蟒蛇盘踞快递车厢:佛教祖师大德解《论语》· 【附二】《雪廬老人弘傳<論語>析探》· 鍾清泉(上) - 日志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8 19:56:40


雪廬老人弘傳《論語》析探

 

鍾清泉

 

紀念李炳南教授往生二十週年學術研討會

 

2006年4月8日/ 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主辦

 

佛学问答类编 http://www.minlun.org.tw/1pt/1pt-13-1/t5.htm


  

     

      提要
      本文著眼於雪廬老人《論語》教化的探討,略述老人的儒學背景,從家學奠基,到聖門使命,及佛法的啟發。老人深知欲植德本,非從研經不能得力,故從眾多儒經之中揀擇孔聖親傳的《論語》,力弘不輟。老人講授《論語》,重視句讀,慎選注解,畫表解析,在既有的古注基礎上,處處可見老人獨到的見解。更以〈述而篇〉的「志道,據德,依仁,游藝」作為《論語》及中華文化的綱領,將孔學的體大思精,層層剖析,融會貫通,使學者知所先後,得以下學而上達。

 

   關鍵詞:李炳南、雪廬老人、論語、儒學、明體達用 

 

      一、前言
      李炳南老居士(1891-1986),本名豔,字炳南,號雪廬,後以字行。世居山東濟南,生於清光緒16年,夏曆十二月初七日,為濟南李氏望族,卒於民國75年4月13日(夏曆三月初五日)。
      老人生長於傳統儒學世家,通曉修齊治平的大人之學(1),倡導「蒙以養正,聖功也」的啟蒙教育,年輕時老人與濟南學界組織「通俗教育會」,積極推動社會教育,提倡忠孝節義,膺選為會長(2)。 38年浮海來臺,深感國家民族陷於失根的危境,應各方邀請,公開演講呼籲從根救起(3),民族的根在那裡?41年孔子聖誕,老人在中山堂講辭云:
      孔子為中國文化之中樞,今日中國如存一息。復興文化,可以復蘇我國的靈魂,從失覓得,魂還而軀活(4)。
      民國40年,受到老人的感召,多位賢達耆宿籌組成立臺中蓮社。老人有鑑臺灣本地學子稟性純樸,有如先進之野,可惜因久受日人統治,欠缺中國文化的薰陶,遂於41年在臺中蓮社創辦「國文補習班」,義務傳授中華文化,禮聘孔德成(1920-?)、傅文平(?- ?)、劉汝浩(1895-1985)諸師,講授《論語》;周邦道(1898─1991)、許祖成(1908~1968)二師,講授國文,老人則親授唐詩等課程(5)。
      民國59年,老人為大專同學成立「明倫社」,創辦《明倫月刊》,明是佛家的五明,倫是儒家的五倫,老人為〈明倫社社歌〉作的歌詞云(6):
      天竺五明,種智之根。震旦五倫,本於至仁。
      治平世間兮,賴禮樂之文化。
      超出惡濁兮,必心性之返真。
      外儀尼父,內念世尊。吹法螺,振木鐸。喚醒人群,攜手出迷津。
      大同世,清淨土,樂無垠。庶不負固有覺性,堂堂乎黃帝子孫。
      老人在歌詞中,就孔學而言,冀望大專同學以孔子為儀範,大振木鐸,宣揚五倫至仁,喚醒世人,以不辜負固有的明德覺性。
      老人晚年眼見世風日下,學子心靈深受西化影響,更以九一耄齡不辭辛勞創辦「臺中論語講習班」(7),並於每週五親自挑燈演教席,講授《論語》。
      老人一生以「內佛外儒」自利而利他,於外儒一端則大力提倡《論語》。老人講授《論語》的言教,已由徐師自民(1928-   )擇要整理成書,名為《論語講要》(8),至於老人講授《論語》時的開場引伸,乃至有感而發,則依老人多位弟子的筆記統整為《論語講記》(9)。除此,老人有關《論語》的觀點,尚散見於《雪廬詩集》、《修學法要》、《述學語錄》、《禮記選講》、《中國歷史綱目》、《弘護小品彙存》等老人的全集之中(10)。
      今謹依上述老人的言教,於《論語》一經的解析,不揣譾陋,撰寫成篇。老人身教言教有如海水無盡藏,欲以瓠瓢之蠡測量於萬一,錯謬之處,勢所難免,尚請大雅君子不吝教正。

 

   【注释】
   (大凡按)本人将原文注释中的序号均另安置到待解字词句尾部的标点符号之前(原在其后),以利阅读和查找。
   孔德成:1920-2008
   瓠瓢(hù piáo):①即瓠芦。唐陆龟蒙《幽居赋》:“炊粃粺以为食,割瓠瓢而作器。”②指用葫芦剖制而成的盛器。《宋史·蛮夷传三·黎洞》:“(黎人)陶土为釜,器用瓠瓢。”粃粺:bǐ bài
   蠡():瓠瓢,用葫芦做的瓢。以蠡测海。——《汉书·东方朔传》。蠡测(lí cè):即蠡酌。以瓠瓢测量海水。比喻见识短浅,以浅见量度人,“以蠡测海”的略语。又如:蠡酌管窥(用瓢量海水,从竹管里看天。比喻见识浅薄,对事物的观察和了解很片面);蠡升(容量一升的瓢子);蠡帽(防矢石的盔帽。其形似瓠瓢,故名);蠡勺(一瓢勺);蠡见(喻肤浅的见识)。另见luó ,余释略。

