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耀3x pro miui4.0: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进一步完善虚拟养老院的调研与思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0:12:50
进一步完善虚拟养老院的调研与思考

进一步完善虚拟养老院的调研与思考
2009年03月25日 苏州老龄网
当前,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而且人口老龄化正处于加速发展阶段,如何破解养老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也是各级政府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课题。苏州市沧浪区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生动实践中,在居家养老的基础上,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在全国首创了没有围墙的“邻里情”虚拟养老院,成功探索了一种适合中国国情,能满足老年人多元化养老需求的养老新模式。这一创新实践充分体现了党的十七大关于将“老有所养”作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新要求,受到社会和广大群众的一片赞扬和充分肯定。
一、“邻里情”虚拟养老院模式创新的背景
我国自古就有敬老、养老的优良传统。传统的养老模式无外乎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两大类。目前,中国老人入住养老机构的比例约为1%,以相对稳定的小农经济为基础和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传统文化形成的家庭观念,让绝大多数老人在选择养老方式中对家庭养老情有独钟。然而,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发展,老年人口呈现出加速增长的趋势。仅以苏州为例,当前,苏州60岁以上老龄人数正以每年4.5万到5万的数字在增加,预计到2010年,苏州60岁以上老龄人将达到125万。沧浪区现有60岁以上老人58217人,占全区总人口的18%,远远大于国际通行的社会人口老龄化10%的比率。汹涌而来的白发浪潮不仅对社会生活、经济发展产生了各种影响,也对传统的养老模式构成了严峻的挑战。随着“4+2+1”家庭的增加以及现代社会节奏的加快,老人养老和独生子时间、经济能力有限的矛盾愈发凸现,致使家庭养老出现了左右为难的尴尬。而机构养老也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一方面由于养老设施和服务人员严重不足,许多地方出现人多院少的紧张局面;另一方面由于收费与管理质量等问题,让一些养老机构陷入了“人去院空”的窘境。显然,传统的家庭养老、机构养老都不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养老模式。
近年来,我国各地借鉴其他发达国家养老模式已有经验并结合我国国情,积极开展了“社会化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的探索。“社会化居家养老模式”,是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以老年人生活护理、家政服务为主要内容,以上门服务为主要形式,引入养老机构专业化服务的养老模式。这种新型的依托社区的居家养老模式既扬弃了传统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的弊端,又集中了传统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的优点,是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养老新模式。苏州市沧浪区是全国较早探索社会化居家养老工作的地区,早在2003年,葑门街道就在全国首创了“居家养老”社区服务新理念。经过多年的发展,沧浪区居家养老工作日趋成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但是随着老年人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的养老需求,现行的社会化居家养老模式逐渐出现了一些新的困局,主要集中表现在社区服务内容单一,服务功能相对薄弱,服务人员专业化程度不高,服务信息不对称,难以迅捷提供高效服务,不能满足老年人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同时机制缺乏综合性和整合力、缺乏统一规范的服务标准和服务质量监督,从而制约了居家养老服务上规模、高效益发展。如何突破制约居家养老工作发展的瓶颈,成为居家养老实践中新的课题。去年年底,沧浪区在深化社会化居家养老工作中积极探索,在原葑门街道“邻里情”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基础上,在全国率先创建了以信息技术为平台,以居家养老对象为会员,以涵盖各类服务加盟商为支撑的没有围墙的养老院——沧浪区“邻里情”虚拟养老院。
