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洪桂龙药膏有效吗:云南省南涧县法院龙进品 扎根深山的好法官(时代先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04:57:04
云南省南涧县法院龙进品
扎根深山的好法官(时代先锋)
徐元锋 朱红霞 周 皓
《 人民日报 》( 2011年03月04日   03 版)
2月24日,刚刚获得“全国优秀法官”荣誉的南涧县人民法院公郎法庭庭长龙进品,参加了云南省委召开的“龙进品同志荣誉称号命名表彰大会”,省委授予他“爱民为民模范法官”称号,并号召全省党员特别是政法干警向龙进品学习。
25日,这位无量山深处的“乡土法官”就回到了乡亲们中间。在这片土地上,龙进品已经坚守了18年。
龙进品说:“能为家乡父老做点事,心里就踏实了。”
“你学了知识回来当法官为大家掌公平,好哇”
公郎镇扼大理白族自治州南大门,地处高寒贫困的无量山深处,辖区内有彝、回、白、苗等14个少数民族。5间土木结构的平房,一部手摇电话机,3间办公室,4把椅子,以及开庭时给当事人坐的8把凳子,这便是龙进品工作的公郎法庭。
22年前,龙进品考上了西南民族学院法律系,毕业后毅然回到了家乡。
龙进品回忆,自己从乡里到县里再到大理州读民族中学,学费都是乡亲们三块五块地凑的。自己考上大学,全村男女老少都为他庆贺送行。龙进品当时就想,不能辜负了乡亲们。
龙进品工作的第一站是马鹿田法庭,离南涧县城80多公里远。一年后,他又来到最偏远的公郎法庭。“从乡亲们渴求公道的目光中,我读懂了贫穷的家乡多么需要法律的阳光。”龙进品说。
龙进品的选择让许多人不理解。但村里德高望重的沙云老人的一句话,暖了龙进品的心:“你学了知识回来当法官,是为大家掌公平,好哇!”
彝族村民高正喜家的坟地与一个苗族村民的山林相接,苗族村民多年侵占高家的坟地。多次劝阻无效,高正喜邀约了族内十几个弟兄把苗族村民打伤了。龙进品先对苗族村民说:“彝族兄弟祖坟就是万年桩,你咋就没想到?如果是你家祖坟被人侵占了,你会怎么办?”又跟高正喜说:“不管怎样,你打人是错了。男子汉大丈夫,知错就改,有什么丢面子的?”几句话让双方握手言和,当庭调解并赔付了医药费。
“有话好好说,莫喔咧(好不好)?”这是龙进品给少数民族群众调解时惯用的开场白,他总能在谈笑中化解纠纷。
“我不能为乡亲们撑起一片天,但可以为他们打把伞”
2月26日是个周末,也是公郎镇赶集的日子,平时略显冷清的小镇集市热闹起来,这也是龙进品忙碌的日子。
早上8点,龙进品穿着法官服,早早地坐在了办公室。他打开卷宗,翻看之前的诉讼登记,然后电话联系当事人,确定开庭时间。
10点,龙进品带着同事们找到了大板桥村委会大独木村民小组的杨光亮,跟他了解一起纠纷的缘由。因另一方当事人联系不上,龙进品又和同事回到了公郎法庭,这时已是中午。
中午1点半,新合村委会平德村民小组的茶国政径直走进了龙进品的办公室。这位彝族村民耳背,龙进品拿来了纸笔和茶国政交流。原来因为林权证的问题,茶国政很是不满,但因材料没带全,龙进品劝茶国政下次赶街天再来。
下午2点,74岁的罗伯克村村民宋联华来找龙进品,老人要打官司。龙进品为他讲解了法律程序。宋联华交了25元受理费后,满意地回家了。
龙进品记不清有过多少个这样的周末了,从南涧县法院的出勤记录上看,他曾经一年364天在工作。龙进品解释说:“村民们大老远赶来,不能让他们找不着说话的地方。”
龙进品的办公桌上,摆着一本被翻得很旧的《人民法庭实用手册》。桌上的一本台历,引起了记者的注意:龙进品将2011年公郎镇每次赶集的日子都标出来,还把开庭或领判决书的日子做了标注……
由于交通不便,公郎法庭一件简单的案子,有时需要在大山里走三四天。龙进品曾去小湾村走访一位当事人,翻山越岭走了一整天才从镇上走到村子里。走访当事人后,他还得用一整天返回。这样的艰辛,对龙法官来说是家常便饭。
作为一名回族法官,龙进品不能像其他人一样与当地群众搭伙吃饭。因此每次下乡前,龙进品都要准备几天的干粮,饿了就啃块粑粑,渴了就喝山沟里的溪水。有的村子路途遥远,干粮不够,他就在老乡家的火塘边烤点洋芋吃。
龙进品说:“我不能为乡亲们撑起一片天,但我可以为他们打把伞。如果两个当事人经过我的调解劝说,能够握手言和,甚至喜笑颜开,这就是我最大的快乐。”
“论收入待遇,我没法和人家比;论人生价值,我一点都不比他们差”
在基层法庭工作18年,龙进品既有熟悉当地风土人情、方便办案的优势,也面临因熟人朋友太多而办理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的考验。龙进品告诉记者:“来说情托关系的人,都是熟人,不能上来就不给人家面子。我先做他们的工作,再通过说情者去做托情者的工作,化解矛盾纠纷往往事半功倍。”
不过,龙进品也说:“老百姓会原谅你水平不高,但绝不会原谅你贪赃枉法、胡乱裁判。”
新建成的公郎法庭大门口,挂着一块“公郎人民法庭人员公示”的牌子,第一张照片便是龙进品的,而这张照片,也放了最长时间。公郎法庭原有的其他3名工作人员中,一个干了3年调到了州里,而另外两个干了两年后也调到了条件更好的地方。
作为专业法律人才,龙进品有过多次升迁调动的机会。但他认为在公郎法庭作用更大些。龙进品说:“南涧县大部分回族群众定居在公郎,我本身就是回族,而且我长期在基层,懂得各民族的语言、风俗。”
龙进品大学毕业时班上43名同学,如今在基层法庭工作的只有他一人。被记者问多了,龙进品如此解释他的执着:“小山村何尝不是人生的大舞台呢?”“若论收入待遇,我不能和人家比;若论人生价值,我一点不比他们差。”
18年来,龙进品以法庭为家,有时甚至坚守着“一人庭”的工作。“有事情,找小龙”,是当地乡民们挂在嘴边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