 

      二、儒學造詣背景
      老人生於清末民初,受過完整的傳統教育,成年時涉獵歐美法學,中年之後則深入佛法出世之學,而詩學詩作則終其一身勤耕不廢。老人自幼養成善學習慣,故儒經、法政、醫術、佛法、詩學,老人都能融會貫通,冶於一爐。老人云:
      於我有助益的學問有三,一是詩學,詩乃文章之祖,古人之詩,字字珠玉,學詩須懂文字、格局、方法、音韻,一個字安了三年也安不上。再者是佛學,佛經有科判,如八十華嚴,一體到底,脈絡井然。三者是法律,法律學或判決書上所用的字眼,有嚴格的規定,對於作文、辦事有很大的助益(11)。
      凡此諸學,皆奠基於老人深厚的儒經學養,故能左右逢源,取之不盡。老人的儒學造詣背景,謹從「家學淵源」、「入衍聖公府」、「受佛法啟發」三點分述於下。

 

      (一)家學淵源
      老人庭訓嚴正,家教不苟,自幼受到祖父景純公的細心調教(12),每回隨景純公赴宴返家,祖父必問及宴會中之禮節應對、菜餚品目、食物內容、上菜次第等細節(13),養成遇事慎重,觀察敏銳的習慣。日後用諸經典事物的學習,則是講究字字精當,句句能解,不敢囫圇吞棗。六歲入私塾,學館設在住家附近之正覺寺內,學習方法則不改古風,老人云:
      吾幼時讀書,三兩行書坐一天,這是大學「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的用功方法。學仍需要入定,定後才能靜、才能安、才能能思慮、思想才能得到(14)。
      老人的曾祖銑公精通武藝,祖父景純公飽讀詩書,父親壽村公知書達禮,溫文儒雅,終日知乎者也(15)。老人長於一門書香,加上自幼穎悟(16),中國的諸經子史,得以循次誦讀,奠定深厚的國學基礎(17)。日後在中部多所大學講授《禮記》、《李杜詩選》、《黃帝內經素問》,在內典研究班講述《御批歷代通鑑輯覽》等(18)。凡此多為傳統士人為官從政的必修之學(19),老人在〈周楊慧卿傳〉云:
      予丱角讀書佛寺,嘗聞內典而欣。中歲屯蹇仕進,檢而研之。躍然曰:「嗟!從有獲於天爵矣(20)。」
      老人自幼學習孔聖儒學,若循著傳統科舉從政方式,應在人爵上大有發展,只因際遇革故鼎新的時代(21),人爵之願困頓難行,轉而往天爵上精進奮發,所謂「匡世有心培後進,荒途無累賴清貧」(22),使得益眾的事業更加海闊天空。

 

