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面歌王摘星怪春秋配:收入分配改革要突破既得利益者重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0:50:21
收入分配改革要突破既得利益者重围回复 |推荐 | |树状
作者:汉奸都是狗杂碎 于 2011-03-06 19:13:29 发表只看该作者发短消息加为好友
卢周来:收入分配改革要突破既得利益者重围
既得利益者如果要对收入分配改革予以阻挠,其力量不可小视
——收入分配改革谈之二
改革是利益格局的调整,这话我们非常熟悉。但真正最“赤裸裸”的利益格局调整则无疑应该是收入分配改革。
按制度经济学的说法,作为理性经济人,社会中的个体支持任何一项改革都是有前提的:那就是改革给其的预期收益必须超过预期成本。否则就会抵制改革。与其他任何一项改革相比较,收入分配改革因其是直接决定着财富“蛋糕”分配的思路,在损益分布上给每个人的预期是最为明确的,也因此,在实施中受到来自“利益相对受损者”的抵制也无疑最大。而又因为收入分配改革目标是平抑贫富差距,所以,改革中预期利益相对受损者就是社会中的“既得利益者”。
更为复杂的是,“既得利益者”往往“非富即贵”,一方面本身就占据着大量社会资源,另一方面因其人数相对较少容易结成“分利联盟”,因此,既得利益者如果要对收入分配改革予以阻挠,其力量不可小视。
近几年中国收入分配改革推进过程中也已浮现既得利益者“魅影”。比如,自2008年下半年开始,就不断有媒体放出消息,年底之前会出台《关于加强收入分配调节的指导意见及实施细则》,但当年并没有出台;2009年4月份,又有报道称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加快出台这部关于收入分配改革的系统性方案,但一直到年底仍然没有动静;2010年人们预期无论如何这部方案应该到了“千呼万唤始出来”的时候,但至今也没有等到。加之有媒体报道,方案在讨论过程中有不同势力以不同说辞予以反对。因此老百姓不能不怀疑:方案迟迟不能出台的真正原因可能是遇到了既得利益者的干扰与阻力。
因此,如何突破“既得利益者”重围,是我们未来深化收入分配改革必须解决的问题。尽管这一问题很难,但只要战术运用得当,也不是不可能成功。
著名经济学家热若尔·罗兰在《转型与经济学》中曾比较了“一揽子改革”与“渐进改革”思路在克服改革中利益障碍上的不同效果,对我们很有启发。在不考虑其他因素情况下,围绕某一目标,一项一项地渐进出台改革方案,越到后来,预期上给反对者压力越来越大,而时间上也给了反对者充分酝酿并采取行动的机会,所以很可能导致利益冲突不断加剧并最终终止改革。而如果把所有方案“打包”一揽子推出,根本不会给反对者以感受压力和采取行动的时间,因而可以大大降低改革的阻力,使改革得以推进。
如此看来,中央政府尽快出台一揽子性质的《关于加强收入分配调节的指导意见及实施细则》,而不是把收入分配改革方案进行分拆然后一点点实施,可能在排除既得利益者阻力上是最可行的。
2004年世界银行发展报告《让服务惠及穷人》,对于如何突出“既得利益者”重围也提供了一些很好的思路。世行当时的报告认为,“亲近穷人的服务供给改革”一定会带来“既得利益集团”阻挠,因此,需要对由此产生的“棘手政治问题进行管理”。
在世行提供的策略中,我套用其中三条到收入分配改革。
一条是“尽可能早地保证获得广泛和持续的支持。”在早期可在不去触动既得利益的前提下,收入分配改革要尽快让一个数量更大分布更广泛的群体普遍受惠,这一群体一旦成为社会中产阶层,就会与反对者的力量发生逆转,改革就能得到广泛的持续的支持。
二是对各利益集团采取分而治之的策略。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既得利益集团因为追逐后续的共同利益而串谋在一起。按世界银行提供的方案,“应该在亲近穷人的改革实施之前、之中和之后,使那些拥有否决权的反对者边缘化,利用其阶层中的裂痕来改变赢家和输家的静态数字对比。”在我国收入分配改革中,也应该合理使用这一策略。比如,利用社会舆论的压力,使个别获取高额垄断利润但社会分红却很少的行业高管,淡出收入分配改革方案决策过程。
三是“言必行,行必果”。中央政府出台任何一项收入分配改革方案,出于自利的既得利益集团总会试图抵消政策对他们造成的损失。而政府也完全可能要么因为原来的方案本身受到干扰,或者原来的方案已与变化了的形势不太适应而改变原来的方案,其结果,不仅使政府出台的这项方案失效,而且更严重的是使政府因为丧失公信力而使得调整分配格局能力不断下降。因此,最好的方案就是“一旦出台,从不改变”的方案。惟其如此,才能真正使强势集团退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