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的蓝阅读答案:太祖一朝历程有感 - 4『 探索争鸣 』 - 中国战略网论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8:02:06
有了上述见解,我们就可以理解本朝“虽无宰相之名,而有宰相实权”的大学士严嵩被嘉靖皇帝“抄家去职”是怎样性质的一个政治事件了。仔细观察我们会发现,帝国的权力结构呈树形,主干是皇帝,枝干是位高权重的朝臣,枝干顶端的朝臣出事,往往导致枝干下端官员随之倒霉。严嵩倒台以后,跟着倒霉的就有我们上面说到的国家监察部副部长鄢懋卿同志和浙江省军区司令员(总督)胡宗宪同志,而这两个同志因为前述事件恰巧与基层官员海瑞有了某种程度的关联,于是,舆论的天枰开始向海瑞倾斜:一个小小的县委书记,竟然敢于与权倾一方的严嵩势力作对,算得上是特行卓识了,从此,海瑞的声望在朝廷和民间大增,往常作为笑柄的作为成为了耿直中正的官德,其清正廉洁的品行尤其被人称颂,这件事的一个意外结果是,海瑞被破格提拔为国家财政部司长(户部主事),官阶为正局级(正六品)。
在叠梁架栋的帝国官僚体制中,有很多基本上无事可做的闲差,流落为顶着官衔的游手好闲之辈,所谓“为人民服务”成了一面幌子或者积累做官资历的手段,尽管这会无端增加帝国浩大的行政成本,但是,此种弊端已经成了常态,人们早已见怪不怪了。财政部属于国家机关,而且是重要的国家机关,也有此类闲差,海瑞的司长一职就可以归为此列,这意味着他不必每天都到部里上班,去也没事干,我想,那段日子对海瑞一定是一种煎熬。
在北京和在淳安、兴国这样的隅隘之地显然有很大的区别,眼界不一样,思考问题的方式也会发生变化。海瑞来自基层,深知人民生活艰苦困顿,再看到朝廷大小官员之萎靡奢华,心里有一种难于纾解的苦闷,这种苦闷不可避免会上升为思想,所以我们才看到他怀着对国家和人民高度的责任感,在文章中反复阐述为官者的道德责任:他认为一个人出仕做官无非出于恻隐和义愤,他看到民众的饥寒疾苦而引起同情,看到官僚的欺压凌弱而引起愤怒;他认为在君子的精神世界里,做官仅仅是取得了为国家尽忠、替老百姓办事的机会,没有任何理由谋求私利;他说一个人想牟利,可以去干别的营生,或为农,或为工,或为商,既然选择了为士做官,就应当排除一切利己的动机(见《海瑞集》),成为“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的人民公仆。
在腐败糜烂的政治文化酱缸里,不管口号喊得多么响亮,真正有纯正的信念的官员是极为罕见的,换一句话说,持这种书呆子式幻想的人绝不适合在官场上混,非常有可能会因为违忤某种看不见的规则,触犯某个权势人物的利益而招致凶险。
凶险果然就来了。
嘉靖皇帝喜爱虚荣和不能接受批评举世无双,他身边被几位佞臣包围,听到的几乎全部是虚假的情况。当他发现由于草率疏忽导致国家大事出现纰漏的时候,他绝不检点自己,而是砍掉亲信的脑袋以推卸责任和平息舆论,他的这种做法愈加使得廷臣但求自保而不去关心国家利益。1565年,也就是海瑞进京那一年,严嵩被搞掉已经3年,但人们对嘉靖皇帝的印象仍旧是“苛断”与“情愉”,明明为佞臣所蒙蔽,还自以为自己圣明的如同尧舜,他的主要兴趣还转向了向神仙祈祷和觅取道家秘方,以期长生不老。
帝国的反腐败课题包罗万象,却从来没有哪一条刑律或者告令直面这样一个问题:皇上平庸了怎么办?皇上腐败了怎么办?皇上荒废了朝政怎么办?既然刑律和告令上都没有,大小官员能做什么?所以也就不操那个闲心,该贪污的贪污,该受贿的受贿,“反正江山是你老人家的,你不珍惜,我又奈何?”
