下男耕女织、和谐优美的田园生活。

    时至今日,纺车、织机这些古老的工具早已淡出人们的视线,纺棉、织布这项历经千年的传统工艺也逐渐被人们冷落。然而,滑县万古镇张营村普通农家妇女秦素军却“回归”了历史,她收集木质织布机300多台,带领500多名农家妇女纺棉织布,络线、经线、刷线、纺线、织布成了张营村一道独特的风景,穿过这道风景,我们感悟到的是农家老粗布无尽的文化艺术内涵。

    如今,秦素军和她的姐妹们一梭一梭织出来的“故道家纺”老粗布已走出偏僻乡村,正在全国各地展示它的艺术形象和文化魅力。

    古老的织布机在歌唱

    7月盛夏,正值农闲,记者来到滑县万古镇张营村,走进大街小巷,听到的是儿时记忆中的织布机发出的“咣当,咣当”声,看到的是姑娘、媳妇们忙碌地纺线、经线、络线的情景。“没见过吧,这是新农村里的老风景。”陪同记者采访的秦素军打趣说。

    在紧临大街的一间过道里,记者被“嗡嗡”的纺车声吸引过去。只见一名年轻妇女席地而坐,一手摇纺车,一手扯棉絮,随着纺车转动,一根长长的棉线从妇女手中的棉絮中抽了出来。妇女叫冯自然,她边展示她的纺线绝技,边向记者介绍:抽线至最长时,右手往回摇纺车,抽出的棉线便缠在了锭杆上,当棉线缠有一二两重时,从锭上取下。“这锭上套有一截高粱秆外皮,俺叫它线穗裤,这样很容易把纺好的线穗从锭上取下来。”冯自然说。

    那边是干啥哩?恁热闹。记者寻声转过身去,看到不远处的树荫下,几个妇女正围着一台织布机忙活呢。她们将五彩的棉线从线坨中一根根拉出,缠绕在织布机的木棍上,然后用稻草扎成的刷子顺着线轻轻地刷,一会儿就把不顺溜的线梳理顺了。

    秦素军介绍,这是织布前的一道工序,叫刷线,就是将480根经线的线头分别穿入织布机刷柱里的每个缝隙,经过缠线、提经等工序,使上下两层经线平整顺溜,为开始织布做最后的准备。刷线必须小心谨慎,秦素军当即给记者背了一首小时候奶奶教她的《刷线曲》:“线柱子,六个翅,卷上线子五丈四;三嫂子,手轻轻,刷线一根也不崩;四大娘,毛糙活,线子刷断一笸箩;五婶子,嘻嘻哈,线子刷散一大掐;大奶奶,撅撅嘴,不用你们这些捣蛋鬼。”

    秦素军的《刷线曲》让记者忍俊不禁,而看到妇女们娴熟的刷线手法,记者禁不住问:“你们是多大年龄学会织布的?”48岁的杜凤英接过话茬儿说:“年轻时在娘家就会纺线织布。这台织布机是奶奶的奶奶传下来的,少说也有150年了,枣木做的,外边擦了桐油,可结实了。”

    60岁的织布能手郭翠兰正坐在织布机前织布,梭子在她手上来回穿梭,脚下踏板上下交替,浑然一体的动作就像弹钢琴。郭翠兰十七八岁就会织布,嫁到张营村后也一直没有中断过。她说,粗布既透气又结实,做成被罩冬暖夏凉,一家人这么多年做被子的布差不多都是她织的。

    在张营村,像冯自然、郭翠兰这样每天纺线织布的妇女有500多人,这也成了张营村特有的风景,而秦素君正是这美妙风景的编织者。

    秦素军的娘家在万古镇胡营村,母亲是远近闻名的纺线织布能手,在耳濡目染中,秦素军从小就深深喜欢上了纺线织布这种民间手工艺。1988年,秦素军与张营村村民张宝民结婚后,也将自己的手艺带到了婆家。农忙时种田,农闲时织布,秦素军舍不得丢下学了多年的这门传统手艺。布织得多了,自己用不完,秦素军就走村串户去卖。后来,她又动员几个邻居一起织布,专门卖给郑州的一家老粗布加工厂。

    2002年8月,张营村公开选聘妇女主任,秦素军以高票胜出,她感到自己肩上又多了一份责任。那时,老粗布在城市逐渐流行,秦素军突然冒出一个大胆的想法:将村里更多的姐妹组织起来纺织老粗布,打出自己的品牌。这样想着,秦素军先后来到滑县妇联及万古镇妇联,向妇联负责人谈了自己的想法,大家都说好,并鼓励她外出考察市场。

       巧手织出“故道家纺”

    凡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购进棉花需要资金,织布需要场地,员工需要培训,这些都得由秦素军一个人操心。没有资金,万古镇妇联帮她贷款5万元;没有场地,秦素军腾出了自家的3间屋以及亲戚家的几间房。为搜集纺车和织布机,秦素军发动三里五村的亲朋好友挨户询问,一个多月时间,秦素军搜集到了20余台纺车、30多台织布机。于是,她一边想方设法联系业务,一边指导姐妹们纺线织布。

    “咱织的布质量绝对没问题,可刚开始跑销路时实在太难了。”秦素军将起点定得很高,一开始就将目光瞄准了沿海一些大城市,正是这高起点让她领教了什么叫“难”。是啊,要让大都市里目光挑剔的商人们接受一个偏僻乡村妇女的老粗布,谈何容易。

    秦素军跑上海、去浙江、下广州,她听到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的布织得不错,只是花型搭配不够时尚。”结果可想而知,半个多月时间,她花光了家里仅有的5000元钱,无功而返。“一个女人家,整天跑个啥呀!”婆婆不理解。“咱与人家合作,多少赚个加工费就行了,还是别自己干了。”丈夫给她泼冷水。

    “我有一股拗劲儿。”这是秦素军的自我评价。正是因为拗,她认准的事儿才不会轻易改变。“花型不时尚咱可以改、可以学,但不可以放弃。”秦素军一边给不理解她的那些亲朋好友说,一边不断地给自己鼓劲儿。

    “人家那样说有道理,咱一个很少出家门的农村妇女,只会织那些在农村常见的普通花型,城里人怎么能喜欢呢?”这样想着,秦素军顶着方方面面的压力,2003年8月,她向亲友借了3000元钱,又出发了。她先后来到上海、深圳等地,逛各大书店,购买有关老粗布加工方面的书籍,然后回到宾馆细细研读。

    为了省钱,秦素军捡最便宜的旅馆住。在深圳,她一家挨一家问,最后找了一个每晚30元的地下室,6个人一个房间,阴暗潮湿,她一住就是半个月。晚上,蚊子将她身上咬得全是疙瘩,痒得钻心难受,但为了能学到一些先进技术,她认了。

    为了使老粗布花型在传统的基础上更有时代感,除了学习书本上的知识外,秦素军又跑到各大城市的纺织市场上,购买各种花色的碎布及不同款式的精品家纺。当她将买来的一堆碎布及书籍塞满背包时,才突然感觉胃部疼痛难忍。原来她水土不服,加上吃饭没有规律,已患上了严重的胃病。

    从广州辗转来到滑县,秦素军人都瘦了一圈儿,满脸憔悴。看到她疲惫不堪的样子,丈夫张宝民既心疼又忍不住责备:“看你都成啥样子了,值得吗?非得等哪天把命搭上了你才好受啊?”秦素军笑笑说:“别人不理解,你还不理解我吗?咱要干就一定要干好。况且我还是妇女主任哩,给大家找个事儿干也是应该的。”

    哪个女人不恋家,哪个女人不心疼孩子,秦素军外出考察市场时,女儿10岁,儿子刚满4岁。每次出远门,儿子都抱着她的腿哭喊着不让妈妈离开,女儿则在一旁偷偷掉眼泪。但秦素军咬咬牙,擦掉泪水,头也不回地走了。“真的很对不起丈夫、儿女,我欠他们的太多了。”说到家庭,秦素军忍不住泪水涟涟。

    考察回来,秦素军将自己关到屋里,看着书上的介绍,反复与各种精品家纺进行对比,从中领悟、模仿,并加入自己的理解与感悟。经过日夜揣摩,她设计出了欧版、韩版、AB面及绣花粗布家纺。老粗布的图案意境靠各种色线交织出不同的几何图形来体现,通过各种图案的重复、平行、连续、间隔、对比等变化,形成特有的风格,因而更有艺术魅力。

    棉线需要一根一根来纺,粗布需要一梭一梭来织,虽然速度很慢,但秦素军的老粗布厚实、平整、经纬清晰,更能体现老粗布的乡土气息和民族特色。

    2004年,秦素军为自己的老粗布注册了“故道家纺”商标,并成立了滑县故道家纺粗布有限公司。一个农村妇女,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打出了自己的老粗布品牌,创办了自己的公司,当上了老板。

    独具特色的文化内涵

    老粗布的纺织工艺极为复杂,从采棉纺线到上机织布要经轧花、弹花、纺线、打线、浆染、沌线、落线、经线、刷线、作综、闯杼、掏综、吊机子、栓布、织布、了机等大大小小72道工序,这还不够,每道工序里还包含有很多让人叫不出名的子工序。“这些工序全部采用手工艺,没有长时间的实践是无法掌握其中的操作技巧的。”秦素军说。

    地处黄河故道的万古镇流传着一首《棉花段》歌谣,说的就是织布的工序:“……嘁哩喀喳去轧棉,一边出的是花种,一边出的是雪片。沙木弓,牛皮弦,腚沟夹个柳芭椽,枣木槌子旋得溜溜圆,弹得棉花朴然然。拿梃子,搬案板,搓得布绩细又圆。好使的车子八根齿,好使的锭子两头尖,纺的穗子像鹅蛋。打车子打,线轴子穿,浆线杆架着浆线椽。”“故道家纺”的老粗布正是由于工艺流程复杂,才使其充满了无穷魅力。

    如今,纺织科技飞速发展,与机器织布相比,手工织布仍有其独特优势。机器织布只能织四个缯以内的,四个缯以上的就无法织造;而手工织布则可以织到六个缯、八个缯。秦素军说,就手工纺织老粗布而言,缯数越多,织起来越难,稍有疏忽,布面的花纹就会错乱。因此,织女们不但要胆大心细,更要有高超的技艺,才能织出六个缯、八个缯的老粗布。

    老粗布有基本色线22种,织女们凭借一双双巧手可以变幻组合出1990多种绚丽多彩的图案,堪称千变万化,巧夺天工。

    滑县万古镇属于黄河文化带,手工生产的老粗布成为一种富有黄河特色的民间工艺。它从遥远的历史深处走来,凝聚了前人厚道朴实的美德,质地挺括,图案抽象,色泽艳丽,浑厚中见明快,粗犷中见细腻,既有中华灿烂古文化的底蕴,又有现代人崇尚的绿色天然、环保健康的时尚特性,一段粗布就是一帧悠长的历史画卷,记载了多少珍贵的民俗文化。

    相传隋朝末年,隋炀帝杨广骄奢淫逸,横征暴敛,民不聊生。韦城(今滑县万古镇中妹村)人翟让骁勇重义,率众上了瓦岗寨,举起了起义大旗。翟让号召男丁参加义军,妇女种棉织布,为义军将士缝制衣衫、被褥。以翟让为首的瓦岗军杀富济贫,挖沟筑寨,百姓积极响应,队伍迅速扩大。瓦岗军经过8年浴血奋战,名震四方,加速了隋王朝的灭亡。数年间,滑县万古一带户户田野棉花盛开,家家院落织机齐鸣。有民谣为证:“……女织布,男扛枪,跟着翟让打杨广,杀死杨广免遭殃。”种棉织布成了勤劳淳朴的中原儿女千百年来的优良传统,难怪唐高祖李渊发出了“得中原者得天下”的感慨。

    天下太平以后,当时的滑县万古一带男耕女织,鸡犬相闻,乡民怡然自乐,手工作坊等小农产业蒸蒸日上,其中,手工织染的粗布更是深受人们欢迎。传说唐高宗李渊非常喜欢这种舒适柔软、五颜六色的农家布,还曾传旨将万古粗布作为皇宫的贡品。

    纺线织布的传统延续至今,作为翟让的同乡,秦素军感到自己有责任将粗布文化发扬光大。

    在滑县万古镇,还有女孩儿织包袱带子的风俗。这一带的女孩儿长到十几岁就开始织布,等到姑娘快要出嫁时,她还要为自己精心纺织一条宽约9厘米、长3.5米的包袱带子。这带子要织得一丝不苟,花纹凸起,连绵不断,两头还留有璎珞。到出嫁的那一天,姑娘亲手织成的一大摞花布被安排在送嫁妆的大车上,一条包袱带子摆在一大摞花布上面,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

    嫁妆送到婆家门前,村中的女人都要上前品评一番。她们所关注的首先是那一摞花布,布织得好,新媳妇即可被称赞。另外,她们还要仔细地看那一条包袱带子,若包袱带子得到了看嫁妆人的一致称道,她就是一个巧媳妇。

    结婚后,媳妇走娘家把日用衣物放在一块儿印花包袱里,四角向里一折,用包袱带子扎一个十字扣,挎在胳膊肘上,行走方便。生了孩子后,把小孩儿放在娘胸前的棉袄里,小孩子的头露出来,用包袱带子由背后斜着交叉捆扎,结一个大花儿在胸前,当地叫做“揣孩子”。揣着孩子的妇女能腾出手脚,挑水做饭全不碍事儿。再往后,孩子长大了,包袱带子变旧了,常被当作拉犁拉耧的背绳,直到破烂坏损。

    “现在揣过孩子的人多数还健在,但是包袱带子却不时兴了,旧时的每一条包袱带子都记录着一位黄河故道女人一生的经历,而现在的包袱带子都卖给了好奇的城里人。”秦素军说。

    织布不仅仅是一项生产技艺,更是女人情感和理想的表达方式和渠道,是一种充满个性和情感的艺术创造,具有丰富的精神内涵。

    民间绝活儿不能丢

    “如果说加工老粗布是传统手工艺术,而将老粗布制成各种成品,则蕴含着更多的民间绝活儿。”在开发粗布新产品时,秦素军格外注重如何保留民间特色,潜心挖掘其中的民间绝活儿。

    而实际情况却是,随着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许多民间绝活儿面临失传的景地。“像手纳、手绣、抽纱这些传统工艺,在一般的粗布加工厂已很少见了。”秦素军说,就拿加工制作一件粗布被罩来说,如果采用机器绣花、机器缝边,速度比人工要快得多,但老粗布的乡土特色就无法真正体现出来了。因此,对于公司开发的各种粗布床上用品,秦素军坚持手工缝边和手工绣花。这样做出来的粗布被子看起来就显得更加优雅高贵、富丽堂皇。秦素军说,一套绣花粗布床上用品,两个技术熟练的机工需要半个月时间才能完成,虽然花费了较多的时间与精力,提高了成本,但完整保留了粗布的乡土特色,给人“原汁原味”之感。

    “故道家纺”手绣工艺品古朴典雅,生动逼真,时代气息浓厚。在2006年的河南省旅交会上,手绣作品“百年好‘荷’”荣获金奖。今年5月15日至18日,中国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在深圳举行,“古韵盘扣四件套”吸引了众多中外客商的青睐,最后被一位美国商人以高价买走。

    如果说手纳、手绣是较难掌握的手工艺术,那么抽纱则是粗布手艺中技术含量最高的工艺。秦素军说,她的抽纱作品系纯手工制作,绣工在织出的粗布上,采用针织工艺,钩织出各种图案,再抽掉部分棉纱,形成镂空,这样就形成了一件精美实用的艺术品。

    在机械化的商品经济时代,这种密集型手工劳作已经适应不了时代的发展,产品价格的上涨赶不上加工工价的上涨,绣工越来越少。“在市场上看到的抽纱作品一天比一天少,关键是商家无利可图,我坚持做这个,根本赚不了几个钱,重要的是想留住这项民间传统手工艺。一个粗布产品经营者,有责任这样做。”秦素军感叹道。

    作为一项传统的民间手工艺术,抽纱在滑县一带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同时也具有艺术价值。“我不想看到它渐渐远行,最终消失。”秦素军希望滑县的抽纱工艺能得到政府的扶持,让这项传统手工艺得以继续传承。如今,她的抽纱作品已被安阳市政府外事办定为对外交流指定用品。

    老粗布本来是一种最普通不过的农家布,秦素军却靠智慧将它们演绎成了高雅富贵的艺术品,并且在艺术追求的道路上一步步走得更远。2005年8月的一天,天气闷热,秦素军躺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她在思考如何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开发研制粗布新产品。躺在硬硬的凉席上,失眠的秦素军突然冒出了一个念头:若用老粗布编织一种凉席,岂不就没有那么硬了吗?睡在上面一定很舒服。

    刚冒出来这种想法时,秦素军认为有点儿不切实际,甚至是异想天开,可她很快就为自己的设想找到了依据:小时候,母亲用粗布织的口袋装小麦,几天后,麦子在口袋里发热,而袋子外边仍是凉凉的感觉,厚厚的粗布口袋有很好的隔热作用。想到这些,秦素军再也无法入睡,她翻身起床,从屋里找到一条破旧粗布口袋,一线一线将其拆开,然后又一针一针将其缝合在一起,她在仔细琢磨粗布口袋为什么会发凉。

    潜心钻研让秦素军豁然开朗,经过两个月的努力,秦素军用传统上等精束棉,采用双经双纬编制出了一种粗布凉席,效果正像她所期待的那样:睡在上面舒适凉快,看起来美观时尚。她还给这种粗布凉席起了一个入耳的名字,叫“空调凉席”。因为这种粗布凉席不粘身,有着较好的吸汗、透气功能,一上市就成了抢手货。秦素军的“空调凉席”和手绣“春秋被”在今年我市旅游宣传纪念品暨旅游企业形象展示博览会上获得金奖。

    织出农家幸福生活

    张营村因秦素军而显得与众不同,纺线、经线、织布等,这些古老的劳动形式给这个普通小村带来了生机与财富。

    为了既不误农时又增加收入,秦素军采用一厂多户、一户一机手工纺织的方式经营,许多妇女在家就可以织布。从10年前的几台木质脚踏织布机发展到如今的300多台机器,跟秦素军从事纺花织布的妇女达500人。虽然手工加工老粗布成本高、速度慢,但为了织出地道的农家粗布,秦素军坚持着一路走来。

    如今,不但秦素军所在的张营村妇女在纺花、织布,附近的新庄、徐王营等村甚至老爷庙乡的曹起营、孔村等村庄都有秦素军的织户。

    “俺这个年龄段的姐妹差不多都会纺花织布,假如没有素军这个厂子,这年头俺这手艺一点儿用处也没有。跟着素军干,每年能挣六七千元呢!”43岁的李玉珍从2001年就跟着秦素军当织工,这样算来,这8年就是四五万元啊!况且她也不误在家做饭干农活儿。是呀,秦素军当初组织村里年龄偏大且缺少其他技术的妇女加工老粗布,其初衷不就是这样吗?

    “开始跟素军织布,就是想着在自家门口找点儿事干,比在家闲着强一些,后来看到一天能挣20多元加工费,孩子他爸农活儿也不让俺干了,让俺一心一意织布。”王金萍是秦素军厂里的骨干,干活儿利索,说话也干脆。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虽然生长在农村,但秦素军却从没有降低追求的目标,她要将粗布加工传统工艺发扬光大,让自己的产品走出国门,让从穷乡僻壤成长起来的“故道家纺”走进城市的千家万户。为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秦素军报考了北京一家高等院校的函授班,专门学习企业管理与产品设计。平时再忙再累,每年两次的面授学习她也从未耽误过。“只有水平提高了,才能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促进企业更快发展。”如今,秦素军通过学习,驾驭公司已游刃有余。

    “我不比别人聪明,但凡事我能坚持,一旦认准了目标,我就不会轻易放弃。”就是靠着“能坚持”,秦素军的“故道家纺”越做越大,如今,已开发出100多个系列、300多个品种。其中,布凉席、手工刺绣床上用品四件套、手工刺绣中式服装、抽纱披肩等均为粗布中的精品。值得骄傲的是,这些靠一双双粗糙的手从农家小院里织出的粗布产品已经销往日本、韩国等国家,秦素军还在深圳、广东、湖北、北京等地设有代理商,在安阳市开了两个专卖店。

    秦素军的心血与汗水为她赢得了多种荣誉,她是安阳市人大代表,市“优秀创业女性”、省“巾帼致富带头人”、国家“双学双比女能手”。面对今后公司的发展方向,秦素军深有感触,她决心带领她的姐妹们让民族的东西走向世界,让“故道家纺”这一独具魅力的特色产品向现代化、多元化方向发展,用3年至5年的时间扩大生产,让更多的乡亲们走上致富之路,让老粗布这一民俗文化在新时期焕发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