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寒作品推荐:虞姓渊源(五)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1 19:40:03

虞姓渊源(五)

(2009-02-04 10:35:26)转载 标签:

杂谈

分类: 宗族历史 姓九.历史名人: 虞 卿:(生卒年待考),一作虞庆、吴庆;邯郸人。著名战国时期赵国上卿。善游说,曾游说赵孝成王,第一次见赵王时赵王赐给他一些黄金和一双白璧,第二次见的时候赵王就拜他为赵国上卿了,于是他号虞卿。因为评论国家的得失,他一生游说诸侯之间。长平之战时,赵王不听虞卿联合魏、楚的主张。长平战后,为解救秦军对邯郸的进攻,虞卿力排众议,献策赵王,联合齐、韩、魏等国合力攻秦,深得敬重,赵王赐城邑及佩卿相印。战国后期,赵国社会矛盾复杂,形势日衰,虞卿无心政治生涯,随弃相印去魏。晚年穷困于梁,从事学术研究,积累了多篇文章,合起来称为《虞氏征传》、《虞氏春秋》十五篇,今佚。《史记》说他上采《春秋》,下观近世,著《节义》、《称号》、《揣摩》、《政谋》等八篇,以刺讥国家得失,称《虞氏春秋》。《汉书·艺文志》儒家有《虞氏春秋》十五篇,今佚,有清马国翰辑本。虞 姬:(公元前?~前202年),女,史称名虞,一说姓虞;虞地人(今江苏吴县,一说今沭阳县颜集乡)。著名西楚霸王项羽之妻。虞地今有虞姬沟蜿蜒半境,此沟因人得名,沟畔有胭脂井、霸王桥、九龙口、点将台、项宅等史迹。虞姬是项羽的宠姬,有美色,善剑舞。公元前209年,项羽助项梁杀会稽太守,于吴中起义。虞姬爱慕项羽的勇猛,嫁与项羽为妾,经常随项羽出征。项梁死后,项羽为次将,后升上将军,虞姬与项羽形影不离。楚汉之战,项羽困于垓下(今安徽灵县灵璧城南沱河北岸城后),兵孤粮尽,夜闻四面楚歌,以为楚地尽失,他在饮酒中,对着虞姬唱起悲壮的“垓下歌”,虞姬为楚霸王起舞,含泪和以诗唱:“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义气尽,贱妾何聊生。”为了让项羽突围时没有顾虑,歌罢,虞姬拔剑自刎,死后葬于垓下。今安徽灵县东南有虞姬坟。宋词词牌《虞美人》据说得名于虞姬。清朝诗人何浦《虞美人》云:“遗恨江东应未消,芳魂零乱任风飘。八千子弟同归汉,不负军恩是楚腰(虞姬)”,认为八千楚军被迫投降刘邦,没有一人像虞姬那样的坚贞。后来京剧有《霸王别姬》,就是叙述这段故事的。虞姬墓座落在今灵壁县城东十五华里,宿(县)泗(县)公路南侧。明崇祯年间,虞姬故乡人民在颜集镇西首建立虞姬庙,以祭祀这位巾帼英烈。清乾隆年间,乡人吴九龄、叶祥麟等又为该庙建中殿、后殿,庙貌巍峨,正殿供奉虞姬戎装塑像,显示家乡人民对虞姬的高度崇敬之情。清朝著名文学家、诗人袁枚,曾任沭阳知县,离任四十三年后重游沭阳时,特地再到颜集乡凭吊虞姬,作有“过虞沟游虞姬庙”诗,并自注:“相传虞故沭人也。”其诗云:“为欠虞姬-首诗,白头重到古灵祠。三军已散佳人在,六国空亡烈女谁?死竟成神重桑梓,魂犹舞草湿胭脂。座旁合塑乌骓像,好访君王月下骑。” 民国期间,地方政府曾对虞姬庙进行修建。抗日战争期间,因兵燹失修而圮毁。 虞 初:(生卒年待考),河南人(今河南洛阳)。著名西汉方士。汉武帝时,任侍郎,称“黄车使者”。 汉太初时西攻大宛,曾与丁夫人等以方祠诅咒匈奴和大宛。《汉书·艺文志》小说家有《虞初周说》九百四十三篇,今佚。颜师古注引应劭曰:“其书以《周书》为本。”后世常以其名作为笔记小说的代称,虞初被称为小说家之祖。虞 诩:(公元?