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康永马东新节目:玉中书法修辞学5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8:45:30

书法修辞学----情境篇

                      情境与表达效果

    曾经听说过王羲之为蕺山老姥题六角竹扇的故事:一天中午王羲之在集市上等一位老朋友,看到一位老太太在街头叫卖扇子,喊了大半却天无人问津,神情沮丧的正要准备收摊子。王羲之看到这种情形,顿生怜悯之心,于是想帮老太太一个忙,便不由分说将老太太所有的扇子都写上了书法作品,要老太太第二天再卖扇子时喊着他的名字叫卖。老太太大半天好不容易等到一位“买主”,没有想到他居然不但不买扇子,反而将自己几天辛苦制成的扇子画得一团糟,她十分的恼火,要拉着王羲之去官府评理。王羲之没办法只好从自己身上拿出一件贵重物品作抵押,他要求老太太次日一定要按自己的办法叫卖,如果买不出,第二天他愿意以双倍的价钱把所有的扇子买下。老太太半信半疑,第二天她照着王羲之所说的那样在路口试着叫卖,果然片刻的工夫所有的扇子都被王孙贵族们以高价抢购一空。我后来在读《四库全书》(《四库全书》史部《王羲之、王徽之、王献之传》)时发现了故事的原形,文中是这么写的:
     …… ……
    (王羲之)又尝在蕺山见一老姥,持六角竹扇卖之。羲之书其扇,各为五字。姥初有愠色。(王羲之)因谓姥曰:“但言是王右军书,以求百钱邪。”姥如其言,人竞买之。他日,姥又持扇来,羲之笑而不答。
     …… ……
    这个故事或许是人们编造的或许是真有其事,我们姑不去考究,这个故事能够流传到现在,肯定有它的合理性。我们从故事中的老太太怪王羲之“将自己几天辛苦制成的扇子画得一团糟”,可见老太太与王羲之在书法审美上由于存在差异,以致老太太认为王羲之在扇子上写上字是“不好的”行为,所以责怪。我们可以据此推断王羲之的书法在老太太的眼里肯定是一文不值的,作品的表达也是失败的。然而次日老太太在街上叫卖,扇子被王孙贵族以“高价抢购一空”,这说明王羲之的书法在王孙贵族眼里是优秀的、是很有价值的作品(当然我们也不否认,可能其中有些人是为了附庸风雅而购买的),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在这儿的表达应该说是成功的。同一个人写的同一幅书法作品在同一地点,不同的欣赏者竟有如此大的落差的反映,这就是由于情境使然。
    所以我们在创作书法作品的时候,一定要看欣赏者是谁,要考虑对方的审美水平与审美情趣。只有充分考虑这些因素,才能创作出成功的作品(欣赏者认为比较成功)。当然,也许有些人会说:“我可以创作出更优秀的书法作品,为何非要受制于人呢?”其实这并不是受制于人,作为书法家,你要考虑你所写的作品是要被别人欣赏的,而不是仅仅供自己观看的,要不然我们为何要称你为“书法家”呢?只有作品被大家所公认,作者才是名副其实的“书法家”。如果作者所创作的作品只能被作者或少数人认可,这不正与上面故事中的老太太看不懂王羲之的书法一样么?

