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鲸长什么样:君主立宪维持会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3 08:59:41

 清末民初政党 链接

  清末政党——中国议会、帝国宪政实进会、帝国统一党·宪友会、预备立宪公会、君主立宪维持会·宗社党


  民初政党——共和党、民主党、统一党、进步党、 国民党。




  宗社党,中国清末民初的政治组织,正式的名称是“君主立宪维持会”,由满族贵族组成。

  1912年1月12日,为对抗辛亥革命,清皇室贵族良弼、毓朗、溥伟、载涛、载泽、铁良等秘密召开会议,1月19日以“君主立宪维持会”名义发布宣言,强烈要求隆裕太后坚持君主政权,反对共和。他们密谋打倒内阁总理大臣袁世凯,以毓朗、载泽出面组阁,铁良出任清军总司令,然后与南方革命军决一死战。袁世凯通过汪精卫授意京津同盟会分会暗杀宗社党首脑。1月26日,同盟会杀手彭家珍炸死良弼。在京满族权贵惶恐不安。2月12日,清宣统帝宣布逊位。宗社党遂告解散。

  1914年4月,日本政府大隈重信第二次组阁后,积极支持满蒙独立运动。宗社党重新在日本成立,总部设东京,大连设支部,主要成员有原肃亲王善耆、原恭亲王溥伟、原陕甘总督升允、原蒙古贵族巴布扎布,富昇阿,还有日本人川岛浪速、头山满、山田修、若日太郎等30余人。寓居大连的原肃亲王善耆领导大连支部,与川岛浪速等共同策划,于1916年3月组成宗社党“勤王军”,准备在辽南起事。1916年6月袁世凯死,亲日派段祺瑞组阁,日本对华政策转变,勤王军被解散。


  
  宗社党首领良弼
  良弼(1877年-1912年1月29日),字赉臣。清朝红带子,隶属镶黄旗,清末大臣、宗社党首领。

  清显祖宣皇帝塔克世(努尔哈赤之父)第五子贝勒巴雅喇后裔,祖上原系宗室。顺治年间良弼七世祖巩阿岱(贝子拜音图之弟)以附睿亲王多尔衮故,遭削爵、幽禁,并黜宗室。直到嘉庆四年清仁宗始命复宗籍,赐红带子。良弼祖父为道光年间的大学士伊里布。

  光绪三年(1877年)良弼生于成都,早年丧父,与母亲(杭阿坦氏)相依为命,从小接受的是正统的忠孝伦尚教育,侍母极孝。及长,寄籍湖北,光绪二十五年(1899)由该省选送赴日留学,入成城学校、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良弼由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步兵科第二期毕业回国,入练兵处,次年升该处军学司监督。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3月补军学司副使,8月袁世凯延揽其为调充陆军第八标统带官。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4月回任军学司副使,并主持保定陆军学堂校务,同年新军在河南彰德举行会操,任北军审判长,其间充任考试陆军游学毕业生襄校官、提调官等职。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8月任陆军部军学司司长,兼参议上行走。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10月获选修订法律馆咨议官,参与编撰新律;同年底拱卫京师的禁卫军成立,授禁卫军第一协统领,实际负责管理禁卫军。宣统元年(1909年)7月,清廷“从良君弼等之建议”,仿日本参谋本部设立军咨府,以统筹全国陆海军事宜,军咨大臣载涛不谙军事,凡事皆以良弼为“谋主”;10月擢升禁卫军训练大臣。宣统二年(1910年)随载涛出国考察军政,同年秋参与组织滦州秋操。

  武昌起义后,良弼反对起用袁世凯,冀图“以立宪弥革命,图救大局”。宣统三年(1911年)11月袁世凯进京出任内阁总理大臣,调冯国璋任禁卫军统制,良弼被夺去统领禁卫军实权,同年12月9日授军咨府军咨使,兼镶白旗汉军副都统。1912年1月12日,良弼与溥伟、铁良等组织“君主立宪维持会”(俗称“宗社党”),反对南北议和与清帝逊位;1月26日良弼议事毕回家,在光明殿胡同家门口(今北京西四北大红罗厂街),遭同盟会京津保支部杀手彭家珍向其投掷炸弹,炸伤左腿,29日袁世凯遣民政部尚书赵秉钧买通一中医,开一药酒服食,晚遂死 。1912年2月1日以副都统阵亡例从优赐恤,其后有官绅立祠于北京。

