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歌手央吉拉:山东寿光: 面向“十二五” 均衡发展谋新篇(面向“十二五” 实现新跨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6:30:25
山东寿光:
面向“十二五” 均衡发展谋新篇(面向“十二五” 实现新跨越)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1年03月11日   第 08 版)


寿光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孙明亮

寿光市委副书记、市长 朱兰玺



山东省寿光市位于山东半岛中北部,渤海莱州湾南畔,总面积2072平方公里,辖14处镇街道,975个行政村,人口103万,是“中国蔬菜之乡”。寿光历史悠久,资源丰富,境内已发现龙山文化等150多处古遗址,史传汉字鼻祖仓颉在这里创造了象形文字,世界上第一部农学专著《齐民要术》的作者——贾思勰就诞生在寿光。境内南部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宜于粮食、蔬菜、果品等多种农作物生长;北部地下卤水储量达40亿立方米,宜盐面积260万公亩,原盐年产量300万吨,是全国三大重点原盐产区之一和重要的盐化工基地。
近年来,寿光市在中央、省委和潍坊市委的正确领导下,以胡锦涛总书记的“四点殷切希望”和重要批示精神为动力,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凝心聚力、创新实干,推动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先后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 、“中国金融生态城市”、 “中国最具创新力城市”、“全国十大生态休闲宜居城市”等全国性荣誉称号90多项,被确定为全国改革开放30年18个重大典型之一。
2010年,全市上下以建设“城乡一体均衡寿光”为目标,全面推进规划、产业、建设、文化、民生、党建“六个一体化”,经济社会发展迈上了新的台阶。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70亿元,实现财政总收入56.2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2.3亿元,地方财政收入跃居全省前三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71.1亿元,增长22.7%;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495元。
推进规划布局一体化,扎起“均衡发展”框架
寿光是一个农业大市,改革开放以来,依靠农业起步,以农业培养工业,以工业提升经济,实现了农业富民、工业强市、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具备了城乡一体均衡发展的坚实基础。因此,在规划修编中,寿光坚持把规划布局一体化作为推进均衡发展的基础和龙头。一是坚持全域一体。把全市2072平方公里作为一个整体,着眼于城乡经济、社会、自然和人的协调发展,实行城乡发展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目前,已编制完善了城乡发展战略规划、城镇建设总体规划、城镇产业布局规划、农村社区建设规划、重点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等总体规划和各类专项规划,实现了城乡规划的全覆盖。二是坚持板块发展。着眼未来发展空间,打破行政区划,整合发展资源,把全市划分为东部新城开发、西部市场物流、南部生态农业、北部现代工业、中部商贸服务“五大区域经济板块”,明确定位,错位发展,重点培植海洋化工、石油装备、汽车及配套产业、造纸包装、新型能源、高端生态农业等“八个500亿级产业基地”。三是坚持区域联动。充分考虑经济社会一体化的大背景,明确板块与板块、城市与镇街、镇与镇、村与村之间的关系,在交通、能源、通讯等大型基础设施方面充分重视区域性对接,加快实现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居住向新型社区集中。
推进产业发展一体化,构筑“均衡发展”支撑
以转方式、调结构为主线,瞄准“高端、高质、高效”和“低碳、循环、绿色”发展方向,加快实现产业发展的全面提升。一是加大科学投入提升工业。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加快寿北开发“二次创业”,以增量投入促转型、促调整,全力抓好104个过亿元项目建设,加快高端高新项目的集聚。2010年,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发展到661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06.7亿元,利税96.5亿元,利润71.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0.2%、32.8%和39.7%;大力开展金融创新,在全国率先推出以蔬菜大棚、农村住房和土地使用权为抵押的新型贷款模式,被称作“寿光模式”,去年全市各项存款余额达到394.6亿元,较年初增加68亿元;全面加快企业上市,去年以来博润实业、墨龙A股、金正食品3支股票成功上市,全市上市公司达到7家、股票10支,累计从资本市场融资200多亿元,寿光金融改革创新经验在全国推广;新建成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院士工作站各1处,全市拥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5家、院士工作站2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较年初提高2个百分点,被命名为“中国海洋化工产业基地”和“中国石油装备产业基地”。