~137年),字升卿;陈国武平人(今河南省鹿邑西北)。著名东汉大臣。虞诩十二岁已能读《尚书》。父母早死,他孝养祖母。祖母死后,才出任太尉李修府郎中。汉永初四年(公元110年),羌、胡攻掠凉州。汉廷为专力北御鲜卑、匈奴,欲弃凉州,被虞诩谏阻。因他反对外戚,大将军邓涉拟放弃凉州,并提出安抚凉州,抵抗西羌之策,得到大尉李修的采纳。虞诩曾任朝歌县令。虞诩用计谋派人打入土匪内部,了解土匪出没和行动情况,一举歼灭了以宁济为首盘根错节的土匪集团,平定了匪患。虞诩说:“一个有抱负、有志气的人绝不会避开困难的事而专门去找容易的事来做。这就像我们在砍树时,如果不遇到坚硬牢固的盘根错节,就显不出斧头的锋利一样”。朝歌变民为乱,他任朝歌县令,用计将之平定。西羌侵犯武都,当时执政的邓太后认为他有将帅之略,升为武都郡长,让他负责抗击西羌。汉元初二年(公元115年),羌族复起兵大败汉军。虞诩前往武都赴任,途中被羌兵阻于陈仓(今陕西宝鸡)崤谷。虞诩诈称固守待援,诩即停军不进,扬言已派人往朝廷请增兵,等增兵到再出发。羌军得此消息,便分散到附近各县劫掠,虞诩因其兵散立即日夜兼程挺进,第一天就奔驰了一百余里,令吏士每人各作两个炉灶,第二日各做四个炉灶,以后每日倍增,羌军尾追,见其每日增炉灶,疑已增兵,不敢攻击。有人问虞诩:“昔孙膑减少炉灶而您却增加炉灶,兵法说每日行军不要超过三十里,以防备出意外,而您却令行二百里,这是什么缘故?”虞诩答道:“羌军多,我兵少,慢行则易被彼追及,速进则彼难于预测。羌军见我炉灶日增,必误为郡兵来迎。兵多行速,羌军必惊而不敢追。孙膑示弱以诱敌,我今示强以退敌,这是因彼此形势不同之故。”乘羌兵松懈,通过险隘。沿途虚张声势,逐日增灶,羌兵以为汉军增多,不敢紧追。至赤亭(今甘肃成县),遇羌兵万余围攻。他令先发小弩示弱,诱羌兵急攻,再以强弩射击,使二十弩共射一人,所发必中。羌兵惧怕,汉军乘机出城反击,斩杀甚众。虞诩料羌兵必退,遣军设伏于退路过河处,乘其半渡袭击,羌兵大败溃散。随后,招还流民,开拓漕渡,借粮济贫,安定了武都郡(今甘肃武都)。虞诩到达武都郡时兵不满三千,而羌军有万余,已围攻赤亭数十天了。诩便下令,不准用强看,只用小弓,羌军以为守城部队弓箭力弱,便集众猛攻。诩便使用二十张强弩共射一人,发无不中,羌军大惊,急行撤退。诩因令兵出城奋击,杀伤羌军很多。次日,诩令其全军从东门出从北门入,入城后改换服装照样出入,如此转了几次。羌军以为守城军如此之多,更为恐惊。虞诩料羌军将退,便暗中派遣五百余人到浅水处设伏,拒住羌军退路。羌军果撤退,诩令前后夹击,大破之,杀伤俘虏甚多。羌军由是败散,窜逃到益州,无力再来侵拢。为巩固防御阵地以保卫郡民的安全,虞诩根据各种地势,构筑碉堡城寨一百八十座,并招还流亡在外的难民,对贫民则加以赈济;虞诩还亲自率领将士勘察河川,发动群众开凿水道,仅是节省运费每年多达四千余万钱。诩初上任时,谷米每石一千钱,食盐每石八千钱,居人只有一万三千户。经过他三年治理,谷米每石减至八十钱,食盐每石减少至八十钱,居民户数增至四万余户,人民安居乐业。从虞诩退羌军的智计看,可见运用兵法要根据实际情况随机应变。孙膑退军减少炉灶是向敌示弱,使其以为齐军怯战逃亡,以诱敌追击,在预先埋伏好的阵地以歼之。而虞诩兵少,羌军兵多,要越过敌人的拦阻,只能设法使其分散,而在急行军前进时,便反孙膑之法而行之,即增加炉灶使羌军疑其增军而不敢追击。显然,孙膑减灶是诱敌追击,而虞诩增灶是为慑敌,情况各异,目的不同,办法也就相反。如果虞诩死啃兵书,也学孙膑减灶,那就倒霉了,除非是傻瓜才会这么干。虞诩令守城军全部出出入入,是向敌示其军之众,使敌发生错觉而不敢久留。