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康永出柜了吗:玉中书法修辞学4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20:14:09

               书法修辞学----技法篇(连带)
    书法作品中有些笔画相连、笔断意连的现象,我们可以把这种现象称作连带。连带可以使书法书写时前后笔画更加连贯、节凑更加跳跃。连带在书法作品中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是前后两个笔画相互呼应,意在相连而不相连,我们可以把这种情况称为“笔断意连”;第二种类型是前后两个笔画之间有很细的笔画相连,我们可以把这种情况称为“牵丝引带”;第三种类型是前后两个笔画相连接处几乎看不到相接点,两个笔画已经融为一体,成为同一个笔画,我们可以把这种情况称为“同舟共济”。如果把连带比作是一对情侣,那第一种连带是害羞的,彼此故作扭捏之态,想靠近对方而又不好意思的;那么第二种连带就是彼此牵牵手,比前者更进一步了;第三种连带则是两人之间情感已经成熟,彼此相互拥抱了。  

    显然第一种连带显得较为含蓄;第二种连带有一种若即若离之美,这就好比曹雪芹在《红楼梦》里所写的“似泣非泣含情目,似蹙非蹙笼烟眉”(形容林黛玉)这句话一样精妙;第三种则显得比较直接干脆。连带常存在于行、草书作品之中,行、草书的书写速度决定了书写者书写时必须打破楷书造型端庄的结构模式,笔画之间自然要出现许多衔接之处。从历代书家总结的经验来看,一般习柳体楷书时间久者,行书、草书很难有较大突破,我想这大概是因为柳公权写楷书时多方笔,行笔有许多转折顿挫的笔法,如果长期带着这种书写习惯去作行、草书,就很难自然的连带,也就很难把行书写得很好,难怪米芾说:“颜柳楷书乃丑怪恶札之祖”。不过一般习颜真卿楷书者却很容易写好行书,因为颜真卿书法多用圆笔,转折多弧形,故连带起来比较容易,所以米芾对颜真卿的行、草书极为赞赏,并反复临摹颜真卿行书《争座位稿》。我举米芾对颜柳楷书评价并非是否定他们的楷书,其实颜柳两家楷书皆十分绝妙,堪称百代楷模。关于柳体楷书对行书入门不易的观点也不是说柳体楷书不可学,如果学习柳体楷书能够在写行草书时摆脱行笔多顿挫的习惯,行笔运转自如,照样能够把行、草书写得很出色。柳公权《蒙诏帖》写得也是很出色的,而且连带极富动感,行笔也极为自然。
    以下就以几个例子来简单分析一下最常用的连带之法。图a是颜真卿《江外帖》,此帖虽经专家考证是临摹本,但并不妨碍我们欣赏。作品前两个字“江外”二字就是用粗线条相连的,其它的如“卑下”、“渚州”、“此州”、“入太”、“刘尚”、“不然”都是如此,如果你看了这幅作品有一种气势雄浑之感,你是否思考过作品中的连带问题?如果将这些“同舟共济”的连带之法换成“牵丝引带”或“笔断意连”之法,效果将会是怎样?我想那肯定没有这种雄浑之气势。如果再进一步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江外帖》不仅字与字之间有这种连带关系,字的内部笔画之间也存在这种连带之法。临摹这幅作品如果不能抓住这些特点去临,就很难得其神韵。元代著名书法家鲜于枢的行草书作品《襄阳歌》的片段,作品中的连带则多为“笔断意连”,如此长卷,洋洋洒洒数百字,呈现出一种雍容华贵,超凡脱俗之美,这是一般书法家难以企及的境界,如果通篇多用“同舟共济”则会显得过于沉闷,会给人一种压抑之感,如果通篇多用“笔断意连”则会显得过于浮滑之感,所以一般行草书长卷最好以“牵丝引带”的连带方式为主,再辅以“同舟共济”与“笔断意连”之法。

    图b是宋代蔡襄的《谢郎帖》片段,这幅作品的连带是以“牵丝引带”和“笔断意连”为主的,作品笔法跳跃,却有一种沉稳之气度,整幅作品呈现出一种朝气蓬勃之气象。一般信札与小幅行草都是采用这种连带方式。因为小幅行草以笔法灵动、清新愉悦为主要格调,这样才耐人赏玩。


