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仁贵简历:姓氏渊源 --- 支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8:07:53
  标签: 姓氏略考-支姓   0163 支[支、?、?,读音作zhī(),亦可读作shì(ㄕˋ)]←“支”的古体字“?、?”显示不出来者,请安装国家出版业标准矢量字库《方正超大汉字集库》;如果还不能正常显示古体汉字,请致问搜狐网管理员:“中国最大的门户网站”如何才能显示中国字。

 

一.姓氏用字:

 

 

 

二.姓氏源流:

  第一个渊源:源于子姓,出自尧、舜时期的隐士子州支父,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据史籍《高士传》记载:尧舜时有个叫支父的人。

  支父,全称为子州支父,是传说中的隐士,子姓,名州,字支父,是传说中一位学识渊博的人物。

  据说,尧帝十分钦佩子州支父的学识,曾想把天下让给他,子州支父却回答说:“予适有幽忧之病,方且治之,未暇治天下也。”

  子州支父的意思是说,“让我作天子还是可以的。然而我现在正有着严重的忧虑之症,正要想方治病,没闲功夫去想天下之事。天下是非常宝贵的,然而即便是圣人,也不会因它而损害自己的生命!”遂弃尧而去,隐居起来了。

  在子州支父的后裔子孙中,便以先祖之字为姓氏,称支父氏,亦称支甫氏,后省文简改为单姓支氏、甫氏,皆世代相传至今,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

  子姓支氏族人大多尊奉子州支父为得姓始祖,其正确的姓氏读音作shì(ㄕˋ),且不与大月氏国支氏、黄支国支氏、条支国支氏等合谱。

 

  第二个渊源:源于妫姓,出自夏王朝时期大夫郭支,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在史籍《姓氏大观》中记载:“夏有郭支,见<抱朴子>。禹乘二龙,郭支之驭。”

  相传,上古时期的大禹有两个护卫驭手,分别叫郭哀和郭支,他们是有史记载最早的为大禹驾御马车之人。

  在郭支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支氏、郭氏,郭支不但是支氏的鼻祖,还是郭氏的鼻祖,皆为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

  妫姓支氏族人皆尊奉郭支为得姓始祖,正确的姓氏读音作zhī(ㄓ)。

 

  第三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周朝姬姓后代姓支的氏族,属于以先祖谱序为氏。

  据史籍《路史》记载,周代王公、诸侯后的支子,一部分后人有以支为氏。

  周王朝时期,在宗法制度下称嫡长子、先祖嫡长子为“宗子”,嫡妻所生之次子以下皆为支子,妃、妾等所生之子皆为“庶子”,后统称为“支庶”或“庶支”,他们在被分封之时,支子有的以支为姓,遂形成支氏。

  另外,古代王公、诸侯的支子中,也有的就用“支”字作姓氏。

  姬姓支氏的正确姓氏读音作zhī(ㄓ)。

 

  第四个渊源:源于月氏部族,出自西汉朝时期月支族人的后代,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月支族人,出月支国,就是秦、汉时期的月氏国。

  据史籍《古今姓氏书辨证》、《贵姓何来》等记载,在两周时期,就有一游牧民族叫禺氏部族,其在西周中期被周穆王姬满(公元前1022~前975年在位,断代工程认为是公元前976~前922年在位)称之为“禺知”,世代游牧于敦煌地区,其时“禺知”的读音作rùzhī(ㄖㄨˋㄓ);至秦、汉之际,因其民族崇尚自然之神“太阴”(月亮),改称其为“月支”,读音为yuèzhī(ㄩㄝˋㄓ)。

  西汉文帝刘恒前元三~四年(公元前177~前176年),月支国遭到雄起于西北地区的匈奴民族连续攻击之后,大部分族人被迫西迁到伊列地区(今新疆伊犁河流域),史称“大月支”,继而又长途迁徙到妫水流域(今北京延庆至河北永宁一带),驻留一段时间后再次西迁,越过帕米尔高原南端与兴都库什山脉北段之间的瓦罕走廊,征服并占领了位于帕米尔高原南缘的大夏国,之后在其地安居下来,建大月氏国,成为了今阿富汗伊斯兰共和国的主体民族即普什图族的先民。另有少部分未跟随部族主体迁越瓦罕走廊的族人,则继续向西迁入了祁连山区,后与世居于该地区的古羌族人杂居并迅速发展壮大,史称“小月支”。

