蔓性风铃花几月开花:青少年心理问题的根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2:05:23

青少年心理问题的根源

心灵的成长历程,是一生中对“我”的认识和突破的链接!

一个婴儿,其语言中出现“我”这个概念之前,孩子的心理世界中没有“我”,也就是没有主观,只有客观世界的各种自然现象在大脑中的拷贝,就是一个单纯的生命。

当孩子刚刚学习语言表达的时候,我们问孩子:“谁最爱吃苹果呀?”孩子拍拍自己的胸脯说:“宝宝最爱吃。”此时的孩子,不会说“我最爱吃”,因为心中没有“我”。成长到两岁左右的时候,就会说“我”了。此时孩子心中有了“我”,开始以“我”的方式成长。从此,“我”能否得到正确的对待,将决定“我”的命运和前程。

如何对待孩子的“我”,主体是家庭和社会(幼儿园和学校)。当家庭和社会的对待方式不正确,这个“我”必定会发生问题。时间持续越久,问题累计越严重,直至达到心理疾病的程度。所以,任何人的心理问题及心理疾病的根源,都来自于童年早期关于“我”的建立过程中。

 

一、    自私自利

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我经常遇到一些家长,如此感叹:“我对孩子的关心和照顾真的是无微不至,能想到和做到的,都去努力和付出了。但是,孩子从来不关心我,只考虑他自己,现在的孩子怎么这么自私自利呢?”

自私自利的本质是心中只有“我”而没有他人。“我”的成长过程是这样的:

1、         语言中出现“我”之前,心中既没有“我”,也没有他人。

2、         语言中刚刚出现“我”心中只有“我”,而没有他人。这个“我”只代表“个体性”和“生物性”,是完全“自私”的。

3、         语言中出现“我们”,说明开始将他人的“我”融入到自私的“我”之中来。心中有了“我们”,才不但有自己,也有他人,是对“我”的自私性与“他人”的自私性的深刻理解、充分接纳、客观融合过程,这个过程是“我”的自私性不断完善、升华的过程,这就是成长!而片面地否认“我”的自私性,甚至企图打击和消灭之,是绝对的错误!所以,从“我”到“我们”的社会化过程,是每个人正确成长的唯一途径。这就是人生!

 

日语在产生之后,很长时间里没有文字。后来借鉴了中国的古文才形成日本文字。所以,从日本语中的第一人称代词,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的古之圣贤,对“我”的社会化过程的理解是多么的哲学。

日语中把“我”写成古汉字“私(わたし)”。而把“我们”写成古汉字“私达(わたしたち)”。

1、“私(わたし)”就是“我”,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性”;

2、“私达(わたしたち)”就是“我们”,是多个“私”“通达”的结果。

3、“达”就是“豁达”“通达”,是从“私(我)”到“私达(我们)”的过程,即社会化过程、心灵成长过程。

 

只有交流,才能够通达,以致对方的“私”(心理)才能进入自己的“私”(心理),“达”就是理解并接纳之。

当“我”的心理没有理解和接纳对方的“私”,于是,“我”的心理只有自己的“私”,“我”只能是绝对化的“个体性”,就是自私自利。

当“我”的心理理解和接纳了对方的“私”,才形成了“我们”,其中友好共存着“我”的“私”和他人的“私”。于是,因他人的“私”存在于我的心间,相互通达,我才能够尊重和接纳他人;因他人的“私”与我的“私”友好共存,于是,我的“私”才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惟我独尊”。

所以,“私”是一个人的“我”成长的起源。一个健康的“我”的成长,起源于“私”,以“通达”实现与他人的“私”互敬共存,求得理解接纳他人之“私”、致使自我之“私”找到相对正确的位置的过程!这就是从“我”到“我们”,即“个体性”到“社会化”的过程。

当今青少年的自私自利来源于几个方面的因素:

1、         独生子女

作为独生子女,成长环境中缺乏“同龄平等”的交流对象。当孩子的“我”出现时,这个“我”是孤立的,与“同龄平等”的对象以通达的途径实现“我们”,很不充分,甚至不可能。这个“我”不能通达上升到“我们”的层面,于是,独立的“我”越来越大,难以社会化于“我们”之中,难以求得相对平衡的“社会我”。

