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苣粉的食用法:(转)善知识,如何对待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4 22:07:33
(2010-11-19 14:04:23)转载
标签: 梦
解释
象征
故事
弗洛伊德
佛陀
如是
生活禅
一念行者
回答
杂谈
分类: 《问与答》
我最近做了一个很让我不解的梦,想请教您:我最近梦到一个巫婆似的女人非把我带去出家,剃我的头发,我一直哭,但还是剃了。我想问这个梦有什么意思,是让我也该修行了?还是我多虑了?
我对待梦的方式是,对一些特别的梦,即不作神圣的解释,也不作凡俗的解释,我只是把梦当作梦。在梦之上加入一些新的解释,那是在继续“做梦”。我把对梦境的解释,称作清晰状态下的做梦。夜晚做一次梦就够了,不必在白天“继续”接着它做另一种形式的梦。能“如是观”,是我对梦的态度。
我们不但对梦应如此,对生活也应如此,因为生活本身就是另一个面向的梦。有人问我什么是禅定?这就是禅定:遇事不作圣解亦不作凡解,这就是禅定;遇一切境界能“如是观”,这就是禅定。如果我们能够一直这样地生活,这就是生活禅。禅定不一定是每日打坐,也不必每时每刻保持觉知,白天夜晚,梦里梦外,遇一切事不被它缠住,这就是禅定了。但自生活,不生别心,即名生活禅定。
我对待梦的态度和弗洛伊德或荣格先生们不同,我仅是如是观,我不探查和研究。如果我关于梦或生活中的某件事起念头或准备给予“解释”时,我观照它。那念头如果对我友善,我对它微笑,或者听从它的建议去做一些事;如果那念头透露的信息或声音不符合我的本意,我只是看着它微笑但不行动。
对一件已发生了的事或做过的梦,不断地给出你新的解释——是在继续“做梦”。而梦意味着,一堆念头。在你相信它之前,它没有价值。对于一个梦境或一个生活的事件,如果你的心智足够开放的话,会有一千种以上的解释。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身份、不同的时期……新的解释会次第编造出来。“解释”是头脑的强项,这是它活在“故事”中的方式。所以不要上头脑的当。举世之上,人类的痛苦或恐惧,百分之九十以上就是这样被创造出来的。如果你认识到了这点,不要再继续走头脑的普遍的老路,走禅定的路,走生活禅的路,走出离头脑的路。
弗洛伊德、荣格及一些现代分析心理学派的先生们就上了自己头脑的当,他们如此深信自己的念头,以致于把那当成真的,当成“科学”——“心理的科学”(似乎“科学”就是真的似的)。但他们不清楚一切来自哪?所有的表面上看起来的真理都来自念头。而念头起于心,心和念头两者皆虚。除了另一个念头和相信,能够证明前一个念头所确立的事是真的的外,世上再也找不到新的证明了。如果你相信,不真实的也会是真实的;如果不信,真实的也会是不真实的。真实和非真实,来自一念之别。念头的这边你称它真实,另一边就必然是不真实,而真相是,两边皆不真。
世上没有必须遵照的真理,只有选择可相信的故事。我们都活在“故事”里,就像鱼儿皆活在水里一样。头脑是鱼,故事是水,如果没有水鱼儿就不能呼吸,但如果没有故事,我们的生活会怎样?……很可怕么?不,那正是释迦牟尼的生活!世上率先觉醒的人们皆活在故事之外,那才是一颗正常“心”的生活。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的心都“不正常”了,因为它被幻象和妄念所蒙蔽。跳出或回到没有任何故事的状态,我们的心才回到它的正常中。
释迦牟尼和弗洛伊德是两个相反方向的尊者,他们皆被人所尊重。但弗洛伊德进入了完全的梦,而释迦牟尼进入了完全的清醒。他们站在生命的两极,弗洛伊德在最下端,佛陀在最上端。一个是完全的头脑,一个是真如的心。头脑的醒来,恰是心的迷失,这就是世上“弗洛伊德”们的诞生和“佛陀”们的失去;但现在,正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这点,这是个好消息。
巫婆带你去剃度。如果你去请教弗洛伊德先生,他可能会告诉你很多,会告诉你“巫婆”象征着什么,“剃度”象征着什么,整个“故事”在传达什么意思……他会给你一种他自己也不能确定的解释或猜测,或许对你有用或许没用,那是他的投射。但如果你去问佛陀,情况可能大不一样,他会让你认识到“你是谁”,而“梦境”又是什么。他会把你的故事彻底剥脱掉,他会唤你彻底醒来。他将让你回到一切故事的源头……这也正是我在试图做的事情。
巫婆带我去剃度——这个故事暗藏什么指示呢?唤我“去修行”吗?呣,在我看来,“修行”比去咨询弗洛伊德更能解决你的困惑。如果你想在一些故事里游玩,去找弗洛伊德;如果你不想被一些故事困住,去修行。正确的修行不是建立一些迷信,而是走进迷信的中心化解掉所有的迷信。就像你带着一颗太阳走进生命中最浓密的雾城一样,你深入迷雾是为了照散所有心灵的迷茫。修行是一条认识生命及存在真相的道路,它是一条心行之路。正确的修行可让你成为释迦牟尼,而远离弗洛伊德。当释迦牟尼和弗洛伊德走在你面前,你更热爱谁?如果你真的想彻底自由,去追随释迦牟尼吧。但如果你更加热爱头脑上的八卦故事,就拜弗洛伊德为师吧。
我正在走悉达多当年走的路,以我来看,这是条正确的道路。在人们看来,释迦牟尼好像是神话里的人物;但在我看来,弗洛伊德却实实在在是童话里的老头儿。如果我们的心智长大了,去追求神话吧,神话的生活才是我们本心正常状态下的生活;而头脑——弗洛伊德的生活——永远是孩童的生活,它是神幼年时代的故事。童年是一片净土,它是沉睡中的净土;佛土也是一片净土,但它是觉醒中的净土。弗洛伊德很纯净,他是一位睡眠很深的佛;释迦牟尼也很纯净,但他作为佛彻底地醒来。我向弗洛伊德微笑,我向佛陀礼拜。
梦里梦外的一切都是“我”,都是“我”的化现。不存在弗洛伊德分割整体的符号——象征事物。象征是一种指示,如果它不能带你走向觉醒,它一定是在催眠你。弗洛伊德恰在以他的象征“符号”为催眠暗示物,导你进入更深的睡眠——梦。我做的工作和他相反,我总是叫你醒来——一次一次又一次,我总是站在每一层梦的外边呼唤你,一天一天又一天,直到你彻底觉醒!觉是一种看不见的光,你必须活在它里面。而梦顶多只是一个月夜,所以你最好出来。不然月落了,黑暗将全部笼罩你,一念失觉千年暗,梦魇将要开始了。你曾听到过佛陀的呼唤吗?那正是午夜打更的声音。跟随觉者行,莫随迷人走。小心,别第二次掉入梦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