  到了汉武帝刘彻执政时期(公元前140~前87年在位),汉武帝结束了从汉高祖刘邦开始、延续了汉惠帝刘盈、汉高后吕雉、汉文帝刘恒、汉景帝刘启长达六十五年“和亲政策”(公元前199~前134年),发动诱击匈奴的“马邑之战”,正式开始反击匈奴,之后历经“龙城之战”、“渔阳之战”、“雁门之战”、“河南之战”、“朔方之战”、“高阙之战”、“定襄之战”、“皋兰山之战”、“祁连山之战”、“漠北之战”、“楼兰之战”、“车师之战”、“浚稽山之战”、“天山之战”、“余吾水之战”、“燕然山之战”、“瓯脱之战”、“张掖之战”等一系列攻击匈奴的战争,基本上将匈奴民族击溃,并驱逐出西北乃至西域地区。在此期间,汉武帝派遣博望侯张骞出使西域并开凿丝绸之路,其后,即有大月氏国使臣随张骞来中原大汉王朝觐见汉武帝,其中大月氏国使团的首领就是一位大月氏国的贵族支娄氏,后来他羡慕大汉帝国的强盛与繁荣,遂留居中原定居,后以族名为汉化姓氏,称支娄氏,至西汉太初年间(公元前104~前101年),其后裔子孙省文简改为单姓支氏、月氏等,皆世代相传,在两汉之间的一个半世纪间不断往来于月氏国与汉朝之间。

  该支支氏族人中的典型代表人物,就是大月氏国的使臣支娄·迦谶。

  支娄·迦谶,被汉史简称为“支谶”,他不但是大月氏国的使臣,还是一位高僧,在其于东汉桓帝刘志末年(公元167年)抵达汉朝都城洛阳时,带领有一百多位随从人员,大多为沙门僧人。抵达长安后,其使团成员大多未返回大月氏国,而是留在洛阳一带各自为业。

  支娄·迦谶先被汉桓帝任命为译师,后至河南洛阳一带定居,所繁衍的后裔子孙即称支氏。支娄·迦谶是一位智者,他不仅学问广博、思想细致,也是将大乘佛教传入中国的首位西域高僧。据说,支娄·迦谶还武功高深,但在其本人迁居洛阳后,主要从事汉译佛经,自东汉灵帝刘宏光和元年~中平年间(公元178~189年),先后译出《道行般若经》、《般舟三昧经》、《无量清净平等觉经》、《杂譬喻经》等二十三部六十七卷,其所译《道行般若经》最初介绍般若学于中国,成为后世玄学思想的先导。其《无量清净平等觉经》为《无量寿经》之异译,为净土教派经典翻译的先驱。

  支娄·迦谶将大乘佛教传入中国后,逐渐成为中原佛教文化中的主流宗派即禅宗佛教,后来逐渐扩播至蒙古、朝鲜、日本、以及东南亚诸国,而佛教的另一流派即古印度小乘佛教则主要流传于今青藏高原地区,在禅宗佛教的强大阻碍下不得东进,成为佛教中的密宗佛教,继而流传于东欧地区。

  到了东汉后期,中原地区又迁来了一批月支国人,该支支氏族人中的典型代表人物,就是大月氏国的使臣支法度,于汉灵帝时率国人数百移居中原,而且引进了多种西域乐器效忠于东汉王朝。据传,后来流传于唐朝的乐府名曲《阳关三叠》,就是按大月支人的思乡之曲《渭城曲》所改编的。之后,这些月支人通过丝绸之路与西域诸国引商交往,后多有留居于中原者,各有别姓。要注意的是,该月支国非大月支国,而是小月支国,在小月支国分裂,主体迁向西方成为西方史学家称之为“白匈奴”的嚈哒部攻击着向欧洲发展时,一部分小月支国人脱离祁连山区,转向东方的汉王朝迁徙。

  当时,支娄·法度的孙子支越随父俱来,后世将其与支谶混淆而误名支谦。支越抵达中原之后,受业于先人支娄·迦谶的门人支亮,他学习刻苦,深通梵典,因此当时有“天下博知,不出三支”(支谶、支亮、支越)之谓。

