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带冠的图片:韩愈的稿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9 13:59:43
古之士大夫,讲究“清高”,耻言金钱,非说不可时,称之为“阿堵物”。“阿堵物”原是口语中这、这个的意思;换言之是能堵心眼、堵眼睛、堵肠胃,还会堵塞灵魂的“那个东西”。

  然而,从李德林开始,写作就开始索要稿费了,他清楚自己笔下的每一个字都是劳动成果。这个李德林胆大包天,他一开始索要稿费就是向当时的皇上隋文帝索要的。《隋书·郑译传》记载:隋文帝叫李德林起草诏书,牛气的李德林不理睬,隋文帝不明白怎么回事。这时一旁的高颖在旁边戏道:“笔干了。”郑译也乘机说道:“不得一钱,何以润笔?”于是后来,人们就把写作文章书画所得的酬劳,谓之润笔。

  在古代,拿润笔最多的当属韩愈。

  和现在一些作家一样,韩愈也不是靠他正经的文学作品发财的,而是靠给别人以致是死人树碑立传或撰写碑文、墓志铭或祭文发的财。他创作题材广泛,长短不一,有报告文学,如《平淮西碑文》、《张中丞传后叙》;有墓志铭,如《贞曜先生墓志铭》、《南阳樊绍述墓志铭》;有祭文,如《祭河南张员外文》、《祭柳子厚文》;还有碑文、厅壁记等。

  宪宗元和九年,吴元济反唐,唐宪宗派大将李愬讨伐。李愬雪夜奇袭蔡州,活捉吴元济。战争结束后,韩愈受托写《平淮西碑》,他将功劳完全记在大将韩弘身上。韩弘自然大喜过望,拿出500匹绢相赠。500匹绢是个什么概念呢?相当于当时的7690斗米,当时一斗米约有13斤。韩愈一篇千字文就拿了约20万元稿费,你叫他不富都不行。

  有了这次记录,以后韩愈索要稿费基本都是以500匹绢为标准,那派头现在许多大腕儿都是跟他学的。

  对一些有钱人来说,一直盛行请名人学士为已故亲人撰写碑文、墓志铭或祭文的习俗。《容斋续笔·卷六》载:“长安中争为碑志,若市卖然。”也就是说,大家都来吃这碗饭,写墓碑的人数超出了市场需求,卖方市场变成了买方市场。在买方市场里,同行即冤家,此作家与彼作家抢写同一块墓碑,就会闹出些不愉快来。然而,韩愈是文章泰斗,谁能与他争锋。

  吃人的嘴软,拿人的手短,得了润笔,自然要作出一些违背良心的文字来,为人歌功颂德,为人树碑立传。

  刘禹锡说韩愈“三十余年,声名塞天,公鼎侯碑,志隧表阡,一字之价,辇金如山。”这样丰厚的稿酬是我们难以想像的。韩愈一生为他人作碑文65篇,所得财货之多可想而知。

  韩愈的为官为文,一直是毁誉不已,好作“谀墓”之作是他为人诟病的一大因素。《新唐书·韩愈传》载:韩愈死后,韩门弟子刘义,偷走了韩愈的黄金数十斤,临走还说了一通调皮话:这是你韩大作家奉承死人得来的,我不拿白不拿。

  摘自《今晚报》作者:李新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