海瑞不这样想,他认为江山不仅是皇帝的,更是全国老百姓的,没有任何人——哪怕是皇帝——拥有轻慢和亵渎它的权利,结果,这一年深秋,这位不食人间烟火的异类就做出了一个让人瞠目结舌的举动:给嘉靖皇帝上了一份直接谈论皇帝平庸腐败问题的奏疏。
在这份著名的奏疏中,海瑞直言不讳说嘉靖帝是一个虚荣、残忍、自私、多疑和愚蠢的家伙,举凡官吏贪污、役重税多、宫廷的无限浪费和各地大兴土木、盗匪滋炽、野蛮拆迁,皇帝本人都负有最直接的责任。他说,“自古圣贤垂训,修身立命曰‘顺受其正’矣,未闻有所谓长生之说”,皇帝陛下成天和方士混在一起装神弄鬼,纯粹是“捉风捕影”!奏疏中最有刺激性的话是:“盖天下之人不直陛下久矣!”意思是:普天下的官员百姓,很久以来就认为你不是个东西了。
  这一奏疏的措辞虽然极端尖辣,但又谨守着人臣的本分,海瑞要求于皇帝的不过是改变自己的作为,而这改变只需要“翻然悔悟”即可,由乱致治也不过“一振作间而已”,如果皇帝真正振作,选择合宜的道路,辅之以决心,还是有机会成为尧舜之君的。
  这样的奏疏真可谓惊世骇俗,具有爆炸性效果——以往臣下向皇帝作诤谏,只是批评一种或几种政策措施,这种指名道姓对皇帝性格和他所做一切的斥责,等于是说他这几十年的天子生涯完全是尸位素餐,而且连为人夫人父的责任也没有尽到,其唐突冒犯之处,称得上古今罕有。
嘉靖皇帝读罢奏疏,其震怒的情状可想而知。据说他被气得脸色煞白,七窍生烟,把奏折往地上一摔,声嘶力竭叫道:“快抓住这个人,不要让他跑了!”
一个叫黄锦的宦官马上出来跪奏:“万岁不必动怒,此人向来就是个疯子,他知道必死无疑,所以在递奏本之前就买好了一口棺材,跟家人做了诀别,仆从们也已经吓得统统逃散,他现在就在那里等死哩!”
嘉靖长叹一声,又从地上捡起奏本来读——身为一国之君,他应当冷静面对,切切实实想一些事情了。
嘉靖起先没给海瑞任何惩罚,把奏章留了下来。他不能忘记奏疏中有那么多事实从来没有人敢在他面前提过,他很矛盾,他有时把海瑞比做古代的忠臣比干,有时又痛骂他为“那个咒骂我的畜生”。
又过了几个月,1566年春天,嘉靖帝左思右想,仍旧气愤难平,觉得海瑞太不是东西,咽不下这口恶气,终于下令锦衣卫把海瑞逮捕到东厂,押到秦城监狱禁锢了起来。司法部(刑部)揣摩皇上的心思,提议按律例在午门外把狗日的绞死,嘉靖皇帝以前虽然批准过无数死刑,但这次却没有在司法部的司法建议书上批复,海瑞就十分幸运地在秦城监狱一个小牢房里存活了下来。
10个月以后,秦城监狱方面忽然在牢房设酒肴款待囚犯海瑞,海瑞以为是临死前的最后一餐,就要上路了,虽然不免唏嘘,却也神色不变,饮食如常。席间,监狱长特意赶来,蹲到他身边悄悄告诉他:“嘉靖帝业已驾崩,新君不日即位,你老先生是国家忠臣,苦日子熬到头了!你一定会得到重用!”
海瑞听罢,撂下碗筷,放声号哭,把吃进去的东西全部呕吐了出来。
4
1567年年初,隆庆皇帝登极,海瑞被释放出狱。从这一年算起到海瑞去世,还有整整20年时间,甚至可以说,海瑞一生的顶点是这后20年,还发生了很多耐人寻味的事,但是为了节省篇幅,我打算将此文结束在这里了。
海瑞——或者换一种说法:海瑞现象,清官意识,贯穿于整个中国历史,贯穿于所有中国人的精神史。在一定意义上,海瑞类的清官已经不是历史的忠实记录,而是寄寓着人民愿望的精神想象,这种想象简单说来就是对正义的渴望。从海瑞这个具体的历史人物之所以能够衍生出那么多浪漫主义戏剧和文学作品,就是因为人民干渴的心田需要一种湿润的东西来浇灌,哪怕那种东西是现实生活中不可能看到的。
清官意识深深地渗入到了中国人的骨髓,在漫无尽头的长夜之中,人们不再指望能够见到太阳,他们苦苦地搜寻着星星,希望这仅有的光亮带给他们些许温暖,多少年来,人们就是这样安慰——或者说欺骗——着自己。也正是在这种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民族可以比拟的消极忍耐之中,中国人愈发丧失了做人的资格,奴隶的身份反而固化为这个懦弱群体的最重要特征。我们民族精神的触角压根儿没有进入“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的境界,一代又一代眼巴巴祈望着明君降临清官在世,祈望着他们拯救万民于水火之中;我们根本无法理解《国际歌》中“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一切归劳动者所有,哪能容得寄生虫?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一旦把他们消灭干净,鲜红的太阳照遍全球”的血脉豪情,我们丧失了理解的能力。
1587年11月13日,被中国人视为精神图景的海瑞暗淡了不平凡人生,溘然长逝,离开了这个说不上好也说不上坏的世界,这一年他73岁。这个一生都被崇高的道德感激励的人官至二品,死的时候仅仅留下20两白银,不够敛葬之资。就在老百姓感动地唏嘘老人家为人民的利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之时,包围着海瑞的那个庞大的官僚体系之中,一定有家赀万贯、富可敌国的贪官在嘲笑:“愚戆(音杠,去声)尔!愚戆尔!”