  东汉末期三国鼎足,支越迁居至相对平稳的吴越之地。因其聪明超众,时人称为“智囊”。吴主孙权曾拜其为博士,辅导太子孙亮。从东吴大帝孙权黄武二年~吴会稽王孙亮神凤二年(公元223~253年)的三十年间,支越经过不懈努力,翻译出了佛经《大明度无极经》、《大阿弥陀经》等八十八部一百一十八卷,创作了《赞菩萨连句梵呗》三契,且有感三国战乱,权势纷争,特以大乘佛理译为“般若性空”,为佛教禅宗核心教义的形成贡献巨大,成为安世高、支谶以后最著名的译经大师。待到东吴太平三年(公元258年)会稽王孙亮逝世后,支越离开东吴朝廷,到穹隆山(今江苏苏州)隐居起来,直至六十岁逝世于穹隆山宁邦寺中,但支越终生皆非是僧者。

  大月氏族支氏族人皆尊奉支娄·迦谶、支越为得姓始祖,其正确的姓氏读音作shì(ㄕˋ)。

 

  第五个渊源:源于国名,出自春秋战国时期析支国人的后代,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析支国,为古代国名,亦称赐支国,实际上是一个古老的北方民族部落群体,属于“河湟羌”,即古宓人。

其在典籍《书·禹贡》中早就有记载:“有昆仑、析支、渠搜、西戎、即叙。析支在河关西。”

  河关,是远古羌族及其分支党项民族的重要发源地,位置在今甘肃省南部和青海、四川的交界处,即今甘肃省的临夏回族自治州一带(今甘肃临夏积石山大河家),统称为“析支之地”。

  本书考证,所谓国析支所在的“河关西”,就是出临夏向西北五十公里黄河岸上的风林关渡口地区一带,是当时黄河上游最大的渡口,其地水草肥美,沃野千里,北扼黄河天险,西望积石山,是后来唐朝开元盛世时期著名的七关之一,也是唐蕃古道的要隘,更是宋朝时期西夏文化影响黄河流域的最西边,其地具有千载历史的著名炳灵寺就是见证。

  周襄王姬郑二十八年(秦穆公嬴任好三十六年,晋襄公姬欢四年,公元前624年)指挥秦军与晋国之间的“王官之战”获得胜利之后,将秦国发展的战略方向转向西方。至战国初期的周贞定王姬介八年(秦厉共公嬴利十六年,公元前461年),秦厉共公发动了吞灭大荔戎国之战,在秦军西征攻伐“诸戎”和“众狄”的过程中,聚居于大荔戎国的义渠羌部落首领爰剑和他的众多族人皆做了秦国的奴隶,这是历史上羌族人被中原汉王朝俘虏的首次记载。后来,爰剑想方设法又逃回了河湟之地,被族人再次推为首领。由于他曾做过奴隶,古羌族人称奴隶为“无弋”,所以就有了“无弋爰剑”的称号,其干脆就以无弋为姓氏,称无弋氏。

  随后,无弋爰剑开始率领族人逐渐扩张势力,开始向甘南一带移动。直至周安王姬骄十八年(公元前384年),无弋爰剑的第四代孙子无弋忍继续实施扩张战略,并因此与其叔父无弋昂发生了激烈的观念冲突。生性胆小的无弋昂惧怕秦国的势力,担心无弋忍的扩张行为会招致秦国的攻击。而年轻勇毅的无弋忍掌握着部落权力,坚持带领族众开始向南方出发,经过与其他族落的无数次战争,逐渐将势力向阿尼玛卿山脉以西扩展,最终占领了整个河湟地区。于是,羌族中出现了一个崭新的族落群体:河湟羌。

  到无弋忍去世后,其儿子无弋研接替为河湟羌的首领,继承了父亲的雄心壮志继续扩张,历史上也因此把河湟羌改称为“研种羌”,并逐渐发展出许多分支部落,诸如宕昌羌(党项羌)、先零羌、牢姐羌、白马羌、卑南羌、烧当羌、零吾羌、参狼羌、罕羌、若零羌、离留清、且种羌、皃库羌、濑句羌、婼羌、薟姐羌、赤水羌、徼外羌、唐羌、貊羌、沈氐羌、虔人羌、钟羌、目冻羌等等统称西羌,族人皆尊奉无弋爰剑的先祖无上大酋。