      (二)入衍聖公府
      老人從山東法政學堂結業後,於民國9年,31歲,出掌莒縣獄政,提倡德化,醫治囚疾,代為收瘞,頗獲好評。23年,受翰林莊陔蘭(1846-1946)的邀約(23),兼任《莒志》分纂,重修莒縣志書。老人負責纂修古蹟、軍事、司法、金石四類,經過三年,《莒志》修成。民國25年,老人離開莒縣返回濟南,受莊陔蘭推薦,應聘進入「大成至聖先師奉祀官府」擔任教讀(24),後改任主任秘書。民國26年冬天,老人隨孔德成南下南京,輾轉進入四川重慶,38年初來臺,續任「大成至聖先師奉祀官府」秘書,以至往生。
      老人遊於聖門,出入孔府,沐浴於儒學聖境,不啻親炙於孔子聖人,有緣如此自非常人可比。朱鏡宙(1890─1985)居士〈雪廬詩文集重印序〉云:
      君、稷下士也。博聞強記,于學無所不窺。自遊衍聖公之門,縱覽古聖人文物制作之盛,與夫禮樂衣冠之美,流風遺韻,彷彿猶在耳目間。學益積,而行益飭(25)。
      曲阜一城,文物鼎盛,古蹟遍布,除了三孔── 孔廟、孔府、孔林,最足代表孔聖文化之外,尚有少昊陵、周公廟、顏子廟、曾子廟、舞雩台等聖地,而《論語》人物的流風餘韻,在曲阜一帶則是處處可見。老人供職之餘,縱橫飽覽禮樂衣冠之美,於「學益積,而行益飭」當是事實。
      孔子過世後第二年(西元前478),魯哀公下令在曲阜闕里孔子的舊宅立廟,將孔子生前使用的衣、冠、車、琴、書冊等保存起來,並且按歲時祭祀。這是諸侯祭孔的開始。老人在曲阜時間不長,然孔廟緊鄰孔府,每年四季及孔子誕辰祭祀,雖有至聖廟廟官主其事(26),然孔府亦是主事單位,老人必然參與各項祭典。老人的故舊蔡公念生(1901-1992)云:「公濟南人,居近聖人之鄉。嘗入衍聖公幕,於周孔遺教習之熟矣(27)。」對於祀孔釋奠禮儀,老人如視諸掌,例如關於八佾舞,老人云:
      「八佾」,吾幼年曾見八佾,每行八人,有八行,八八六十四。吾見曲阜的祭孔,天子禮八佾,諸侯六佾,大夫四佾(28)。
      關於祭孔時,誰任正獻官?老人云:
      例如祭孔,孔奉祀官住在臺中又是特任官,臺中市祭孔的主席是什麼人?不是孔奉祀官,而是臺中市長,因為他是主管的原故(29)。
      祭孔何以用太牢?老人云:
      今日祭孔而爭議祭太牢之是與非。吾說此,並非毀謗政府,不可像別人無主意,無辦法。吾雖為佛教徒,也贊成太牢。自古祭天用太牢,有其用意,梁武帝信佛用麵作牛,也是太牢(30)。
      祭孔所奏的樂曲,老人云:
      祭孔有六章樂,首為迎神,初獻、亞獻、終獻、撤饌、送神。撤饌時,隨舞隨歌。祭孔的音樂,起首為大哉孔子,先知先覺,奏咸和之曲,有辭,贊辭必須合乎所祭者的身分(31)。
      釋奠典禮,糾儀官所司何事?老人云:
      吾幼時曾見祭天、祭孔,主祭者為一縣首長,年紀都在五十以外,縱使下雨也不許有傘蓋,不許人扶持,不許左顧右盼(32)。
      臺灣因長期受日人統治(33),雖有民間祭孔,然儀式、服飾、音樂等多與古制有所出入,為應急須要,故有《闕里述聞釋奠選錄》的應世,老人作跋云:
      溯秦火復熾,神州陸沈,播遷來臺,少康待興,制禮作樂,雖則待諸來日,繼絕推闡,不容緩於今朝,此民族精神所繫,天理人情所不能泯者也。政府維護民族,復興文化,孔子祖述堯舜,憲章文武,集其大成,延續不絕,文化在斯,由來崇祀。惟是行都文物,未能周備,闕里述聞采載較廣,謹檢其有關釋典者,選錄八種,轍鑑前代掌故,聊供臨時參摭(34)。
      來臺之後,政府提倡復興中華文化,各地孔廟每逢9月28日舉行祭孔大典,這本《闕里述聞釋奠選錄》有助於祭孔釋奠典禮之統一不紊。臺中孔廟興建之初,聘請老人為首席顧問(35),於孔廟建築、祭祀、服飾、儀節等,多方請益。
      老人與孔府半生因緣,因深緣厚,故舊徐昌齡(?- ?)於老人歸西之後,撰文云:
      偶於炳老住室內(案:於重慶歌樂山猗蘭別墅),見壁間鏡框有奉祀官親筆題詩一首,僅記其中兩句「一見便知己,平生有幾人」,由此可見其友情之深厚矣(36)。
足見老人與孔奉祀官德成交誼的深契。老人九十高齡仍任秘書一職,曾多次以年事已高請辭,仍不為孔奉祀官所允。曾賦詩〈緣〉,感慨遊於聖門四十年的心境:
      風雨同舟四十年,霧花籠眼雪盈顛;心違展墓薦洙水,夢有聞經登杏壇;
      浮海何曾輸季路,歸槎恐不伴張騫;聖門松柏春長在,了卻瘋僧一段緣(37)。
      民國75年夏曆3月,老人生西,孔奉祀官率領家人哀輓老人的聯語云:「數萬里流離備嘗甘苦與君共,五十年交誼多歷艱難為我謀」(38),道盡老人輔佐聖門后裔的苦心孤詣。自民國26年至75年,近半世紀,老人離鄉背井,捨天倫之樂,陪著孔聖后裔從曲阜直下南京,從南京轉進重慶,又從重慶返回南京。38年2月,復以「押運卷箱行李」為名,隨孔奉祀官來到臺灣,與孔府上下有如「風雨同舟」共患難的一家人。老人冀望什麼?但願「聖門松柏春長在」——孔聖大道能如松柏不凋於寒冬。

 

      (三)受佛法啟發
      老人於儒經之鑽研,終生不懈(39),可入可出,能精能博,不受漢宋群儒的藩籬限制,擺脫俗儒的拘墟膠固,老人何以能如此?實得力於佛法的啟發。
      老人家中世代奉佛,曾自述:「予之學佛,幼受家庭薰習,及上私塾,塾擇處佛寺中。以幼之印象,此時再薰,乃因緣之起也(40)。」進入法政學堂,接觸講求因果程序的剛田法學,教授時常提到佛學。民國5年,法相唯識通家梅擷芸(1880-1947)任山東檢察廳長,於濟南大明湖畔組織佛學社,設唯識講座,老人與法界人士一同前往聆聽,奠定日後深入佛學教典基礎(41)。民國20年,因閱讀印光法師(1861-1940)主持的弘法社刊印佛書,而皈依三寶,從此與印光大師書信往返不斷。老人自中年之後,即優遊於佛法宗門教下,學唯識八年,參禪八年,學密八年(42),最後則是專修淨土法門。老人浸入佛法領域之後,於儒學進境大有增益:曾云:
      吾自學佛才懂中國文化,再看中國文化,佛學也懂了,二者互相有關係。佛家世法、出世法都有,格外注重出世法,儒家也是如此,只是特別重視世法(43)。
      尤其服膺宋代張商英(1043-1121)的觀點,張商英常說:「吾學佛然後知儒(44)。」老人講授《論語》,偶有參酌明代焦竑(1540-1620)的《焦氏筆乘》,焦竑也是學佛而後知儒的學者,他讀了《華嚴經》後,說:
      余以謂能讀此經,然後知六經、論語、孟子無非禪,堯、舜、周、孔即為佛,可以破沉空之妄見,糾執相之謬心(45)。
      佛法闡釋事物,解說周詳而完備,用的方法尤為精細,如能通曉佛法義理,無疑是握有解題的利器,遇到經典關節之處,持此利器,可迎刃而解。老人曾習法相唯識宗,此宗擅長萬法的分析,故授課時常以「體、相、用」、「因、緣、果」、「身、口、意」、「事、理」等方法,解析《論語》章句,使聽者一目了然。而自皈依印光法師後,印祖勉以「敦倫盡分,閑邪存誠」為學儒學佛的下手處,故老人授課弘經率以此為著眼點,不在於考據學問,弟子周邦道云:
      師融通儒釋,深積義理。敦倫盡分,閑邪存誠,恪承印祖遺教(46)。
      老人恪遵印光大師遺訓,講授《論語》一向勉人要守住人格,而「敦倫盡分,閑邪存誠」,講究的就是躬自厚而薄責於人,一切為仁由己,但盡本分,這種凡事自我要求的君子作風,最足以表現一個有修養者的格局。

