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调庄园温泉有汗蒸吗:教育、教育:百姓有话咱就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12:20:20
  名校,爱你不容易

  "进不了好小学,就进不了好中学;进不了好中学,就进不了好大学;进不了好大学,孩子这辈子就完了。"这句《中国式离婚》里的著名台词,表达了无数中国家长的心声。中国的父母愿意用自己的全部心血,为子女铺垫一条成功之路,为其提供最充足的资源支持。但这背后也都透着无奈和难以言传的苦涩:名校,爱你真的不容易……

  为上"名校"忙"挂户"

  为了择校,一些家长把户口挂在著名学校的片区内,但是实际居住地却不在那里,即所谓的"挂户",这有两种形式:

  一是"倒挂'四老'家"。明明有房子,却将户口迁入老人处,因为老人附近的学校是名校。

  二是"挂入亲朋家",家长将全家人的户口迁入姑妈、舅舅或朋友家中。出现兄弟、姐妹一大家9人住在面积仅40甚至30多平方米的房内。

  哈尔滨市民吴女士的女儿明年上小学,从去年起,她就开始研究如何能让女儿上"名校"。吴女士费尽周折地把女儿户口落在了一个毗邻名校的远房妹妹家中,孩子进入了"名校"学区。从户口落下开始,她就隔三差五地带女儿去平时来往较少的妹妹家"认门",生怕孩子在明年的小学招生报名中被老师问出破绽。

  教育圈曾流传更具戏剧性的故事:北京某实验小学的老师做家访,竟发现8个学生家的门牌号码,是学校附近的一条马路边的厕所。

  一位专家说,以前不少家长通过把孩子的户口迁到名校周围的亲戚朋友家,达到上名校的目的。可是近几年,名校对孩子户口的要求越来越苛刻,有的学校就提出户口必须迁入三年以上的才能入校。还有的学校设立了家访制,在录取学生之前,学校的老师会出其不意地到学生登记的户口所在地,看看孩子是否确实住在登记的户口所在地,如果人户分离的,名校是拒绝录取的。真要这样,恐怕要想上名校就更加困难了。

  "孟母"追着"名校"买房忙

  战国时期,孟母为让儿子孟轲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曾三度搬家,最终令孟子成为一代宗师。如今,为了能让孩子进"名校",当代"孟母"也不惜重金在"名校"附近买房子。这也使得"名校"附近的新楼盘和二手房的价格一路飙升。

  位于北京五道口中关村二小附近的"唐宁ONE"房产商,早就贴出了"签约入读中关村二小"的售房广告。房价更是每平米直冲5万人民币。据说每月物业费可与房租相当。 

  从北京一些地产中介那里我们得知所谓"学区房"的售价大多比周边的非"学区房"每平米至少贵1000多元,而在名校集中的热点区域有的"学区房"每平米甚至要高出3000多元。在不少大城市,中介公司早已经把能否"上名校"作为自己手中等待出售或出租房子的优势向顾客推荐。在一些名校附近的房屋中介贴出的广告单上,中介往往在一些楼盘名称后面用括号注明可以上某某学校。

  而家长们的求房心切也是溢于言表。市民白先生的儿子3年后就要上小学,为了让孩子进入"名校",现在他就忙着在"名校"附近买房子。白先生已经在10多家房屋中介登了记,他表示,只要是"名校"附近的房子,不管花多少钱都要买下来。

  在上海徐汇区长桥一村的两幢高层内看到,进门处的信箱上贴满了"求房告示"--"房型不限、楼层不限,一次性付款,急!急!急!"楼里居民说,这些"求房广告"常年都贴在那儿,他们要买的其实不是房子,而是马路对面的上海小学。

  买"学区房"、为孩子铺"曲线进名校"之路的家长,不惜投资上百万元。"学区房"背后有太多父母的艰难和无奈,堪称一场为了"不输在起跑线上"的豪赌。实际上,放在一个纵深的历史中观察,"学区房"行情高涨只是长期以来家长"择校"行为的一个变种,根源仍是教育资源分配不均。

