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窝助手:医师实践技能考试辅导《临床执业医师实践技能》第四章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2:48:59
第四章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字体: 打印:省纸版>> 清晰版>> 自定义>>    行距: 单倍 1.2单倍 1.5倍 1.7倍 2倍 字体: 小 隐藏: 答疑编号 手写板     一般检查对于了解病人的全身状况、评价病情的严重程度以及正确诊断疾病具有重要意义,它以视诊观察为主要检查方法,有时需配合应用触诊或借助于体温表、血压计、听诊器等进行检查。
  生命征(vital sign)是评估生命活动质量的重要征象,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它是及时了解病人病情变化的重要指标之一。

  一、测体温
  包括口测法、肛测法、腋测法。其中以腋测法应用较多。
  1.腋测法:将腋窝擦干,检查并清除影响体温测试的各种因素。把体温计汞柱端放在一侧腋窝中央顶部,用上臂将其夹紧,放置10分钟后取出并读数。正常值为36~37℃,腋窝体温较口温约低0.2~0.4℃。本法安全、方便、又不易发生交叉感染,应用较多。口测法:正常值为36.3~37.2℃.;肛测法:正常值为36.5~37.7℃。
  
  2.体温检测结果出现误差的常见原因
  临床工作中若发现体温检测结果与病人全身状态不符,应注意分析并寻找原因。发生误差的常见原因有:
  (1)检查前体温计汞柱未能甩到36℃以下,使检测结果高于病人的实际体温;
  (2)应用腋测法检测时,由于病人未能将体温计夹紧如消瘦、病情严重、意识障碍以及检测方法不规范等,可使检测结果低于病人的实际体温;
  (3)未能避免或消除影响体温检测的其他因素,如体温计附近有影响局部体温的冷热源存在;检测前饮用冷热水或用其漱口以及用冷热毛巾擦拭腋部等。应用规范的检测方法一般可以避免误差。

  二、脉搏
  
  通常以触诊法检查桡动脉搏动情况,应注意其频率、节律、强弱以及呼吸对它的影响等。也可以检查颞动脉、颈动脉、肱动脉、股动脉和足背动脉等。检查方法:检查者将一手示、中、环指并拢,并将其指腹平放于桡动脉近手腕处,以适当压力触摸桡动脉搏动,至少30秒,并计算出每分钟搏动次数。脉率可因年龄、性别、活动、情绪状态等不同而有所波动,正常成人脉率为60~100次/分,平均72次/分;儿童较快,约90次/分,婴幼儿可达130次/分;老年人较慢,55~60次/分;女性较快,夜间睡眠时较慢;餐后活动和情绪激动等情况下脉率较快。若脉搏不规则应延长触诊时间。在某些情况下应注意两侧桡动脉搏动情况的对照检查。必要时也可用脉搏计或监护仪来显示脉搏波形、频率和节律等的变化。

  三、呼吸
  应注意呼吸类型、频率、深度、节律以及有无其他异常等现象。
  由于呼吸易受主观因素的影响,因此在检查呼吸时切勿对患者有任何暗示。检查方法:医师在检查脉搏结束后,手指仍应放在桡动脉处,但应观察病人胸廓或腹部随呼吸而出现的活动情况,一般情况下应计数1分钟。
  

  四、血压
  血压是指动脉血压,是重要的生命征。
  
  1.检测方法血压测量有两种方法即直接测量法和间接测量法。
  1) 直接测量法:一般用于重症患者,在动脉穿刺后直接测定动脉内压力。
  2)间接测量法:使用血压计进行测量。
  血压计有汞柱式、弹簧式和电子血压计,以汞柱式血压计最为常用。血压计测量血压的方法与步骤:
  ①病人检测血压前30分钟内禁止吸烟和饮用咖啡并在安静环境下休息5~10分钟。
  ②医师将血压计汞柱开关打开,汞柱凸面水平应在零位;
  ③病人可取仰卧位或坐位,肘部和血压计应与心脏同一水平(坐位时应平第四肋软骨;仰卧位时平腋中线)。被测上肢(通常为右上肢)裸露、伸开并外展45度;
  ④将血压计袖带缚于上臂:气囊中部应对准肱动脉,袖带松紧以恰能放进一个手指为宜,袖带下缘应距肘窝横纹2~3cm;
  ⑤将听诊器膜型体件置于肘窝部、肱二头肌肌腱内侧的肱动脉搏动处,轻压之(体件:不应塞于袖带与上臂之间);
  
  ⑥旋紧与气囊相连的气球充气旋钮,并开始充气。气囊充气过程中应同时听诊肱动脉搏动音,观察汞柱上升高度。待肱动脉搏动音消失后,汞柱再升高20~30mm;
  