2、         家长不与孩子实现“我们”

家长帮助孩子成长,只是一味地注重身体营养、安全保障和教育投资,不擅长与孩子建立“我们”的亲子关系。家长与孩子的语言和行为交流中,无处不在地反映着“我”与“你”的彼此独立的相对位置关系,而不是“我们”的社会化相融关系。例如:

A:“宝宝听话,(你)赶快吃饭,然后妈妈(我)送你上幼儿园”妈妈却自己忙碌其他家务或独自化妆。

正确的妈妈是,坐在餐桌旁,安心地招呼孩子过来,共进早餐。这样的话,语言对话就是另一种语法:“宝宝,我们(咱们)一起吃饭吧,然后,咱们去幼儿园。”

更专业的妈妈会在共进早餐的同时,向孩子表达心情(感情),也关注孩子的心情,以实现情感的互动,这顿早饭非常活跃,充满快乐的情感氛围,就是“我们”。在孩子发表自己的观点时,聆听孩子的高谈阔论,接纳孩子的“我”到自己的“我”之中来,形成“我们”。而不是过早地教育孩子“你吃饭时不许说话,没有教养”,这是把孩子排斥在“我们”之外。

B:“说你多少遍了,怎么就是不好好学习呢?我说的难道不对吗?你现在不好好学习,将来就没有出路,我也有老的时候,我能养活你一辈子吗

仔细斟酌家长要求孩子时的语言,,都是“我”和“你”开头的语句,都是“我”针对“你”的要求、指责和恐吓。这种语言的表达,是把指令留给自己,把责任推给孩子,就把自己和孩子的心理分离开来。即:“你”和“我”是独立的。不但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反倒很多孩子感到孤立而恐惧,很无助。孩子的心灵只好停留在个体的层面,无法社会化。此时,孩子的内心只有“你们”和“我”,而没有“我们”和“咱们”。

3、         老师只会对学生发出“命令”和执行“惩罚”

三十年前的老师在“爱”学生,十年前的老师在“管”学生、现在的老师在“罚”学生!

现在的一些老师,更侧重于对学生发出“命令”甚至执行“惩罚”的行为,直接破坏孩子心灵中友善的“我们”的社会化人格的建立。

现在的家长,几乎每个人都有类似体验:

孩子上课做小动作,老师会马上打电话声讨或要求到校;

孩子上学迟到,老师要求家长必须写出说明和保证;

孩子考试排名下降,老师以要求家长阐述原因施加压力;

全班成绩倒数几名的学生,为班级买清洁工具以示鞭策;

学生座位的排序按考试成绩决定,置之死地而后生;

学生没按时完成作业,楼道内面壁思过;

影响班级在年组评分者,被罚款以长记性;

语言顶撞老师,驱出教室,停课反省;

愤怒之下的老师,殴打学生,不论男生还是女生;

作文课上学生起哄,该学生要站到讲台上,老师命令全班学生齐笔描写他的形象,写得不深刻不讽刺者,如法对待。

     总之,老师对待学生的专横、惩罚、不尊重,直接破坏学生对老师的尊重和爱戴。在学生眼里,“老师”和“我”个踞一方,他是他,我是我。没有“我们”和“咱们”的社会化关系。

     仔细观察现在孩子的语言中,很难听到以“我们”开头的语句,而以“我”开头的语句占绝大部分。说明孩子与同伴、与家长、与老师,都没有形成任何一个“群”。因社会结构的不完整,其社会功能当然会缺失。

     所以现在的青少年,自私自利,这只是表象。其深层根源,来自于,成长过程中,没有将“我”延伸到“我们”的心理环境;家长与孩子相处,没有充分的亲子情感建立,家庭意义上的“我们”不存在;老师对学生的教育方式,经常情绪化、语言暴力、行为暴力,不但没有建立良好的“我们”,甚至形成排斥和敌对的“我们”。使得学生缺乏“我们”,而只是一个“我”。一个心理世界中没有“我们”的孩子,自私自利一些,确在情理之中!这点自私自利其实不算什么,更严重的是影响其快乐健康人生。