  难过"名校"考试关

  进名校的考试内容可谓五花八门。没底的家长和学生只得在自己心仪的各个名校之间来回穿梭,考各种各样让人眼花缭乱、一头雾水的试题:"树叶落地时,是正面还是反面朝上的概率高?""长颈鹿的脖子为什么那么长?"甚至还有的学校将数学题翻译成英文考学生。不仅孩子得会答这种问题,有的学校还给家长搞考试,说是考察家长的素质。很多家长因此很早就紧张的学习一些"脑筋急转弯",生怕因为自己而影响孩子一生。

  带着女儿绕北京城一圈,考遍京城5所名校,周女士这样总结女儿的择校经历,并给同事传授经验:"一定上目标学校的培训班。许多学校的考试都是通过关联的培训班进行,其实上了不一定就能考上,但是不上就彻底没了机会。"

  进名校还必须得过面试这一关,曾陪女儿参加过海淀区一所示范中学面试的刘先生这样描述当时的场景:"偌大的教室里,12名学生一字排开,身前是12名考官挑剔的目光,身后是24名家长如坐针毡。据说这是引入了最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考评模式,既考观察力、记忆力,又考动手能力和口头表达,世界500强录用高级员工也不过如此!"

  为了能上名校,家长和孩子为了那些可能派上用途的各种证书拼搏着;为了能上名校,父母选择好几个学校的培训班"占坑儿";为了能上名校,父母想方设法为孩子制作一份精美的简历,有的简历达50页……"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可是孩子也许更可怜,拖着弱小疲惫的身躯学着各种各样的才艺,快乐的童年就这样被"名校情结"给吞噬了。

  名校,钱与权一个都不能少

  对于"择校费",家长苦恼的是没有"门路"把钱"送"出去,失去享受名校优质教育的机会。所以在户籍、花钱买房上动脑筋的家长在择校大军中只是小部分,更多的是通过各自的"人脉关系"在想办法把钱"送"出去。

  择校是一种权力、实力和财力的角逐。不光是钱的问题,还要考量到父母的社会关系和人际网络。择校仅靠"孔方兄"助阵已经不行了。家长们有"银子"还得有"门子",交"票子"还得递"条子",有"金山"还需要"靠山"。经历过"择校"的家长都会心照不宣地达成一个共识,如果不找关系、不交赞助费,想上名校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择校,钱与权一个都不能少。

  一位家长说:"参加学校面试时,门前停满了奥迪、宝马名牌汽车,要想和这些人比出赞助费是不可能的。而托关系也是费力费财的事,我先后托了好几个人,第一个人给了1万,第二个给了2万,后来又找人给了2万,最后孩子进了学校都不知道到底是谁给使的劲。"

  目前,我国普遍存在这种"以权择校"、"以社会资本择校"和"以钱择校"的现象,尽管还没有统计数字,难以判断其程度,但每年中小学入学前,"重点校"和教育部门门庭若市,足以证明这一现象的普遍性和严重程度。

  从社会学的角度看,择校是一种教育再生产的途径,通过家庭的经济或者社会资本复制既有的社会阶层。中上阶层通过选择好的学校教育,继而保持优势的社会地位,而中下阶层则只能接受较差的教育,处于社会的中下层。教育资源的分布不均衡等是择校发生的原因。高额的择校费使一部分低经济地位的家庭子女丧失了接受优质教育的机会。择校的存在不利于教育公平的实现。

  择校费,"绑架"了父母

  "择校"是需要有社会资本,但择校费还是必须得有前提条件。从幼儿园到高中,几乎所有阶段都存在"择校费",数额从几千元到10万元不等,而且近年来费用只涨不跌,被民间称为"永远的牛市"。中国的民间曾有"再穷不能穷教育"、"宁可砸锅卖铁也要供养孩子上学"之说,父母们省吃俭用、不惜血本也要让孩子进入重点学校接受良好教育。就这样,择校费"绑架"了父母。