 

   【注释】
   丱角(guàn jiǎo):①头发束成两角形。旧时多为儿童或少年人的发式。唐孟郊《送淡公》诗之五:“如何丱角翁,至死不裹头。”唐康骈《剧谈录·白傅乘舟》:“丱角僕烹鱼煮茗。”明都穆《都公谭纂》卷下:“(金廷辉)为 江西考官,夜閲卷,倦甚,忽坐睡,梦有丱角书生揖于前。” ②指童年或少年时期。唐方干《孙氏林亭》诗:“丱角相知成白首,而今欢笑莫咨嗟。”宋王安石《王平甫墓志》:“自丱角未尝从人受学,操笔为戏,文皆成理。”元姚文奂《竹枝词》:“家住西湖第四桥,自从丱角学吹簫。” ③指童仆。清张岱《陶庵梦忆·龙山放灯》:“郤随役,用二丱角扶掖上山。”
   瘞():见“瘗”(瘞):掩埋,埋葬:瘗埋。瘗藏(cáng)(殉葬的金玉器物)。瘗玉埋香(旧指美女死去)。 
   屯蹇(zhūn jiǎn):《易》《屯》卦和《蹇》卦的并称。意谓艰难困苦,不顺利。汉秦嘉《赠妇诗》之一:“人生譬朝露,居世多屯蹇。”三国魏曹植《神龟赋》:“昔严周之抗节,援斯灵而托喻,嗟禄运之屯蹇,终遇获於江滨。”唐杨炯《温江县令任晃神道碑》:“时命屯蹇,生涯苦辛。”明邢昉《过王雨若故庐》诗:“在世颇屯蹇,立名苦不早。”
   仕進:①入仕,做官。《后汉书·郭太传》:“司徒黄琼辟,太常赵典举有道。或劝林宗仕进者。”唐韩愈《上考功崔虞部书》:“愈不肖,行能诚无可取,行己颇僻,与时俗异态,抱愚守迷,固不识仕进之门。” ②指在仕途中进取。《南史·王秀之传》:“秀之先为诸王长史、行事,便叹曰:‘仲祖之识,见於已多。’便无復仕进,止营理舍亭山宅,有终焉之志。”宋何薳《春渚纪闻·鸡人唱晓梦联诗》:“(郭周孚)后恬於仕进,官至员郎,所至以清慎称之。”薳:yuǎn。③谓求取功名之路。唐封演《封氏闻见记·铨曹》:“贞观中,天下丰饶,士子皆乐乡土,不窥仕进。”
   莒():周代诸侯国名。己姓,旧都介根,在今山东胶县西南,后迁莒,今山东省莒县,后为楚灭。如:莒刀(古代齐国的钱币。莒邑所造,形如刀,故名)。古邑名。一为春秋时齐邑,在莒县;一为春秋时周邑(其地未详)。芋头:一种芋属植物 。
   莊陔蘭(gāi lán):庄陔兰(1870年—1946年),字心如,号春亭,原名庄阿兰,山东莒南县人。生于清同治九年(1870年),十六岁考取童生,十七岁中秀才入郡庠,二十七岁乡试未中,翌年拔贡放乐安县(今广饶县)训导。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进士,任翰林院编修。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官费去日本东京大学学法政,秘密加入中国同盟会,后参加辛亥革命。民国初年,曾任山东省议会会长、国会参议院议员。1936年纂修《莒志》共78卷,又为《临沂县志》作序。详见:
http://baike.baidu.com/view/1462446.htm
   纂(zuǎn)修:①整治。《国语·周语上》:“纂修其绪。”《汉书·公孙弘卜式等传赞》:“孝宣承统,纂修洪业。”②编辑修撰。唐刘禹锡《唐故中书侍郎平章事韦公集纪》:“初蕃既纂修父书,咨於先执李习之,请文为领袖,许而未就。”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故二·国初明史总裁》:“国初顺治二年,曾奉旨纂修《明史》。”孙犁《秀露集·关于纪昀的通信》:“当然,乾隆皇帝修《四库全书》有其政治上的目的,经过这一次纂修,中国文化遭到了一次浩劫。”③修葺。南朝齐王屮《头陀寺碑文》:“纂修堂宇,未就而没。”屮:chè。④清代职官名。为国史馆属官。《清史稿·职官志二》:“国史馆总裁,掌修国史……总纂,满洲四人,蒙古二人,汉六人。纂修、协修,无定员。”
   雩():古代为求雨而举行的一种祭祀:雩祭。雩禳(出雨消灾)。
   饬(chì):整顿,使整齐:整饬纪律。古同“敕”,告诫,命令。谨慎:“程元凤谨饬有余,而乏风节”。古同“饰”,巧饰。
   佾():古代乐舞的行列:八佾(八行八列,共六十四人)。
   太牢:古代祭祀,牛羊豕三牲具备谓之太牢。《庄子·至乐》:“具太牢以为膳。”成玄英疏:“太牢,牛羊豕也。”晋葛洪《抱朴子·道意》:“若养之失和、伐之不解,百痾缘隙而结、荣卫竭而不悟,太牢三牲,曷能济焉。”《清史稿·礼志一》:“太牢:羊一、牛一、豕一。”亦有专指牛为太牢者。《大戴礼记·曾子天圆》:“诸侯之祭,牛,曰太牢。” 痾():古同“疴”,病。宿怨;旧仇。痾(ē):古同“屙”,排泄(粪便)。
   拘墟:亦作“ 拘虚 ”。 比喻孤处一隅,见闻狭隘。语本《庄子·秋水》:“井鼃不可语於海者,拘於虚也。”清刘献廷《广阳杂记》卷三:“益知天下事经纬错综,决非印板所能印定,而出格之语,不可与拘墟者道也。”
   膠固:膠(jiāo),见“胶”。①牢固。汉王符《潜夫论·务本》:“器以便事为善,以胶固为上。”三国魏曹冏 《六代论》:“而天下所以不能倾动,百姓所以不易心者,徒以诸侯强大,盘石胶固。” ②巩固团结。《后汉书·郑太传》:“以胶固之众,当解合之埶,犹以烈风扫彼枯叶。”晋陆机《五等论》:“为上无苟且之心,群下知胶固之义。”《周书·崔猷传》:“则表里胶固,人心易安。”③固陋;固执。南朝梁江淹《建平王让右将军荆州刺史表》:“寧臣胶固,所宜膺荷。”宋苏轼《再上皇帝书》:“自非见利忘义居之不疑者,孰肯终始胶固不自湔洗。”清百一居士《壶天录》卷上:“大道冥冥,固非一知半解者所能妄测,若必以胶固之见解之,谬矣。” ④互结不解。指某种集团。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记》:“伏以国家设文学之科,求贞正之士,所宜行敦风俗,义本君亲,然后申於朝廷,必为国器。岂可怀赏拔之私惠,忘教化之根源,自谓门生,遂成胶固。”⑤指密相勾结。《旧唐书·德宗纪上》:“丁丑,李希烈自称天下都元帅、太尉、建兴王,与朱滔等四盗胶固为逆。”明叶子奇《草木子·杂制》:“嗟乎!世祖设是官,本以防权姦胶固、党与盘结之患,使之有所防范,击刺以正国势。”
   竑(hóng):广大。