二是推进“五化”发展提升农业。按照标准化、基地化、品牌化、种苗化、高端化的发展目标,重点抓好绿色有机蔬菜和无公害畜牧养殖园区建设,加大种苗产业培育力度,着力发展高品质、高档次的蔬菜生产,靠农产品的高端化、高附加值实现农民收益的高增长。去年,规划建设了总长58公里的西外环生态走廊,入驻高端农业项目18个,全市新建500亩以上的现代蔬菜园区47个、标准化畜牧养殖示范园区64个,新申报认定绿色、有机食品基地6万亩,成为“山东省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和“国家第一批现代农业示范区”;成功培育出4个自主知识产权蔬菜新品种,全市种苗年繁育能力达8亿株,有6个农产品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新增数量居全国县级市首位。三是培育大型物流项目提升三产。大力推进总投资80亿元的农产品、临港、晨鸣、渤海和国际商贸城“四园一城”建设,成功发布“中国·寿光蔬菜指数”,以大物流推动服务业的跨越发展;成功举办了第十一届菜博会,参观人数达到186万人次;弥河生态农业观光园成功创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市4A级景区达到3处;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6.6亿元,同比增长19.2%。
推进城乡建设一体化,搭建“均衡发展”载体
突出城、镇、村三个节点,着力推进城郊村向城区集中、镇郊村向镇区集中、周边村向中心村集中,加快构筑中心城区、小城镇、新农村“三位一体”的新型城乡格局。一是加快中心城区建设。以争创中国人居环境奖为抓手,按照“生态、文化、现代”理念,全面加快弥河两岸高端开发,强力推进高层建设,全市建成和在建高层建筑321栋,城市建成区面积47平方公里,人口43万,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4.1%。二是改造提升小城镇建设。在小城镇引入城市化的建管模式,实行地产式开发,突出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全面加快污水处理、垃圾处理、供水、交通、绿化、执法的一体化延伸。2010年,全市完成小城镇建设投入15.3亿元,小城镇建成区面积达61.8平方公里;今年地方财政收入过亿元的镇街将达到5个,城镇化率达到55.5%。三是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把新农村建设与农村社区建设、土地挂钩试点结合起来,按照“适度超前、布局合理,稳妥推进、分步实施”的原则,在坚持村级班子基础好、村集体经济实力强、95%以上群众签字同意三项原则的前提下,采取村企共建、强弱联合、多村联建等多种模式,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去年重点启动了24个500户以上的农村社区,配套完善生活服务等基础设施,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全面改善。
推进生态文明一体化,优化“均衡发展”环境
把城乡生态文明作为实现均衡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以创建国家生态市、全国文明城市为抓手,积极探索经济与生态、人文环境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的新路子。一是狠抓节能减排。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严把项目准入关,大力推行循环和清洁生产,对重点耗能企业进行重点监控,对不符合国家产业发展规划和环保要求的,坚决实行关停并转,加快推进传统产业向绿色低碳转型,去年以来,取缔关停企业137家,停产治理企业70家,万元GDP能耗同比下降4.9%。二是加大生态投入。不断加大生态环保投入,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大规模增加城市绿量,重点实施了70多项绿化重点工程,全市新增城市绿地面积190万平方米,完成成片造林3.52万亩,植树1550万株,林木覆盖率达到18.1%;加快推进城市污水深度处理、镇街污水处理厂等54项治污减排工程建设,全市污水日处理能力达到24万吨;2010年,全市共完成生态建设投入28.2亿元,是历年来投入最大的一年。三是繁荣城乡文化。以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为抓手,实施“文化兴市”战略,完善市镇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重点推进总投资8.9亿元的文化软件园,投资3.5亿元的电影大厦等36个文化项目建设;大力发展动漫设计、软件研发等新兴产业,寿光软件园已入驻企业83家,完成产值近2亿元,成为山东省首家县级服务外包示范基地。
推进民生稳定一体化,共享“均衡发展”成果