  ⑦松开气球上的充气旋钮使气囊缓慢放气,同时医师应水平注视缓慢下降的汞柱凸面水平,下降速度以2~4mm/秒为宜,心率缓慢者下降速度应慢;
  ⑧确定血压数值:按柯氏分期法,汞柱下降过程中,当听到第一次肱动脉搏动声响时汞柱凸面所示数值为收缩压(第一期),随着汞柱下降,搏动声音逐渐加强(第二期),继而出现吹风样杂音(第三期),然后声音突然减弱而低沉(第四期),最终声音消失(第五期)。声音消失时汞柱所示数值为舒张压。用同样的方法测血压二次,取两次检查值的平均值为血压值并记录。血压检测完毕,将气囊排气,卷好气袖并平整地放入血压计中。然后使玻璃管中汞柱完全进入水银槽后,关闭汞柱开关和血压计。
  2.测量血压的注意事项
  (1)血压可随季节、昼夜、环境、情绪等影响而有较大波动,有时相差甚大,因此连续观察血压升高幅度、波动范围、变化趋势才有较大临床意义;
  (2)低于12岁的儿童(特别是3~6岁以内)、妊娠妇女、严重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及柯氏音不消失者以第四期(声音突然变小而低沉)的汞柱数值较接近舒张压值;
  (3)血压测量时柯氏音第二期有时为无声,称为“听音间隙”,这种现象可导致高估舒张压或低估收缩压的错误;
  (4)重复测量血压时应将气袖完全放气2~3分钟后再测或放气后嘱被检者高举上臂以减轻静脉充血,这样可避免“听音间隙”所导致的错误;
  (5)柯氏音第四期约持续5~10mmHg,若大于20mmHg时,应将变音时的汞柱数值和声音消失时的汞柱数值分别记录之,如160/90/68mmHg。若仅有变音而无声音消失时,应以变音的汞柱数值为舒张压。记录形式应为110/75—0mmHg。
  (6)血压计气囊的宽度应为被测肢体周径的40%(测上肢血压时成人用气囊宽度一般为12~14cm);气囊长度约为被测肢体周径的80 %(60%~100%)。气囊太短或太窄易致血压读数偏高。
  (7)某些情况下(如多发性大动脉炎等)应双侧上肢血压对照检查;主动脉缩窄时,应测下肢血压;若疑有体位性低血压时,在病人情况允许的条件下可测量其卧位、坐位和站立位时的血压值,但应在体位变动2分钟后测血压;血压计仍应与心脏在同一水平。
  3.血压的正常值:上肢收缩压为90~135mmHg,舒张压为60~90mmHg。
  4.血压的意义:①高血压:收缩压大于l40和(或)舒张压大于90mmHg为高血压,主要见于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部分患者有 "白大衣"高血压;②低血压:主要原因为心肌收缩功能下降、有效循环血量不足等,主要见于各种原因所致休克、血管迷走性晕厥发作等,往往伴有脉压缩小;③两上肢血压不对称;两上肢血压相差大于10mmHg;原因和脉搏不一相似;④下肢血压异常(降低):提示相应部位动脉狭窄或闭塞,见于主动脉缩窄、胸腹主动脉型大动脉炎、闭塞性动脉硬化、髂动脉或股动脉栓塞等;⑤脉压增大和减小:脉压>40mmHg,为脉压增大,主要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动脉导管未闭、动静脉瘘、甲状腺功能亢进和严重贫血、老年动脉硬化等;脉压<30mmHg,为脉压减小。主要见于休克、主动脉瓣狭窄、心力衰竭、心包积液、缩窄性心包炎等。

  五、皮肤检查
  颜色;湿度;弹性;皮疹;脱屑;皮下出血;蜘蛛痣与肝掌;水肿;皮下结节;溃疡和糜烂;瘢痕;毛发。

  六、淋巴结的检查
  淋巴结的变化与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诊断及治疗密切相关,尤其是对肿瘤的诊断、转移及发展变化的观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淋巴结分布于全身,一般检查只能发现身体各部位表浅淋巴结的变化。
  1.正常情况下,表浅淋巴结很小,直径多为0.2~0.5cm,质地柔软,表面光滑。无压痛,与毗邻组织无粘连,常呈链状与组群分布,通常不易触及。
  2.表浅淋巴结的部位
  (1)耳前淋巴结:位于耳屏前方。
  (2)耳后淋巴结:位于耳后乳突表面、胸锁乳突肌止点处,亦称为乳突淋巴结。
  (3)枕淋巴结:位于枕部皮下,斜方肌起点与胸锁乳突肌止点之间。
  (4)颌下淋巴结:位于颌下腺附近,在下颌角与颏部之中间部位。
  (5)颏下淋巴结:位于颏下三角内,下颌舌骨肌表面,两侧下颌骨前端中点后方。
  (6)颈前淋巴结:位于胸锁乳突肌表面及下颌角处。
  (7)颈后淋巴结:位于斜方肌前缘。
  (8)锁骨上淋巴结:位于锁骨与胸锁乳突肌所形成的夹角处。
  (9)腋窝淋巴结:是上肢最大的淋巴结组群,可分为五群:
  
