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藏厕所门图片:“十二五”时期如何实现科学发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4:38:44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十二五”规划《建议》是指导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从淡化GDP增速到更加注重包容性增长、更加强调保障改善民生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从节能减排到更加注重人口均衡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构建,从积极推动原始创新、应用创新和高端创新到更加注重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从推进城镇化到更加注重城乡统筹和区域协调发展,从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到更加注重政治体制、文化体制和社会体制的全面改革,从国强民富到民富国强,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两个同步”,这些变化和亮点勾勒出中国“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导向。正确理解和把握发展导向,关键要处理好十个方面的关系。

资料图:连玉明

  抓机遇与抗风险的关系

  “十二五”时期,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之所以说是“重要战略机遇期”,是因为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世情、国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呈现新特征。国内环境与国际环境互联,结构问题和体制问题并存,短期矛盾和长期矛盾交织。在这一背景下,抓住机遇就可以掌握主动,战胜挑战就能创造新的机遇。因此,必须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提高把握机遇与抵抗风险的能力,主动适应环境变化,有效化解各种矛盾,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中国的发展是开放的发展,中国的发展要积极研判世界最新的发展趋势,要认真吸收应用世界最新的发展成果。从外部环境看,“十二五”发展既面临积极因素,也存在不利条件。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进一步深入,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出现新变化,科技创新孕育新突破,国际环境总体上有利于我国发展。同时,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减缓,全球需求结构出现明显变化,围绕市场、资源、人才、技术、标准等的竞争更加激烈,气候变化以及能源资源安全、粮食安全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必须树立全局意识、国际视野和战略思维,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把握好在全球经济分工中的新定位,积极创造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中国的发展更需要立足国情。从内部发展看,我国“十二五”发展既具备了再上新台阶的条件,也肩负着艰巨繁重的发展任务。当前,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五化”并进,经济社会稳步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但同时,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环境问题、贫富差距问题、三农问题、就业问题、腐败问题等影响社会稳定和党执政地位的矛盾已经显现,必须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加以解决。

  转方式与稳增长的关系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十二五”发展的主线,是贯穿我国经济社会全领域、全过程的一场深刻变革。在这场变革中,最为关键的是处理好转变与发展的关系,要坚持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实现质与量的结合、快与好的统一。

  转方式就是要在发展中促转变。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从来不是单纯的财富积累,而是不断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是否以公众利益为根本标准,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判断标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要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稳增长就是要在转变中谋发展。继续坚持发展就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保持一定的经济发展速度。无论是扩大就业、增加收入、改善民生、维护稳定,还是解决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都需要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更加强调科学发展这一核心主题。推动经济增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低端低级经济结构向高级优化的经济结构转变,由单纯依靠投资向消费、投资、出口综合协调拉动转变,由以土地、资源为核心生产要素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用科学的经济发展方式化解矛盾、减少代价,提升效益。

  促投资与扩消费的关系

  在“十二五”目标任务中,坚持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战略居于首要位置。投资、消费和出口被喻为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就我国目前的发展来看,经济增长对投资和出口依赖程度较高,而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够。消费疲软、内需不足,是推动经济健康发展必须化解的主要矛盾,是推动经济持续发展必须扫除的最大障碍。把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放在扩大内需上,积极构建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的新局面,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关键所在。

  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包括扩大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扩大消费需求,难在构建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扩大投资需求,重在形成投资与消费的良性循环。同时,内需与外需共同构成国民经济发展的市场空间。无论是扩大内需还是稳定外需,根本目的都是改善民生。

  构建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就是要形成提高居民消费能力、提升消费意愿、改善消费环境、促进消费升级的机制,让百姓“有钱可花,有钱敢花,有钱能花”。这就需要从劳动就业、收入分配、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等方面入手,培育内需增长新动力。按照五中全会要求,既要促进就业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加快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促进居民收入可持续增长,提高居民消费能力,还要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加快教育改革发展,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解除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同时,要从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出发,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把符合条件的农业人口逐步转变为城市居民,拓展内需增长新空间。

  更为重要的是,寻求扩投资与促消费的结合,优化投资结构,提升投资效益。以投资带消费,以消费促投资,把扩大投资和增收入、促就业、惠民生有机交融,创造更多最终需求,使扩大内需成为推动科学发展的强大引擎。

  “十二五”期间,扩大内需是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但同时也要看到,现阶段外需在我国经济发展中仍十分重要,对扩大就业、促进增长、调整结构、提升竞争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充分利用好国内各种资源要素,推动扩内需与稳外需协调发展,在全球范围内实现最佳资源配置,为国内发展提供强大持久的外部支撑。

  城市化与城市病的关系

  “十二五”期间,城市化将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最基本的推动力量。我国城镇化率将突破50%,这意味着中国的城市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我国城市人口正以每年1800万左右的速度快速增长,预计到2030年,中国的城市人口将增加到9.1亿,流动人口超过3亿。流动人口正成为中国城市化加速发展的主要动力。在这样的态势下,大城市化和大都市圈的拉动作用逐步强化,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都市群加速崛起和繁荣的趋势不会改变,沿海地区依然处于中国城市化的领先地位。大城市化成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扩大内需战略的重要支撑,成为实现城乡一体化,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

  但与此同时,“大城市病”将成为大城市化的必然产物。中国城市正处于城市加速发展期、城市价值提升期、城乡二元结构转型期的关键时期,这预示着中国城市正在进入“大城市病”的多发期和爆发期。“十二五”期间,中国城市发展将面临更加复杂和不确定因素。人口无序集聚,外来人口“倒挂”现象和城市老龄化特征明显;交通拥堵严重,公共交通严重滞后于城市实有人口规模;能源资源紧张,大大超出了城市基础设施和发展要素的承载能力;生态环境恶化,土地掠夺性开发、空气污染、水资源短缺及水质下降现象日益加剧;房价居高不下,城市生活功能被弱化,并且正在拉低居民的生活幸福感;安全形势严峻,拆迁引发的官民冲突,无直接利益关系的群体事件或恶性事件,非传统危机、人为制造的危机及天灾人祸形成的新的“灾害链”,正成为城市安全稳定的主要威胁。这六大“城市病”将成为困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难题。有效化解各种矛盾,有效预防潜在风险,成为未来城市的当务之急。构建人口均衡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加快从“两型”社会向“三型”社会的战略转型,是“十二五”时期城市发展紧迫而现实的任务。

  低碳化与高端化的关系

  “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了生产方式低碳化的要求:加快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同时,也明确了发展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等产业体系高端化的五个基本目标。生产方式低碳化、产业体系高端化实际上就是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低碳化就是高碳文明向低碳文明转变,高端化就是低端产业向高端产业跃升。“一低一高”不是两个对立面而是一对结合体,不是一个时髦口号而是一种前沿理念,可以概括为一个标准和一条路径。

  一个标准,就是节能减排。把大幅降低能源消耗强度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作为约束性指标。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抑制高耗能产业过快增长,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一条路径,就是科技创新。我们追求的低碳经济不是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原始发展。它是人类经历高碳文明之后的螺旋式上升,是科技与生态的联姻,是人类与自然的共振。特别是要以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契机,强化核心关键技术研发,加快形成先导性、支柱性产业,切实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