  一直到了汉景帝刘启前元三年(公元前154年),以今天临夏为中心地域活动的羌部落首领留何主动提出与汉王朝和好,汉景帝把留何安置在今甘肃的宕昌县——这是羌人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国家”。宕昌和党项发音相近,宕昌古国也即是党项古国。

  汉武帝刘彻元鼎元年(公元前116年),大汉王朝在临夏地区建立了罕县,诸羌族民族皆被逐出这一地区,从此离开了大夏河流域。四年后的汉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先零羌和牢姐羌结成同盟,合兵十万攻打临夏,一度夺回了临夏地区。此后,先零羌、卑南羌、烧当羌、零吾羌等等先后在这一地区与大汉王朝进行频繁的土地控制权争夺。

  真正能体现大夏国和当地在名谓上渊源的是大夏城的存在。早在西汉初年,临夏地区就被设置命名为“大夏县”。大夏城的确切地点在今临夏市东南约八十公里的广河县阿里麻土乡刘家庄村一带,其北部的棺木山就是大夏城遗址。该遗址位于广通河北面的第二台地上,如今一片空旷。遗址三面环水,其北为山坡,背山向阳,与文献《临夏市志》记载的一致:“大夏城因大夏水(今广通河)而得名,为汉朝时期大夏县治所,现仅有南城残垣一段。”这在史籍《汉书·地理志》中有记载:“陇西郡有大夏县。”

  晋成帝司马衍咸和五年(前凉世祖文王张骏太元七年,公元330年),张骏提升大夏为郡,归河州管辖。十六国时期复设大夏县。据当地一些老人回忆,早些时候他们偶尔在田间还能发现些陶片。在古城遗址往东五公里处的贾家村,前些年建砖厂时还挖出了两个汉墓,出土了五铢钱和陶器,其中的一个陶罐上有“光和三年”的字样。“光和”是东汉灵帝刘宏的年号。

  西北大学的学者黄文粥考证后认为,“大夏”之名首见于《山海经》,早在周郝王姬延十五年(公元前300年),大夏就是一个独立的国家,国都就设立在现在的大夏城,大夏人就生活在大夏河、洮河流域及和政一带,大夏水(今广通河)因住有大夏人而得名。如果这个观点成立,那么大夏城的出现就是《山海经》记录时期,与学者唐荣尧提出的党项人最早祖先“宓人”生活在这一带的观点正好契合。

  当年秦昭襄王所修筑的北长城陇西段的烽火台正对准大夏河北岸的古大夏国。后迫于秦国的这种压力,大夏人开始向西迁徙。他们翻过了西倾山,涉过流沙,达到罗布泊一带,建立了若羌国。

  一直到了宋仁宗赵祯景祐二年(西夏景宗李元昊广运二年,公元1035年),西夏景宗着眼于遥远的大夏河流域故地,派遣大将苏奴儿领兵两万五千人攻打驻扎在该处的吐蕃将领厮,但苏奴儿为人狂傲,指挥失当,结果战争以党项军队的失败而告终,苏奴儿被俘。之后,西夏景宗在震怒之下亲自率军再次攻打牦牛城,僵持一个月后,机智多谋的西夏景宗用诈和之计得以破城,接着攻下了青唐、安仁、宗歌等地。厮的部将安子罗赶紧带领十万吐蕃军队截断了西夏军队的后路,双方在该地区激战二百多天,最后安子罗兵败,但西夏军队也因为深入敌方补给不足,饥饿及冻死者过半。

  当时西夏景宗已经率军抵达河湟一带,西宁地区丰沛的给养诱惑着他。因此西夏景宗下令强渡湟水,但他却忽略了一个致命的弱点——他所带来的党项族将士来自黄土高原,全都是些“旱鸭子”。于是,他先派极少数懂水性的兵士先渡过河,并在河中浅水处插上小旗以示可以通过。

  结果,精明的厮一边坚守不出,一边暗中派人将西夏军插在浅水处的旗子移到了深水处,随即亮出要接仗的信号,结果,西夏军因缘旗而行,溺死者又达半数以上,惨败而归。这是党项民族在史籍上有记载的唯一一次水战。