  1)腋尖淋巴结群:位于腋窝顶部。
  2)外侧淋巴结群:位于腋窝外侧壁。
  3)胸肌淋巴结群:位于胸大肌下缘深部。
  4)中央淋巴结群:位于腋窝内侧壁近肋骨及前锯肌处。
  5)肩胛下淋巴结群:位于腋窝后皱襞深部。
  (10)滑车上淋巴结:位于上臂内侧,内上髁上方3~4cm处,肱二头肌与肱三头肌之间的间沟内。
  
  (11)腹股沟淋巴结:位于腹股沟韧带下方股三角内,它又分为上、下两群:
  ①上群:位于腹股沟韧带下方,与韧带平行排列,故又称为腹股沟韧带横组或水平组。
  ②下群:位于大隐静脉上端,沿静脉走向排列,故又称为腹股沟淋巴结纵组或垂直组。
  (12)腘窝淋巴结:位于小隐静脉和腘静脉的汇合处。
  
  3.检查顺序
  全身体格检查时,淋巴结的检查应在相应身体部位检查过程中进行。为了避免遗漏应特别注意淋巴结的检查顺序。头颈部淋巴结的检查顺序是:耳前、耳后、枕部、颌下、颏下、颈前、颈后、锁骨上淋巴结。上肢淋巴结的检查顺序是:腋窝淋巴结、滑车上淋巴结。腋窝淋巴结应按尖群、中央群、胸肌群、肩胛下群和外侧群的顺序进行。下肢淋巴结的检查顺序是:腹股沟部(先查上群、后查下群)腘窝部。
  4.检查方法
  检查淋巴结的方法是视诊和触诊。视诊时不仅要注意局部征象(包括皮肤是否隆起,颜色有无变化,有无皮疹、瘢痕、瘘管等)也要注意全身状态。
  触诊是检查淋巴结的主要方法。检查者将示、中、环三指并拢,其指腹平放于被检查部位的皮肤上进行滑动触诊。这里所说的滑动是指腹按压的皮肤与皮下组织之间的滑动;滑动的方式应取相互垂直的多个方向或转动式滑动,这有助于淋巴结与肌肉和血管结节的区别。
  (1)颌下淋巴结:检查时检查者用左手扶被检查者头部,使头倾向左前下方,用右手四指并拢触摸左颌下淋巴结。使头倾向右前下方,再用左手四指并拢触摸右颌下淋巴结。
  (2)颈部淋巴结:颈部淋巴结以胸锁乳突肌为界分为前后两区。检查时被检查者头稍低,使皮肤松弛。检查者双手四指并拢,紧贴检查部位,进行滑动触诊。依次检查前后区。
  (3)锁骨上窝:被检查者头稍前屈,检查者双手四指并拢,左手检查右侧,右手检查左侧,由浅人深进行滑动触诊。
  (4)腋窝淋巴结:检查右侧时,检查者右手握被检查者右手,使其前臂稍外展,左手四指并拢稍弯曲,自被检查者右上臂后方插入右侧腋窝,直达腋窝顶部,自腋窝顶部沿胸壁自上而下进行触摸,依次检查右侧腋窝的内壁、外壁、前壁和后壁。检查左侧时用左手进行。
  (5)滑车上淋巴结:检查左侧时,检查者以左手托被检查者右前臂,在右手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间沟触诊。检查右侧时用左手触诊。
  (6)腹股沟淋巴结:被检查者平卧,下肢伸直,检查者四指并拢分别触摸其上群和下群。
  5.检查内容
  检查淋巴结应注意部位、大小与形状、数目与排列、表面特性、质地、有无压痛、活动度、界限是否清楚及局部皮肤有无红肿、瘢痕、瘘管等。
  七、发育:通常以年龄、智力和体格成长状态之间的关系来判断,以良好、中等、差来表示。体格成长状态指身高、体重、第二性征等。儿童应测量头围。
  八、体型:根据身体各部发育的外观成年人体型分为三种:
  (1)无力型:患者体型瘦长,腹上角小于90°;
  (2)超力型:患者体型矮胖,腹上角大于90°;
  (3)正力型:患者体型匀称,腹上角约为90°。
  九、营养状态:根据皮肤、皮下脂肪和肌肉发育情况,做出良好、中等、不良的分级。判断脂肪充实程度的常用方法为测量前臂曲侧或上臂背侧下l/3的脂肪厚度。
  十、意识状态:指被检查者对环境的知觉状态,可通过问诊并结合体格检查(感觉和神经反射)了解。分为意识清楚、嗜睡、昏睡、浅昏迷、深昏迷、谵妄等。
  十一、面容:某些疾病所具有的特征性面容:
  (1)急性病容:面色潮红、鼻翼翕动、表情痛苦;
  (2)慢性病容:面容憔悴、面色灰暗、目光暗淡;
  (3)贫血面容:面白唇淡、表情疲惫;
