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色婚礼上的音乐:正确认识身份和实惠的关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6:11:37

  正确认识身份和实惠的关系

——评某些公务员狂言的 “攀比”

-老兵闽军2011 (2011-03-19 18:44:30)

http://www.thegreatwall.com.cn/public/index.php?B_ID=12681

    身份和实惠(待遇)的关系是纲与目的关系。纲举目才张。身份是国家法定的、是归我们所有的;附加在身份上的待遇是我们应得的、是政府应该给我们的。不给就违法、剥夺就构成侵权。


    离开了身份的实惠是政府部门为维稳采取的的措施,是恩赐的;他有权想给多少给多少,想不给就不给。所以现在的官员们尽量不让我们谈身份,还质问企业军转干部要什么“身份”,堂堂一个国家公务员连我们要什么“身份”都不清楚,是装糊涂还是超低能。难道企业军转干部上访的那么多申诉材料他都不曾过目吗?这样的公务人员能谈得上正确执行国家政策,能“以人为本,立党为公”吗!政策水平之低确令国人耻笑。


    他们有时又好似关心的只让谈具体的解困要求,同时又质问企业军转干部现在拿了多少钱了,意下就是该满足了,你们已经不困难了。他们不让我们谈身份只谈具体要求时就会立马说没有政策不好办。要企业军转干部不要与政府机关公务员“攀比”。这是他们忽悠企业军转干部的又一手法!


    近百万军转干部期盼法律回归和政策落实,决不是什么与政府机关公务员“攀比”,在“劳办发[1993]78”号通知下达后,国务院原劳动部和原人事部联手把我们推向困难重重的生存境地,在我们事先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违法剥夺了我们退役军官依法享有的基本权益和荣誉,只剩下同工人一样少得可怜的几百元基本养老金。由于这是突如其来的变故,使我们猝不及防,不少皓首白发的老同志,迫于生计,拖着伤残病弱的身体去另谋生计,挣点小钱补贴家用。小病呆着,大病拖着,由于失去了医疗保障,重病就只有坐以待毙,这就是堂堂中国退役军官真实生活的写照,不是这个事实的存在那能有解困政策的出台。真可谓贻笑古今中外。


    反观转业在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军转干部,他们才是天之骄子,享受与部队职级相对应的公务员待遇,工资和养老金外加各种名目的补贴及福利等灰色收入,总体收入高于我们几倍,退休的则过着真正“老有所乐”的晚年生活,饮食无优,有病不愁,逢年过节有慰问,旅游季节有安排。凡此种种,天上人间,本是同根生,相差何其远,我们同他们都是从同一条战壕中走出来的战友,却被原劳动部和原人事部违法切割成两个迥然不同的群体。谁之罪也!


    尤其令人愤慨的是,生不平等,死更凄惨,机关和事业单位的所有工作人员,死亡一次性抚恤补助的标准是生前工资或退休金的20个月,而企业军转干部死亡后同工人一样只有2个月标准的安葬费而无分文抚恤补助。目前机关事业单位实施的抚恤补助规定本来是从部队移植过来的,而我们这些在部队服役十几年乃至二三十年的转业老干部却无此哀荣,我们同几千万产业工人一道为国家创造大量财富,死亡时的命运都如同蝼蚁一钱不值,而享受财富和支配财富的人死了却身价倍僧,享有殊荣。

 

   如此之大的差异,完全是既得利益者人为造成。广大国家分配到企业军转干部面对如此不公平不公正,为维护国家法律尊严和自身合法权益,奋起抗争,依法维权,通过上书、上访、上告、上网(官方网站或国内允许开通的网站),誓死向违法者讨回公道,强烈要求把被违法剥夺的权益还给我们,然而有关部门的某些官员却对我们猛泼脏水,大放厥词,把我们的合理诉求歪曲成“同政府机关公务员攀比”,“是不符合改革的过分要求”,“如果再开政策口子会引起社会其他群体的攀比”等等。这个“攀比”二字似乎成了我们最大的忌讳,既胡说什么我们是同公务员“攀比”,又担心落实政策别人又同我们“攀比”。


    对此,我们不得不着重说一下,我们对这个所谓“攀比”的看法。我们不怕社会上任何群体同我们“攀比”。战争年代,在枪林弹雨的战场上,出生入死,冲锋陷阵,轻伤不下火线,重伤不叫苦,牺牲了为国舍命,视死如归,谁来同我们“攀比”;抗美援朝战争,面对武装到牙齿的侵略者,我们用劣势装备浴血奋战,有时整团整连战友牺牲,没有几个幸存者活着回来,至今还有18.6万志原军烈士葬身异国他乡,谁来同我们“攀比”;为了捍卫祖国领土主权不受侵犯,西藏平叛,将叛国者赶出国门,中苏、中印、中越三次边境还击战,打出了国威军威,把入侵者拒于国门之外,谁来同我们“攀比”;八千湘女上天山,年青的巾帼女兵,告别父母,远离故土亲人,投身生产建设兵团屯垦戍边,新疆至今还留下许多老奶奶,谁来同我们“攀比”;在东北边陲的北大荒、在沼泽遍布荒原一片的大庆、在大漠深处的石河子和克拉玛依,在人迹罕至的“两弹一星”发射基地,到处都有中国军人和转业官兵的身影,到处都洒下一代又一代老兵的汗水,有的还永远留在这些地方,谁能同我们“攀比”;在我们当兵的那个年代,哪个军人不是上不能孝敬父母,下不能抚慰妻儿,或在战场拼杀,或在边卡巡逻,或在海岛驻守,帐棚雨衣当屋,稻草铺地当床,与明月星辰作伴,与灯塔海岛为邻,十几年或几十年如一日,为报效祖国献身国防而无怨无悔,你们在职的那个公务员又敢同我们“攀比”呢!


    因此、只有确定了身份才能确定法定的待遇标准。所以、我们不管在什么时候都要向官员们讲法律、讲政策、讲身份。对他们上法律和政策知识课;要让官方清楚、我们的问题不是没有政策的问题、而是有政策不执行的问题。同时大家应看到、单纯的要实惠还容易给各级领导造成解困就可以搞定企业军转干部的误导。这样在解困的泥潭里长期拖下去,很多人就只能带着不平、带着不公愤懑的离开人世。当然、并不能排除在论证恢复国家干部身份和待遇合法性的前提下、力争比照国家干部待遇标准先把生活待遇搞上去。即逼官方采取各种办法给实惠。但逼实惠不得影响大前提。更不得把讨债变成乞讨。


    当企业军转干部上访时,众多的接访官员都是异口同声称各级领导对企业军转干部是十分关心的、是“高度重视”的。然而当要求领导接见,直接面对面倾听一下企业军转干部的心声时,却至今还是石沉大海;个人、集体往各级领导写的信不计其数,一个也没有回音;各地军转干部无数次上访,不予理睬。何谈“高度重视”?。有的领导者还标榜为企业军转干部的解困市级还下发了十份红头文件,可是为何企业军转干部都没有感到温暖,也没有见到这样的文件呢!这些文件应该不属于国家机密吧,不妨公开一下让退役军官也享受一下太阳的温暖吧!


    我们亲爱的温总理都可以面对网友交谈,都可以亲自接访上访者,难道我们的省、市一级领导就不能仿效吗。我党“三大作风”之一的“密切联系群众”你们又是如何理解和发扬的。总之所谓的“高度重视”这个评价,广大企业军转干部没有这个感受,也不予认可。  

闽 军


2011-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