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魁麟:关于中国边界谈判 - 『 探索争鸣 』 - 中国战略网论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0:35:03

关于中国边界谈判

巴基斯坦, 苏联解体, 阿富汗, 尼泊尔, 猫头鹰 我看中国边界谈判2010-11-20 01:59:18)
转载标签: 边界谈判缅甸高黎贡山独龙江不丹军队国家化猫头鹰法语五律杂谈 分类: 哲学路社科
作者:刘夙
●关于中国和邻国(特别是缅甸)的勘界问题,我再多说几句吧(虽然写这几句话居然花了我三天时间)。
  在苏联解体之前,中国一共有11个陆上邻国,按逆时针顺序,分别是朝鲜、苏联、蒙古、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和越南(如果再算上当时不承认并入印度的锡金,则是12个)。
  在这个时期,中国和邻国的勘界显得有点“软弱”,但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因为国际形势摆在那儿,国力也摆在那儿。首先,中国周围的邻国中有6个(朝鲜、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和越南)以前是中国的藩属,后来被西方殖民者侵略,脱离了和中国的藩属关系,又通过民族主义运动获得独立。独立之后,这些国家普遍对中国抱有恐惧之心,担心中国以大欺小。蒙古以前更是中国领土,后来在反华口号的号召下独立。怎么让这些国家解除疑心,实现睦邻友好、边界安宁,的确是一个重大的问题。
  其次,中苏交恶之前,按当时的意识形态,中国和社会主义阵营内部的“友邦”(朝鲜、苏联、蒙古、越南和1975年以后的老挝)无须在勘界问题上太斤斤计较,最好是搁置争议、共同开发,这在今天看来很可笑,但当时人的确是这么想的。中苏交恶之后,中国在社会主义阵营中十分孤立,阵营中的蒙古、越南、老挝完全倒向苏联,朝鲜一度在中苏之间游移,最后也倒向苏联,所以在苏联解体前夕,中国和这5个国家的关系都不好。这时候,领土问题一下子突显出来,中苏、中越因此还爆发过严重的边境冲突。你可以说这是前期天真的领土政策造成的恶果,但是事已如此,不尽快把其中较为容易谈判的几段边界确定下来,难道要让边境全面陷入战争吗?
  再次,因为历史遗留问题,中国和印度有严重的领土纠纷。然而中国的国力实在是不足以有效占领争议地区,所以在中印边界冲突之后,中国主动从当初一度占领的地区撤军,一点都没有收回,这绝不是什么死要面子活受罪,而是由于自然条件恶劣,实在是没法长期占领。
  综上所述,在苏联解体之前,中国在边界谈判问题上主要还是实用主义取向的,这也体现在当时边界谈判的原则里面,即承认现状,尽快解决争端,必要之时不妨略做让步,不能让边界问题进一步加剧和邻国的冲突。历史证明,在苏联解体之前,中方这种实用主义取向的谈判的确带来了两方面的好处:
  第一,和不属于社会主义阵营的4个邻国(缅甸、巴基斯坦、阿富汗、尼泊尔)的友好勘界的确消除了它们的疑虑,所以绝对是是有利双方的好事。这种好处对于其中在传统上是中国的藩属的尼泊尔和缅甸更显而易见。以中缅关系为例,勘界之前,缅甸对中国猜忌很重,当周恩来访问缅甸时,缅甸总理吴努对周恩来直言缅甸和中国就像“绵羊与大象”一样。但是在勘界过程中,中方的有分寸的诚意令缅甸领导人心悦诚服。尽管缅甸未能得到所有想要的领土,但无论是吴努,还是政变之后上台的吴奈温,都对中国非常友好。时至今日,这四国都是中国的友邻,其中巴基斯坦和中国关系之好全世界人所共知,而缅甸更可以认为属于中国的势力范围,这些都是事实,有什么值得否认的?
