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吞小狗贴吧:超越信仰,和谐对话——赵启正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1 05:47:16
 
 超越信仰,和谐对话——与美国宗教领袖路易?帕罗博士?的对话人类崇高精神中的共同性是普遍存在的帕罗(以下简称“帕”):我常说基督教不是宗教,因为宗教是帮人们努力找到上帝,找到终极目的。当我们谈到基督教的时候,实际上是谈基督和世人建立的某种关系,而不是建立某种宗教。赵启正(以下简称“赵”):宗教不是上帝设计的,是人们设计的,人们以此来接近他们心中的上帝。帕:没错。赵:中国的孔孟之道,也有人称为儒教或孔教,但实际上它是哲理和精神,而不是一种宗教。它和宗教比起来,没有创世学说,没有宗教礼规。虽然有纪念孔夫子的活动,但它不是宗教性质。或者说他的语录也可以和教条相比,其中流传最广的是他关于人们如何相处的哲学。和欧洲的哲学不同,它更倾向入世。欧洲的哲学有大部分是思考事物规律的,而孔夫子更多地思考人群规律。所以中国的哲学更接近灵魂和精神,更有灵活性,它和欧洲的哲学有互补性。帕:我来亚洲之前,也研读了儒教的一些教义,同时也拿它和基督教作比较。正像您刚才提到的,在儒教里没有基督教里的创世说,尤其是儒教的精华涉及人生处事的态度、道德以及怎么样处理人际关系。我想,这是它的精髓所在。实际上,西方、欧洲在过去这250多年来更重视发展物质文明,而忽视终极追求。那么,耶稣给我们带来的是关于人的终极生活,就是作为物质的人死了之后,人的灵魂和精神仍然存在,这是他给我们带来的关于人的终极目标和教育。

  赵:这当然是给活着的人最大的安慰,相信这一点的人对死亡就不那么恐惧了。帕:同时,人们对人生之短暂的失望也小多了。所以,像圣奥古斯丁?、圣保罗和我都在不断地告诉世人:除了现世之外,我们还有一个更终极的世界,而不仅仅是我们活着的这七八十年,我们有一个光辉的未来,我们要为此做好准备。赵:这样也许就乐观一些。关于精神方面,我只引用中国孟子的话,他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舍生取义,有时候表现为爱国主义,有时候表现为为了拯救别人而舍弃自己的生命,这都是符合他的意思的。奥地利总统托马斯?克莱斯蒂尔不久前去世了。他访问中国时曾跟我讲过一个故事:在奥斯维辛集中营,由于食品不够,德国军官对排成队的难民依次叫号出列,“一、二,一、二,一、二”,凡是“一”站出来,枪毙。有个“一”的人说:我有七个孩子,我希望不被枪毙。一个神父说:我没有孩子,我替您吧。这和孟子的想法是一样的,但神父没有读过《孟子》,可见人类崇高精神中的共同性是普遍存在的。帕:这个故事很触动我们的心灵,跟《圣经》的故事一样,本来应该我们去死,耶稣却代我们死了,想到这些,我们就不禁要流泪。我们都是来自同一个父母,那就是亚当、夏娃,在我们的基因记忆里,都有共同的东西。《约翰福音》里提到,你应该为他人的生命献出自己的生命,甚至要为你的敌人祈祷,要爱你的敌人。赵:因此,信仰不同宗教的人,有神论者和无神论者不要相互歧视,要友爱,这样,“地球村”就比较和谐。我们的最终目标是和谐的社会、和谐的地球、和谐的人类。对话是克服文化障碍最好的方法帕:在《圣经》的《约翰福音》里,耶稣曾经这样说过:在世上没有什么比为别人牺牲的爱更伟大。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彼得?佩斯在接受总统任命时,在电视上讲了一个小故事。他说,如果不是曾经有一个海军陆战队的队员救了我,我今天就不会站在这里对你们讲话。那是在越战中,当时我是一名上校。我带着二十多个兵,在一个洞里遭到枪击,就在那个时候,一个队员跑到我的前面挡了一枪。其实那颗子弹是向我打过来的,他是为我而死的。虽然彼得?佩斯是一个坚强的军人,但他还是流泪了。同样的,耶稣其实就是代替我们挡了这一枪,为我们受死、受难了。

  赵:在中国古代道德传统中,有一个字叫“义”,有“正义”、“道义”等含义,中国人讲求为了正义事业而上刀山下火海,在所不辞。对死的意义,中国人有一种观念:为人民大众而死,其意义很重,比(中国的)泰山还要重,这也是一种永生。说这句话的人,是中国的一位伟人——毛泽东。在中国这段话传播得很广,人人皆知,并被奉为格言。中国人非常尊重为大众而牺牲的人。帕:我想这是人类真善美中“善”的一面。赵:我们认为,人要有伦理意识。孟子说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帕:耶稣也说了一句和您刚才说的一样的话:爱您的邻居像爱您自己一样。在这方面,双方的教育非常一致。您提到的中国孔子、孟子的伦理道德思想和基督教有很相似的地方。这其中有很多真理,一个原因可能是因为我们万族同源于一。中国人的思想更有意义,因为中国已经有超过五千年的文明历史。赵:我已经发现,我们在很多方面的意见是一致的,但是,也有分歧。如果没有分歧,我们的对话就没有那么重要了,也不精彩了。没有分歧的对话就像一个人和自己的影子对话,会毫无收获,到最后就会疲倦,也不兴奋了。帕:我也是一样,会失去兴趣。赵:我们两人是在完全不同的条件下成长起来的,所以,对话就有很多新鲜感,彼此才能有一定的影响。所谓影响,首先是相互理解。对话是克服文化障碍最好的方法。相信了上帝也需要探寻终极真理赵:回答绝对真理或终极真理,神学一句话就回答了:真理就是上帝,非常简练。神学的核心就是上帝的存在,神学的基础就是《圣经》。我想人类未必能找到终极真理,只能不断向着它前进。可是科学家和神学家对真理也有不同的定义,这确实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即使在无神论者或有神论者当中,许多人对真理的定义也并不相同,就像宗教学家、神学家对宗教的定义也不相同一样。

