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战长津湖在线阅读:抢盐便宜了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1 12:34:33
日本的一场地震和海啸引发了我们的抢盐(当然还连带抢酱油、醋、大酱什么的)风潮,闹得百姓恐慌,政府着急,专家科普,报纸(当然还有广播、电视)辟谣,一阵忙乱。那末就没有得意的了吗?当然有,得意的一定是商家了。

改革开放以来,没少发生抢购风。改革开放以前基本没有发生过抢购。一是那时物资、商品短缺,无物可抢。二是那时实行计划经济,买东西要凭票凭证,没法抢。改革开放以后,物资、商品慢慢地丰富了,又取消了票证,为抢购提供了可能。

物资、商品丰富了怎么反倒时不常地发生抢购了呢?刚改革开放时的抢购大都是由于物价改革引起的。国家不断地放开物价,各类商品不时地涨价。于是,哪类商品风传要涨价,就抢购哪类商品,连带着捎上相近商品(就如这次抢盐捎上酱油醋和大酱一样)。最突出的一次是1988年物价改革闯关失败诱发了全国大面积的抢购风潮,抢购的商品涉及各个种类,可以说是无物不抢。后来人们慢慢地习惯了涨价,也从各次的抢购中吃了些苦头,于是一般不再为某种商品调价而抢购了。所以近十多年来诱发抢购的原因大都是天灾和人祸。如:03年的非典和08年的雪灾以及这次的日本地震。突发的天灾和人祸引发了人们的恐慌心理,造成了抢购。这类的抢购最大的特点是抢购的种类单一,一般以食品、日用品为主。

抢购对大多数群体和部门来说是坏事,但对商家来说是极大的好事和难得的机遇。于是,商家成了抢购的唯一赢家。

首先,抢购促进了提前消费。对某些商品,消费者原本没有打算列入近期购买计划,抢购诱发了提前购买(害怕出手晚了买不到或涨价)。如:前几年抢购房子。

其次,抢购促进了超额消费。对某些商品,消费者原本没有打算购买或没打算买那么多,抢购使之丧失了理智,造成了手中某种商品的“囤积”,有的商品还有保质期,于是只好超额消费。

第三,抢购造成了商品短缺的虚假信息。被抢购的商品原本不是紧俏物资,但抢购造成了该商品在短期内脱销断档,为市场和消费者提供了虚假信息。

由于以上的原因使得商家:一是增加了销售额。这里面既有相对增加(提前购买),也有绝对增加(超额购买)。二是清理了库底。抢购风潮到来之际就是清仓甩货运作之时。在抢购时,消费者是最不挑剔的,以抢到手为准则。在1988年的抢购风潮中,商家的多年库底一扫而空,连残、次品都一抢而空。三是提供了涨价的机遇。俗话说,物以稀为贵,此时不涨等待何时。不法商家往往在此时哄抬物价,谋取暴利。

好老头我在商业系统工作多年,深知这里的奥妙,因此决不跟风抢购。尤其是在当今,几乎没有任何短缺物资和商品。任何短缺大都是运输暂时紧张造成的,不会持续太久。再加上政府控制着流通主渠道,又是中央集权,在特殊情况下,一声号令谁敢不动?任何一时的短缺都能在很短的时期内解决。

因此,劝大家理智消费,别给商家提供机会。历史的教训不能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