  第二,在中苏交恶之后,中国完成了和社会主义阵营中的朝鲜、蒙古的勘界,虽然如上所述有无奈的因素在里面,但好处也是很明显的。首先,蒙古因为文化和历史问题,从中苏交恶之后一直仇华,但是蒙方对中蒙边界谈判根本挑不出刺来,所以中蒙从未发生过边界冲突,这让中国省了不少麻烦;同时,中蒙、中朝完成勘界也使中苏边境冲突成为中国北部唯一的边境危机,因此中国可以集中精力对付苏联。其次,在中朝边界谈判中,中国的让步给朝鲜领导人留下的印象还是极为深刻的,所以中朝关系虽然经历了几十年低潮期,但在2009年以来,朝鲜终于下定决心把中国作为有力靠山,于是有可能在将来像缅甸一样成为中国的势力范围,岂能说没有当初友好勘界的功劳?
  至于这种实用主义取向的边界谈判原则被那么多人指责为“软弱”,主要无非是因为中国基于“承认现状”,放弃了一些从某种理论出发可以拿回来的领土。然而仔细审视这些放弃的领土就可以发现,它们往往都是已经被邻国(或原先的殖民地)实际占领的、不用武力通常收不回来的领土。对于那些并未被邻国实际占领的土地,中国并没有随随便便放弃。
  比如说中国割四分之三白头山给朝鲜,并不是我们有意大发慈悲,而是因为让出去的地区早就处在朝鲜的实际控制之下,这已经是既成事实了。再以中缅边界为例,争议最大的尖高山以北的北段地区,在清末有五条边界(俗称“五色线”),其中英国人的“紫色线”要求沿高黎贡山为界,而中国人的另四条线都要求占有高黎贡山以西地区。民国期间出版的中国地图,中缅边界的这一段也是越画越靠西,其中1942年出版的一本地图把几乎整个缅甸北部都划到中国境内了。然而,在地图上画界只是纸上谈兵,实际情况是,除了片马、古浪、岗房三地外,从光绪末年开始,中国政府就已经失去了对高黎贡山以西的有效统治了,而英国势力却不仅到达了这些地区,还强行入侵了片马等三地。
  缅甸独立之后,英国势力从缅北撤退,但缅族政府并未能取代英国势力有效占据高黎贡山以西地区,有些人便以此认定后来中国把高黎贡山以西拱手让给缅甸是太软弱、太窝囊。但问题是:1. 按国际惯例,独立的缅甸继承了原英属缅甸的领土,因此虽然缅族政府势力未能有效占据高黎贡山以西,但从国际习惯法的角度来讲,这一块地区应该是缅甸的。2. 中国并不把缅甸视为缅族人的缅甸,而是各民族共治的缅甸;因此严格地说,在中国政府眼中,高黎贡山以西是作为缅甸少数民族中的克钦族等当地民族的领土来看待的,所以这和缅族人有没有有效统治高黎贡山以西无关。就算缅甸最终分裂,克钦族等少数民族独立建国,那么高黎贡山以西也仍然是这个独立国的领土,而不是中国的领土。
  基于这样的原因,中国最终同意以高黎贡山为中缅北段边界。但是中国坚决不同意缅方要求把独龙江流域也划给他们,因为即使是英国人也未能对独龙江流域进行过有效控制,而中国在民国时却实质统治了这一带,所以这样的领土中国是绝对不能同意让出的。如果不是独龙江问题,中缅边界在五十年代末就可以谈成。但因为缅方节外生枝搞出了独龙江问题,中方不惜继续推迟达成协议的时间,最终使缅方放弃了非分要求。(以上有关中缅边界谈判的史实,参见刘金洁《中缅边界中的“麦克马洪线”问题及其解决》,载《当代中国史研究》2006年第1期。)所以在我看来,中缅边界谈判中方并无太大过失。(另外我还要说一句:当时周恩来的一些“软弱”的话属于外交辞令,并不是都能当真的;至于中共领导人当时的具体想法,必须等文件解密之后才知道。)说中国在中缅边界谈判上太“软弱”的人,都是理想主义者,而不是现实主义者。