    成年人中此类现象随处可见:一个喜欢喝啤酒的男人,有一群男朋友;一个喜欢喝咖啡的男人,有一邦女朋友;一个喜欢独自喝白酒的男人,满世界只剩下“我”了

从“我”到“我们”的社会化过程中,自己的“私”与他人的“私”在交流和融合。正确理解、接纳他人之“私”,充分认识和客观自我之“私”,是必备的人生能力。是情商成长的过程。情商的定义如下:

情商,是一个人对自己的心理的认识能力、理解能力、管理能力、运用能力,以及对他人的心理的认识能力、理解能力、管理能力、运用能力的总合!

智商决定人生的20%,情商主宰人生的80%

 

二、    没有紧迫感

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我经常遇到这样感叹的家长:我的孩子,什么都不着急。临近考试了,还是不慌不忙,从来不知道“发愁”,真是无奈,我没法活了。

不知道“发愁”,是没有紧迫感,没有危机感,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

孩子之所以没有紧迫感,是因为成长过程中,本身就真的没有紧迫感。从小到大,什么事情都是父母安排的面面俱到,孩子的童年是绝对的丰衣足食、一派田园牧歌。父母不论多么苦,都不让孩子知道。父母认为这是对孩子的爱,实质是将孩子排斥在家庭之外,孩子与父母没有“我们”的体验,从来都没有和父母站在一个立场上,也不需要站在同一个立场上。

所以,面对紧迫感,孩子就是和父母不在同一个立场上。父母因孩子的状况产生紧迫感时,才企图要求孩子也产生紧迫感。这种要求实质是父母要求孩子与自己立场一致,其实他们平时始终不在同一个立场上,对于和自己不在同一个立场上的人提出要求,往往就是失败的。只能说此时父母才急于要求孩子,太不讲理了。

危机感是居安思危的心理,来源于一个动态过程。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总是太平无事的。正是平时的一路太平,更强化了孩子的心理,认为一切都是安然无恙的。对于认为一切都安然无恙的孩子,头脑中本身就没有危机,而父母却要求这样的孩子居安思危,是不是这个要求太“超然”了呢?

独立思考能力是成长来的,不是我们告诉了孩子,孩子就有的。光说不练是不行的。

独立思考能力,分为几个部分:首先是思考,通过思考进一步使思考独立化,分离出来成为的一种能力。

为什么愿意去思考呢?是因为对该事物有兴趣。

为什么需要思考呢?是因为失败了,想搞清楚。

所以,思考来源于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中的挫折感!而家长通常因片面重视学习,孤立地看待孩子的心理成长,限制孩子的兴趣,孩子就失去对兴趣的尝试。更失去了兴趣尝试中的挫折机会。没有高度兴趣的挫折感,怎么能够去思考?没有这种思考,怎么能够实现思考的独立化?独立思考的能力怎么能够成长起来呢?

正如同一个成年人,因为失恋过,并成功地走出来后,才是情感健康的,才具有超高度的情感能力,即:具有高度的情感独立思考能力。原因是,首先对恋爱是有高度兴趣的,所以认为值得思考,而去思考;其次,失恋是失败的,想搞清楚挫折的原因,而需要思考,才去思考。于是经过顽强的纠结(思考和感悟),达到了彻悟,彻悟后才摆脱了纠结,才走出了困惑,就是独立,才获得了这种独立思考能力和行为能力。

所以,人的成长,是对感兴趣的事物的失败挫折的思考的独立化的过程,这就是“修行”。

古语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而家长给予了孩子生命,就是把孩子带到了这个世界,领进了人生之“门”。但往往因为自己以往的人生挫折和失败而恐惧,更不敢面对孩子人生中的失败和挫折,才企图规避孩子人生中的失败和挫折,而片面地限制了孩子的很多兴趣。表面是怕孩子失败来保护孩子,实质是限制孩子,使得孩子失去了对失败和挫折的体验,失去了对兴趣的失败和挫折的思考,也失去了这种对兴趣失败的思考的独立化,导致独立思考能力不能成长。