虞诩对敌的整体战术上,基本是用弱而示强之法。但在局部战术中,虞诩也用强而示弱之法,即先用小弓使敌误其箭力弱以诱敌攻城,而用强弩射之,使敌惊恐。虞诩用兵能随机应变,可以说是善于用兵者。虞诩为官,屡忤权贵,数遭刑罚,曾官至尚书令。汉永和初年逝世。 虞 经:(生卒年待考),武平人。著名东汉史官。为郡县吏时曾经说:“我的子孙为什么不做九卿呢?”于是他给他的孙子取字为“升卿”。虞 翻:(公元164~232年),字仲翔;会稽余姚人(今浙江余姚)。三国时候吴国的学士。虞翻少而好学,有高气。最初,为会稽太守王朗之功曹,孙策征会稽,王朗败绩,虞氏归孙策。孙策复命为功曹,待以交友之礼。自此,他追随孙策左右,驰骋疆场。后州举茂才,汉召为侍御史,因司空曹操举存而不就。孙策死后,其弟孙权主事,以其为骑都尉。虞氏性情疏直,多次犯颜谏争,且性多不协俗,屡使孙权大怒,先后被谪到丹杨泾县和交州等地。他虽然常有失君臣之礼的行为,然十分注重封建礼教,尤其崇尚一臣不事二君的忠君思想,即使遭他奚落的降将于禁,内心也十分佩服他,魏文帝因此也常为他设坐。虞氏一生虽处乱世,亲自参与了三国争霸的战争,但于学问孜孜以求,从未间断。特别是晚年在交州期间,讲学不倦,门生常数百人。据《三国志》及其注载,虞氏为《老子》、《论语》、《国语》作过训注,并著《明扬释宋》。考《隋书经籍志》:“梁有《古文论语》十卷,郑玄注;又王肃、虞翻、谯周等注《论语》各十卷。”唐陆德明《经典释文•叙录》:“《论语》虞翻注十卷。”此即《论语》训注。隋唐志著录,有虞氏《春秋外传国语注》二十一,此为《国语》训传。又隋唐志著录,并有虞氏《太玄注》十四卷,此即为《易扬释宋》(扬,扬雄。宋,宋衷)。《经典释文•叙录》:“《老子》虞翻注二卷”,《隋书经籍志》著录相同,此即《老子》训注。此外,虞氏还为《孝经》、《周易参同契》作过注,唐玄宗御注《孝经序》云:“韦昭,王肃先儒之领首。虞翻、刘邵抑次焉。”《经典释文》卷二载虞注《参同契》云:“易字从日下月。”即是其证。虞氏于《周易》造诣最深。这主要得之于世代家传易学和他本人处战习易而不辍,博览众家之易说。他曾说过:“臣闻六经之始莫大阴阳,是以伏羲仰天县象,而建八卦,观变动六爻为六十四,以通神明,以类万物。臣高祖父故零陵太守光,少治孟氏《易》,曾祖父故平舆令成,缵述其业,至臣祖父凤为之最密。臣亡考故日南太守歆,受本于凤,最有旧书,世传其业,至臣五世。前人通讲,多玩章句,虽有秘说,于经疏阔,臣生遇世乱,长于军旅,习经于匏鼓之间,讲论于戎马之上,蒙先师之说,依经立注。又臣郡吏陈桃梦臣与道士相遇,散发被鹿裘,布《易》六爻,其三以饮臣,臣乞尽吞之。道士言《易》道在天,三爻足矣。岂知臣受命,应当知经!所览诸家解不离流俗,义有不当实,辄悉改定,以就其正。”(引自《虞翻别传》)以上所言,说明了虞翻易学源于家传孟氏易及当时诸家易学。也证明了虞氏明学与道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虞氏精通筮法,能够灵活自如地运用《周易》占断。据《三国志•吴书•虞翻传》载,他曾为关羽筮之,“得兑下坎上,《节》。五爻变之《临》。”他说:“不出二日,必当断头。”果然如此,孙权曾称赞他“不及伏羲,可与东方朔为比矣。”裴松之引《虞翻别传》云虞翻放弃南方,“依易设象,以占吉凶。”可见虞氏擅长运用《周易》预测。虞氏的易学代表著作为《易注》。据虞氏本传称,此书作成后,曾示于少府孔融等人,且受到了孔融的称赞。虞氏别传也明确说,他曾将《易注》献给当时的统治者。