 

      三、力弘《論語》心願
      老人博通多種學問,淹貫諸經(47),來臺之後,則多以《論語》指點弟子學行,晚年更以《論語》一經,正式開班授課,徐師自民云:
      雪廬老人,東魯純儒也。早年入衍聖公幕,後隨孔上公遷寓臺中。暇時勤宣內典,教授儒經。晚年深感時風不競,聖教不彰。乃設論語講習班,廣接文教各業有心人士,定期講習(48)。
      臺中論語講習班,成立於民國69年10月(49),當時教育崇尚美式洋化,中國文化有邊緣化之虞。民風趨下,人心變質,老人憂心之餘,仍以九十一的高齡振臂高呼,召集各方志同道合的人士,投入《論語》的學習,並獲得周榮富(1909-2002)慷慨解囊,贊助獎學金。參加成員必須具有下列資格(50):
      1、中華民國國民,品行端正,有正當職業者。
      2、曾在公私立大專院校或中等學校畢業者。
      3、信仰佛教且曾受三皈依二年以上者。
      4、男生服完兵役者。
      合乎上述資格再經師長推薦,從中精選出正式學員。每期課程共計兩年,第一期由老人親自講授《上論》,徐師自民負責《下論》,第二期再互相輪換,學員學習則由教務主任周師聖遊(1920-2006)督導。成立時,老人賦詩〈論語講習班成立誌感〉云:
      道統五千載,崇朝今古分。書刪孔尼父,典祀卓文君。
      歲月逝如水,乾坤飄似雲。何期新舊雨,有志樂同群(51)。
      當時臺灣正流行興建情人廟,奉祀卓文君、司馬相如,高唱愛情至上(52),鼓舞男女淫風,至於流傳五千年的道統孔聖文化,在此風潮之下,不廢而廢,不刪而刪。民風如此,國運如何不似浮雲飄蕩?老人感時不化,歲月不待,於是糾集志同道合的舊雨新知,開設論語講習班,以「講習論語、造就弘揚中國文化人才為宗旨」(53),搶救固有文化於顛危之際。
      論語講習班的教材,以程樹德(1877-1944)編撰的《論語集釋》為主,因為「此書不是從門戶出發,而是從實事求是立論,是則從之,非則去之,不以漢、宋分為異論(54)。」老人不設門戶,不拘漢宋,能將《論語》經文疏通得合情合理的注解,即可參考。
      論語講習班成立後,每週二、五晚間七點至九點,聆聽老人與徐師講授《論語》,課後學員必須復誦經文至熟記為止,每星期一則依授課內容復講研討。當時在場聆聽《論語》有200多人,其中26人為正式生,其餘為旁聽生,老人云:
      班上的人雖然不多,只有二百人左右,可是都是自動來的,有心學好,周家八百年的天下,人才十個而已,現在有二百人成了孔子的弟子,還不行嗎(55)?
老人於《論語》一經,深信只要學而時習之,必有大益。期間有門生欲廣學十三經,輒勸以「先學好《論語》再說」。老人將桑榆晚景投入《論語》一經的弘傳,實有其深沈高遠的寄望。