  以上说的是苏联解体之前的情况。苏联解体之时,在中国的陆上邻国中,和中国还没有完成勘界的国家有8个,即从苏联分裂出来的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4国,再加上印度、不丹、老挝和越南。到了这个时候,因为中国国力已经明显提升,所以在和这些国家勘界时,中方已经越来越不像过去那么“软弱”了。如果说中哈、中吉、中老的边界谈判基本没有太大争议的话,中俄、中越、中塔的勘界就明显体现了中国的强硬立场。在中俄边界谈判之前,黑瞎子岛全属俄罗斯,但是通过谈判,中国最终拿回了半个岛,对于俄罗斯这种极具领土野心、寸土必争的国家来说,能做到这一点已经很不简单了。在中越勘界中,中国也完全没有让步,所有一直被中国实际控制的领土,最终都在中国手里。中塔勘界更不用说,中国在得到全部实控领土之余,还多要回了一千多平方千米并未实控的土地。
  中塔勘界完成之后,现在就只剩下中印、中不边界问题了。不丹因为希望维持本国的安详宁静,不希望大国势力进入国内干扰其社会,所以一直不和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大国建交,但中国和不丹实际上一直保持友好关系;中不边界之所以一直没有确定,无非因为中印边界一直没有确定罢了。对于印度,中国现在的态度是非常不客气的。中印主要有两处领土争端,一处是西段的阿克塞钦地区,目前全部在中国控制之下,另一处是东段的藏南(达旺)地区,目前全部在印度控制之下。中国一直都在为武力收回藏南地区做准备,从青藏铁路以至规划中的川藏铁路,到阿里、昌都、林芝机场,从独龙江-察隅公路和墨脱公路,到藏木水电站(雅鲁藏布江上的第一座水电站),无一不是为了将来出兵藏南而做的后勤保障工作。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中国以较小的直接代价打赢第二次中印边界战争的机率是越来越高的。那时候,中国肯定会放弃“承认现状”的老原则,而大胆把自己一直未能实控的领土纳入囊中。
  以上说的是陆疆。海疆的问题更为棘手,因为中国的海军力量并不强,而且海疆争端背后并不是只有邻国,而是还有美国这个不怀好意的强大对手。因此,在海疆的勘界方面,中国延续了上世纪50-60年代陆疆勘界的“软弱”风格,先是主张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后又在中越北部湾划界谈判中做出一定让步,实属无奈。但是我相信,随着中国国力的继续加强和海军力量的提升,我们的海疆谈判会重复陆疆谈判的风格变化,即从“软弱”逐渐走向强硬。其实在前不久发生的钓鱼岛事件中,中方的强硬态度已经有所呈现了。今天我们能够为保持钓鱼岛的实际“中立”状况强硬,明天我们就能够为全面收回钓鱼岛而强硬,这是完全可以预料的。
  而且,当中国越来越成为东亚的主导力量之时,我觉得我们完全可以挑战旧有的把国界线画得极为明确的国际秩序。还以中缅边界为例,边界以外的很多地方不仅一直消费着中国生产的各种商品,连通讯都用中国电信,甚至连交谈都用汉语。对于这样的地区,它属于中国领土还是属于缅甸领土在本质上有什么分别呢?既然区别不大,在今天还执意要认定当年中国的边界谈判是“软弱”、是“卖国”,又有什么必要?除了满足自己的意淫、却造成了国民历史共识的难产之外,还有什么别的意义吗?