《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著录虞注《周易》九卷,《新唐书•艺文志》、《经典释文》有虞注《周易》十卷,这是虞氏《易注》。另外,据唐朝史志文献记载,虞氏还撰有《周易日月变例》六卷,《京氏易律历注》一卷,《周易集林律历》一卷等易学著作。以上所列虞氏著作(包括非易学著作)皆亡佚。现存虞氏易注主要见于李鼎祚《周易集解》。清孙堂《汉魏二十一家易注》辑有虞翻《周易注》十卷,《附录》一卷,黄奭《逸书考》辑有虞翻《周易注》一卷,清惠栋著《易汉学》,张惠言著《周易虞氏义》九卷、《周易虞氏消息》二卷、《虞氏易礼》二卷、《虞氏易事》二卷、《虞氏易候》二卷、《虞氏易言》二卷,曾钊撰《周易虞氏易笺》九卷,方申作《虞氏易象汇编》一卷,纪磊作《虞氏易义补注》一卷、《附录》一卷、《虞氏易象考正》一卷,胡祥麟撰《虞氏易消息图说》一卷,李锐作《周易虞氏略例》一卷,民国徐昂撰《周易虞氏学》六卷,对虞氏易学皆有阐发,是研究虞氏易的必备之书。虞 喜:(公元281~356年),字仲宁;会稽余姚人(今浙江余姚)。著名东晋天文学家。少博学,朝廷屡征,固辞不仕。钻研天文历算,多所成就。晋成帝咸康年间(公元335~342年),根据宣夜说著《安天论》,主张天高无穷,在上常安不动,日月星辰各自运行。晋成帝咸和五年(公元330年),通过对冬至恒星的中天观测,独立发现岁差,从而得出“天为天,岁为岁”的结论,即太阳周年视运动一周天,并非就是冬至一周岁。由于冬至点西移,太阳从当年冬至到次年冬至,并不回到原来在恒星间的位置。虞喜的这一发现,是世界天文历法史上的巨大成就,为后世制订精确历法创造了条件。虞 绰:(公元562~615年),字士裕;会稽余姚人(今浙江余姚)。著名隋朝文学家。博学有俊才,尤工草隶。善为词赋,傅縡见其文,称叹道:“虞郎之文,无以尚也。”仕陈,为太学博士,迁永阳王记室。入隋,晋王杨广引为学士。隋大业初年(公元605年),转任秘书学士,奉诏与虞世南、庾自直等撰《长洲玉镜》等书十余部。迁著作佐郎,与虞世南、庾自直、蔡允恭等四人常居宫中,以文翰待诏。隋大业八年(公元612年),从炀帝征辽东,奉诏作《大鸟铭》,为炀帝歌功颂德。炀帝览而称善,命官吏刻石于海上。以征辽功,授建节尉。虞绰曾与杨玄感交游,后杨玄感兵败,虞绰化名为吴卓逃亡至信安。后被人告发,被捕获,斩于江都。今存又虞绰所著《于婺州被囚诗》、《大鸟铭》等作品,载《初学记》及本传。虞世基:(公元?~618年待考),字茂世;会稽余姚人(今浙江余姚)。著名隋朝大臣。少与弟世南同师事顾野王。性恬静,喜愠不形于色,博学,善草隶。南朝陈时任太子中舍人、尚书左丞。隋朝时期为通直郎、直内史省、内史舍人,受炀帝器重,专典机密,参掌朝政。隋大业八年(公元612年),从隋炀帝出征高丽,以功进金紫光禄大夫。后数次劝谏均不纳,又见大臣相继诛戮,惧祸及己,遂唯诺取容,不敢逆帝,为时人所讥。隋大业十四年,宇文化及于江都兵变,杀隋炀帝,他也一同同被杀。 虞世基所编纂的隋朝《区宇图志》,是较早的全国性区域志。虞世南:(公元558~638年),字伯施;越州余姚人(今浙江余姚)。著名隋、唐时期大臣。虞氏在慈溪为世家,世居慈溪北乡鸣鹤场。其祖、父、叔、兄俱有重名。叔父虞寄,为陈朝中书郎,因无子,以世南继后,故字曰“伯施”。少年时学于顾野王,十年精思不懈,文章文明于世。他在陈、隋二代为官,初为隋炀帝近臣,入唐后,为弘文馆的学士,官至秘书监,唐贞观七年封永兴县子(故世称虞永兴)。虞世南身体文弱,博闻强记。少年时与兄虞世基一起拜博学广识的顾野王为师。十余年勤学不倦,学到紧要处,累旬不盥栉。