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祭黄沙镇:太行古道上的七十二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7:03:58

太行古道上的七十二拐

发帖者:xinkong

         

太行山在我身边不过百公里开外,越来越难以割舍对它的情怀,每年都会有几次牵肠挂肚的思念。2011年的春节,早已是老驴的发小说无论如何要带我出行一次,感受他曾经的震撼。我可是连一件驴行的装备都没有,唯一的行囊就是相机,所以他选择了太行山,一个当天就能返回的地方!这正合我的胃口,一年四季,我还不知冬天的太行是什么模样?我们一拍即合!


曾经去过云台山,从出家门到进景区,不过1个小时而已,不过老驴带我们去的地方已出了河南境内,是号称太行八陉之一的白陉古道。他路上不停的介绍,曹操曾走过这里征战沙场,春秋齐国伐晋国也途径此地。这不禁勾起我们一份贪念,尽快踏上经历过战争洗礼的土地。


太行已半年没有降过雨(雪),干涸地裂开皮肤,从身内渗出的体液,在严冬的极寒气温下,失去了原有的颜色,变得惨白,与那满身的暗红形成极大的反差。悬挂崖端的冰挂,往往承不住大地的吸引,义无反顾地投向它的怀抱。这就是冬季无雪且极具男人味儿的太行山!


第一次看到太行山的弯道如此险峻!也许是春节,少有车辆来往,除了当地的农用车,自驾的汽车更是少的可怜,完全没有十一长假出行的堵车场面,有些太过冷清。不过倒是常遇见令我佩服的骑友们,我们的老驴在每次经过他们时侯总会友善地大喊“加油!”,这也让我们车里的人愈加振奋起来。


途径宝泉村,这里的村民因为修建宝泉水库现在都已经移民了,空村一片。不过景致还不错,村边一座据说近300年的古庙就让我连续拍了近一个小时,玉皇大帝”赫然的庙门,因太靠近崖边,我不得不用接图才能拍下它的全貌。庙内是北方典型的四合小院,只因久未整修,现在已是破旧不堪。廊道两侧的古石碑被“五讲四美”了,它们一并留住了两个时代的烙印。庙中的神像通常我是不拍的,怕回来供印。朋友在侧房的一端发现了乾隆37年整修时留下的古石碑,它证明此庙最少也有239年的历史了。


准备离开时,宝泉村的一家村民刚好回来上香。寂静的庙宇顿时被春节的喜气所笼罩,孩子们等不及大人们烧拜完毕,就已点起鞭炮。他们让我经历了人生中的又一个第一次:在山里放鞭炮!


山里的许多村庄都留有文革的印记,“为人民服务”这五个大字虽然已多年无人提及,但老百姓们还都看着。


出了新乡的辉县界,就是山西省。豫晋两省以河为界,别说修桥,就连公路也只修到岸边。我们开车穿过干涸的河床,无奈于颠簸奔波中,更是心疼已刮花的底盘。


进入山西的古石村我们第二次停下来,这古石村属于陵川县马圪当乡,据说有“一百一十一个庙”,听起来很吓人吧!呵呵,其实这是当地的谐音。一百的“百”,谐了“柏”音,是指古石上长出的那棵柏树;“十”谐了“石”音,是指那块巨大的古石。一个庙却是真的,就是古石里的那座小庙。正确的说法应该是:一柏一石一个庙。离开古石村,白陉古道所在的双底村就没多远了。双底村,因白陉古道的盛传,不少当地人都经营起了家庭旅馆。我们没想到在这里遇到了此行最大的一支队伍——26人的骑友队。我们赶到时他们正开饭,骑友们发扬着社会主义的美德,与那村中的标语和毛主席的题词融入了一体。


午饭后,稍作调整,我们开始攀登传说中的七十二拐。从山脚下仰望,这七十二拐登山道在山谷中之字盘上,与我想象中的拐弯大相径庭。天气有薄雾,使得我站在对面的山头上,根本拍不出躲在阴影中七十二拐的整体形象。


这白陉古道属太行八径之一,连通山西陵川与河南辉县,从3300多年前兴起(也有从公元前550年算起),根据《辉县县志》和《辞海》中都可以查到:“白陉,一名孟门,太行八陉的第三陉,在河南辉县西,为豫北、晋南之间的交通隘道”。


如今山两端都修起了山门,据说马上要开始收费了。不知下次再来,这里会是什么样的景象。


登临七十二拐顶端,眼前呈现一排残垣,据老驴介绍,这里曾经是驿站,早已荒废,没有了房顶。屋内有两块石碑,其中一块赫然写着“界碑”,从这块大清嘉庆十八年的碑中依稀可以认出“诚当两省之要害”的字样,完全说明了这条古道的当时存在的重要性。


七十二拐我们用了大概四十分钟登上来,冒汗那是少不了的,带的水正好消灭掉。之后的古道全是2米左右的平坦石板道,走了一半老驴才告诉我们要近5公里,顿时就有上当受骗的感觉,因为要当天赶回,开夜车是躲不过了。


上世纪六十年代这里修建了提灌站,是与红旗渠相近的工程,不过它远不如安阳林县的名气,也许是渠道规模才1米多的原因,但它的艰难程度丝毫不亚于红旗渠。


从古道前人留下的字迹来看,这里在六十年代也得到过修缮,否则3000的风雨绝对可以把古道摧残的没有道路的摸样。朋友曾经问路上怎么会有脚印一样的浅坑,呵呵,我告诉他那是素水泥没干透时拍下的照片,看来真是隔行如隔山了。


“行岭第一桥”结束了我们2个多小时的行程,这桥没有得到考证,从修渠的角度考虑,应该与它是一个年代。


一路走来,古道、古洞、水渠、公路伴着我们,在大峡谷内时隐时现,萋萋的衰草夹杂在茂密的树木间,虽苍凉依旧让太行山显出了它男人般粗犷的美,枝头偶尔有几片摇曳的败叶,沧桑与古朴令我们回到金戈铁马的冷兵器时代,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让这青石板路继续承载和记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