 

      四、學《論語》有多益
      老人常以歷經六朝自嘲(56),看遍近百年的時局變化,時代愈新,人心愈壞,曾賦詩〈時學〉,云:
      君子如雲魯國光,時風移轉各行藏;人間爭學公輸巧,草掩宣尼萬仞牆(57)。
在〈狂歡〉詩,云:
      投書塞洙泗,大壤任狂歡。舞蹈勝於酒,蒱球半似官。
      違情窒人欲,快意溺儒冠。皮老陽秋在,捫心未覺寬(58)。
      民國初年有人倡言打倒孔家店,要國人把儒經丟入茅坑,踐踏鄙視孔學經典,毀棄固有家珍,導致人心浮動,爭相西化(59)。例如政府倡議中文橫寫,報紙鼓吹選美活動,大加宣導兒童談愛情、老人黃昏之戀等等(60),視傳統文化如敝屣,傷風而敗俗也在所不惜。社會流行的風潮,使得孩童的啟蒙不能養正,年輕人淪落成失學的一代,年老長輩無法安養天年,如此下去,距離「少者懷之,朋友信之,老者安之」孔子的願望(61),將漸行漸遠。因此老人以為非提倡經典教育,不足以救頹勢。
      經典學習的效益,因人而異,而研經可以植德本,卻是老人的一貫信念。儒家十三經乃古聖人的智慧,憑此以正德、利用、厚生,然自宋元以後,以四書五經科舉取才(62),宋真宗曾親撰《勸學詩》(63),鼓勵學子以經典謀富貴,詩云:「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鍾粟。安居不用架高梁,書中自有黃金屋。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有女顏如玉。出門莫恨無隨人,書中車馬多如簇。男兒欲遂平生志,六經勤向窗前讀。」經典教人希聖希賢,端正人品,修己以安人(64),傳到後世卻成了謀財致富工具。老人於此惡風,深不以為然,賦詩〈正謬〉,詩題下注「前人勵學云書中有黃金顏玉似失養正之義」,詩云:
      詩書禮樂正乾坤,幾個儒生不戲論;
      結網羨魚都誤解,黃金顏玉餌癡魂(65)。
      所以老人講授《論語》,必先表明此舉「不為名不為利」,全在端正人心,養成君子。又聞某大學捨儒經而以《紅樓夢》為教材,感慨系之云:
      紅樓絳帳眼皆青,蜨夢沈沈曉不醒;
      昨夜琵琶催醉臥,問誰起讀十三經(66)。
      某些大學的紅樓絳帳,不講儒學,不讀十三經,學子沈醉在紅樓故事之中,德行一端實令人堪憂。今人要盡讀十三經,恐力有所未逮,十三經如不能盡研通達,至少《論語》一經不能不學。老人為大專同學創立「明倫社」,手訂四大學習領域,老人云:
      一曰研經、二曰言語、三曰文章、四曰辦事。研經植德本,故舉凡儒十三經、佛三藏十二部皆當研之,而貴能得其旨;若力有不逮,則論語、彌陀二經列首要。辦事增福慧,凡利眾諸事,均可為之,而必也通達人情,故宜兼讀廿五史;至時或不給,則御批通鑑輯覽為不可少。言語文章,是應世工具,一要有次序,一要能暢達;則古來詩文佳作,儘令吟詠;若苦其泛濫,則閱微草堂筆記甚可參考(67)。
      研學《論語》可以培植道德本源,而辦理事務、通曉人情則不可不讀《御批通鉴輯覽》的史書。至於言語文章欲求通達,則須精讀紀昀(1724-1805)的《閱微草堂筆記》。老人手訂的明倫四科,實脫胎於孔門「德行、言語、政事、文學」四科(68),舉凡言語、政事、文學無不以德行為根本,老人責勉論語講習班的學員云:
      論語一書,以仁義道德為根本,別求虛名。凡學論語,仁義二字不離本身,離仁義二字,就是白學了(69)。
      故《雪廬老人事略》云:「公講儒經,諄諄於敦倫盡分,樂天知命。期諸學者,博文約禮,始為君子,終成聖德(70)。」
      《論語》有孔子豐富的言教及身教(71),經文簡要詳明,較諸其他經典,更易研學。老人深知今人活在快速演變的科技時代,要人皓首窮經,博通眾典,實強人所難,故以「五經之錧辖,六藝之喉襟」的《論語》做為入手教材(72)。老人以畢生實踐《論語》的經驗,深信「數篇《論語》安天下」(73),學習《論語》有無窮的效益,謹以老人常提的「可立人格」、「可得公安」、「可曉文理」三點說明。