  上学到底有多贵

  供养一个孩子上学,从出生到小学毕业,家长花在孩子身上的钱从7万元至10万元不等,加上中学、大学的估算费用,多数都在二十五六万,这还只是全国平均教育支出。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平均花费比一般城市还要高出几倍。

  据《中国青年报》2009年11月28日报道:"上海市妇联、上海市社会科学院联合发布的上海市家庭教育发展状况的最新调查数据显示,在拥有18岁以下子女的家庭中,孩子教育消费占全家总收入23.6%左右。该比例远远高于美国、加拿大等国10%左右的居民教育支出比率。

  让我们来看看一个北京的中产家庭在网上"晒"的孩子教育花费清单:

  幼儿园:入读私立幼儿园,含学费、托儿费、特长班,三年总费用102000元;

  小学:入读私立寄读小学,含择校费,学杂住宿费,兴趣班辅导费、一对一家教费等,6年总费用244880元;

  初中:入读公立中学初中部,寄宿、择校费、学费、住宿费、伙食费、交通费、校服费、外教英语学习费、兴趣班,一对一家教费等,3年总费用156180元;

  高中:入读重点高中,含择校费、学费、兴趣班,一对一家教费等,3年总费用133040元;

  大学:入读香港大学,学费、住宿与生活费等,4年费用约530000元;

  如要再读研究生(如复旦MBA),2年大约需要300000元。

  21年总计;1196100元!

  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真是一笔巨大的教育投资。在这笔庞大的支出中,我们发现择校费占据了"半壁江山"。

  各地择校费面面观

  每年四、五月,为了让孩子上一所名校,家长们可谓绞尽脑汁、各显其能。择校费成了孩子进名校的"敲门砖"。我们先来看看全国各地名校择校费用:

  北京:保守数据称学生择校费均2万

  根据2008年4月北京中小学择校情况调查显示,北京平均择校费用高中阶段最高,其次为小学阶段,分别为27518.34元、19637.83元。中关村某小学,账外资金超1亿元,其中大部分是收取的择校费。

  广州:择校"678"潜规则

  要问哪里有永远的牛市?到学校来吧,择校费永远是只涨不跌。"广州有些辖区有"678"潜规定:具有本区户籍的6万,没有本区户籍但具有广州市户籍则是7万,广州市户籍之外的则高达8万。

  河南:家长交择校费不给票据

  河南一小学校长说,"择校"的学生至少能够占到学生数的1/3。一所小学要招4个班,可是门前公示的合格学生只有40人。"家长交的高的达9000元,低的3000元,但都不给票据。"

  宁夏:10万择校费逼死小学生

  当同学们兴高采烈地参加结业典礼时,宁夏银川市13岁小学生秀秀却永远离开了人间。在她留给父母的短短100多字的遗书里,"我死了可以帮您节约10万元"等字眼,深深地刺痛着人们的心。

  "择校费"被"自愿"

  国家教育部早在1984年就出台规定,义务教育阶段的公办学校要坚持让学生"免试就近入学"的原则,禁止招收跨区择校生。但时至今日,择校现象在各地依然存在。教育资源相对于人们的需求是稀缺的。一些重点学校代表国家掌握着稀缺宝贵的教育资源,巨大的校际差距,不仅形成巨大的利益寻租空间,也造成家长不得不择校的"倒逼机制"。

  父母最痛苦的还在于"自愿"。学校向学生收取的择校费,赞助费,从来不给学生开具收据。对学校的不合理收费,绝大部分学生家长一是缺乏直接证据,二是怕得罪了孩子学校的领导和老师,影响对孩子今后的教育,往往保持沉默,不愿意"较真"。于是,学校和教育部门还会说,他们收的是家长"自愿"掏的"捐资助学费",但大家都知道,那就是"择校费",而且没有关系的话,家长想"自愿"还不行。