  良弼刚正傲骨,素有大志,以知兵而为清末旗员翘楚,不但是旗人中“崭新的军事人才,而且才情卓越”,参与了清末一系列振武图强的军事活动,“改军制,练新军,立军学,良弼皆主其谋”。尤注意延揽军事人才,举凡吴禄贞、哈汉章、沈尚谦、卢静远、章递骏、陈其采、冯耿光、蒋百里等无不延纳,与铁良等被称为清季干将。然其自负而傲上,惜才而厌庸碌,改革过激而得罪碌碌权臣,结果“颇为时忌”,“常以不得行其志为恨”,以独木支危厦何其难哉?

  宗社党组织「君主立宪维持会」,推冯国璋为会长
  1911年1月19日
  (1)奕劻、载沣、溥伟、善耆、载泽、载洵、载涛、溥伦与国务大臣会议,商退位事(会后奕劻、载沣访袁世凯续议)。
  (2)宗社党组织「君主立宪维持会」,推冯国璋为会长,散发激烈传单,反对共和,指责奕劻。
  (3)清外务大臣胡惟德、民政大臣赵秉钧、邮传大臣梁士诒奏请人心已去,君王专制,恐难保全,恳赞同共和,以维大局。
  (4)出使俄国大臣陆征祥奏请明降谕旨,慨允共和。
  (5)外交总长王宠惠再电英国外务大臣葛雷,清廷将退位,盼即承认民国政府。


  
  「君主立宪维持会」冯国璋会长
  冯国璋(1859年1月7日——1919年12月28日),1859年1月7日 (清咸丰八年十二月初四)出生在直隶(今河北)河间县西诗经村,冯家原是村中大户,但到其父时,家道开始中落,他7岁入本村私塾读书,5年后入其外公家所在地三十里铺毛公书院读书,1876年结业,考试名列前茅。

  1881年冯国璋到保定莲池书院进修2年,因家境艰难,1883年辍学回家。

  1884年冯国璋告别父母妻子,只身去津投军,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

  冯国璋1885年冯国璋入淮军直字营当兵。6月,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在天津创办北洋武备学堂。冯国璋成为武备学堂第一期步兵学员。

  1889年7月冯国璋从该校以优异成绩毕业。

  1893年冯国璋入淮军聂士成军作幕僚,得到聂的器重。在甲午战争期间,他随聂士成赴朝鲜及东北前线作战,战后他得到了候补知县并加五品顶戴的虚衔。1899年袁世凯的新建陆军改称武卫右军。同年,袁出任山东巡抚,冯国璋也随军入鲁,并奉命改编原旧军,组成武卫右军先锋队20营。

  1901年11月,升为补用知府并加盐运使用权衔。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清廷派陆军大臣荫昌率北洋军南下镇压。之后,又委冯国璋为军统,率部增援。冯在湖北按兵不动,有意拖延。清廷迫不得已,被迫起用袁世凯。袁出山后,冯国璋率军与革命军激战四夜,于1911年11月1日攻陷汉口。

  1912年9月冯国璋出任直隶都督兼民政厅长。二次革命爆发后,冯国璋任江淮宣抚使兼北洋军第二军军长南下镇压,于1913年9月2日攻占南京。12月16日冯国璋出任江苏都督,同年晋升陆军上将,后又授以宣武上将。袁世凯死后,黎元洪继任总统,国会选冯国璋为副总统,他不愿失去地盘,故在江苏就职,仍兼江苏督军。

  1917年7月,张勋复辟,黎元洪进入外国使馆。冯国璋以副总统代理大总统,通电讨伐张勋。张勋战败后,冯国璋依法将大总统职权还予黎元洪。此时北洋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及以冯国璋为首的直系两派基本形成。孙中山举起护法旗帜后,段持武力政策,坚持对南方用兵。冯想离京出逃,在蚌埠受阻,只得回京,让段祺瑞重当总理。

  1918年8月13日冯国璋通电辞职。于1919年返回河间故里。

  1919年10月,冯国璋抵北京,12月28日病逝,终年6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