薰衣草精油使用:白居易:三亩祠堂留刺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21:54:49
白居易:三亩祠堂留刺史2008年03月21日 00:00:00 来源:姑苏晚报 字号:〖大 中 小〗       □王友良

  白居易生于公元772年,他最初认识苏州是在十岁左右。美丽的苏州,垂青了这位少年。更有时任苏州刺史的诗名颇胜的韦应物,那种豪放勤勉的口碑,让白居易十分艳羡,自叹自己“以幼贱不得与游宴”。公元825年,白居易已是五十三岁,他从杭州转徙任苏州刺史,年过半百,他终于圆了少年时期的梦!

  有人说,白居易与苏州是一种炫目的组合,如同郎才女貌的搭配,谱成一曲绝唱,万古流芳。这样评价,完全是因为白居易在苏州留下了白公堤——在任仅一年零五个月即成就了惠泽万代的大业!

  今天,走在七里山塘,我常常想:一年零五个月,按白居易当时的名望,他完全可以停下劳碌的身影,嗅嗅苏州穿越千年的墨香,与吴地文人把酒唱和,遍历山水,留下一些脍炙人口的诗篇。真的这样,苏州的人民也会感念他!然而,他没有,正如他在杭州、在江州等地一样,不论得意还是失意,他同样是深入民间,勤勉政事。

  勤政,是每个从政者的追求。

  刚到苏州的白居易,一面抓紧办理公务,“清旦方堆案,黄昏始退公。”他几个月都不出衙门,不宴宾客,也不写诗。公务处理完毕,就开始马不停蹄的调研、决策、实施。其时的虎丘,在那时已为吴中名胜,每年游人如织。然而,每次去,都要坐船,再下船从田间纵横的田埂上步行上山,倍感劳顿。于是白居易发动地方富绅捐资雇用民工,清淤排涝,使河道畅通,疏浚开凿了一条从阊门到虎丘长达七里的山塘河,直达虎丘山下,并利用河中挖起的泥土,顺势拓展河堤,垒石加固,又在堤岸栽柳种竹,不仅解除了洪涝之忧,也方便了车马往来驱驰。

  七里山塘,惠泽何止是一个时代的人呢!现在,她早已与虎丘合为一体,为苏州这座文化古城制造了一个大手笔的精彩。

  作为一名地方官,白居易的这个政绩,使得苏州的老百姓十分爱戴他,以至于他离开苏州北上时,苏州老百姓纷纷悲啼,刘禹锡有诗描述:“苏州十万户,尽作婴儿啼。”苏州人舍不得他走,百姓结队随船送出十里之外:“一时临水拜,十里随舟行。”

  走在今天的山塘街,思索山塘街修筑的过程,再细品白居易的诗篇,我感到,白居易的勤勉,关键源于内心信念的支撑,那是一种与民同忧乐的信念。

  这种信念与他的经历不无关系。公元810年,白居易的母亲在长安病故。他怀着失掉慈母的忧伤,把母亲的遗体运回故乡下邽,并按当时的丧礼守孝三年,他和家人在渭水北岸的紫兰村住下来。这期间,他对农耕之苦有了深入了解。当听闻百姓所收获的粮食大部分要交租税,所剩只够勉强糊口时,白居易感叹不已,默然自惭。白居易这三年的生活其实也是清苦的,但他这时的精神是愉快的,与村民亲密往来促膝谈心,甚至也与村民一起去田里劳作。一次,朝廷有书来,直接到田里才找到他:“谷苗深处一农夫,面黑头斑手把锄。何意使人犹识我,就田来送相公书。”(《得袁相公书》)在“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封建社会里,白居易却以自己能够成为一个“面黑”的村民为荣,这种观念的确是难能可贵的。

  韦应物身为诗坛的前辈,又是白居易为官钦羡的前任,他的“民本”思想对白居易的影响也不可忽视。白居易的《观刈麦》里写到:“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诗人将自己的优裕生活与农民的悲苦际遇作了尖锐对比,深感自愧、不平、愤慨,从而拷问自己的良心,表现出一个可贵的知识分子应有的良知和觉醒,这与韦应物的思想一脉相承。  白居易在苏州,无论是他为官一方,还是诗词遣兴,都是极美的。难怪他远离了苏州,还时时忆念苏州!最能体现这份深情的就是写给刘禹锡的《和梦得夏至忆苏州呈卢宾客》:“忆在苏州日,常谙夏至筵。粽香筒竹嫩,炙脆子鹅鲜。水国多台榭,吴风尚管弦。每家皆有酒,无处不过船。交印君相次,褰帷我在前。此乡俱老矣,东望共依然。洛下麦秋月,江南梅雨天。齐云楼上事,已上十三年。”

  白居易忆念苏州,苏州也忆念他。为了纪念他,金阊区专门建造了白居易祠,祠前题有一副深情的对联:“唐代论诗人,李杜以还,唯有几篇新乐府;苏州怀刺史,湖山之曲,尚留三亩旧祠堂。”

  白居易给予苏州的是永恒的美丽,而苏州投送给白居易的又何尝不是一种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