 

      (一)可立人格
      老人於民國38年初,浮海來臺,從基隆上岸,深深感受臺灣民風的一片純樸。有外地人問路於商家,店主會恭敬詳細的指點迷津,甚至暫時放下手邊的事務,親自領著外地人走一段路,當時人心是如此敦厚,一直讓老人津津樂道不已。事隔30年後,經濟迅速起飛,社會風氣丕變,人心轉壞,漸漸淡忘「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古八德的基本人格,老人云:
      我們這裡,這幾年來,一直是弘揚佛法,並且幫助社會教育的,現在為什麼突然加上論語呢?因為近年來,佛法表面上好像是發展了,事實上卻日漸凋零,學佛在人,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人,才是真正的內容,若是三藏經典還在,人心壞了,佛法便也沒個成就(74)。人心壞了,依佛法觀點,下一生必將失去人身,更莫奢望有更高更好的去處。而《論語》一經,教人從根本的「其為人也孝弟」(75)做起,孝弟以修身。《論語》〈學而篇〉一上來就說「學而時習之」,學什麼呢?老人云:
      此章(即「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章)似承學而所來。學者何,內明德格致誠正,外新民修齊治平。內為體而外為用。內體本仁,外用行仁。夫子之學,既是仁學,故處心行事,無不是仁。禮記大學篇: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此章,人孝弟,脩身也。中庸云:修身以道,修道以仁。鮮犯上,家齊也。不好作亂,國治也。大學云:一家仁,一國興仁。此言脩齊治平之學,皆依仁而興起(76)。
      依著《論語》亦步亦趨學而時習之,從修身而齊家,齊家而平治天下。以孝弟修身,其餘的「忠信禮義廉恥」人格素質自可保全。第二期論語班結業時,老人云:
      我們辦論語講習班也不宣傳,也不要錢,就是希望各位同學個個獨立,各各辦,並不是對我辦的,也不是對大家辦的,實實在在是為自己辦的,為自己辦什麼呢?保存個人的人格!自己人格保存住,才能跟孔子一樣,才能學佛(77)。
      儒家士人學習六藝經典,漸成君子、仁人,最後生入聖賢之域。這成聖成賢的基本立足點,就是先要保有個人的人格,始能上達更高的境界,這正是老人弘傳《論語》的初衷。

 

      (二)可得公安
      人身的珍貴,在於人與天地合稱三才,可以參贊天地之化育(78),故《禮記》〈禮運〉云:「人者,天地之心也」。中庸云:「人道敏政」,「敏」者,孔穎達疏云:「敏,勉也。言為人君當勉力行政。」為人君要勉力行仁政於天下,而一般人們也得負起「人道敏政」的責任,老人時常勉人學《論語》要盡到「人道敏政」的本分,老人云:
      孔子說:「人道敏政,地道敏樹」,中國文化是人天二道。地不長植物即不算地,人必得懂政治,政治即道,要將社會治理得安安定定,使大家皆得公安,故曰:「有道明君,無道昏君。」道者不可須臾離,辦任何事皆不可離了道,使天下國家皆不得公安。這就是中國文化、孔子思想,此為世間法最高目標(79)。
      人能敏政,則五倫人際各盡本分,十義「父慈,子孝,兄良,弟弟,夫義,婦聽,長惠,幼順,君仁,臣忠」(80)做得不虧不欠,如此便能達到「公安」。老人勉勵說:
      中國講天、地、人三才,天有它的道理,「天道敏時」,不能亂了四時;地有它的道理,「地道敏樹」,生長植物,長養萬物;人呢?也有他的道理,「人道敏政」,重要在政治上。人要學政治,「政者正也」,也就是公公正正替大家辦事,使得大家得到公安(81)。
      老人常說,政治不是非做大官才叫政治,一家五口就是政,開個小店有幾位伙計也是政,《論語》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於有政,是亦為政(82)。」所以懂得了《論語》,修己以安人,做官做好官,當老百姓守法,不製造亂子,就可以求得世人的公安。

 