所以,家长的很多“保护”,就是限制。根源是自己恐惧了,与这种焦虑对应的限制行为被自己曲解为对孩子的“爱”;而孩子因没有失败的体验,根本不知道害怕,这种满不在乎又被父母曲解为“没有紧迫感”。

所以,当我们感到孩子没有紧迫感时,要想一想,我们是否给了孩子太多的物质需要,而限制了孩子太多的尝试呢?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我们允许孩子“修行”了吗?

 

三、    不心疼家长

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我经常遇到这样失望的家长:为了孩子,我都要累死了,但是孩子一点都不懂得心疼我,真让我失望

这个原因要从两个方面去思考:

第一:就是前面所讲的,孩子在成长中,从“我”到“我们”的社会化过程缺乏,心中没有“我们”和“咱们”,只有“我”。因为心中只有一个位置,所以没有换位思考的能力,很难关注和正确体谅对方的感受。甚至,在饱受家长和学校的限制和压迫下,排斥家长和学校。

甚至,有些孩子,因长期经受限制和压迫,没有兴趣和自由,因痛苦程度很深,看到家长和老师痛苦时,自己感到轻松甚至快乐。这是人的正常心理逻辑,不足为怪!

第二:人的情感中,因对压力的恐惧和规避,存在“同情弱者”的潜意识。而对“强者”的关注程度却很低(嫉妒除外)。

在孩子眼里,很多家长和老师就是“强者”,是绝对的“强者”。因为家长和老师在孩子面前的各种表现,都是无所不能的。

家长什么样的条件都能够提供!

家长什么样的窘境都能够克服!

家长讲起自己的过去,什么都是优秀的!

老师什么都懂得,上通天文、下晓地理!

家长和老师对任何问题的看法永远是正确的!

家长和老师的观点,孩子丝毫改变不了,只能服从!

家长和老师是“永不言败”的!

等等

    以上情况显然表明家长和老师是“强者”。不论孩子喜欢不喜欢这样的家长和老师,至少孩子们改变不了他们而只有面对,不论孩子愿意不愿意,都得面对。足以说明家长和老师之强大。

    没有与孩子建立友善的“我们”的社会化情感的家长和老师,又如此强大和不可战胜。这样的“强者”,很难引起“弱者”的“同情”!

中国有句老话:“寒门出孝子”!所有贫寒家庭的孩子都是孝子吗?不是!

能够出孝子的“寒门”,这个“寒门”是面向孩子敞开的,这个“敞开”是父母对孩子心灵的敞开。这些父母不仅仅是经济的拮据,更重要的是与孩子之间有着和谐的“我们”的亲子关系,相互同处在一个家庭的情感平台上,父母友好地与孩子相处,坦然地将家庭的困难展现在孩子面前。更重要的是,父母面对困难是平和快乐的。正是如此,孩子不仅仅是理解家庭的困难,更重要的是因父母的坦然、父母面对困难的快乐及平和,孩子才面对“寒门”不自卑、更不恐惧这种困难,坦然面对,终成大就。

而现在的很多父母,根本不把家庭“寒门”的一面袒露给孩子。甚至即使是拮据的家庭,对孩子来讲仍是“豪门”,而父母独自面对“寒门”。胸中却烈火燃烧,期盼“孝子”成龙。这好象不太符合客观规律

明明存在很多困难,就是不说,不敞开,甚至掩盖。看似都是为了孩子,实质是家长的自卑心理。

 

四、    不尊重老师

在心理咨询中,我接待过一位沈阳市某重点中学的校长:

校长:我们现在的高二年级,是历届纪律最差的。

我:原因呢?

校长:老师们都不敢管了。

我:其它年级不是这样的吗?

校长:其它年级很好。

我:现任高二年级的老师,带过往届学生吗?

校长:带过,很多届。

我:他们带往届学生时,也不敢管学生吗?