尤喜书法,幼年学书于王羲之七世孙、著名书法家僧智永,受其亲传,妙得“二王”及智永笔法,故其书笔致圆融丰腴,外柔内刚,血脉畅通,继承了二王(王羲之、王献之)书法传统。他与当时的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合称唐初四大书法家,而虞世南又是四人中最优者。他写的《孔子庙堂碑》深得唐太宗李世民的赞赏。唐太宗非常喜爱虞世南的字,并经常临写。相传有一天,唐太宗书“戬”字,但戈字还没有写好,正好虞世南进见,即提笔补写了一个“戈”字。唐太宗将两人合写的“戬”字给魏征看,说:“朕学世南,尚近似否?”魏征看后说:“戈字颇逼真。”虞世南死后,唐太宗叹息道:“世南死后,无人可以论书。” 虞世南甚得唐太宗的敬重,死后赠礼部尚书,并绘像于凌烟阁,为二十四功臣之一。唐太宗曾诏曰:“世南一人,有出世之才,遂兼五绝。一曰忠谠,二曰友悌,三曰博文,四曰词藻,五曰书翰。” 虞世南为人沉静寡欲,志性刚烈,议论正直,深得唐太宗器重。他的书法,笔势圆融遒劲,外柔而内刚。论者以为如裙带飘扬,而束身矩步,有不可犯之色。他的书法,得到智永的传授,继承了二王的传统,收到很好的效果,称得起接魏晋之绪,启盛唐之作,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号称初唐四大书家。虞世南作书不择纸笔,却很注意坐立姿势和运腕方法。他认为,只要姿势正确,手腕轻虚,即使是粗纸,秃笔,信手拈来也能挥洒自如,别出新意。相传有一次,唐太宗把虞世南召来说:“朕近日来,已命人将大明宫的巨幅屏风装饰一新。你才思敏捷,书法精妙,快把一百零五名烈女的小传用工楷写在屏风之上。”唐太宗边说着便拿出稿本,把这些烈女的主要事迹一一介绍给虞世南听。虞世南听完圣意,来到大明宫,凭着自己惊人的记忆力,一边挥毫,一边构思,在屏具上写了起来。为了保持脸部与屏面平行,虞世南忽而垫凳而上,忽而又弃凳蹲下,笔法纯熟,姿态稳健。只花了一昼夜的功夫便完成了任务。虞世南写毕屏风,犹无倦意,细心校阅一过,竟一字不误,一笔未改!其作品在元代就已很稀少,今所见存从帖中之外,有传世书迹刻石楷书有《孔子庙堂碑》、《破邪论》、行书有《汝南公主墓志铭》、《摹兰亭序》等。《唐人摹兰亭序三种》其中之一传为虞世南的墨迹。虞世南一生经历了南朝的陈、隋和初唐三个时代。陈文帝知世南博学,召为法曹参军。陈朝灭亡,与兄世基同入长安,做了隋朝秘书郎,后迁起居舍人。当时世基任内史侍郎,权倾当朝,荣华无比,妻子所用被服,尤胜王侯。虞世南虽与世基同住,仍以勤俭务本。隋灭后,李世民闻虞世南之名,引为秦府参军,又授宏文馆学士,与房玄龄同掌文翰,后来又担任著作郎。一次,唐太宗想在屏风上书写《列女传》,没有临本,虞世南在朝堂上一口气默写出来,不错一字,赢得朝中文士的钦佩。虞世南虽然容貌怯懦,弱不胜衣,但性情刚烈,当政得失,直言敢谏。他多次讽劝唐太宗要勤于政事,并以古帝王为政得失,论证利弊。唐贞观八年(公元634年)陇右山崩,唐太宗问“天变”。虞世南以晋朝以来历次山崩为例,说:“臣闻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若德义不修,虽获麟凤终是无补;但政事无阙,虽有灾星何损于时。然愿隆下勿以功高古人以自矜伐,勿以太平渐久而自骄怠,慎终如始。”唐太宗听后敛容反省。他一再劝阻唐太宗筑陵墓厚葬,使唐太宗有所收敛。他还严正劝阻唐太宗不要恣于游猎而疏于政事。这些都对当时的“贞观之治”起着积极的作用。唐太宗曾对大臣们说:“你们如果都象虞世南那样刚正忠烈,天下何忧不理。” 