  (4)肝病面容:面颊消瘦、面色灰褐、面部褐色色素沉着;
  (5)肾病面容:面色苍白、眼睑水肿;
  (6)甲亢面容:面容惊愕、眼裂增宽、眼球突出、目光闪烁、兴奋不安;
  (7)黏液水肿面容:颜面浮肿、睑厚面宽、目光迟钝、眼眉稀疏;
  (8)满月面容:面圆、皮肤发红,常有痤疮和体毛增多。
  十二、体位:被检查者休息时身体的姿势和位置。可分为:
  (1)自动体位:无病、轻病、或疾病早期,被检查者活动自如,不受限制。
  (2)被动体位:被检查者不能随意调整或变换体位,见于极度衰弱或意识丧失患者。
  (3)强迫体位:为了减轻痛苦,患者不得不采用某种体位:
  1)强迫仰卧位:见于急性腹膜炎。
  2)强迫侧卧位:见于单侧胸膜病变,如大量胸水或胸膜炎。
  3)强迫坐位:见于急性左心衰竭、哮喘急性发作及COPD急性加重等。
  4)强迫蹲位:见于先天性发绀性心脏病。
  5)强迫停立位:见于心绞痛患者。
  6)辗转体位:见于胆石症或输尿管结石患者。
  7)角弓反张位:颈及肩背肌肉强直,头后仰、背过伸,躯干呈弓形,见于破伤风患者。
  十三、姿势指举止的状态,可受某些疾病的影响。
  十四、步态:被检查者行走时的姿势。壮年矫健、老年稳慢、小儿急快,皆为正常。某些疾病可表现为步态异常。
  (1)蹒跚步态:左右摇摆,行如鸭步。见于佝偻病、髋关节脱位等。
  (2)醉酒步态:行走时步态不稳。见于酒精中毒、小脑疾病等。
  (3)共济失调步态:起步时高抬骤落、双目下视、脚间距宽。见于脊髓病变。
  (4)慌张步态:小步前行、身体前倾、有难于止步之势,见于帕金森病。
医师实践技能考试辅导《临床执业医师实践技能》第四章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医师实践技能考试辅导《临床执业医师实践技能》第四章 体格检查——头颈部检查 医师实践技能考试辅导《临床执业医师实践技能》第四章 体格检查——胸部检查(含心肺听诊) 医师实践技能考试辅导《临床执业医师实践技能》第四章 体格检查——神经系统检查 医师实践技能考试辅导《临床执业医师实践技能》第四章 体格检查——腹 部 医师实践技能考试辅导《临床执业医师实践技能》第四章 体格检查——脊柱、四肢、关节 医师实践技能考试辅导《临床执业医师实践技能》第六章 辅助检查——X线片 医师实践技能考试辅导《临床执业医师实践技能》第六章 辅助检查——影像诊断 医师实践技能考试辅导《临床执业医师实践技能》第六章 辅助检查——心电图 V 医师实践技能考试辅导《临床执业医师实践技能》第六章 辅助检查——影像诊断2 V 医师实践技能考试辅导《临床执业医师实践技能》第六章 辅助检查——影像诊断 医师实践技能考试辅导《临床执业医师实践技能》第六章 辅助检查——影像诊断2 医师实践技能考试辅导《临床执业医师实践技能》第三章 病例分析——肝硬化 医师实践技能考试辅导《临床执业医师实践技能》第三章 病例分析——急性胰腺炎 医师实践技能考试辅导《临床执业医师实践技能》第三章 病例分析——支气管哮喘 医师实践技能考试辅导《临床执业医师实践技能》第三章 病例分析——心力衰竭 医师实践技能考试辅导《临床执业医师实践技能》第三章 病例分析——心脏瓣膜病 医师实践技能考试辅导《临床执业医师实践技能》第三章 病例分析——休克 医师实践技能考试辅导《临床执业医师实践技能》第三章 病例分析——胃食管反流病 医师实践技能考试辅导《临床执业医师实践技能》第三章 病例分析——胃 炎 医师实践技能考试辅导《临床执业医师实践技能》第三章 病例分析——消化性溃疡 医师实践技能考试辅导《临床执业医师实践技能》第三章 病例分析——溃疡性结肠炎 医师实践技能考试辅导《临床执业医师实践技能》第五章 基本操作技能——腰椎穿刺术 医师实践技能考试辅导《临床执业医师实践技能》第五章 基本操作技能——清创缝合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