校长:不是的,他们工作得很好。

我:这届学生与往届学生有什么不同吗?或是发生了什么特殊的情况?

校长:上个学期,这届学生,发生了集体群殴老师的事件。

我:因此,老师们都惧怕了,不敢管了,是吗?

校长:差不多是这样的。

我:看样子,咱们俩的年龄差不多。在咱们上中学的年代里,你遇到过学生集体群殴老师情况吗?

校长:没有。

我:你认为那个年代没有学生殴打老师的情况,但是有没有学生真的对老师怀恨在心、甚至想殴打老师的呢?

校长:有。

我:心里有怨恨,想打老师,但实际上却没殴打老师,为什么?

校长:那时的学生不敢。

我:现在的学生为什么敢呢?

校长:现在的学生胆子太大了。

我:现在的学生的胆量是怎么来的呢?

校长:他们从小什么都不缺乏,什么委屈都没经历过,所以,面对不开心和抱怨,没有自制能力。

我:非常赞同你的观点。既然我们知道他们没有自制力,对于如此不理性的群体,平时我们对待他们是理性的吗?

校长:

我:我们当年在中学时期,没有学生殴打老师的情形,那时候有老师殴打学生的情形吗?

校长:极少,甚至没有。

我:现在的中学里,老师殴打学生的情形有吗?

校长:有。

我:和我们那个年代一样吗?是极少数呢?还是很普遍?

校长:

我:我经常会见中学生,我的孩子也正在读高中,我对现在的中学状况了解一些。我们可以开诚布公地谈这个问题吗?

校长:好吧。

我:你认为现在的老师殴打学生的情形,与咱们中学时代相比,更普遍更严重吗?

校长:相对多些。

我:据我了解,现在的中学老师殴打学生的情况,比咱们中学时代要普遍,很多班级里,不论男生还是女生,老师都有殴打他们的情况。你认为我的观点属实吗?

校长:差不多。

我:象你前面所讲,现在的学生胆子太大了,没有自制力。也就是说他们思想前卫、缺乏理性、高度敏感、激情冲动,就好象一点就着的火、一碰就响的炸药一样。你赞同这个观点吗?

校长:差不多吧。

我:既然他们是这样,我们平时总是压抑、惩罚、直至殴打他们的行为,是不是就是以更不理性的方式对待本身就不理性的学生呢?似乎是在火上浇油,当然这个比喻有失尊重。你认为我说的有道理吗?

校长:好象是。

我:学生本身肯定存在问题,但是我们平时的这些对待方式,是不是更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反倒更容易激化问题,直至产生极端事件发生呢?所以,我们的教育方式是不是也同样存在问题呢?

校长:

我:一个人偶尔作错了事情或犯了一个小错误,正在内心认识到这个错误,并且很懊悔、很自责的时候,他最需要的是什么?

校长:理解、安慰和鼓励。

我:太正确了!那么,被批评、惩罚、殴打的学生里,是不是存在这种情形。学生已经认识到错误了,很懊悔、很自责。但是学生没有得到理解、安慰和鼓励,却迎来的是老师刻不容缓的指责、传唤家长、体罚、甚至殴打呢?

校长:

我:罗兰在《罗兰小语》中写道:“公正的法律,将如何对待一个内心的忏悔已经远远超过了他所犯下的罪行的人呢?”那么,只要学生出现错误,就不分青红皂白地立刻批评、传唤家长、写检查、体罚、甚至殴打,这恐怕不是学生需要的理解、安慰和鼓励吧?

校长:

我:韩愈在《师说》中写道:“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老师是传授道理、讲授学业、解除困惑的人。现在的一些老师言行不一致、没有补课费就缺乏动力、学生有问题不能循循善诱而是打击惩罚。这本身违背了师德师道,你任何看待这种社会现象?

校长:老师们压力很大。

我:确实是。教师的心理压力来自于考评制度的不合理,他们有很大的困惑。你如何看待学生对老师的尊敬与畏惧呢?