“愚戆”之说并非官员诽谤,而是万历皇帝对海瑞的结论性评价。一个被同代和后代总括为“一生清贫,洁身自爱,正直刚毅,蔑视权贵,抑制豪强,为政清廉,忠心耿耿,直言敢谏,从不诌媚逢迎,安抚穷困百姓,打击奸臣污吏,深得民众爱戴”的清官,在他倾尽全部精神力量为之服务的最高统治者那里,却仅仅获得一个“愚戆”的评价,真有一种让人欲哭无泪的凄凉。
唉!这可又怎么说呢?!
海瑞一生充满了争执,“他的信条和个性既被人尊重又被人遗弃,这就是说,他虽然被人仰慕,但没有人按照他的榜样办事,他的一生体现了一个读书人服务于公众而牺牲自我的精神,但这种精神的实际作用却至为微薄。他可以和舞台上的英雄人物一样,在情绪上激动大多数观众,但是,当人们评论他的政治措施,却不仅会意见分歧,而且分歧的程度很大。在各种争执之中,最容易找出一个共通的结论,就是他的所作所为无法被接受为全体文官们办事的准则。……海瑞的一生经历,就是这种制度的产物,其结果是,个人道德之长,仍不能补救组织和技术之短。”(黄仁宇:《万历十五年》)
归根结底是一出悲剧。
这也是一个王朝的悲剧——就在海瑞去世五十余载之后,忍无可忍的李自成造起反来,一呼而天下应,穷苦农民揭竿而起,于1644年攻陷北京,崇祯帝在农民军的攻城炮声中在紫禁城后山上吊身亡,驻守山海关的明将吴三桂降清,清摄政王多尔衮指挥八旗兵兼程入关,以吴三桂为前导,击败大顺农民军,进占北京,这意味着存活了276年的大明王朝土崩瓦解灰飞烟灭。同年,清顺治皇帝在北京祭告天地祖宗,宣告他成为了中国的君主。
一个新的王朝轮替又开始了。
5
历史照旧在按照无情的历史逻辑向前发展,海瑞之类清官的作用照旧微乎其微,此时乃至于以后很久很久,除了善良到做梦都要梦到清官的百姓,谁还记得海瑞呢?没有人记得,我们看到仍旧是权力的穷凶极恶,是民众无尽的惶惑与迷茫……这时候我们才在迷蒙之中隐隐意识到,这劳什子梦确实没有意义,没有任何意义。
我们该醒醒了。

太祖一朝历程有感 - 4『 探索争鸣 』 - 中国战略网论坛 太祖一朝历程有感 - 3『 探索争鸣 』 - 中国战略网论坛 [转帖]毛泽东时代对外工作的辉煌历程 - 『 探索争鸣 』 - 中国战略网论坛 秦桧怒训韩世忠 - 『 探索争鸣 』 - 中国战略论坛 关于中国边界谈判 - 『 探索争鸣 』 - 中国战略网论坛 《反毛言论现形记》第三章 建国后政策专题 - 4『 探索争鸣 』 - 中国战略网论坛 《反毛言论现形记》第二章 军事专题 -2 『 探索争鸣 』 - 中国战略网论坛 《反毛言论现形记》第二章 军事专题 - 5『 探索争鸣 』 - 中国战略网论坛 《反毛言论现形记》第三章 建国后政策专题 - 5『 探索争鸣 』 - 中国战略网论坛 《反毛言论现形记》第三章 建国后政策专题 - 6『 探索争鸣 』 - 中国战略网论坛 共和国“千古一帝”——毛泽东! - 『 探索争鸣 』 - 中国战略论坛 《心之力》——毛泽东 - 『 探索争鸣 』 - 中国战略论坛 只有今天,很多人才能理解毛主席为什么搞“两弹一星” - 『 探索争鸣 』 - 中国战略论坛 只有今天很多人才能理解毛主席为什么搞“两弹一星” - 『 探索争鸣 』 - 中国战略论坛 战略历程 诸葛亮究竟神奇在哪 - 『 以史为鉴 』 - 中国战略网论坛 国军五大主力 - 『 以史为鉴 』 - 中国战略网论坛 国军抗日十大名将 - 『 以史为鉴 』 - 中国战略网论坛 南京保卫战兵力考 - 『 以史为鉴 』 - 中国战略网论坛 毛泽东与蒋中正的书法 - 『 以史为鉴 』 - 中国战略网论坛 国军德械师的兴亡 - 『 以史为鉴 』 - 中国战略网论坛 看穷奢极欲年夜饭 - 中国战略网论坛 中国远征军全面崩溃之谜:杜聿明一念之差? - 『 以史为鉴 』 - 中国战略网论坛 中国远征军全面崩溃之谜:杜聿明一念之差? - 『 以史为鉴 』 - 中国战略网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