  对择校费所谓的"自愿",应该称之为"被自愿"较贴切。在教育者的强势面前,违心地"被自愿"就成了家长惟一的选择。这也许是"择校"的最高境界--我不仅收了你的钱,还要让你感恩戴德、亲口承认是"自愿"的。可怜天下父母心,为了孩子,家长只好打掉牙往肚子里咽,要钱就给钱、让"自愿"就"自愿"。恐怕除了教育领域,很少有哪个行业能拥有这样的威力。

  从社会学的角度看,择校费问题是中国公共教育体制在社会变革中遭遇的一次严峻挑战。它所涉及的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还涉及了人民群众通过什么途径实现普遍的受教育权利以及社会如何保证教育资源和机会公平分配的问题,并由此进一步涉及到在社会变迁的今天应如何科学界定"教育的性质和功能"这样一些根本性的问题。

  孩子:怎么成了"摇钱树"?

  在中国,父母为孩子花的钱永远是值得的。于是,孩子就成了教育的"摇钱树"。中国的教育可悲,中国的孩子可怜。这个"摇钱树"伴着孩子和家长们太多的不情愿和无奈。我们不禁要问:"孩子本来是祖国的花朵,现在怎么就成了"摇钱树"了呢?"

  教育产业化: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

  "教育产业化"传入我国是在亚洲金融风暴之后,面对国内经济持续低迷、通货紧缩状况,亚洲开发银行汤敏博士在1999年2月19日的《经济消息报》中提出,若3年内使我国高校的招生量增加一倍,达到年招生量200万人的水平,并一律实行全额收费,学费每年1万元,其它费用4~5千元,高校可每年多收学费200亿元,在校消费约为40亿元,再用我国的产出乘数来匡算,这240亿元可拉动1000亿元的投资与最终消费。

  这看似是多么美好的前景,但从逻辑和文化传承角度而言,"教育产业化"是一个伪命题。"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传授做人、做事的道理,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世界观与个人品质永远是教师第一位的责任。因此,教育不可能也不应该被进行以"盈利"为目的的"产业化"。从本质上看,"教育产业化"是国家非法向人民转嫁教育成本的一个借口。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产业化"打开了教育乱收费和择校问题的"潘多拉盒子"。

  "教育产业化"除了为国家节省一点理应支出的教育投入之外,就只是为各学校谋求新的经济增长点提供了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一些学校把学生当成了"摇钱树",依靠国家提供的优质资源,向渴望接受更好教育的家长和学生收取各种赞助费、择校费。许多普通家庭因此陷入了贫困,为供儿女读书父母债台高筑已是司空见惯,更惨烈的还有卖血、卖肾甚至愤而轻生。这种巨大的负面影响,恐怕是有违决策者们的初衷。由此看出,"教育产业化"的结果只能是社会的变质和腐败。

  然而,在当今中国,不管你是愿意也好,不愿意也好;支持也好,反对也好,教育产业已经方兴未艾、全面"化"开。

  新制度主义社会学认为,对制度变革的分析仅停留在对其制度构成的分析上是不够的,还必须分析其深层次的合法性的构建,即该制度是否在文化认知上为所有社会群体所认可。教育产业化作为一种制度变革不被社会群体认同,而且这种认知上的不认同最终演变为不同社会利益群体之间的价值冲突,这就意味着教育产业化的制度危机来临了。

  政府投入,咋就这么低?

  过高的教育收费已严重影响许多家庭的正常生活,制约着大众教育的普及与提高。除了产业化的原因外,还有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国家对教育投入严重不足。大部分的教育投资均为家长自费,而非政府保障充足基础上的公费。

  中国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五分之一,可中国的教育经费仅占世界教育经费总和的百分之一。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世界平均水平为5.2%,低收入国家平均为3.6%,高收入国家平均为5.5%。我国的年人均GDP现已超过1000美元,已迈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而我国的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近年仍徘徊在3%左右,不仅与世界平均水平存在很大的差距,至今连低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都不及。很多人都说中国一年的教育投入,还比不上职务消费的两个小项--公车消费和公款吃喝。而占中国人口60%以上的农村只获得这3%左右教育投资的23%。