二、“邻里情”虚拟养老院的运作模式和创新实践
沧浪区“邻里情”虚拟养老院依托中国电信苏州分公司研发提供的“居家乐221服务系统”为载体,由苏州市十佳物业公司之一的鼎盛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作为主运营商,并整合优秀的社区服务企业加盟,发挥其24小时管理服务的优势,通过家政便民、医疗保健、物业维修、人文关怀、娱乐学习、应急救助六大类53项服务项目,为居家老人提供统一规范的标准化、专业化、亲情化,全方位、全天候养老服务。这一创新实现了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社会化服务,使沧浪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实现了新飞跃,也为我国城市居家养老提供了新范本。全国老龄会领导在参观了虚拟养老院后表示,苏州的这个虚拟养老院在全国率先探索了一条城市养老的新路子,将成为今后养老事业发展的主流。
依托科技、管理创新,实现管理信息化。位于葑门西街300平方米的沧浪区“邻里情”虚拟养老院并不像传统意义上的养老院,这里没有住一个老人,仅是一个居家乐养老服务中心和信息交流中心。虚拟养老院的技术核心是“居家乐221养老服务系统”,该系统通过语音程控交换系统、数字化信息传输系统和数据库终端处理系统对居家养老服务对象实行会员制客户准入管理。系统通过对客户生活需求分析,将自动生成客户所需服务项目,经客户确认后,养老服务中心指派服务商为客户提供上门服务。按照服务项目,系统每个月形成1份收费清单,养老服务中心按约定向客户收取服务费用。在整个过程中,系统从客户确认服务开始便对服务过程进行全程跟踪、回访、咨询意见,并以客户的满意度来考核服务商提供的服务质量。这种信息化管理技术通过主动获取老人需求,快速编制计划,及时组织服务,有效进行监督,规范实施管理等方式,使“邻里情”虚拟养老院既拥有机构养老所缺少的个性化管理,又实现了机构养老所具有的专业化服务。
政府推动、机制创新,实现运作市场化。政府在社区公共服务和服里方面责无旁贷。“邻里情”虚拟养老院在创建过程中,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始终起着主导、引领、扶持和管理监督作用。首先是信息技术平台由政府支持,如场地的提供、系统开发等。其次是提供优惠扶持政策,政府一方面对虚拟养老院提供开办经费的补贴,另一方面对养老援助对象提供政府团购服务。再者是创造良好的环境,沧浪区政府对养老事业相当重视,不仅有规划,而且当作民生工程来推进,以服务型政府姿态积极回应老年人个性化养老服务的需求,热情保护了鼎盛物业的积极性并予以鼓励支持,整合众多社会资源参与了改革创新。但是政府有效推动并不意味着政府必须“大包大揽”,社区养老服务呼唤社会化服务,更加急需一个企业市场化运作的服务机制。事实上“邻里情”虚拟养老院从一开始走的就是市场化道路,整个养老院的运营是由苏州市鼎盛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承办。它是一个为老年人日常生活提供照料服务为主的民办非企业单位,居家乐养老服务中心是其操作和管理的平台,设窗口接待中心、服务呼叫中心和职业培训中心,内设综合管理部、家政服务部、医疗保健部、职业培训部、物业维修部、法律维权部、项目开发部等服务管理职能部门,利用24小时服务管理的优势,为老人提供24小时的主动、快捷的服务。同时虚拟养老院还吸收具有一定服务实力、管理水平和良好信誉的社区服务小企业加盟,进而组建了一个紧密型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现在社区内已有27家社区服务业加盟,其中家政便民类21家,医疗保健类2家,物业维修类4家,产业化形态初步显现。
分类服务、内容创新,实现服务标准化。传统居家养老模式由于服务内容单一,缺乏服务标准,服务品质存在天然缺陷。沧浪区“邻里情”虚拟养老院挂牌成立,随即带给社区老人的服务内容便涉及家政便民、医疗保健、物业维修、人文关怀、娱乐学习、应急救助六大类53项,几乎涵盖了日常生活照料的所有服务项目。在服务对象的选择上,凡年满60周岁的社区老人都将纳入服务范围,并分A、B、C三个层面为老年人提供无偿、低偿、有偿服务。其中A类对象为政府重点援助的老人家庭,B类对象为政府一般援助的老人家庭,C类对象为自己买单的普通老人家庭。这种分类服务的方式,有效地丰富了养老服务产品的供给,满足了不同层次老年人多元化服务需求。同时,这种分层次的养老服务形式,既保障了政府需要援助的困难老人的基本养老需求,也满足了其他老人更高层次的消费需求。与此同时,“邻里情”虚拟养老院还引入了ISO001,2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标准,目前提供的六大类53项服务项目均已实现标准化,使其随意性居家服务有了统一的执行标准,所有提供的服务项目的服务品质均有了脱胎换骨的提升。