虞世南年逾古稀后,屡次上表求退,不许,被封为永兴县子,人称“虞永兴”。唐贞观十二年(公元638年)逝世于长安,终年八十岁。唐太宗十分悲伤,痛哭流涕,说:“虞世南对我忠心一体,拾遗补阙,无日暂忘,实为当代名臣,人伦准的。我有小失必犯颜直谏,而今亡故,朝延上下,无复人矣!”赐东园秘器,陪葬昭陵,赠礼都尚书,谥文懿。太宗还命画图象挂在宫中凌烟阁。虞允文:(公元1110~1174年),字彬甫;隆州仁寿人。著名宋朝大臣。宋绍兴进士,使命赴金,见金有南窥意,回宋奏请加强防事。金人南下,允文以中书舍人参谋军事,奉命采石矶犒师,适宋军溃败,三军无主,毅然指挥采石矶之战,大破金军。后任川陕宣谕史,与吴璘共谋进取,收复陕西州郡数处。不久,朝廷主和,他力加反对。宋乾道三年农历2月,虞允文被重新启用,任知枢密院事。农历5月,四川宣抚使吴璘死;农历6月,以虞允文任知枢密院事兼四川宣抚使,接替吴璘镇守西疆。虞允文到任后,召集川蜀四路的转运使,“会计财赋所入,对立兵额”,整训军队,强者任战守,次者备辎重,裁减老弱者达一万七千多人,岁省军费九百万贯,核实民兵得两万三千多人,并以官田安置归附南宋的金朝人(归正人)两万人,修缮营垒、兵器,选拔将校;又奏除历年州县所欠税赋三百四十三万贯,禁止提前征收两税、盐税、酒税,核减两税中的虚额。适遇邛(今四川邛崃)、蜀(今崇庆)等十四州发生饥荒,虞允文又免除当年租税,并开仓赈灾,数十万民众赖以渡荒,四川军政面目一新。宋乾道五年(公元1169年),虞允文被召回,升任枢密使。农历8月,又升为右相兼枢密使,举用胡铨、周必大、赵汝愚、晁公武、李焘、吕祖谦、辛弃疾等名士。宋乾道七年农历10月,金使乌林答天锡来贺会庆节(宋孝宗生日),节前一天,金使上朝。“固请上(孝宗)降榻问金主起居”,遭到孝宗的拒绝,但金使“天锡跪不起,侍臣错愕失措”。虞允文请孝宗退朝回宫,并对金使说:“‘大驾既兴,难再御殿,使人来旦随班上寿’,金使惭而退”。会庆节这天,金使只好随班入见。虞允文只是协助宋孝宗阻止了这一次不平等的礼仪。宋、金地位不平等,使宋孝宗一直不能忘怀,决心通过武力来达到地位平等,并进而收复中原。同年,虞允文以侍卫马军司的牧地原在首都临安郊区,“地狭不利刍牧,请令就牧镇江,缓急用骑过江便”,先移牧地于镇江;又将侍卫马军司移于建康,积极为北伐作准备。宋乾道八年二月,更改宰相官称,虞允文进为首任左丞相,仍兼任枢密使,后在用人问题上与宋孝宗意见相左,因而求辞相。但宋孝宗在抗金问题上,仍想依虞允文,曾对他说:“丙午(宋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之耻,当与丞相共雪之。”农历9月,虞允文罢相,以少保、武安军节度使任四川宣抚使,封雍国公。宋孝宗希望虞允文按照绍兴三十二年提出的进军陕西,挥师东入河南的计划,宋孝宗则督师北上,预定某日会师河南。虞允文则吸收当年任川陕宣抚使时,被迫从已攻占西北三路十四州退兵的教训,提出:“异时戒内外不相应。”宋孝宗回答说:“若西师出而朕迟回,即朕负卿;若朕已动而卿迟回,即卿负朕。”宋孝宗亲自到正殿,赐酒赋诗送行,并让虞允文在殿门乘马,持节度使仪仗出京城的特殊礼遇。虞允文虽已年过花甲,但仍怀着光复中原的信念,立即上道,于宋乾道九年初抵川,设幕府于汉中。首先,适当增加军人的俸禄,使能养家以提将士的士气;养马户免其赋役,以增加养马数量;又听取大将秦琪的意见,改变兵力分散的状况,以使军势首尾相应。选拔将校,赏罚分明,积极备战。宋孝宗则以急不可待的心情,期望早日发动对金战争。宋乾道九年农历9、10月间,两次向金提出受书礼仪平等的要求,都被拒绝。