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焊管生产线:熊丙奇:推行校长职业化才有真正的大学精神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6:49:38

推行校长职业化才有真正的大学精神

日期:[2008年11月10日]  版次:[AA23]  版名:[个论]  稿源:[南方都市报]   网友评论: 3  条

  ■中国观察之熊丙奇专栏

 

  近日,原中国政法大学校长徐显明出任山东大学校长,原山东大学校长展涛出任吉林大学校长。这是继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和中南大学之后,近期第四、第五所国家重点大学党政领导职务变动。由此,中国名校校长书记大换岗渐成高潮。对此,教育部新闻发言人回应称,重点大学党政领导职务调整原因有多种:有的因为年龄原因正常退休,有的则是工作需要进行轮岗(《成都商报》11月8日)。

 

  正常退休的理由很容易理解,但因工作需要而进行轮岗,却有些让人困惑———大学校长轮岗,是出于怎样的工作需要?

 

  对此次轮岗涉及到的几位校长进行分析,原中国政法大学校长徐显明2001年9月上任,在法大校长任上7年;原山东大学校长展涛2000年7月上任,在山大校长任上8年;原吉林大学校长周其凤2004年7月上任,在吉大校长任上4年。这几位校长的校长任期,与去年的一项关于我国研究型大学校长任期的调查结果十分接近———课题组对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等8所著名研究型大学校长任职年限进行了抽样调查后发现,这些大学校长的平均任期为5.9年。

 

  对于一名干部来说,在一个岗位上工作六七年时间,已经不算短了。根据我国的干部交流轮岗制度,有的地方甚至明确规定在一个岗位上工作满五年必须轮岗,据说这既可有利于防腐反腐,又可促进干部正常流动,还可锻炼干部,激励干部开拓创新。但是,对于一所大学的校长来说,干上六七年时间,就轮岗到其他岗位,却并不一定符合工作需要。

 

  对世界一流大学校长的任期分析发现,在美国,研究型大学的校长任期平均为12.2年。1929年4月,时年30岁的哈金斯被芝加哥大学的校长遴选委员会遴选任命为校长,直到1951年辞职,哈金斯前后领导了这所顶尖大学长达22年。而哈佛大学校长平均任期22年,其中化学家埃利奥特35岁当选哈佛校长,任期长达40年,在20世纪100年中,哈佛只有7任校长。

 

  校长长期任期制被认为是一些世界一流大学之所以成就为一流的重要原因。研究者认为,较长的校长任期,有利于校长规划长远的办学策略,减少急功近利行为,这与大学教育不能追求短期效益,大学教育和大学文化需要积淀,形成自己独特的办学风格是一致的;同时,对于校长本身来说,会把做好校长当作自己的职业发展理想,有利于成就为教育家。

 

  我国高校校长的短任期,已被近年来高校发展的实践证明,一定程度上催生了大学的急功近利,不少学校领导为了在短期中获得突出的政绩,大搞校园建设、形象工程,强调规模发展,对教师实行数量考核,甚至竭泽而渔,逼良为娼,破坏了学校的传统和文化,大学校园里充满功利和浮躁的情绪。而造成短任期的原因,具体包括两方面。一是校长本人对校长岗位的认识,不是将其作为实现教育家理想的舞台,而是作为官场发展的驿站,因为对于我国高校来说,有不同的行政级别,从高职高专的“副厅”到一般本科的“正厅”再到985高校的“副部级”不等,在一所211高校一直当校长,级别一直只有正厅,要升为副部级,只有到有副部长级的985高校,或者到地方政府、中央部委。在更高的官场级别面前,很少有校长不为级别所动,而以成为副部、正部级等为荣,如果一名校长在一所大学干上20年,“一直没有进步”,多半会被认为是官场很不得意;二是政府管理部门,对校长岗位的定位不是将其职业化,积极推进按校长任职标准进行民主遴选,而是将其官员化,作为一级干部进行任命、管理,并打通官、学、商的界限,对校长岗位按行政级别高低进行任命,把校长岗位作为某些干部进步、官升一级的台阶。一个在国家部委或地方政府部门工作,从来没有教育管理经验的官员,也可任命为大学领导,就是因为这种原因。

 

  所谓“因工作需要”,其实可以理解为干部管理的需要、校长自身发展(级别提高)的需要,以及某些官员解决行政级别的需要,却没有考虑到大学发展的需要。从大学发展需要出发,我国高校有必要取消行政级别,推行校长职业化,并建立校长公开遴选机制,引导校长有教育家的理想、情怀和作为,而不是成为一个官员。如果校长完全官员化,大学将很难不成为一个官场,不用说大学将缺乏个性,难以培养一流人才、创造一流成果,就连有没有真正的大学、有没有真正的大学精神都让人产生怀疑。

 

  (作者系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http://epaper.nddaily.com/A/html/2008-11/10/content_62324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