菠萝花围巾的织法:郑风田:“主粮安全”比泛粮食安全更靠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7:44:25
 

郑风田:“主粮安全”比泛粮食安全更靠谱

作者:郑风田 2011-2-26 11:07:31 发表于:博客中国

郑风田:“主粮安全”比泛粮食安全更靠谱

泛粮食安全战略把玉米、大豆等都包括进来,战线拉得太长,农业补贴有点撒胡椒面的感觉,什么都想保,结果是什么都没有保护好。让那些从事最重要、最基本、我们最离不开的主粮生产的农民,利益并没有得到应有的保护。未来我国应该重新调整粮食安全战略,重点对从事“主粮安全”的农民与耕地进行保护,加大对小麦与大米生产的补贴与提高收购价格,提升粮食安全保护的精度与准确性。

我国粮食生产在2011年遇到了瓶颈,在粮食7年连增之后,要想继续上台阶已非常难。另外一个困局是我国粮食生产的基础:农田水利设施,在30多年的大欠帐之后,已到了难以抵遇极端气候事件,一出事就要出大事的时候了。今年占我国小麦产量80%的华北产区遭遇大旱,令人担忧的却是,即使国家破天荒地提前给出抗旱补贴资金,农民抗旱的积极性还是不高。原因很简单,农民也会算一笔帐:小麦年份好时每亩收入也就三五百元,而现在浇灌一次水动辄就要三五十元。目前距小麦收获季节还很长,正常情况下也要再浇好3至5次水。这样算下来小麦生产几乎没有任何利润可言,农民当然没积极性了。从农民微观层面来看放弃小麦浇灌损失并不是很大,因为种植小麦主要也是供自家用,剩余的部分才交粮。即使减产或者绝产了,还有秋粮可指望。但如果把数亿农民的想法累加起来,则会出现“合并谬误”,也就是说国家层面的粮食安全则会产生大问题了。

 

饮食习惯受传统影响,一旦形成很难改变。经过数千年的演变,我国基本上形成北方人吃面、南方人吃米的习惯,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主粮或者口粮。大部分人会有这样的感觉:每天可以吃水果、蔬菜,但如果不吃点面或者米,还是觉得吃不饱或者没吃饭似的,这就是主食的威力。即使生活再改善,主粮还是离不了。从这个角度看,小麦、大米是中国人的主粮或者口粮。

 

但从大米与小麦的生产来看,这两个作物又恰恰是属耕地约束性的,也就是说就目前的技术而言,小麦、水稻的产量基本上难有大的提高,小麦亩产8百至千斤已属高产,水稻1500斤也已相当不错。要想让产量再提高,要么品质下来了,要么技术达不到或者边际成本太高不合算。而目前小麦、水稻生产又是所有农产品生产中比较利益最差的,导致农民种植这两个主粮的积极性越来越低。而且新的工农减刀:种粮收入与种植经济作物收入、外出打工收入与种粮收入愈拉愈大,粮价上涨速度一直赶不上农资上涨速度等等,这些因素严重影响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过去农民讲“外出打工一个月的收入等于在家种粮一年的收入”,现在外出打工的工资又增加了,出现“外出打工半个月的收入就等于在家打工一年的收入”。这些因素对进一步稳定和发展我国粮食生产极为不利,许多地方出现农民种懒田等粗放种粮行为,能种三季的只种一季,使粮食未来供应会愈来愈严重。

 

为了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提高粮价又受制于通胀的压力,只能给种粮农民补贴。而目前的农业补贴由于泛粮食安全战略面又撒得太大,农业补贴分散,口粮补贴不够。什么都补,面太广,例如家电下乡、建材下乡也补,购买摩托车汽车也补,很混乱,最终分摊到粮食种植上的补贴,力度是不够的。事实上,种植蔬菜、花卉等经济作物,本身利润较高,是不需要补贴的,家电下乡的补贴,最终也进了家电企业的腰包,而种水稻和小麦,产量难以大幅提高,价格又受调控,利润有限。

 

其实应该有重点,对从事主粮生产,也是我国的口粮生产的农民应给予更多的补贴,以此来缓解我国粮食生产的压力。如果在未来2~3年内,使得一亩地的小麦、水稻生产补贴提高到200~300元,使农民种一亩地能有1千多元的收入,农民有口粮的积极性就有会显著的提高。

 

另外在国际上只有我国把大豆、玉米都泛泛归为粮食,国际上通行的原则不这样。在FAO的统计中,粮食统计是不包括大豆的。国研中心农村部副部长徐小青也认为“对于饲料粮的适度放开,将饲料粮和口粮分开,既能够保障粮食安全,又避免因此而付出过高且不必要的代价,国际上将大豆、薯类从口粮中剥离出来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第一财经日报,2005年01月17日)。

 

前几年大家喊得最凶的是我国的大豆产业被外资灭掉的战斗故事,其实错了。这是国家根据国际分工以及国家需要的主动战略选择,对确保我国的主粮生产是有益的。原因很简单,本来大豆就不是主粮,主要供生产食用油或者饲料。我国的大豆产量与美国、巴西相比产量又不及别人的一半,如同鸡肋。还不如腾出宝贵的耕地来种植我们最紧缺最需要保的主粮。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陈锡文主任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谈了这个战略转变的原因:“应该说,中国大规模进口大豆,是我们基于国内资源禀赋的一个战略选择。我们有限的水土资源需要优先保障三大粮食作物的生产。剩下的土地没法生产足够的大豆怎么办?进口大豆就可以帮助我们弥补国内资源短板。我们去年进口了3800万吨大豆,这相当于进口了2.5亿亩耕地和相应的光热资源。今后,进口资源密集型产品、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是我们必然的现实选择(经济观察报,2009-08-12)”。

 

其实从更长远的角度考虑,从提高精准性的角度来看,目前在国际上一直被算作粗粮或者饲料用粮的玉米也不是主粮,也可以适当进口一部分,把有限的资源分配给口粮小麦与大米的生产。原因很简单,我国单位产量玉米产量不及美国的一半,玉米主要供牲口使用,如果出现食物禁运等危机,则可以通过牲畜的减食等调整赢得生产时间。所以讲玉米也不应被包括在粮食安全范围内。

 

我国目前粮食生产的危险之处在于,作为耗水量最大的农作物小麦,其主产区华北是中国水资源最紧张的地区,水稻也面临相似的情况,南方雨水丰富的地区,例如广东、浙江,由于工业发达,大米价格太低,许多农民放弃了大米的生产,成为大米净输入地。而北方干旱缺水的地区则成了粮食生产的主战场。这样的格局都是由于粮食生产的利益太低所致,泛粮食安全战略下的苦果。

 

如果我们像日韩那样,在粮食安全中把重点放在主粮安全上,缩小保护范围,提高保护精度,大幅度提高主粮的价格与增加补贴,也自然会吸引更多的人会从事小麦与大米的生产,从而使我国的粮食生产没有后顾之忧。目前,日本的稻米价格是我国的10~20倍,韩国是我国的5~15倍,我国的主粮价格提升还有很大的潜力。

 

主粮稳才能天下稳,一定要坚守13亿人主粮安全生命线,从泛粮食安全过渡到主粮安全战略来。国家应该加大对稻谷、小麦这些基本口粮品种的种植补贴,实施基本的农田保护制度,将基础设施保护好,并将粮食安全保护范围由广义的粮食缩小到口粮上,确保口粮供给成为粮食安全战略中的重点,重点保护口粮的保护力度。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