  从社会学的角度上看,教育是社会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文化行为。生产的发展,以及对文化的需求,使得知识阶层中的一部分人脱离出来,作专职教师。教育面对群体的受教行为,必须有必要的场地,相应的校舍,一定的辅助设施等。教学才得以实施,学生培养得以完成,全仰赖这些人力物力的综合搭配与组合,而所需的人力物力可经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进行量化,因此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必然要加大相应的投入来加以维系和运转。如果国家投入不足,学校为了维持正常教学,可能就只能从家长和学生那里攫取,这也是高昂的择校费产生的主要原因。

  国之兴衰在教育,这是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把教育提到治国安邦的高度,成为一项基本国策。为了中华民族的振兴,国家必须加大教育投入,必须迅速遏制不断增长的教育择校费,赞助费,不断强化平民受教育的权利。

  上学:平民的"奢侈品"

  本应成为社会必需品的教育渐渐变成"奢侈品"。作为平民的必要权利--"上学"就越来越远离平民。上学成了"奢侈品",这意味着许多贫穷者被学校拒之门外,许多无钱者对上学望而却步,许多年轻人放弃繁衍后代的机会,许多小小年纪的孩子走向打工的道路。

  "孩奴"or"丁克"

  有网友解嘲道:"生孩子就给套牢,股票可以解套,这只股永远也解不了。"

  论坛上,不少家长,"晒"孩子一年消费的帖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孩子上初中,一门课的补习费在上千元,几门课加起来要四五千元!""今年宝宝就入托了,又要多支出1000元!"……这些帖子都表达了一个意思:养孩子难!于是"孩奴"一词出现了。

  "孩奴",是一个新名词,用来概括形容父母一生都在为子女打拼、为子女忙碌、为子女挣钱,而失去了自我价值体现的生活状态。

  教育费用高也让很多年轻人望而却步,心生恐惧而不敢生孩子,城市"丁克"族越发多了起来。以发达的上海为例,全市20岁至45岁的户籍人口中,有7.93%不愿生育,选择做"丁克"。与2003年相比上升了3.37个百分点。同时,在沪的流动人口中,也有2.49%的人口不愿生育,与2004年相比上升了1.1个百分点。越来越多的上海外来人口也从"超生"走向"独生",甚至"不生"。

  零点研究咨询集团近日发布的"中国城市和农村居民生育意愿调查"指出"丁克意识"最高的是武汉受访者,所占比例是9.9%,其次是北京8.8%。

  上世纪80年代,"丁克"在中国还是一个颇有争议的"稀有品种",而现在,国内"丁克族"总数已突破60万。虽然"丁克"的理由五花八门,但"养孩子高昂的教育成本"无疑是一个主要原因。

  "丁克"一族的出现是一部分人对生养孩子成本和效用进行比较后所作出的一种"理性"选择,据社会学家分析,"丁克"家庭是家庭形式在现代化条件下的一种变化,它不代表我国家庭的发展方向,只是适应一部分人的特殊情况和特殊需要而产生。丁克家庭的出现是一个社会现象,它的发展体现了一种新兴的文化。但是,"丁克"家庭使文化资本的代际传承出现了中断。

  播下龙种,收获跳蚤

  当今中国的父母为了孩子的教育,捧着一颗心来,奔波择校,不带半点遗憾,罄尽老本。这些家庭的孩子有的成绩优良来报答父母,有的成绩平平愧对父母,还有的成绩很差,甚至无颜见父母。

  而且最为尴尬的是中国人的"成长链"遭遇到最难堪的一环:毕业即失业。他们曾经这样被加工:幼儿园、九年义务教育、高考、大学教育。19年的中国式教育目的只有一个:成人、成材、进入社会、有份好工作、有个好前途。

  但在进入社会后,才发觉有份好工作、有个好前途是如此难。虽然上学的成本大大增加了,但相同学历的含金量却不仅没有过去高,反而有显著降低之嫌,高等学校的学历成了学生家长巨资购买的一块"注水肉"。家长辛辛苦苦、节衣缩食终于盼到孩子毕业,在人头攒动的人才市场上,当孩子投出无数份简历却无一回应的时候,家长和孩子这才发现,家长勒紧裤带、孩子耗时十几年换来的这张毕业证甚至连"注水肉"都算不上,充其量只是一个"鸡肋"--食之无肉,弃之可惜。