  在析支国后代的党项民族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古国名称为姓氏者,称析支氏,后省文简改为单姓支氏、析氏,大部族人皆融入汉族,而少部分族人则融入了蒙古族,成为后来的蒙古族席热臣氏一族,明朝以后多冠汉姓为席氏,皆世代相传至今。

  该支支氏族人皆尊奉无弋爰剑为得姓始祖,后大多汇入子姓支氏族谱,但不与大月氏国支氏、黄支国支氏、条支国支氏等合谱。

 

  第六个渊源:源于国名,出自汉朝时期黄支国人的后代,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在史籍《前汉·平帝纪》中记载:“黄支国献犀牛。黄支,在日南之南。”

  汉朝时期,日南国的地理位置在今越南中部地区,西汉后期就改称林邑国。在日南国以南就是中国称之为黄支国的一个位于南亚次大陆东海岸的古国,被古罗马帝国的一位希腊航海家称之为“康契普腊姆”(Conjevaram),。

  在孔雀王朝(摩揭陀王朝,Maurya,公元前324~前185年)之后的巽加王朝(shaka,公元前185~前73年)、甘婆王朝(伐苏迪跋王朝,Kanva,公元前73~公元28年)、安达罗王朝(萨塔瓦哈纳王朝,娑多婆訶那王朝,Satavahana,公元28~公元94年)、贵霜王朝(月支翕侯丘阄阙王朝,Kushan Empire,公元94~250年)依次统治南亚次大陆的时期,即公元前一世纪中期~公元二世纪末期,由于拥有印度东海岸著名的商业港口波杜克(Podouke),黄支国一直都是这些古王朝与中国、罗马、安息进行海路贸易的经济中心。

  两汉至唐朝时期,黄支国曾多次遣使入朝进贡,期间多有留居中原之人,以经商为业,后按汉俗以国名为姓氏,称黄支氏,后分衍为单姓黄氏、支氏,逐渐融入汉族,皆世代相传至今。一直到了明朝早期,仍有黄支国人进入中原经商,其支氏族人主要分布在今湖北地区。

 

  第七个渊源:源于官位,出自晋朝时期度支尚书,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度支尚书,是三国时期曹魏国魏文帝所设置的官位,因掌管贡赋和税租,量入为出,故名度支。

  南北朝时期,以度支尚书领度支、金部、仓部、起部四曹,其中北齐度支尚书兼辖左民、右民等曹,于度支之外,包括民政事务。

  隋朝时期制定六部制度,即沿北齐旧制,亦设度支尚书。隋开皇三年(公元582年)改度支为民部,主管官改为民部尚书。

  唐朝时期,唐高宗李治即位后,为避父亲唐太宗李世民的名讳,改称为户部,其长官亦改为户部尚书,在以后的《隋书》中以避讳之故,也均写成“户部”。以后历朝历代沿设,一直到清朝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满清政府进行部院改革,又改户部为度支部,其长官为度支大臣、副大臣。

  在度支尚书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度支氏,后省文简改为单姓支氏,度氏,世代相传至今。

 

  第八个渊源:源于国名,出自唐朝时期条支国人的后代,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条支国,是汉、唐朝时期见于史籍的古国名。

  关于古条支国的具体地理位置,学术界一直有多种假说,目前最有影响的假说有两派:一派认为条支位于地中海沿岸(今塞琉西王国首都安条克或其外港塞琉西亚),另一派则认为条支位于波斯湾沿岸。

  在史籍《后汉书·西域传·安息国》一栏中记载:“和帝永元九年(公元97年),都护班超遣甘英使大秦,抵条支。临大海欲渡,而安息西界船人谓英曰:‘海水广大,往来者逢善风三月乃得度,若遇迟风,亦有二岁者,故入海人皆赍三岁粮。海中善使人思土恋慕,数有死亡者。’英闻之乃止。”

  据史籍《后汉书·西域传》的记载:“条支国城在山上,周回四十余里。临西海,海水曲环其南及东北,三面路绝,唯西北隅通陆道。”这是甘英所抵达的条支国的地理形势,是甘英亲历所见所记。根据《后汉书·西域传》中描述的条支国地理形势,又据史籍《北史·西域传》中的记载:“从安息西界循海曲,亦至大秦”,“条支国,在安息西”。这就是说,从安息的港口也可渡海至大秦。

  在史籍《北史》、《后汉书》中,都记载了去大秦国可从条支出发,走海路到达。在《北史》中又记载:“条支国,在安息西。”又记载:“安息国,在葱岭西,都蔚搜城。北与康居,西与波斯相接,在大月氏西北。”按史籍《北史》所言,安息国是在大月氏的西北。大月氏,其地理位置在阿姆河中游流域,或可广大至印度河上中游流域。安息国既然是在大月氏西北,就不可能在波斯湾沿岸,因为波斯湾的方位始终是在大月氏的西南,而在大月氏西北方向的海,那就是里海。

  安息国,即帕提亚王国阿萨息斯王朝(安息)。依据历史资料的记载,帕提亚王国于公元226年(曹魏黄初七年)被波斯萨桑王朝推翻。因此,在南北朝时期(公元420~589年),安息国早已被波斯王朝所灭,原安息国的大片领土亦已被各国所瓜分,如东部的阿姆河沿岸地区,大部分已为迁徙而来的月氏族人所占据,其西部的大片土地则为波斯萨桑王朝所占据。所以,帕提亚王国安息王朝在西方历史中早已消失,而唯有在中国史籍中保还留有记载。

  如果史籍《北史》中记载的安息国确有其国,那么这个安息国与波斯、康居、大月氏等周边的大国相比较,充其量也仅是一个寡民小国而已。按史籍《北史》所言,安息国的位置在大月氏的西北而滂海,又介于康居和波斯之间,故这个安息小国,其位置看来也只能是在里海东南沿岸一带比较符合,其所滂之海也只能是里海。

  据考证,在里海的东南沿岸有一戈尔甘河流域,曾是古安息王朝的发祥地,在该地区有一个地方叫帕提亚,安息王朝的缔造者最初就是在这里举行起义而走向独立的,后来帕提亚这一地名就被用作了国名。看来,在《北史》中记载的安息国,其位置恰在故安息王朝的故地,表明安息王朝被波斯推翻后,仍有少部分安息国遗民在安息王朝发源故地戈尔甘河流域一带生活,并继续以安息国自称,不过只可能是一个寡民小国而已。

  在史籍《大唐西域传》中的明确记载:“条支国临西海。”如果南北朝时期的安息国位置是在里海的东南沿岸,那么“在安息西”的条支国,理应也在里海沿岸一带,这样就可与安息国一样,同滂里海。

  在戈尔甘地区的西边、位于里海西岸的阿塞拜疆巴库地区,有一个拥山的小半岛,在这个小半岛的山上,可以看到南边和东北方的海面,而且这个小半岛只有西北方与大陆相连,其地理形势与《后汉书》中条支国的地理形势非常相似。所以,条支国应当大致位于亚洲西部外高加索东南部、东临里海、南邻伊朗、北靠俄罗斯、西接格鲁吉亚和亚美尼亚一带地区,就是今阿塞拜疆共和国。

  按史书的记载,当年甘英返回时,随行有一些条支国的使者,此后汉朝与之多有往来,条支国人亦有留住中原不返者,按汉俗以国名称汉姓条支氏,后省文简改为单姓支氏,世代相传、分布在今河北省的定州、衡水一带地区生息繁衍。

  该支支氏族人中,最典型的代表人物叫支叔才。支叔才是定州人(今河北保定),因其待母至孝而被时人所称颂。

  隋朝末年,天下大乱,反隋风暴云涌,其时天下荒馑,支叔才和母亲离乡逃荒,深夜丐食于山野中,结果其母亲为强盗所执,欲杀之以食。支叔才悲泣告以情,强盗们深受感动,悯其孝心,遂放了他母亲。后来,支叔才的母亲又得了痈疽,他为母亲吸疮注药,细心呵护。待母亲去世后,支叔才又在其墓旁筑庐守孝,当时白鹤都纷纷飞来停留在他身边相陪。世人认为这是由于支叔才的至孝感动上苍所致。到了唐高宗李治执政时期(公元650~683年),支叔才已是当时的知名文士,唐高宗还特意表異其家,赐旌以赏。

  该支支氏族人大多尊奉支叔才为得姓始祖。

 

  得姓始祖:支父(子州支父)、郭支、支谶(支娄·迦谶)、无弋·爰剑、支叔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