校长:说来听听。

我:我想谈谈柏杨先生的《丑陋的中国人》,这本书的名字不太好听,不好意思。书中关于“敬畏”写道:人与人之间,存在着“敬畏”哲学。一种“敬畏”是由于尊敬对方而惧怕对方,就是“由敬起畏”的心理。就好象我们对待自己的父亲,因为尊敬他而畏惧他,表现为拘束;另一种“敬畏”是由于惧怕对方而尊敬对方,就是“由畏起敬”的心理。就好象妓女对待嫖客,因为惧怕他而尊敬他,表现为迎合。

我们过去的老师,正直得威严不动。我们因此尊敬他们而经常在他们面前拘谨放不开。这就是一种“敬畏”,是“由敬起畏”。这就是因为尊敬他们而惧怕他们,就好象面对父亲一样。即使心里有不良的偏激情绪,仍然能克制自己的不适当语言和行为。哪里敢殴打老师?即使无意间触及到老师的身体,那都是一件多么不可思议的事情,感到害怕和慌乱。

现在的一些老师,因心理压力而偏激,不豁达。不能耐心地“以理服人”“以情动人”,而是“以管代教”和“以罚代管”,已经失去了威信。所以学生对老师是“无敬”的;学生在老师的各种惩罚的体验之下,已经变得越来越“坚强”而“无畏”了,老师在他们眼里已经没什么可怕之处了,大不了就是惩罚,看得多了或挨过几次早已明白,惩罚之后世界依旧太平,他们对老师就是彻底的“无畏”。

既然学生对老师已经既“无敬”又“无畏”了,老师对学生不论怎么加大力度“管”和“罚”都没有用了。学生情绪累积到一定程度,老师可能就面临被殴打的极端事件了。

校长:

 

五、    缺乏家庭及社会责任感

很多家长和老师,都和我讲过关于学生对家庭和社会缺乏责任感。事实也是如此。但原因是什么呢?

什么是责任感?责任感是一个人能够自觉地将分内的事情做好的心理。

要让孩子对家庭和社会尽其“分内”之义务,首先孩子需要有“分内”的认知。

重温一句老话:儿童是国家的未来!现在我们来分析中国实行计划生育前后的心理转换。

在计划生育之前,中国家庭通常有两个以上的孩子,生活相对贫困。每个家庭承担着孩子成长的抚养责任,而教育是名副其实的义务教育,由国家承担。我在上小学的时候,一个学期是2元钱的学费,书本费超不过3元钱,整个学期没有任何其他费用。学校是一个单纯的事业单位,不以赢利为目的。而且各种传染病的疫苗注射都是免费的。

即使这样,有的家庭都无力及时交纳学费和书本费,学校会通融等待,延期交费很正常。对于极困难家庭,学费和书本费是全部免收的。而且这样的学生在大家眼里,是值得理解和帮助的。老师会把家里的旧衣服拿给学生穿,也鼓励其他学生家庭这样做,真的象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没有异样和排斥的现象。

孩子除非有极其严重的错误,老师是不会找家长的。即使找家长,也是本着对家长有一个交代的态度。所以,对孩子来讲,学校是他的另外一个家,只要进入校门,一切依靠老师,不需要家长。孩子离开家,走进校门,家长什么都不操心了。在学生眼里,学校是他值得依赖的生存环境,对学校有感情。

毕业后,在家待业期间,街道居民委员会,一旦有安排就业的指标,会平均考虑各个家庭的需要,主动上门询问并办理。

那个时代的孩子,成长过程中,确实得到了社会的关注和恩泽,所以他们是家庭和国家共有的,不单纯属于某个家庭。他们心中有家庭、有社会。所以,家庭和社会的事情就是他们“分内”的事情。

而计划生育之后,每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从出生开始,各种体检费用和疫苗注射费用都由家庭承担,而且收费很高。