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全力促进发展成果人人共享。一是健全城乡公共服务体系。加快教育、卫生、体育等基本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市财政每年用于民生领域的投入不低于10亿元。去年,开工建设了投资6.4亿元的康复中心、投资4.4亿元的城区供热等40项民生重点工程;市财政每年拿出6000多万元,率先实行基本药物制度改革,为参合农民报销医药费1亿多元,村级标准化卫生所覆盖率达到100%,解决了老百姓看病贵、看病难问题,全市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8.9%。二是健全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着力构筑覆盖城乡的养老、就业、保险、救助 “四道保障”,全市社会保险参保总人数达到57.7万人;全面推开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对60岁以上老人每人每月补助55元,已发放基础养老金1.1亿元;提高城乡低保和“五保”供养标准,“五保”老人集中供养率达到85%以上;加大就业帮扶力度,全市新增就业1.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9%以下。三是健全城乡社会管理网络。以打造“全省乃至全国最安全、最稳定的地区”为目标,积极推动公安、安监、司法、计生等管理服务向农村社区延伸,投入1900万元在镇街道全部设立综治维稳中心,开展了“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解、大整治”活动,解决各类问题2万多件,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推进党的建设一体化,夯实“均衡发展”基础
坚持以城乡统筹的思路和方法创新基层党建工作,整合城乡党建资源,推动基层党建互动共进,为实现城乡均衡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一是创新党建工作机制。采取“部门+村”、“企业+村”、“强村+弱村”等形式,建立了150多个联合党组织,探索实行的党员队伍纯洁机制、乡镇党委书记考核奖惩等做法,得到了中组部和省、市领导的高度肯定,首届中国农村党建论坛和中国镇长论坛在寿光市举行。扎实开展“千名干部访万户”活动,加大结对帮扶力度,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二是健全作风转变机制。扎实开展 “企业服务年”活动,市内手续限定三日内办结,行政提速30%以上;依托“中国寿光网”首创“寿光民声”栏目,实现了群众监督、舆论监督、企业监督和网上质疑的全方位结合,在去年5月18日中纪委召开的全国反腐倡廉建设创新经验交流会上作典型推广;深入开展创新争优活动,寿光“三请三让”工作机制在全国推广。三是强化工作推进机制。全面提升干部执行力,推行一线工作法,成立了工业、城建、服务业、农业4个项目推进协调领导小组,对全市重点工作和重点项目,全部成立领导小组和建设指挥部,实行领导包靠、现场办公、跟踪督查,强势推动工作落实;不断完善考核办法,在考核方式上划分组别、同台竞争,在考核重点上弱化总量、突出增幅,在考核结果上奖优罚劣、刚性兑现,在全市营造了干事创业、加快发展的浓厚氛围。
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建设“城乡一体均衡寿光”的突破之年,寿光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开创城乡一体均衡寿光建设新局面“一个目标”,重点实施北部滨海开发、东部新城建设、西部市场物流“三大突破”,全面加快工业转型、农业高端、三产特色、城乡融合、生态文明、群众生活“六大提升”,突出抓好党的建设、改革创新和执行力“三大保障”,努力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全面发展。力争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40亿元,实现财政总收入67.5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40亿元以上,为“十二五”发展开好头、起好步。力争“十二五”期间,地区生产总值在2010年基础上翻一番,达到千亿元以上,财政总收入150亿元以上,地方财政收入85亿元以上,综合实力跨入全省县域发展最前列。
山东寿光: 面向“十二五” 均衡发展谋新篇(面向“十二五” 实现新跨越) 金色之湖小江南(面向“十二五” 实现新跨越·城市篇) 青岛保税港区 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新引擎(面向“十二五” 实现新跨越·城市篇) 打造效能淮安 助推苏北经济腾飞(面向“十二五” 实现新跨越·城市篇) 山东十二五农机化发展实现良好开局 面向“十二五”的教育信息化创新与实践PPT 十二五:跨越发展成主旋律 “十二五”新兴产业产值力争破万亿元实现跨越发展 “十二五”时期如何实现科学发展 “十二五”时期如何实现科学发展 “十二五”时期如何实现科学发展] 十二五规划提出强化实施 实现宏伟发展蓝图 中国“十二五”新规划关乎实现经济再平衡 “十二五”:地方布局释放中国发展新信号 姚秀通 巩固支柱矿井新优势 在集团公司“十二五”新跨越中再立新功 李尧林在“奋战十二五、加快新跨越”动员会上的讲话 "十二五"历史新坐标 建材业掘金从“新”开始(从十二五规划看制造业发展亮点④) “十二五”24项指标如何实现 “十二五”24项指标如何实现 “十二五”24项指标如何实现 实现“十二五”时期发展目标的社会保证(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 李长春: 为实现“十二五”发展目标凝聚强大精神力量 党的领导是实现“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根本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