  最后说一下“输出革命”的危害。有人对“输出革命”的危害做了夸大,老实说,以前我也是如此。但是看了更多的资料之后,我发现情况并不算特别严重。因为“输出革命”导致中外关系急剧交恶的国家主要是东南亚国家,特别是马来西亚、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亚,但除新加坡之外,这些国家和中国急剧交恶的主要原因在于其华人数目众多。比起对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的厌恶来,这些国家的领导人更恐惧的是华人起来推翻以原住民为主的政权。对于华人不那么多的国家,“输出革命”的危害就要小一些,中国和这些国家的关系恢复起来也容易一些。也就是说,通常只有在和种族的断层线结合起来之后,“输出革命”才能给中外关系造成灾难性损害;如果是纯意识形态主导的冲突,那是很容易随着时代的变迁、老一辈的离世而被人们淡忘的。

●关于中国要不要军队国家化,最近看了一篇不错的文章,是新浪微博好友niuhaoning写的(见这里)。《解放军报》等党报军报上反对军队国家化的文章总是在弹一些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老调,远不如这样的直白网文说得透彻。
  其实中国不能搞军队国家化的原因很简单:在中国这样一个素有军阀割据传统的国家,如果让军队从多个利益集团——而不是现在这样只从中央军委——获得经费,那么军队马上会分裂成为多个利益集团,其中一定会有人和地方政府或其他政治力量勾结,于是成为新的军阀。本来,军队国家化的初衷应该是让军队保持统一、中立,但现在看来,让军队接受中央军委控制恰恰才保证了军队的统一和中立,如果真的搞起军队国家化,军队反而要不统一、不中立了。文人分裂成左派右派,尚且要给全社会的价值观带来严重混乱;如果武人也要分裂,那中国就真的要万劫不复了。 本主题由 尼安德特人 于 2011-2-7 20:47 审核通过
关于中国边界谈判 - 『 探索争鸣 』 - 中国战略网论坛 秦桧怒训韩世忠 - 『 探索争鸣 』 - 中国战略论坛 太祖一朝历程有感 - 3『 探索争鸣 』 - 中国战略网论坛 太祖一朝历程有感 - 4『 探索争鸣 』 - 中国战略网论坛 [转帖]毛泽东时代对外工作的辉煌历程 - 『 探索争鸣 』 - 中国战略网论坛 共和国“千古一帝”——毛泽东! - 『 探索争鸣 』 - 中国战略论坛 《心之力》——毛泽东 - 『 探索争鸣 』 - 中国战略论坛 《反毛言论现形记》第二章 军事专题 -2 『 探索争鸣 』 - 中国战略网论坛 《反毛言论现形记》第二章 军事专题 - 5『 探索争鸣 』 - 中国战略网论坛 《反毛言论现形记》第三章 建国后政策专题 - 4『 探索争鸣 』 - 中国战略网论坛 《反毛言论现形记》第三章 建国后政策专题 - 5『 探索争鸣 』 - 中国战略网论坛 《反毛言论现形记》第三章 建国后政策专题 - 6『 探索争鸣 』 - 中国战略网论坛 只有今天,很多人才能理解毛主席为什么搞“两弹一星” - 『 探索争鸣 』 - 中国战略论坛 只有今天很多人才能理解毛主席为什么搞“两弹一星” - 『 探索争鸣 』 - 中国战略论坛 台媒:边界谈判 中国由现实主义转向强势 看穷奢极欲年夜饭 - 中国战略网论坛 诸葛亮究竟神奇在哪 - 『 以史为鉴 』 - 中国战略网论坛 国军五大主力 - 『 以史为鉴 』 - 中国战略网论坛 国军抗日十大名将 - 『 以史为鉴 』 - 中国战略网论坛 南京保卫战兵力考 - 『 以史为鉴 』 - 中国战略网论坛 毛泽东与蒋中正的书法 - 『 以史为鉴 』 - 中国战略网论坛 国军德械师的兴亡 - 『 以史为鉴 』 - 中国战略网论坛 关于中国的国家战略] 中国远征军全面崩溃之谜:杜聿明一念之差? - 『 以史为鉴 』 - 中国战略网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