  农民尚且可以春种秋收。而我们付出了人生近二十年最美好的时光去耕种这一块人生必种的"良田",期望在这片地里能够收获传说中的"龙种",结果在二十年后发现自己收获的只是几只瘦弱的"跳蚤",这是何等的尴尬。

  上学不如去打工

  许多农民对于支付孩子上学的费用,普遍表示"吃力"或"非常吃力"。他们感到,如果培养孩子上完初中再上高中,很不容易,而让孩子上大学,就难上加难了。

  一些乡村干部说,供养一个大学生,一年要花一万多元,即使农民纯收入按3000元计算,也需要4个农民一年下来不吃不喝。许多经济状况一般的家庭,由于孩子考上大学而陷入贫困。所以,他们既高兴又害怕孩子考上大学。他们算了这样一笔帐:培养一个大学生的费用至少5~10万元,还要"浪费"十几年的时间,不如让孩子去打工--一个月至少可赚1000多元。

  中国社科院发布《2009人口与劳动绿皮书》中把21岁和22岁的大学毕业生与同龄的青年农民工的工资分布进行对比,发现都是"千元档",青年农民工的平均工资水平甚至略高于大学毕业生。

  打工可以挣钱,能够很快缓解家庭的困难。据了解,每年春节过后,各地都会有一大批孩子外出打工,而在他们中间,就不乏刚刚辍学的初中生。他们有的进了工厂,有的做小生意,有的在外面闯荡几年确实发了财。这使许多农民和正在上学的孩子们认为,不读书打工照样也能挣大钱有出息,上学不一定能胜过外出打工的。

  人是理性的,"上学不如打工"也是建立在这一"理性选择"基础上--代价最小化,利益最大化。求学成本高,收益却渺茫,这让农村家庭觉得"不划算"。于是当今中国出现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打工一族,他们每年的数次的返乡之行给中国的交通、治安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也形成了当今世界最大规模的人口迁徙。

  结语:点亮教育之"灯"

  大米是每个人生存的必需品,对于发展机会而言,上学受教育就是每个人发展的大米。如果哪个社会连大米都成了奢侈品,谈论一切都是白说。一个家庭,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新生代享受不到上学受教育的权利,那么,肯定是没有希望可言。

  教育,应该是一盏灯,一盏文明之灯。它让一切孩子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逐步获得正确的心智、美德与才华,让正常的孩子日趋伟大,让有缺陷的孩子获取幸福。千家万户的窗口因有了教育之"灯"的存在而分外明亮。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如果不能保证让教育之"灯"公平有效地点亮千家万户的窗口,那么,不但政府应该深刻反省并且检讨自己的失职行为和观念偏差,广大民众也可以振臂疾呼,维护自己应有的神圣权利。 

  社会学冷说"上学"

  从功能主义的角度看,教育作为人的社会化的主要途径和手段,是有目的地培养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活动和社会过程。功能主义者塔尔科特·帕森斯认为教育的重要功能就是要把个人成就的价值观灌输给孩童。这种价值观对于工业化社会的功能运作至关重要,但却不能在家庭中习得,只能在学校。家庭是以特殊主义的方式对待孩子的。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是先赋的,孩子在学校里的地位在很大程度上是获致的,所以接受学校教育是每个家庭必然的选择。

  在冲突论的观点看来,个人的教育成功与其社会等级背景联系紧密,等级偏见遍布各个学校。以经济水平分隔的学校的制度使少数学生集中在重点学校,这是为了继续将底层人民压制在社会最底层。有钱有势的人确保他们可以从这种教育制度中受益,并抵制可能影响他们有利地位的变化。他们拥有必要的财力,可以择校,从而避开任何他们所不喜欢的学校。这也是中国择校费高昂的必然性。冲突论者相信,只有社会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