从幼儿园到大学毕业,昂贵的学费都由家庭承担,不合理的学杂费名目繁多,孩子都是知道的,家长也抱怨和无奈。校内和校外补课费用不可避免,而且很贵。

学生在学校期间,有任何问题,老师都及时找家长,把问题推给家长,因为孩子是家长的,不是学校和社会的。没有得到关爱的成长。而是由家庭交纳诸多费用后,“买”了一条进入校门的路,但有问题的时候,孩子又被老师推回到家长面前,象踢球一样,回传了。家长与老师私下交流的开支也时有发生,家长愿意给,老师也笑纳。

即使毕业在家待业,社区有招工名额,也要交费报考,社区真正关注民生的方式也脱离不了各种收费。

在接受教育期间,老师灌输的都是社会竞争如何激烈和残酷,社会是“可怕”而“不可亲”的。

所以,在这代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心理与社会是分离的,他们好象不属于社会和国家,而是单纯地属于家庭所有。他们不是“国家的未来”,只是“家庭的未来”。在诸多压力之下,对社会早已远离和失望,社会的事情不是他们“分内”的。没有社会责任感是不可避免的。

计划生育后,儿童成长的责任由社会和家庭共同承担转换为由家庭独自承担,社会对儿童所尽义务降低了,企图得到他们的回报自然渺茫了。

而计划生育后,每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于是家庭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太在乎和重视孩子了,甚至很焦虑,生怕孩子成长不好。于是过度注重对孩子的“关爱”,把一切都自愿承担,尽善尽美,不知不觉地把孩子从社会与家庭共同所有之中,“夺取”到家庭之中来,为家庭独有!而社会因商品经济的赢利驱使,也就顺水推舟了。

家庭将孩子夺取回来之后的对待方式却不正确,教育和培养的方式不符合儿童成长的心理规律。由于家长对社会的焦虑感而恐惧不安,就一味要求孩子努力学习,约束和遏止了孩子活泼的天性的舒展,没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发挥,很压抑。家庭就是一个物质上要什么有什么,而精神上没有独立和自由,失去了成长快乐的“文明监狱”。

一名抑郁症中学生曾经无奈地和我自嘲:

我起得比鸡早,

吃得比猪少,

累得象驴一样,

还得象狗一样温顺,

与其说我是四种动物,还不如说我是四不象

所以,很多孩子都痴迷地欣赏电视剧《我爱我家》,因为他们没有一个让自己快乐舒展的家庭环境,他们很羡慕剧中的小男孩刘星,那种快乐和自由是他们的最需要!而剧中的爸爸和妈妈的爱情正是他们需要的家!

当他们欣赏《我爱我家》之后,只是羡慕,在现实生活中却得不到,还是很压抑。于是喜欢看湖南卫视的《快乐大本营》,几个成年主持人的胡乱调侃,让他们如醉如痴、捧腹不已,真痛快!电视剧《武林外传》中的人物,同样都是他们的偶像,几句顽皮的台词令他们爱不释口。

如果我们不能给孩子《我爱我家》的家庭快乐,也不能给孩子《快乐大本营》和《武林外传》的社会快乐,但是不是可以陪孩子共同欣赏这些作品和节目,至少不要剥夺他们独自欣赏的权利呢?

当孩子在家庭中没有快乐,怎么会有家庭的责任感呢?当孩子在社会中没有快乐,怎么会有社会的责任感呢?

 

六、    自卑及自罪

当代青少年普遍接受着不正确的自信教育,结果不是自信,而是自卑甚至自罪!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个令人汗颜的自卑教育是怎么产生的。

什么是自卑?自卑就是轻视自己,认为自己不如别人的心理负荷。

教育是培养一个人自信、自立、自强。

与自卑对立的就是自信。一个人的自信不是说出来的,也不是掩饰和否定自己的缺点,更不是哗众取宠的展示搏得的。

每个人,都有不如别人的方面。能够正确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豁达地面对,是接纳自我。同时又能够快乐地付出努力去改善或改变这种状况的心理过程,才是自信。自信是客观豁达的心理过程,而不是一个光彩结果的证明。

即使目标没有实现,过程是健康快乐的,而且面对努力后的不理想结果,仍能够乐观豁达、接纳自我,仍能够继续努力的心理品质,才是自信。

当前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对自信的理解错误:

老子曰:自知者明,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力,自胜者强。

自信是以上四句话的循序渐进的心理过程,而非呐喊宣誓。

1、         自信者永不言败

自知者明:一个人首先要了解自己,对自己有客观的认识,才是一个明白人。

     我们的自信教育中经常看到这种现象,家长或老师声嘶力竭地对孩子说:我们是强大的,我们一定能行,自信的人怎么能说自己不行呢?当遇到困难时,大声告诉自己,我们永不言败!

     当一个人根本不了解自己,不明白自己是谁,怎么能明白自己将成为谁?凭空大喊“永不言败”,是盲目和空虚的,上面的一段誓词,不是在讲如何了解自己,更不是在讲什么是自信,而是在说:承认失败或失败了,就是可耻的!

    正是这种错误的自信教育,致使今后学生遇到失败和挫折时,认为自己没有价值,很丢脸,不承认、回避、闭口不谈,甚至别人关心安慰他的失败时极其敏感和反感,“自尊心”不允许。所以,这恰恰就是自卑!

2、         极端夸张和打击错误,颠覆自我价值

知足者富:自知者明白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对于自己的不足能够正确理解,不回避,仅仅是个体差异,应努力改变。对于自己的优点,那是自己的专长,正是改变自己不足之处的工具。面对自己的不足,能够以长克短,心中有方法。拥有的这个方法,就是从一个存在缺点的“我”之中找到专长并加以发挥,才是自己的财富。自信教育的根本是,坦然面对学生的缺点,帮助学生发现他的专长,激励学生向优势方向的转化。

因为我们误认为的没有缺点、都是优点的完美结果是富足。于是我们总是停留在孩子的缺点上,完全不满意。把缺点看在眼里,忘记优点,一味夸大缺点的严重性,去打击和惩罚错误,全面否定孩子的自我价值。致使孩子认为有错误就是没有价值,当自己出现错误时,就感到没有价值而产生自卑。

所以,当今教育中,对学生的过度惩罚,就是对价值观念的颠覆,是打击乐观态度、促使自卑的致命错误。

 

3、         以“必须”取代“应该”

强行者有力:是运用自己的强大的方面(优点专长)去行动,来改变自己不足的方面,实现自我完善。强行者有力的“强行”是以强大的优势去行动。而目前我们的错误认识是,“强迫”学生去行动,而且这种“强迫”的方式,往往带有惩罚的色彩,或者就是惩罚性的。

之所以用惩罚的方式,强迫学生去行动,是因为以“必须”取代“应该”。每个学生都“应该”成绩优异,但我们实质上认为学生“必须”成绩优异。所以,成绩不好就绝对不可以,因此,就强迫和惩罚之。

强迫和惩罚的结果是完全否定和打击学生的自我价值,学生的努力是因错误而“赎罪”,并不是为了优秀而努力,是不快乐的,就是不健康的。

4、         以“优点”弥补“缺点”

自胜者强:发挥专长去弥补不足,就是战胜自我,就是强者。

我们的教育是,只有学习好,其他无所谓。很多成绩优秀的学生,其实人格缺失严重,由于过度良好的公众评价而误以为自己无所不能。一旦进入社会,完全不能适应,满腹牢骚,全身郁闷。其实他原来就只是在成绩方面有所专长,而其他社会功能完全丧失的弱者。

所以,我们经常见到一个大学成绩中上水平的学生,比成绩优异的学生更适应社会,发展得更好。前者的社会功能强大。而此时,人们往往感叹:人呀,就是机遇问题,其实未必。

当一个学习一向优异,自认为自己是无所不能的人,看不到自己的不足,更不容忍自己的不足,岂能容忍他人?甚至连社会都不能容忍。无法适应社会而屡屡失败,想不通。在沉重的挫折之下终于“明白”自己其实不强,极端地全面否定自己,而彻底自卑。甚至想想父母多年来的辛苦和付出,老师和周围人的长期赞赏,无法面对、杀不可赦而自罪。

一个“强者”最终倒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