    图c是宋徽宗赵佶所书《草书千字文》片段,此帖气势磅礴,字体结构开张,给人一种纵横捭阖之感,是其草书代表之作。作品中的连带之法多是“牵丝引带”之法。这种章法很难把握,一般初学者不宜临习,也不宜以此法创作。因为如果连带之法与线条搭配不当,就会流于浮华,且章法很难安排得当。


    连带之法不单单存在于行、草书之中,楷书以及其它书体中也存在着连带现象。唐代褚遂良楷中就有明显的连带现象,这种连带多为“牵丝引带”与“笔断意连”,所以有人评其书为“青锁婵娟”。元代赵孟楷书则开创了另一种连带之先河,这种连带是“同舟共济”之法,其签名“赵孟 ”三字明显地体现出这一特色。这种连带现象在赵孟之前的楷书作品中是很少见的。


    对于连带现象,我认为我们还需进一步的进行研究,它绝非像我所写的那么简单,它的内涵还有待我们去深层次的去探讨,希望我们能更进一步了解连带之法,并将连带之法巧妙地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之中。

附件

蔡襄《谢郎帖》.jpg (56.8 KB)

2010-3-29 04:17

宋徽宗《千字文》选字.jpg (75.61 KB)

2010-3-29 04:17

颜真卿《广平帖》.jpg (77.65 KB)

2010-3-29 04:17

褚遂良楷书中的连带.jpg (113.19 KB)

2010-3-29 04:20

书法修辞学----技法篇(顶针)


    顶针是汉语修辞学中一种并不常用的修辞格。所谓顶针,就是指临近的句子首尾蝉联,用前一句话的结尾作下一句的开头。王希杰先生在其《汉语修辞学》一书中列举了我们所熟知的传统故事:“从前有座山,山上有个庙,庙里有个老和尚,老和尚正在给小和尚讲故事……”汉语中的顶针是一种蝉联的形式,如上面的“山”、“庙”、“老和尚”的首尾蝉联。


 

    书法中的顶针不可能象汉语中的顶针那样,书法创作中运用这种蝉联的方式创作出的作品只能是雷同和简单的重复,并不具有任何没学价值。书法是视觉艺术,这决定了它与语言有着本质的差异。


 

    在书法修辞学中,我们把顶针理解为:书法作品中上一个字的最后一笔(含相连的笔画)与下一个字的第一笔(含相连的笔画)的一种特殊的连带方式。因为这种现象在书法中运用比较普遍,而且具有其特殊的意义,所以我们把这种特殊的连带进行专门的分析。


 

    从书法上顶针的概念不难看出书法上的顶针与文学上的顶针在表达上是有相同点的,那就是两者都能起到上下字之间的衔接作用。顶针手法一般运用在行草书作品之中,它能够体现出较为明快的节奏感,。这种感觉就好比一个人骑着自行车在宽广而平坦的大路上行走,面前遇到一条小河,正不知如何继续前进,转头一看,旁边恰好有一座小桥能够通过,心情特别喜悦。正所谓: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顶针不仅仅是体现衔接的技巧,它还有以下两种功效:第一,顶针能够体现出一种用墨的技巧。顶针技法的运用能给人一种墨气酣畅之感,上一个字在用墨上未能尽兴,如果就此停笔则会有一种局促之感,我们最好接着用笔把字继续写下去,哪怕所剩的墨只能写下一个字的一笔。这就好比人在唱歌的时侯,上一句唱词音调与下一句唱词要自然过渡一样。第二,顶针能体现出上下字之间笔画的相互呼应。这就要求作者具有丰富的书写经验,只有对上下字的结构以及书写习惯相当熟悉,才能很自然的把上下字以顶针之法很好的连接,做到上下字很自然的呼应。

附件

“四月”顶,“九日”顶针.jpg (136.76 KB)

2009-8-30 12:46

“赤城”顶针.jpg (69.45 KB)

2009-8-30 1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