  帕:当然,我们谈到真理的时候,有物理学的真理,也有数学的真理。但是我讲到“真理是上帝”的时候,并不是一下子把所有的真理都取缔了,所有其他的真理并不是没有意义了,相反,我们认识到的终极真理是上帝,使我们对科学的了解更深刻。简单说来,《圣经》并没有告诉科学家,您相信了上帝这个神就不再需要深入思考。《圣经》告诉科学家相信上帝,相信造物者,大胆进行你对终极真理的探寻。赵:在我们看来,在数学、物理、化学这些科学之外,某些终极真理的探索是哲学的任务。黑格尔说,哲学是“黄昏到来时才起飞的密涅瓦的猫头鹰”?。我的理解是:第一,它是对已经发生的事情,包括宇宙、地球、人类、个人所发生的事情的一种反省,从中提炼出真理来。第二,他说猫头鹰飞高了看得远,并且在黑暗中还能发现问题,哲学家也应有这些本领。我认为,哲学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反省和提炼过去,希望得到的结论能够指导未来。20世纪初,有人曾把“philosophy”翻译成“智学”。意思就是超过已知的具体知识,在知识之上,在思想上,在逻辑上,能够有一个更高的概括。帕:很有趣味的是,“哲学”的英文拼写本来是希腊文的两个词的组合。前面那部分“philo”,希腊文是“爱”的意思。后面那部分“sophy”,则是“智慧”的意思。所以,“philosophy”,希腊文本来的意思就是“爱与智慧的组合”。赵:我理解“爱智慧”包含着爱真理的意思。帕:对,是寻找真理和享受生命。赵:真理也是一种美。人们能享受到寻找真理过程中的美和寻找到真理的美。美有许多种:自然界的美、绘画的美、音乐的美、建筑的美等等。一个懂哲学的人,在哲学思考之后有新收获的时候,他能感受到哲学的美,这是一种很高级的美!比如说,爱因斯坦认为他的质量能量关系公式e=mc2很美,因为它不仅很简单地表达了质量和能量的转换关系,其中还有丰富的哲学意义。

  有神和无神的区别不妨碍我们之间的和谐帕:我的母亲知道许多关于中国的事情,她教导我要爱中国。小的时候我在家里常常为中国祷告。当我们真正看到中国的发展时,我们实在觉得奇妙。作为一个基督徒,我当然希望,如果能够把发展建立在耶稣基督的道理上就更好了。赵:您爱中国,希望中国发展,希望中国人幸福,让我很感动!中国的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伟大实践,是建立在本国文化传统之上的,很难想象中国的发展可以建立在外来文化之上。您认为无神论者也可以成为很好的朋友,我也有同感。昨天我们一起唱《友谊地久天长》的时候,我就有这种感觉。这首歌原是苏格兰的民歌,在中国也很有名。因为美国人拍了一部叫做《魂断蓝桥》的电影,把它作为主题歌,所以传到了中国。有神和无神的区别不妨碍我们之间的和谐,有神论和无神论共同的目标是促进地球的和谐。彼此的了解、经常的沟通是极为必要的,并且是有效的。我们反对贪婪,反对自私,反对懒惰,我们也反对邪恶和战争。帕:是的。赵:在古代,宗教战争屡有发生。不过不是世界上所有的战争都因宗教纷争而起,根本的原因是人的贪心和邪恶,我更希望宗教和教派发挥阻止战争的作用,而不要被战争贩子、军国主义者利用。像希特勒,不但是战争狂人,还是一个极端的反犹主义者,他利用了当时某些宗教的偏见,为其政治野心服务。帕:您讲的很多地方和我有共通之处,但是我的梦想是:有一天每一个中国人都能在心里通过耶稣在上帝那里找到平安。因为我们每个人都会死亡,而唯有耶稣基督向世上的每一个能够忏悔并相信基督的人完全保证他可以有永恒的生命。耶稣不是要求我们每一个人都必须完美才能得到永生,他赐给我们的是赦免,还有将来的永生。我特别喜爱《圣经》中《约翰福音》那一节:上帝的儿子来这个世界,不是要审判这个世界,而是要让世界得到救赎。

  赵:我也有一个梦,我希望全世界的各种宗教信徒和不信教者之间的交流成为现代文化的一个重要实践。中国和美国都是伟大的国家,美国是最大的发达国家,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所以,我特别希望美国人民和中国人民的交往,更要高效率、积极地进行。用一句it技术的话,我们之间应该有多个友好的“界面”(interface)。中美的对话是全面的,不仅是国务院的对话,也包括宗教的对话,以及宗教和非宗教的对话。有人说,智慧越多,烦恼越多(forinmuchwisdomismuchvexation)。其实不一定,我看您非常智慧,但您是个乐观主义者。帕:我想到如何对待朋友的问题。朋友之间应该以诚相待。但有时,朋友间因为彼此诚实相待,反而可能会伤害到对方,但这对促进朋友的关系是有好处的。我常常想起《圣经》中的所罗门王——世界上最有智慧的人,他曾说过这样一句话:被朋友伤害比被敌人亲吻更珍贵。“伤口”可能很痛,但是过一阵子就会痊愈了,这是一个好思想。赵:中国也有句人人都知道的格言: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这句话和您的话很相似。孔夫子说,六十而耳顺。所谓“耳顺”,就是能接受和懂得尖锐的话,这是一种修养,也是一种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