宋孝宗即以密诏催促虞允文发兵,虞允文由于军需未备,并向宋孝宗提出:“机不可为,但令机至勿失耳。植根本,国富强,待时而动可也,安敢趣师期为乱阶乎。”引起宋孝宗的不满,虞允文也知道宋孝宗的心情,为了不负厚望,更加积极备战,日夜奔忙,“戴星乘马,冰满鬓髯”而不顾,终于因此得病,享年六十五岁,赠太傅,赐谥忠肃。宋淳熙元年(公元1174年)农历2月辞世,病逝于成都,终年六十四岁。后移葬于仁寿县中山乡。虞丞乡因虞坟而得名。虞允文墓,俗称“丞相坟”,位于虞丞乡丞相村的玉屏山。玉屏山呈圈椅形,墓位于圈椅之中,墓地里有茨竹数十笼,中层有柏树、杂树千株,外层柑树成林,形成了竹淹墓、树抱竹、果伴树的幽雅静秀之美景。前有纱帽山,右靠李家山,左依龙脑壳山,山下有溪有水,乡村公路呈剪刀口形在墓两侧随坡而下,形成了溪路绕墓,四面环山的雄壮气势。墓封山坐东向西偏北十度,呈椭圆形,高三米三,长十九米五,宽十一米。封土前五米处有青砂石质碑一通,长方形平顶,碑脚两侧有丁字形抱鼓支承,鼓面饰万字纹,外饰浅浮雕花卉,碑高两米三五,宽一米一七,厚十九厘米,碑文为“宋丞相虞忠肃公墓”。阴刻隶书,碑文左侧为上款“光绪十九年癸已孟冬”。碑文右侧下款题为“知仁寿县事何肇祥重建”。碑左侧五米处有黄砂石碑一通,长方形平顶,碑高两米三五,宽一米二二,厚二十四厘米,据守墓人称此碑原本有字,文革间铲除无余。封土前原有石人、石猪、羊、牛、马等祀物,以墓碑为中心,前十六米五,左右各十九米,后至山脚范围原有矩形乱石围墙,现仅存乱石围墙基础。清光绪十九年重修此墓时,计划建肃公祠一座,祠砖烧毕运至墓地,终未动工。解放初期,砖用于建小学。现收集有砖十余匹,青灰质,距形,长二十六厘米,宽十七厘米,厚六十二厘米,侧面有竖一行文字:“虞忠肃公墓”,阳字楷书。近年来,在虞允文墓附近陆续出土发现了一些实物资料,对研究考证虞允文墓提供了更充分的证据。1997年10月在虞坟十五处发现“民族英雄宋丞相……”碑,碑文残缺,字迹部分可见。1999年9月在虞允文墓三十米处出土圆形石碑(残缺),只见隶刻“丞相”二字,其余不存。在通过长期取证确认虞允文墓无疑的同时,又新将当年毛泽东同志读《二十四史》赞虞允文采石英勇抗金题签的“伟哉虞公,千古一人”的眉批手迹,镌刻成碑,立于墓前。从古至今,凡明、清县人均不分官商学自觉前往墓地祀祭。1992年县政府公文公布墓地保护范围为四万平方米。1995年,县委宣传部、共青团仁寿县委、教育局、文化局、工会联合决定将虞允文墓作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虞 集:(公元1272~1348年),字伯生,号道园;仁寿人(今四川仁寿)。著名元朝学者。其五世祖虞允文,为南宋著名爱国将领,曾在宋绍兴三十一年(公元1161年)的采石之战中大败金军,官至丞相。其父虞汲,曾任黄冈尉,宋亡后侨居临川崇仁(今江西崇仁)。虞集自幼学习程朱理学,深受儒家正统观念的影响,但又不拘成法,思想比较开通。元成宗大德元年(公元1297年),他被荐授大都路儒学教授,升任国子助教。元仁宗时,任集贤修撰。泰定帝时,升任翰林直学士兼国子祭酒。文宗时,任奎章阁侍书学士,与赵世延等编纂《经世大典》。他认为“国学,礼义之所出也”,主张严肃学纪、学风。后历任太常博士,国子司业、国子祭酒,兼两帝经筵讲官。元经筵之制,取经史中切于心德、治道者,用蒙古语、汉文进读。口译经文,难度颇大,每选精于蒙、汉语学者,事先笔译,译文均由他“反复古今名物之辨以通之”,使无违经文本义。他重视教育,认为教育是“为邑”、“治天下”之本,视办学为“既定大统”后之“急先务”。主张培养“成德达材”之人,“以朱熹之说为定”,以“明人伦为能事”,强调选择“经明行修成德”者为教官。“师道立则善人多”,“师得其人,则长吏敬之,民庶服之,故教行而化兴,不然则否”。倡导各级地方守吏,以“至诚恳侧之心求贤师,尊贤师”。提出科举取士之目的在“一道德、同风俗”,并非指引士子“未门擅业”,如“五经学究之固陋”。元惠宗即位后,他谢病回乡,元至正八年(公元1348年)逝世,终年七十七岁。著有《道园集》、《虞道园文选》、《虞文靖公诗选》、《虞道园学古录》等。虞仲文:(公元1069~1123年),字质夫;武州宁远人。著名金国时期宰相。 虞仲文四岁作诗,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神童。大辽时期进士,历仕州县,起居郎、史馆修撰,太常少卿、中书舍人、枢密直学士、翰林侍讲学士。辽保大二年(金天辅六年)农历3月,官参知政事,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他拥立北辽,为挽救垂危的辽王朝作出了贡献,是辽金之际颇有影响的人物金天辅六年农历12月,虞仲文降金,官任枢密使、侍中、秦国公。金天辅七年农历5月,与左企弓等赴广宁,同被杀於平州,年五十五。谥号“文正”。善画人马墨竹。《全辽文》收其《宁鉴墓志铭》。 虞黄昊:(生卒年待考),字景明;钱塘人(今浙江杭州)。著名清朝诗人。清康熙年间举人。自幼聪明,十岁的时候就能做诗,后来一直因诗而有名。是“西泠十子”之一。虞 朗:(生卒年待考),女,自号冰壶女史;金坛人(今江苏镇江)。著名清朝画家。 喜欢画墨兰,著作有《桃源春泛图小影》。虞景星:(生卒年待考),字东皋,金坛人(今江苏镇江)。著名清朝诗书画家 康熙进士,官吴县教谕,工诗,精书画,有“三绝”之誉。虞廷恺:(公元1880~1918年),字伯庼,一字泽西;浙江瑞安马屿镇江西村人。著名民主革命先驱。出自浙江大儒孙诒让门下,与沈钧儒、温州永嘉徐定超、温州瑞安项骧等交好,为近代第一批留日学生,毕业于明治大学法政系。清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归国后执教于杭州官立法政学校、高等巡警学校并创办全浙自治研究会,辛亥革命后任浙江财政司代理司长兼都督府财政秘书长,民国众议院议员,国会恢复后任众议院代理秘书长,从事宪法立法工作。虞廷恺曾参加浙江保路风潮,为袁世凯下令解散国会一事,曾上书时任民国副总统黎元洪(全文尚存),著有《伯庼文集》。民国七年(公元1918年)1月5日,虞廷恺在上海吴淞口“普济号海难”事故中遇难。虞志学:(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少将,沈阳军区空军司令部副参谋长。虞国伟:(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武警少将,武警交通指挥部副主任。 分享

1

阅读(120) 评论 (0) 收藏(0) 转载(0) 打印举报 已投稿到: 排行榜 圈子

转载列表:

    转载 前一篇:虞姓渊源(四) 评论 重要提示:警惕虚假中奖信息       带你的博客进入新时代       关注每日最热门博客  [发评论]
    • 当第一个评论者吧! 抢沙发>>
      发评论 Qing时代来临,不容错过       这里有属于你的小清新       关注每日最热门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