三、完善和推广“邻里情”虚拟养老院的建议
苏州出现没有围墙的养老院,这样的居家养老新模式是一种全新的尝试,而且这种虚拟的养老院因其前瞻性、创新性而具有蓬勃的生命力,代表了政府推动下的社会化和市场化结合,政府、社会、市场三位一体的适合中国国情养老模式的前进方向,必将成为今后中国城市居家养老事业发展的主流。但是在调研中,我们发现仍然存在一些制约虚拟养老院推广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资金问题,居家养老所需经费支出虽然不多,但随着居家养老工作的广泛开展,资金紧张问题必将凸现。虚拟养老院作为一个市场化经营的家政服务公司,其目前收入的20%是老年居民的自费服务,80%都来自于政府订单,而政府给服务开出的价位并不高,明显低于市场价格,加上系统的维护升级,管理的加强,员工的培训及工资增长都需一定的资金保障。为此几个月来虚拟养老院几乎没有盈利,使居家养老工作的推进“捉襟见肘”,陷入两难境地。二是服务队伍问题。目前虚拟养老院共有家政人员70多名,分布在辖区6个街道,然而服务的老人竟达2048名。一般家政员工服务一次时间是3个小时,即便以一天服务3户计算,70人一天最多不过服务200多户,而这远远无法满足2000多名老人的需要。由于盈利甚微,虚拟养老院的家政服务员工资大都只有1200元左右,但对家政员工的要求却不低,要持有涉外家政服务资格证书或具有一定从业经验才能上岗。而事实上,同时具备上述条件的家政员工在苏州家政市场上很是抢手,找一份每月2000元左右的工作不是难事,为此虚拟养老院又遭遇缺工瓶颈,服务队伍不稳定等问题。三是覆盖面问题。就目前而言,虚拟养老服务的覆盖面不大,主要是由政府对困难老人而援助的服务对象,大多数老人真正享受的养老福利服务不多。虚拟养老在社会上很受欢迎,许多符合条件的老人都想加入,但由于人力、物力、财力等诸多因素,虚拟养老院不敢再接新单子了,面对庞大的养老需求,显得力不从心。为使“邻里情”虚拟养老院这一居家养老新生事物走的更远、行的更好,健康、持续科学发展,我们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完善。
进一步统筹各种养老资源。在制定规划、出台政策、投入资金、培育市场、营造环境等方面对沧浪区虚拟养老院居家养老新模式予以全面的政策支持、动员和发挥企事业单位、中介组织、志愿者组织、家庭和老人自身等各方面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居家养老工作,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化和市场化机制相结合的养老事业发展机制。
进一步建立养老资金投入长效机制。把居家养老服务列入财政的经常性预算项目,建立居家养老服务基金,鼓励企业、社会贤达捐资支助养老事业,形成“政府资金+社会资本+慈善捐助资金”的养老资金筹措机制,制定扶持优惠政策,根据虚拟养老院的服务容量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在用地、用电、用水、贷款和税收等方面倾斜,提高政策吸引力,以调动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参与养老事业的积极性。
进一步利用劳动再就业的相关政策和资源,加大居家养老服务人员的扶持和培训力度,逐步实现养护队伍专业化。可由民政部门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牵头组织,依托高校、医疗机构、政府相关部门,按照统一的大纲和教材,开展养老服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知识培训,持证上岗。稳定居家养老服务队伍,对那些没有再就业优惠证但在虚拟养老院从事家政服务的人员给予一定的社保补贴,以减轻虚拟养老院的用工成本。同时可在职业教育中,开设居家养老服务相关课程或专业,加快养老护理专业服务人员的培养。
进一步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行动计划的实施。专项细化现代家庭服务业的扶持政策,出台具体的实施办法,促进现代居家养老服务持续发展。居家养老服务市场空间很大,具有广阔的产业发展前景,但目前社会上的家政企业都小型化、零散化,许多企业都走中介服务赚点小钱的路子,家庭服务业产业化进展缓慢,没有形成规模经济和品牌效应。建议依托虚拟养老院这种居家养老新模式的推广,培植现代家庭服务业的品牌企业,扶持众多的家庭服务业小企业依托龙头大企业走上产业化、集约化发展轨道。(苏州市沧浪区人大常委会)
来源: 国管局    发布时间:2009年03月31日
相关信息:
附    件: