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亭之战如果赢了:江苏省武进高中201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5:59:01

江苏省武进高中201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三年级语文试卷2010.11.)

一、语言文字应用(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伺机/伺候  勉强/强词夺理  解差/浑身解数

B.道行/修行  薄饼/日薄西山  扛枪/扛鼎之作

C.喧闹/煊赫  钟磬/罄竹难书  偈语/残碑断碣

D.分娩/央浼  苗圃/惊魂甫定  荟萃/心力交瘁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30个有特殊编号的“世博币”在上海结束了网络竞价,以总价253.65万元成交,每个纪念币的均价都超过了14万元。

B.尽管在刚过去的“十一”长假里已经使出浑身解数大搞促销活动,各商家在重阳节档期里仍然力度不减,再次掀起促销波澜。

C.植物营养学就是研究如何通过施肥等措施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的,因此植物营养不仅对粮食质量安全,而且对粮食数量安全至关重要。

D.学校能否形成良好的、有促进功能的校园文化,学习者能否真正适应并融入它,它对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起着重要作用。

3.依照下面的例句,另选两种花卉或事物,写两个有一定寓意的句子。(4分)

例句:玫瑰——你娇艳美丽的花朵下面,却有着锋利的芒刺,是不是你也懂得:既要展示美丽,也要保护自己?

答:①                                                          

                                                          

4.右图是2010上海世博会的会徽,它简约的线条,表达了世博会“理解、沟通、合作”的理念。请结合画面内容,展开想象,任选一个角度,用准确、鲜明、生动的语言写一段话,不超过60字。

(5分)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李渎,河南洛阳人也。渎之曾祖后唐天成中,以太子少傅致仕。祖延昭,殿中丞。父莹字正白,广顺进士,蒲帅张铎辟为记室,因家河中。使江南,坐受李从善赂遗,责授右赞善大夫,卒。 
    初,莹祷河祠而生渎,故名渎字河神,后改字长源。淳澹好古,博览经史。十六丁外艰,服阙,杜门不复仕进。家世多聚书画,颇有奇妙。王佑典河中,深加礼待,自是多闻于时。往来中条山中,不亲产业,所居木石幽胜。谈唐室已来衣冠人物,历历可听。罕著文。前后州将皆厚遇之。王旦、李宗谔与之世旧,每劝其仕,渎皆不答。所乘马,尝为宗人借,憩于廛间。人有见者以语渎,渎即鬻之,其恶嚣如此。州闾化其俭德。
    真宗祀汾阴,直史馆孙冕言其隐操,请加搜采,陈尧叟复荐之。命使召见,辞足疾不起。遣内侍劳问,令长吏岁时存抚。明年,又遣使存问,渎自陈世本 儒墨习静避世之意。素嗜酒,人或勉之,答曰:“扶羸养疾,舍此莫可。从吾所好,以尽余年,不亦乐乎!”尝语诸子曰:“山水足以娱情,苟遇醉而卒,吾之愿也。吾将与尔永诀,尔辈当常在左右。”即设外寝,与诸子同处。一日,忽曰:“适有人至床下,诵诗云:‘行到水穷处,未知天尽时。’言讫不见,吾当逝矣。”亟取莹集七十编洎书画付诸子,促家人置酒。顷之,卒。时天禧三十年十二月三日也,年六十三。
    四年春,诏曰:“故河中府处士李渎,惟蓬阁之司文,乃儒林之美秩。岂独旌于泉壤,亦足厚于民风。可特赠秘书省著作佐郎,赐其家帛二十匹,米三十斛,州县常加存恤,二税外蠲其差役。”
(选自《宋史·列传第二百一十六》,有删改)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以太子少傅致仕              致仕:退休
B.王佑典河中                  典:主持,掌管
C.其恶嚣如此                  嚣:嚣张
D.二税外蠲其差役              蠲:免除
6.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直接体现李渎“淳澹好古”的一组是(3分)
①杜门不复仕进
②往来中条山中,不亲产业
③渎即鬻之
④直史馆孙冕言其隐操
⑤辞足疾不起
⑥素嗜酒
A.①④⑤       B.①⑤⑥      C.②③⑤     D.②④⑥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渎是宋时著名的处士,出身于书香门第,自父以上三代为官,这样的家庭环境对他的成长深有影响,他也因此深得官府的重视优待。
B.李渎的名字与他父亲的一次祭祀活动有极为密切的关系,父亲在他十六岁那样不幸去世,守孝期满,李渎从此绝意于仕途。
C.李渎的住所环境优雅,有山有林,风景优美。他谈论唐以来的衣冠教化人物,一一清楚生动。可惜他很少写文章。
D.李渎去世前对几个儿子说有人在他床下念诗,并预言自己生命将尽,果然很快他就离世。他的去世很有文学色彩,但这段记载也有点迷信鬼神的意味。
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使江南,坐受李从善赂遗,责授右赞善大夫,卒。(3分)
 译文:                                                         
(2)王旦、李宗谔与之世旧,每劝其仕,渎皆不答。(3分)  
译文:                                                         
(3山水足以娱情,苟遇醉而卒,吾之愿也。(4分)
译文:                                                         

 

 

 

三、古诗鉴赏(10分)

9.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金陵怀古   王硅

怀乡访古事悠悠,独上江城满目秋。  一鸟带烟来别渚,数帆和雨下归舟。

萧萧暮吹惊红叶,惨惨寒云压旧楼。  故国凄凉谁与问,人心无复更风流。

  注:王硅:时任北宋左相,写作此诗时北宋在与西夏的两次战争中均遭失败。

(1)试分析诗歌首联在全诗中的作用。(3分)

(2)概括这首诗中间两联的内容,并说说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受。(4分)

(3)作者在诗中是怎样表达“凄凉”的心境的?(3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无以至千里;         ,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2)万里悲秋常作客,                          ,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3)乘骐骥以驰骋兮,               。(屈原《离骚》)

(4)                  ,抱明月而长终(苏轼《赤壁赋》)

(5)             ,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6)穷则独善其身,             。(《孟子·尽心上》)

五、现代文阅读(38分)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23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14题。

野花为谁而开

曾纪鑫

①一行人走在初秋寂寞而蜿蜒的天柱山山道上,没有风声、虫声、鸟叫,静谧笼罩山野。我们也沉默着,静静地感受着周围的一切。空谷足音清晰地回荡袅绕,别有一番情趣与韵味。

②突然, 我见到了道旁的一朵野花,不觉一声惊叫,赶忙跑了过去,蹲下身子认真地观赏起来。这是一朵叫不上名字的深蓝色小花,它开在一根长长的细茎顶端。四周是草丛、树木、藤蔓,就只有这么一朵盛开的野花卓然独立,是那么热烈蓬勃、生动可爱,充分展示着生命的灿烂。特别是它的深蓝色彩,恰如头顶湛蓝的秋空,高远而深邃,神秘而肃穆,令人心旌摇荡,神思翩跹……

③这时,一声叫喊将我从欣赏与陶醉中拉回现实,挚友邓君正站在前面向我招手。抬眼望去,大家已然走出好远。我瞧瞧野花,舍不得就此撇开离去,便狠狠心,将那细茎掐断,如获至宝般地拿在手中,跑步赶上前行的队伍。

④邓君见了野花,情不自禁地赞叹它的艳丽,同时惋惜它的就此夭折,声讨我对它的“专政”与“暴行”。我分辩说,野花得感谢我才是,它寂寞地开着,又将寂寞地凋谢,是我发现了它的美丽,其生命之价值才得以实现。说着,猛然想起陆游词作《卜算子·咏梅》,不觉吟诵道:“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又将野花凑近鼻端,深深地吸了一口。一股淡雅的馨香顿时充盈胸腹,于是,不由得反问自己,难道没有我的发现,野花的存在便真的失去意义了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在我没有见到之前,它已经展开花瓣存在着,显示出生命的圆满;我的发现反使它惨遭“厄运” ,只落得个“身首异地”的下场。从这一角度来看,是我斩断了它的生命之源,使它的价值化为乌有……

⑤就这么一朵野花,不觉使我心思烦乱,理不出个明晰的头绪来。它开在深山野地,没有同伴,没有竞争,自然也就没了嫉妒与恭维。那么,它到底为谁而开放呢?既不为人类,也不为同伴,难道为那些野花树木、藤蔓岩石、秋虫小鸟、野兔猴子,抑或秋云、风雨吗?显然都不是!它盛开着,孤孤单单、寂寂寞寞,却又旺盛饱满、热热闹闹,真可谓蓬蓬勃勃、轰轰烈烈了。不在乎环境,不在乎观众,不在乎对象,作为一种生命,它曾经生存过,怒放过,辉煌过,既不为别人,也不为自己。没有强迫,没有诱惑,自自然然孕育,自自然然盛开,又将自自然然凋零。一切顺乎自然,圆融而完满。这,难道不是一种天地之大道,一种永恒的呈示么?由此观之,生命的意义,正在于生命本身,在于生命那展开的过程之中。

⑥于是,不禁想到了一则佛教故事。传说释迦牟尼在灵山会上说法时,一言不发,只用一只手拈起一朵鲜花微笑。弟子们顿时寂然,用心揣摩他的用意,但都不甚明了,只有弟子迦叶心领神会,突然破颜微笑。于是,释迦牟尼便将心印法门传给了迦叶。这一法门,有别于正统佛教,它微妙无相,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传至我国,后来发展蔓延为影响深远的中华禅宗,演奏出无数缤纷灿烂的千古绝唱。

⑦谁说释迦牟尼当时拈着的那朵鲜花,不就是一朵艳丽无比的野花呢?不就是那释迦牟尼和迦叶的微笑呢?

11.第一自然段写出了天柱山山野什么特征?作者是怎样来描写的?(5分)

12.如何理解作者引用陆游词作《 卜算子·咏梅》的作用。(6分)

13.第四自然段划线的句子中两个“价值”的含义相同吗?为什么?(6分)

14.第七自然段作者把“微笑”和“野花”相联系,结合全文用自己的话谈谈一个人在生命过程中应持什么态度。(6分)

 

(二)论述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

不差钱,就缺朋友

⑴“人一生最痛苦的事情是人死了,钱没花掉。人一生最最痛苦的事情是人还活着,钱花没了”,这是2009年春晚小品《不差钱》中的台词。“钱不是问题,就缺朋友”,这是2009年贺岁片《非诚勿扰》中秦奋的感叹。这些话语和感慨折射着现时代的社会“症候”:社会史无前例地物化,人情冷漠,人际关系庸俗化。

⑵现代社会作为时代症候的人际关系物化,深深遮蔽了人际交往的本真性维度。造成个体生命的生存危机,刨去人们生存的精神之基是交际物化的危害之一。当物化关系遮蔽了人的精神维度时,人作为物质与精神的统一体就失去平衡,甚至被肢解或摧毁。同时,交际物化导致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危机,让人感觉到“尘世如同冰窟”。人们不禁唏嘘,什么都是假的,都不可信了,甚至包括自己的爱人、父母和朋友。交际物化也可以导致人的孤独感等心理疾病,进而导致一系列社会疾病。有研究表明,物化关系导致人的生命内在的失衡,其为了调节失衡,很可能转化成一种社会性的破坏行为。

⑶下面让我们从客观和主观两个层面来探究交际物化产生的原因。

⑷物化时代的社会物化。人类拜倒在以金钱为核心的“物神”的面前。人类社会的精神空间被物质主义的论调挤压得不能再小,人文维度被物化社会的物化现实遮蔽得严严实实。没有健康的社会,就没有健康的人际关系。在这样的物化社会中,交际不被异化和物化实在不易。

⑸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重新弥合,私人空间消失。在现代社会中,公私领域两分畸变为公共领域的的无限扩大,以致侵占了原有的私人空间。私人领域也失去了原有的“感情第一”的原则。如此以来,人用于悠游的空间被功利化的事务塞满了。人际物化危机的发生势所必然。随着私人空间的消失,时间也宰制着人的本质性的活动,时间伦理出现异化。如果一次交往行为失去了直接的或间接的功利目的,就是浪费生命。由此,精心计算投入产出比的物化交际形式在今天的凸显就不难理解。

⑹社会的流动性、易变性所带来的“我是谁”的认同危机。在现代技术的作用之下,人们被抛进了陌生的城市,“陌生化”、“我是谁”是生活的普遍感觉。由于没有传统的熟人社会的舆论和风俗等制约,交际的唯一目的就可能变为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除此之外,人性物化也是交际物化的原因之一。在物欲主义、享乐主义思想的影响下,把交往的对象仅仅当作工具来满足自己的自利目的,“利”字当头,除此之外,全是鬼话。

⑺其实,我们觉察到和不满于这些问题并批判与考问个中缘由本身已经表明,社会物化和交际物化危机并未弥漫于社会的第一个角落,社会昌明、交际“人化”的前景依然存在。作为物化社会中的我们的确需要多一份清醒,多一份持存,多一份守望。只有这样,突围物化世界,摆脱物欲之壑,走出物化时代和交际物化危机,才具有现实的可能性。

15.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不差钱》《非诚勿扰》中的台词折射着现时代社会史无前例地物化,人性冷漠,人际关系庸俗化的社会“症候”。

B.在陌生的城市里,传统的熟人社会的舆论和风俗制约的缺失,使交际的目的演为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成为可能。

C.物化社会的物化现实把人文维度遮蔽得严严实实,人生活在这样一个被物化的社会中不被异化,已经成为一种不可能。

D. 作为物化社会中的我们要想摆脱难填的物欲之壑,走出物化时代和交际物化危机,必须要多一份清醒,多一份持存,多一份守望。

16.从文中看,“交际物化”有哪些危害性?(6分)

                                                                         

                                                                          

                                                                        

 

17.作为物化社会中的“孤独人群”,我们需要持存、守望什么?请联系全文加以概括。

(6分)

                                                                       

                                                                        

                                                                      

 

六、作文

请以《美丽的坚守》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三年级期中考试语文参考答案

1.B(A. sì/cì,qiǎng,jiè/xiè;B.héng/xíng,báo/bó,káng/gāng;C.xuān/xuǎn,qìng,jì/jié;D.miǎn/měi,pǔ/fǔ,cuì)

2.B(A.“每个”和“均价”在表以上有赘余,“均价”就是每个的价格;C.关联词语误用,从逻辑关系上讲,“因此”应改为“因为”;D.“能否”表示事物的两个方面,所以对应的结论也应该是两个方面,而“有效开展 ”只表示了积极的方面,前后不对应。)

 

(3分,补充主语1分,“坐”1分,全句大意正确1分)

(2)王旦、李宗谔和他是世交,常劝他做官,李渎都不回答。(3分。“旧”“仕”各1分,全句大意正确1分。)

(3)山水足够用来娱悦性情,如果我因醉酒而死,这正是我的心愿。(4分。“以”、“苟”、判断句各1分,全句大意正确1分。)

【参考译文】:

李渎,河南洛阳人。他的曾祖父后唐天成时,以太子少傅退休。他的祖父李延昭,任殿中丞。他的父亲李莹字正白,为广顺年间进士,被蒲帅张铎征召为记室,因此在河中安家。(李莹)出使江南,因犯接受李从善贿赂罪,被责罚贬授右赞善大夫,去世。
当初,李莹在祭祀河神时生下了李渎,所以取名李渎字河神,后来改字为长源。历渎淳朴淡泊喜好古风,博览经史。十六岁时父亲去世,服丧完毕之后,闭门不再求仕进。他家历代多收集书画,颇有奇妙的收藏。王佑主管河中,对他礼遇十分优厚,从此闻名于当时。李渎往来于中条山中,自己不治理产业,居住林岩幽胜。他谈论唐室已来的衣冠教化人物,一一清楚生动。他很少著作文章。当地的前后知州将领都对他很优厚。王旦、李宗谔和他是世交,常劝他做官,李渎都不回答。他所骑的马,曾经被同宗人借去,让马在街市中休息。有人见到就告诉李渎,李渎久把马匹卖掉,他就是这样厌恶喧嚣。州县巷里都被他俭朴的品德感化。
真宗祭祀汾阴时,直史馆孙冕说李渎有隐士操节,请求加以徵召,陈尧叟又推荐他。派人去召见,他以足病辞谢不出来。派遣宦官慰问,命令当地长官每年慰问安抚。明年,又派人慰问,李渎自述他家世代传承儒家墨家习惯清静避世的志向。平时好酒,有人劝止他,回答说:“扶弱养病,除酒外没别的东西。随从我的爱好,来过完此后的半辈子,不也很快乐吗!”他曾经对他的儿子们说:“山水足够用来娱悦性情,如果我因醉酒而死,这正是我的心愿。我将与你们永诀,你们应常在我左右。”于是在外房设卧床,与儿子们同住。一天,忽然说:“刚有人到我床下,诵诗说:‘行到水穷处,未知天尽时。’说完就不见了,我该逝世了。”立即取出李莹文集七十编以及书画交给儿子们,催促家人置酒。一会儿,去世。当时是天禧三十年十二月三日,享年六十三岁。
四年春,诏令说:“前河中府处士李渎,想来蓬莱仙阁的执掌文章官员,乃是儒林美好的官位。这难道仅仅为了表彰黄泉下的逝者,也完全能够使民风淳厚。特旨赠官秘书省著作佐郎,赐给他家帛二十匹,米三十斛,州县常加慰问,除夏秋二税外免除他家差役。”

 

12.①从结构上看,引用陆词承上启下是行文思路的一大转折。(2分)

②从内容上看,作者对野花价值的认识由浅入深,获得生命意义真正的感悟。(2分)

③增加了文章的文化内涵。(2分)

13.不同。第一个“价值”是指“我”所认为的野花的价值,即将它的美丽展现给世人,让世人赞美。(3分)第二个“价值”指野花的价值在于它本身,在于其生命展开过程。(3分)

14.①拥有一颗平常心,不贪不求,没有非分之念;②乐观向上,朝气蓬勃;③豁达、坦然、自然,超然物外。(每点各2分,共6分。意思对,酌情给分。)

15.C.(3分。文中说“这样的物化社会中,交际不被异化和物化实在不易”并不是不存在可能性。)

16.①遮蔽了人际交往的本真性维度。②造成个体生命的生存危机。③导致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危机。④导致人的孤独感等心理疾病,进而导致一系列社会疾病。(答出一点得1分,答出两点得3分,答出三点得5分,答出四点得满分。共6分。)

17.①在物化现实面前保持自己的精神空间和人文维度。②把持“感情第一”的原则,防止私人空间和时间的功利化。③在流动多变的社会中,约束自我,不迷失自我。④保持人性不被物化,抵制物欲主义、享乐主义思想。(答出一点得1分,答出两点得3分,答出三点得5分,答出四点得满分。共6分。)

六.作文。参见高考评分标准。

探析脉络:“坚守”意思是坚决守卫,不离开。“坚”强调的是一种意志,“守”突出的是极力保卫,使攻不破。“美丽”则规定坚守的东西必须远离低俗,其内涵应当是高尚的,高洁的,高雅的。构思时,无论取材何种坚守,笔锋务必指向坚守者的心灵,展示那道无形的美丽,并渗透进自己的感悟与深思,讴歌某种伟大的品格,或者阐发某种深刻的哲理。比如,在困境中,坚守必胜的信念;在名利面前,坚守人生准则;在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面前,坚守文化传统;在喧嚣的社会环境中,坚守内心的宁静;在世俗的洪流中,坚守自己的精神家园;等等。坚守的对象林林总总,要攫取一个新颖而小巧的角度来演绎真情故事,描绘生活图景,论证真实道理。不可蜻蜓点水,泛泛而谈。

 

 

 

 

 

 

分享

0

阅读(266) 评论 (0) 收藏(0) 转载(1) 打印
江苏省武进高中201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江苏省无锡市辅仁高级中学201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大庆铁人中学201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江苏省镇江市2011届高三上学期统考语文试卷 河南省洛阳市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江苏省建湖县高级中学2011届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2届高三上学期阶段测试语文试题 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2 高中高一高二高三上册上学期下册下学期 班主任工作 高中高二高三体育上册上学期下册下学期教学计划 广东东莞市2010—2011学年度上学期高中教学质量检查高三地理试题 2010—2011学年度广东东莞市上学期高中教学质量检查高三地理试题 - 天南地北 - s... 高中高一物理上册上学期学科教学工作总结 高中高一英语上册上学期学科教学工作总结 高中高一语文上册上学期学科教学工作总结, 高中高二政治上册上学期学科教学工作总结 高中高三语文上册上学期学科教学工作总结 高中高二物理上册上学期学科教学工作总结, 高中高二物理上册上学期学科教学工作总 高中高一物理上册上学期学科教学 高中高三生物上册上学期学科教学工作总结, 高中高三生物上册上学期学科 高中高一化学上册上学期学科教学工作总结,质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