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延安路大桥新闻:应像日本那样把灾难意识纳入国民素质教育_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1 13:33:41

应像日本那样把灾难意识纳入国民素质教育

2011-03-13 19:43:05 来源: 新民晚报(上海) 跟贴 77 条 手机看新闻

在灾难降临时还能表现出很高的文明素质,确实令人动容,这也是抗震救灾最坚实的基础,其背后,是日本一直坚持在国民素质教育中强调灾难意识。

作者:雷泓霈

在3月11日的日本地震后,通过新闻报道和电视画面,很多国人震撼于日本人在大灾难面前表现出的秩序和冷静。“东京街头尽是步行回家的人群,仿佛数百万人都一起走上了街头,但都自动列队默默前行,秩序井然,毫无喧哗。路上塞车,但也毫无喇叭声,眼前的一切,仿佛一个场面巨大的无声电影。”“几百人在广场避震,整个过程,无一人抽烟,服务员在跑,拿来毯子,热水,饼干,所有男人帮助女人,跑回大楼为女人拿东西,接来电线放收音机。3个小时后,人散,地上没有一片垃圾,一点也没有。”

 

在灾难降临时还能表现出很高的文明素质,确实令人动容,这也是抗震救灾最坚实的基础,其背后,是日本一直坚持在国民素质教育中强调灾难意识。

据报道,日本学校有防灾教育,公司有防灾预案,社会有救灾培训,甚至连义工都是常任制的,大部分人都接受过不同程度的义工培训,并加入到长期的义工组织,这让初到日本的人常常有一种感觉,似乎这个国家总是在为一场即将到来的大灾难做准备。日本地方政府有专门为居民和参观者建立的防灾教育中心。在这里,人们可以看到用各种图片、文字、影像介绍的日常防灾知识,可以进行包括地震、泥石流和消防的体验。中心还开设有面向公众的各种防、减灾培训课程,既有面向单位开设的消防员培训班。在公司里,平均1年内会举办2次地震演习,届时所有的人都需要在同一时间带着统一发的安全帽从高楼开始往下走。在日本,家里的高柜子都会安装固定装置以防止倒塌和砸伤人,书柜和衣柜一般在顶端都有将其固定在墙上的设施,并且家里的家具在安排摆放时,也会注意有没有会从高处掉下来的东西。绝对不在床头放重的东西,再有就是随时看好家里哪些是容易出现三角地带的地方,这样如果大地震到来的时候,可以临时躲避。

正是有了这些防范于未然的素质积蓄,善于从灾难中吸取教训,在灾难降临的时候,日本人才有条不紊,从容镇定。

邓拓在《中国救荒史》中写到:中国历史自古就是一部多灾多难的历史。“仅清代不足300年间,自然灾害就多达1121次。其中,旱灾201次,水灾192次,地震169次,雹灾131次,风灾97次,蝗灾93次,霜灾、雪灾74次;歉收造成的饥荒90次、瘟疫74次”。可经历过多次血泪代价后,我们的灾难忧患意识却达不到日本的这种“全民皆兵”的自觉化、有序化程度,甚至说,我们对于灾难的认识,仍然有不少的满不在乎和懈怠麻木的意识。2003 年8月8日《人民日报》上一篇《遇天灾,你有几分自救能力?》的文章。文章说,人进灾退的胜利值得大书特书,但同时,也有很值得大家注意的问题:我们真的做到了“把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抗灾观念淡漠,抗灾知识缺乏,可以说是一种社会性的缺憾,也是个人抵御灾害能力下降的要因”。

 

比如汶川大地震后,灾难教育曾经提升到了重要位置,不少地方开展了逃生训练、逃生课程。然而时间不长,灾难教育和逃生教育在一些地方就成了一种作秀。特别是在“经济崇拜”、“土地财政”的声浪中,一些地方政府根本没有更多心思培育人本意识和人本课程。有专家认为,随便翻开一本“公民素质教育”的读本,就会“发现”里面几乎完全没有或者仅有极少的公民应对灾难意识的内容!如果将灾难教育当做人本意识的一面镜子的话,我们在这个方面还有很大的欠缺,这是应该引起警惕的。

教训不能总是让生命和灾难来提醒,日本人的灾难素质对我们是一个提醒,灾后重建注重硬件建设是应该的。可是,对于弥补软件方面的不足、改变灾害意识的麻痹和虚无,同样应该被放到重要位置,放到对历史负责的高度来落实行。尤其应该把灾难意识纳入国民素质教育,通过深入持久、实事求是、立体系统的灾难教育,倡导对科学、民主、昌明、理性和健康生活的追求,重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升人本精神,提升生命敬畏感和珍惜意识。这也是抗震救灾中最重要的武器。

(本文来源:新民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