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邹琪老公的是谁:大万世居——《深圳访古》之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3 05:49:32


     很高兴能在深圳找到又一处古迹——大万世居。    大万世居,座落在深圳市龙岗区坪山,是清乾隆年间古堡式客家围龙屋建筑,占地1.5万平方米。平面呈方形,四角建有炮楼,正面有大六楼,均为高高的围墙相连,围墙上有走马廊相通。门前为禾坪,再前是月形池塘。   “大万世居”四个阳文大字赫然镌刻在门楣之上。门上飞檐高挑,门额则浮雕各式人物、飞禽花鸟。这座围屋有内、外两重围墙,用泥沙、石灰和大石夯建而成,四角均有3层高的楼阁。这种城堡式“宝斗”形的建筑构成客家人独有的生存方式:抵御外侵、防盗。      大万世居的命名颇有讲究。《汉书•刘向传》:“营起邑居,功费大万百余。”古注说:“大万,亿也;大,巨也。”《辞海》解释:“大万:犹言巨万。”这大万世居的兴建历时数十年,其费时之久,耗资之巨,规模之大,命名“大万”,不算夸张。 









     赶紧进去一睹大万世居风采吧!    跨入大门,围屋南北两头居然是宽阔的大天街,前面是一正方形广场,牌楼下可容数百人舞狮或看戏。穿过牌楼进入宗祠,“端义公祠”四个大字提醒你这里是围屋的核心:传说,大万世居奠基人曾传周(字端义)年轻时靠牧放鸭鹅和给人推独轮车运石灰维持生活,日久略有积蓄,却因好赌致贫,遂砍断右手拇指戒赌。此后生意发达,在坪山、龙岗、淡水等地开办油糖厂和许多店铺。大万世居于乾隆五十六年建成,时曾传周已58岁。乾隆末年,惠州水患,曾传周及其长子曾光斗积极捐纳赈灾,被朝廷分别诰授儒林郎(正六品)捐职员和捐监生。     查族谱得知:曾氏原籍中原武城,明永乐初年迁至江西 吉安永丰吉阳村,后迁福建汀州宁化县石壁村,继迁广东潮洲海阳县,再迁兴宁,至十三世简辉公始迁坪山。    家族的先祖灵位设在正前,祠堂格局为三进二天井二厢廊,三进分上、中、下厅,中厅是族长们议事之处。祠堂后隔一天街,“魁星楼”设在旁边,这是围屋的最高点,称为“魁星点斗”。整座围屋形成“八阁走马楼、九天十八井”的格局,蔚为壮观。天街布局为纵六横三,间有小巷,纵横交错,井井有条,街巷地面全用灰沙或鹅卵石铺砌。更妙的是各天井有地沟,与天街排水沟相通,排水沟有涵管,与围屋外的半月形大池塘相衍,池塘有出水闸,排水极为方便。 



     大万世居除布局造型独特之外,还有许多珍贵民俗遗物,令人观之却步。    真没想到,商人非但捐官且尚求风雅。祠堂内外,堂壁堂梁的书法绘画,雕梁画栋,工艺运笔极为精湛。中堂壁上竟是王勃的《滕王阁序》、孟浩然的《春晓》、王之涣的《登鹳雀楼》、金昌绪的《春怨》的草书遗迹以及栩栩如生的《八仙》组画。它们历经二百余年天灾人祸,仍然残存。    此外,这里的楹联亦颇有底蕴。正大门上的“大和保合,万福攸同”,出自《诗径•小雅》,具有丰富的内涵。“端义公祠”前的牌楼有四根石柱三块石碑,居中一块两面刻有阳文,向外为“勿替引之”,向内为“其旋元吉”,与上厅另一楹联“堂构相承维凛修齐盈旧德,宗公流庆冀将锺釜妥先灵”遥相呼应。堂梁堂壁上悬挂着“州司马”、“赞政宏才”、“急公好义”三块牌匾,它把围屋开基者厚德、忠孝、崇文的秉性作了精到诠释。    身临其间,既感受到业主的雄厚资财,亦能真切体验浓郁的客家文化和生活习俗。大万世居承载的,是一部客家近代史,早被深圳市辟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又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如今,这里成了大万世居客家民俗文化博物馆。                                 ( 2011-1-18于废思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