                 创作与情境

    书法家们在创作作品时必须要考虑一些特定的环境。比如逢人办婚嫁,写对联宜作行书,因为行书格调容易营造一种欢快祥和的环境气氛,行书的线条也容易表现活泼动人的心理状态;如果逢人家办丧事,写挽联宜用隶书、楷书之类格调比较平缓的书体,因为这样能够体现出一种庄重、低沉的心态。如果作品违背了具体的特定环境,有可能会闹成笑话。
    民间流传这样一则故事: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的书法非常受时人的欢迎,有一年春节,王羲之由于当天有事情要外出,就早早的让家人把春联贴在了门上。下午办完事情回到家,发现早晨贴的那幅对联不见了,赶忙询问管家,管家回报说是被人偷偷揭走了。王羲之只好再写一幅,为了防止再被人揭走,他写了一幅特别的对联: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对联贴上之后,不一会儿又有人想去揭,那人读了对联内容后大失所望,于是就灰溜溜的走了。等到第二天,王羲之便吩咐管家把对联加长,左右各补三个字,对联就成了:福无双至今日至,祸不单行昨夜行。这个故事中就明显的涉及到创作的情境问题,王羲之开始所写的“福无双至,祸不单行”与春节的情境是不合适宜的,所以揭对联的人看了对联觉得自己碰了一头晦气,而王羲之在上下对联各加上三个字后,对联的情境就立刻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改后的作品恰好是一幅绝妙的对联,也很符合当时的情境。
    我们所熟知的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的《祭侄文稿》是在颜真卿在其侄颜季明牺牲之后,悲痛万分时写的一篇祭文。作者刚开始的笔调比较平缓,然而到了第四行,作者的内心情感便很自然的流露在笔端,笔画已不计工拙,笔锋亦不究中侧,线条一任自如。可以说,作者胸中的波澜起伏、极度痛苦都充分的在笔端显现出来。后人有评曰:“颜书第一,天下法书第二。”
   说到《祭侄文稿》,我想顺便再谈一谈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后来的书法鉴赏者对此作品的鉴赏。我个人认为在这幅作品的鉴赏与收藏上许多鉴赏家和收藏家都走入了一个严重的误区,他们几乎都忽视了情境这个关键环节,以致这幅作品的艺术价值大打折扣。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颜真卿创作这件作品时的心情是十分悲痛的,作品体现的基调也是哀伤的,我们欣赏这幅作品时肯定要从这个角度来欣赏。当我们欣赏作品时看到作品中密密麻麻的有意钤盖上的红色印章时,我们会有何体会呢?我们都知道,在中国红色一向是代表着喜庆的气氛,书法鉴赏家、收藏家们把这些红色的印章盖在如此悲伤格调的书法作品中,这符合作者当时创作的情境么?再举两个通俗的例子,如果某家正在举办结婚庆典,我们用《二泉映月》这种哀乐来伴奏会符合当时的情境么?如果某家正举办丧事,旁边播放《百鸟朝凤》这首节奏欢快音乐,会符合当时的情境么?答案显然都是否定的。《祭侄文稿》这么一幅极具艺术价值的书法经典之作竟遭此虐待,岂不悲哉!
    高超的书法家善于为自己的创作营造良好的环境。我们所熟知的“草圣”张旭,经常醉后创作,甚至疯狂到“以头濡墨”作书,这种状态下写出的作品往往能把人内心的“狂”态抒发得淋漓尽致。善于作小楷的书法家往往为特别注意为自己营造安静的情境,因为小楷要求平静而又舒坦的心情,精神又要高度的集中,精力亦必须十分的充沛,只有在这种心境下才能写出安静而又富有灵气的小楷精品。

                   书写内容与情境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不少书法家写字时不思考所书写的内容,提笔便写,写完之后便沉浸在作品某字某笔画源于某书家某碑帖,颇为得意。岂不知他练习书法练习了一辈子,始终是“集古字”或是“千字一面”,这其实是非常可悲的。我们如果要想写好一幅作品,就必须熟知所写的内容以及作者所表达的含义,只有如此才能用手中的毛笔把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充分的体现在宣纸上。

    2008
年春节前夕,我在老年书画联谊会听取了我老师的一场关于唐伯虎的讲座,讲座结束之后,大家便把各自的书法作品悬挂在墙上,请与会的朋友相互点评。一位朋友指着我面前的一幅用小篆创作的《沁园春·雪》让我评价,我回答说:“这幅作品章法严谨,结字沉稳,用笔也比较老到,应该算是一幅比较成功的作品”。他微微点了点头说:“评价得很有道理,可是你却忽略了一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书写的内容,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是一首比较豪放的词,我们创作时最好用行草书去写,因为行草书的线条、墨色以及章法能够很好的抒发出词中的大气磅礴的气势。尽管这幅作品作者的工力比较深厚,章法也比较完美,却不能表现这种意境。”我连连点头称是。后来我创作作品时总要考虑在这方面的因素,避免这类的失误。

附件

被阉割后的《祭侄文稿》.jpg (89.17 KB)

2009-8-30 1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