      (三)可曉文理
      文以載道,古聖智慧透過文章典籍,流傳至今,欲得聖人之道,不能不通曉經典文章。儒經以文言成文,必須識得其中的字義、文理、文趣,方能盡得言外之道。自從有人提倡廢經以後,人們視文言為畏途,書不成文(83),不敢讀也不願讀,如此下去,儒經裡的千年智慧勢將「獨留青塚向黃昏」。老人曾賦詩〈文禍〉八首,痛心國文的失落,詩有序云:
      國文者,國家之文化,民族之元精也。五四以後,廢文言尚語體,學子所習多歐美雜說,崇唯物,闢倫常,六十餘年,數典忘祖,失國偏安,又被迫退出國聯。賴倡國學,莊敬自強,齊家報國以存。近有鼓吹新文學者,曰純文學、漁文學、鄉土文學多類,語義西化,前鑑可憂(84)。
      熟悉經典文言,自能體嘗文中的修齊治平之道,老人眼見國人的國文程度低落,因此特意講授《論語》,冀望學子從《論語》嫻熟文言的文理字義,老人云:
      我們學論語,一者學做人,一者學認識文法,懂文法後自己看書不必人講,也不致於學錯了。以往吾只要大家做人就可以了,今日的文章變得不像樣,不得不自己求。不懂文法,重要的字便會滑口而過,不重要的字反而白費力氣(85)。
      文言文讀不通,不僅無法深入儒經,更遑論純以文言譯述的三藏經典了,老人慨云:
      論語講世間法,若出世法則說的簡要。因有儒家配合,所以佛教傳入中國才發揚光大,儒學也因佛學而更了解。佛經是中國文理,不懂中國文學,佛法也不能通達(86)。
      如何從《論語》學習文言文理?老人的經驗是:
      念的時候,要句讀分明,四聲清楚,抑揚頓挫,將其中的神情態度,都表現出來。故從誦讀的聲音,就可以知道他懂不懂。所以文經王沔(宋朝齊州人,每在天子前誦讀參加進士考試的人所作的辭賦,因誦讀音調明暢,經讀過的人多高中進士。)一宣,多得登第(87)。
      經文必得讀誦,從分明的句讀、清楚的四聲中,就能掌握經中大義。例如《論語》〈陽貨〉:「陽貨欲見孔子,孔子不見,歸孔子豚,孔子時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諸塗。謂孔子曰:來,予與爾言,曰:懷其寶而迷其邦,可謂仁乎?曰:不可。好從事而亟失時,可謂智乎?曰:不可。日月逝矣,歲不我與。孔子曰:諾,吾將仕矣。」文中兩句「曰:不可」,古來注解多主張陽貨問,孔子「曰:不可」。老人則以為從讀誦之中,便知其中的文理,兩句「曰:不可」都是陽貨說的,當是陽貨自問自答,如此方能顯出陽貨的跋扈橫行,老人云:
      以上從漢注到明代都是如此注解。到了明儒郝京山提出另一種說法,這個說法正合吾意。「曰,不可」,你一定不承認,一定以為不對。「日月逝矣,歲不我與」,日月天天過去,歲不與你增加了。以上都是陽貨說的,下文「孔子曰:諾,吾將仕矣。」這才是孔子所說。這種說法文理才順(88)。
      孔子教人「辭,達而已矣」(89),《論語》一經,言簡而義賅,用字恰當好處,經文不容輕易更改。如能熟悉《論語》的篇章文句,用字遣詞自然習慣以《論語》經文為模範,為文務求簡要通順,言語要能暢達不繁。
      南宋陸放翁(1125-1210)〈八十四歲讀論語詩〉云:「壯歲貪求未見書,歸常充棟出連車。晚窺闕里親傳妙,數簡方知已有餘(90)。」一個人坐看五岳山川,歷經人事滄桑之後,始信《論語》「數簡」,用諸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優遊有餘(91)。老人一生於《論語》自行而化他,深信從中可以通曉文言用法,日後自修閱讀文言體裁的儒經佛典,自當無有障礙。果能熟誦《論語》,依文實行,則下學人事,敦倫盡分,保住人格,修己以安人。於五倫十義不虧不欠,地基已穩,則可上達佛道,進入心靈深處的修法行事,此乃老人力弘《論語》的衷心切願。

 

   【注释】
   蒱():(樗蒱 chū pú〕同“樗蒲”。a.古代玩类似掷色子之类的游戏;b.色子,如“稍见云中白若蒱蒱数十立者,山也。”
   敝屣(bì xǐ):破旧的鞋,比喻没有价值的东西。
   昀(yún):日光。
   錧辖(guǎn xiá):车上控制毂的零件。引申为关键。汉赵岐《<孟子>题辞》:“《论语》者,五经之錧鎋,六艺之喉衿也。”明宋濂《太乙玄徵记》:“文者,乾坤之粹精也……百物之錧鎋也。”
   喉襟:亦作“ 喉衿 ”。亦作“ 喉襟 ”。①喻纲领,要领。汉赵岐《<孟子>题辞》:“《论语》者,五经之錧鎋,六蓺之喉衿也。”宋程大昌《考古编·诗论》:“然则古序也者,其《诗》之喉襟也歟!”②喻要害之地。《晋书·石勒载记上》:“鄴有三臺之固,西接平阳,四塞山河,有喉衿之势。”金邓千江《望海潮·上兰州守》词:“营屯绣错,山形米聚,喉襟百二秦关。”明李东阳《天津卫城修造记》:“矧畿辅之近,喉襟之要,拥重兵,置羣士,而无以控制统驭之,其可哉?”矧(shěn):况且;亦。畿辅(jī fǔ):国都所在的地方,泛指京城附近的地区。
沔(miǎn):水流充满河道。(沔水)水名,在中国陕西省,是汉水的上流。古同“湎”,沉迷。
   充栋:形容藏书、著述之富,可以堆满屋子。宋陆游《冬夜读书》诗:“茆屋三四间,充栋贮经史。”清顾炎武《下学指南序》:“今之语録几於充栋矣。”梁启超《新史学》三:“故不扫君统之谬见而欲以作史,史虽充栋,徒为生民毒耳。”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